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张凑等造石圣僧像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张凑等造石圣僧像 |
时代 | |
门类 | 雕塑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049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张凑等造石圣僧像❖图片
张凑等造石圣僧像❖简介
张凑等造石圣僧像,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高92.5厘米。
圣僧头戴僧帽,僧帽自耳部向后收,披于肩、背。僧面庞稍长,细眉秀目,直鼻,口微合,着袈裟,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石座前刻发愿文:“唐县东闾乡南赤村张凑、妻赵氏合家一十五口,共发愿造石圣僧一尊,永为供养。时元符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建。谨记。”
从此圣僧形象上判断应是僧伽像。唐宋以降,佛教信仰进一步世俗化,不仅原有的神祇神格发生了变化,为了现世的需要,一些世俗僧人,如济公、僧伽、志公、万回、布袋和尚等都被神圣化,成为一般信众崇拜的。在上海兴教寺、浙江温州白象塔、浙江瑞安仙岩寺塔、浙江宁波天封塔、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及河南等地的一些寺院佛塔中均有僧伽造像。这些造像都是两宋时期的作品,质地为木、砖、铜、石等,多数造像的形体较小,是集体修造供养的。此尊为一个家庭发愿供养的,且形体高大,目前尚未发现相同者,它是北宋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文化遗存。
相关知识科普
结跏趺坐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发愿文
也称造像记。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
僧伽
佛教中僧伽有两种意思,其一为僧团,一般需要4人以上,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四僧伽;其二为僧人名,也称泗洲和尚或泗洲圣僧,他俗姓何,为中亚何国人,公元661年左右来到中国,在临淮(今安徽泗县)建普光王寺,后受唐中宗礼遇,延请至长安,终于荐福寺,归葬临淮。宋朝以降,有关僧伽的神异事迹盛行于世,僧伽崇拜逐渐成为民间的重要信仰之一。
济公
济公(1148-1209年),也称“济癫僧”、“道济”,原名李心远,台州人。南宋僧人,初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居净慈寺。不守戒律,嗜酒好肉,举止疯癫,佛教徒将其神化,深受普通百姓喜爱。
布袋和尚
传说其原型是五代时浙江的一位游方和尚,名叫契此,号长汀子。他言行怪诞,面露笑容,常以木棒挑着一个口袋四处化缘。他把乞来的物品收放在口袋中,时常随处睡卧和给人解说福祸。每次说教都颇为灵验,随之名声大噪,人们都唤他为布袋和尚。一说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或说布袋和尚于梁代贞明三年三月三日(917年)圆寂于岩林寺东廊石上。临终时口占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万亿,时时显示人,时人向不识。”自北宋时,有人画出了哈哈笑的弥勒作为供奉,而后世佛教也多把鼓肚坐姿、满脸笑容、袒衣露脐、双乳特大的布袋僧像塑在寺庙山门内,俗称大肚弥勒,并在他的塑像旁题对联一副,上联写“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道“笑脸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关于布袋和尚见《景德传灯录二七》、明田汝城《西湖游览志余十四方外玄踪》。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