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龙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龙耳簋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龙耳簋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164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龙耳簋❖图片

龙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龙耳簋❖简介

龙耳,高33.9厘米,宽43厘米,口径23.1厘米,重11.45kg。

簋侈口束颈,双龙耳,矮体宽腹,圈足下连与座。盖捉手作莲瓣状,中央饰;盖边、腹、座饰云带纹并间以重环纹

春秋中晚期,簋虽然不再流行,但尚未绝迹,型制上较春秋初期有较大的变化。本器造型雄伟,气势磅礴,是这一时期簋的标准器。


相关知识科普


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蟠虺纹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即象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小蛇。《国语》:“申胥谏曰:‘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重环纹

古玉器纹饰之一,由略成椭圆的内外环组成,特点是一侧为椭圆,另一侧为直角或锐角纹样。也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以环内套环的形式出现,有时可多达三重环。既可作为铜器上的主体纹饰,也可作为辅助花纹。西周晚期出现。

相关文章

  •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通高26.4厘米,宽14.8厘米,重0.93kg。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腰与足之间有十字孔二及弦纹二道,足部镂空 透雕兽面纹。铭文“受”字在足内壁上,受为族名。商代后期的青铜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渐增大,器身变细,十字孔变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时期,青铜觚的足部饰镂空透雕纹饰较为罕见。...

    1447 蕉叶纹 兽面纹 弦纹 镂空 透雕
  • 亚『0007』方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0007』方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0007』方罍,通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kg。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亚『0007』(音酗)者『0008』(...

    977 浮雕 兽面纹 夔纹
  • 兽面纹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戈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通长22.2厘米,宽8.2厘米,内长5.8厘米,内宽5厘米 1964年河南安阳三家庄出土 援呈三角形,援末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内为长方形,靠近援末的上部,内尾铸兽面纹,内中部与援尾中部各有一圆形穿。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

    1246 青铜器 兽面纹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鸟兽纹贯耳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战国(前475-前221年) 通高34.2厘米 传河南汲县(今卫辉)出土 壶体呈椭方形。上有盖,束颈,鼓腹,两侧有兽首贯耳,可穿带提携,耳下有浮雕双虎,张口对尾。器身以夔纹衬地,腹上部前后各饰浮雕兽面两个,中部为浮雕凤、虎、鹿等,四角及腹下部饰凸起的绳纹。盖面饰夔纹,四角各饰一浮雕蛙纹。所饰动物塑造得颇具灵气,栩栩如生。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

    485 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清乾隆,高14.8厘米,宽13.3厘米。此鼎体呈长方形,平折沿,束颈,口上有双立耳,平底,四柱足。腹部四面均饰有雷纹和直纹,直纹居中,雷纹环绕于直纹四周。外底中央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是清宫造办处仿照西周早期的青铜方鼎制作的,不过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西周早期的方鼎为直颈,而且这个时期的雷纹线条流畅。而雷纹四足方鼎则颈部内收明显,造...

    1482 雷纹
  • 莲鹤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莲鹤方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莲鹤方壶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17厘米,口纵25厘米,口横31厘米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莲鹤方壶的纹饰构图极为复杂,设计非常奇妙,铸造技艺卓越精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饰于器身上下及各种附加装饰上的龙纹。最上面的壶盖由10组两重并列的莲瓣装饰组成,莲瓣上为镂空的龙纹。器盖口沿饰龙纹,每组两个,头各东西。...

    938 青铜器 莲鹤方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西周,口径16.8厘米,高20厘米。该鼎之造型是西周早期常见的形制。鼎口上立圜顶耳,折沿,方唇,腹壁与圜底弯曲相和,底部三角形范线十分清晰,三条柱足较长。口沿下饰一周由细雷纹构成的展体式羽脊 兽面纹。内壁一侧近口沿处铸有铭文三字:“虎父乙”。“虎”是这件铜器主人的族名,“父乙“是他已故的父亲,排在乙日祭祀,西周时期的贵族们每天都要祭祖先,因而要排列...

    623 雷纹 兽面纹
  •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唐代,青铜器。铃平口,半环形纽。铃身上部两侧饰兽面纹,间隔有楷书四字铭文“四季平安”。铃身下部饰缠枝花纹,一侧中央有楷书“曹造”二字铭文。...

    1561 兽面纹 缠枝
  • 兽面纹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鼎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通高18.3厘米,口径16.5厘米 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 圆形。敞口,外折沿,沿上有一对立耳,深腹,圜底,三圆锥状足,腹上部用一周三组兽面纹装饰。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

    1269 青铜器 兽面纹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高1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8厘米 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墓出土 铜壶小口直领,平肩鼓腹,下有三足。盖顶中央有一环,其外有圆涡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器盖周边及肩部刻有带状回纹,腹为对称的斗虎纹。 这种器形为北方周墓中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虎纹为阴刻而成,细致精巧,构图自然生动。 (文字内容源于河...

    1246 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明,高8.6厘米,口径14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形,形近于簋。平口外侈,收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环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器外底饰凸雕双龙纹,二龙逶迤团成一圆,圆心有减地阳文4字楷书:“内坛郊社”。此炉形制规整,线条顺畅,小巧中透出大气。平口厚实,双耳古拙。虽然使用痕迹明显,皮壳却毫发未损。清代宫藏宣铜器中也有在器底款识外围绕二龙的类似图...

    1485 龙纹 阳文
  • 镶红铜龙纹方豆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方豆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方豆春秋 (前770-前476年) 高30.5厘米,口长7厘米,口宽7.3 厘米 1978 年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墓出土 整体由盖、盘、柄、底座四部分组成。豆盘作方斗形,下腹渐收成小平底。豆盘下有八棱形高柄柱形豆把,下接覆盆式圈足底座。方形豆盖与豆盘相似,可覆盖于盘上。豆盘和豆盖的两侧有焊接的对称环耳,盖顶四角也各有环纽一个。没有环纽的两边各有两个兽首...

    2000 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方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楚王酓朏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朏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朏簠,战国后期,通高12厘米,长31.9厘米,重5kg。此器长方形,方足中空,腹饰云纹。器口上刻画铭文12字:“楚王酓朏铸金尝,以供岁尝。辛。”铭文大意是指楚王酓歬(“歬”即“前”字,指楚考烈王熊元,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38年在位)铸此金簠,以供每年岁尝祭祀之用。“辛”表示用干支标识器物的编次。...

    329
  • “单”盘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单”盘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单”盘春秋 通高17厘米,口径41.8厘米 1973年河南省罗山县高店出土 平折沿略向内倾斜,浅腹,一对附耳高出盘口,底近平,圈足下有四个侧首卧兽以背承器。盘腹与圈足分别饰窃曲纹与垂鳞纹。器内底铸有铭文3行20余字:“□□单自作□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

    773 青铜器 单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甗,通高80.9厘米,口径44.9厘米,重40.02kg。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腹部饰变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861 兽面纹 扉棱 夔纹 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