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 |
时代 | |
门类 | 玺印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3217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图片
“晋率善氐佰长”印
“晋率善氐佰长”印印面
“晋率善氐佰长”印钤本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简介
铜驼钮“晋率善氐佰长”印,晋,印面2.2×2.2厘米,通高2.7厘米。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三国时期,各方征战不断,晋以武力统一,但社会经济已遭到巨大的破坏,政权的社会基础薄弱,五胡十六国相继而起。出于政治考虑,晋沿用曹魏的政策,对各部族首领多行册封。存世的汉、魏、晋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以晋所颁者数量为最多,内容几乎涉及当时此类官印的各部族与称号。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氐族下级首领的官印。
相关知识科普
驼钮
骆驼形印钮。东汉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内地汉政权颁赐给各少数民族贵族的官印基本采用这种钮式。驼钮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双峰驼,一种是单峰驼,无一定规律。驼均曲腿下卧,腹下有圆形穿孔为穿印绶之用。印身鎏金者是金印的代用品。
率善
汉朝中央政权颁赐给助汉征伐有功的少数民族官吏的官印中的特定称谓。
十六国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后,拥兵自重之军阀与少数民族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起,至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止,在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先后建立起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夏共十六国,即:汉(前赵)、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北燕、北凉。在一个多世纪中,这些国家,彼此攻伐,兴亡相替。此外还有冉魏、翟魏、仇池国、西燕、代国等五国未归入十六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