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3455-3/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图片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补衮图》❖简介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补衮图》,明崇祯,纵33.4厘米,宽24.5厘米。

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三幅,在白色绫地上绣成。画面描绘一位女子端坐于圆凳上正神态专注地精心绣制龙纹衣装。女子头戴金线镶边簪钗,着交领橙色上衣和白地蓝花长裙,一袭蓝色霞帔飘曳垂地。其面容蛾眉杏眼,樱口桃腮,秀丽姣美。作者着意刻画人物的皓腕纤指,表现出女子手指的灵巧和动感。作品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人物的面部和手部两处重点部位的刻画,塑造出一位端庄娴雅、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件绣品配色爽丽明快、鲜艳夺目而又自然和谐。针法精细,于细节的描绘尤为精心,力避雷同。如上衣的皱褶用深、浅橙色线以抢针法表现,而长裙的皱褶则以六七道淡绿色线斜长抛过,使衣纹线条流畅,质感甚佳。

对页为董其昌题诗:“龙衮煌煌,不阙何补。我后之章,天孙是组。璀璨五丝,照耀千古。娈兮彼姝,实姿藻黼。”


相关知识科普


韩希孟

韩希孟,名媛,武陵(湖南)人,顾名世孙顾寿潜之妻,明末著名的刺绣家。她擅长刺绣,工画花卉,却不以临摹形似为满足,而以追求“画绣”的神韵为目标,因此所绣人物、山水、花鸟均能达到静中寓动、神韵逼真的境界,备受世人欣赏,世称“韩媛绣”。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抢针

传统刺绣针法之一,又称“戗针”。按纹样形状分层刺绣,其针法有三类:从纹样外缘向内刺绣称“正抢”,从内向外并将绣线扣压成弧形者称“反抢”,绣一层空白一层称“迭抢”。抢针主要用于表现物象色彩的深浅变化,具有晕色效果,纹样层次分明,装饰性强。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相关文章

  •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清乾隆,纵165厘米,横42厘米。此图轴以写实手法表现成熟的石榴、小憩的双雀、翻飞的蝴蝶以及山石花草。缂织技法追摹原稿本之意趣,采用长短戗、构缂、木梳戗、搭缂等技法精细地缂织。树干、果实、鸟羽、蝶翅等细部着笔晕色,力求逼真。构图疏朗,层次分明。配色讲究自然柔和,雅致脱俗。成熟的果实衬以绿叶自然真实,而灰蓝色的山石与浅绿色的花草相配则清丽淡雅...

    1405 缂丝 长短戗 构缂 木梳戗 搭缂
  •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清乾隆,身长142.50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5.80厘米,下摆宽126.60厘米,后开裾长82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吉服之一,用于各种传统时令节日等吉庆场合。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内衬月白色缠枝 花卉暗花绫里,缀石青素缎拴系扣袢五枚。领口处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绣八元喜相逢女夹褂一件,乾隆十三...

    803 喜相逢 对襟 月白 缠枝 花卉 黄纸 五彩 退晕
  • 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袷朝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袷朝裙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袷朝裙,清雍正,身长135厘米,肩宽36厘米,下摆宽208厘米,左开裾长102厘米,垂带长80厘米,宽6厘米。清宫旧藏。朝裙圆领,大襟右衽,无袖,腰栏作襞积状,上衣下裳相连属,后背垂带二,裾左开。上用红色团龙织金寿字纹间四合如意云纹织金缎,下为石青色寸蟒妆花缎。裙襟缀铜鎏金光素扣四,铜鎏金錾花扣二。裙上部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中部为单层,下裳为...

    1259 妆花 大襟 织金 织金缎 鎏金 錾花 杂宝纹 平金
  •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清,高16厘米,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清代官员品级不同,其冠顶所嵌珠石的种类亦不同,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记录清代冠服制度的《大清会典》对官员的帽顶有着明确规定:“文、武六品官用砗磲”。此冠形式为圆顶,折沿,冠顶缀铜鎏金 镂空菊花托,其上承以砗磲顶珠,四周洒垂红色拈丝绒线,项下饰蓝布抽拉式系带。此冠为清代六品官员穿着蟒袍时所戴用。...

    1253 砗磲 大清会典 会典 鎏金 镂空 绒线
  • 明黄色八团云龙妆花缎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八团云龙妆花缎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八团云龙妆花缎袷褂,清康熙,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27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09厘米,左右裾长52厘米,后裾长55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三开。以地纹为明黄色暗花团龙菱形万字纹的云龙妆花缎为面,以月白色折枝 花卉寿桃纹暗花绫为里。褂身用妆花技法织彩云金龙纹八团,其中前胸后背正龙各一团,下幅前后行龙各二团。此褂为八团龙褂,属吉服...

    1435 妆花 对襟 地纹 月白 折枝 花卉 龙纹 行龙
  • 广绣花鸟博古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花鸟博古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花鸟博古插屏,清晚期,纵40厘米,横51厘米。此插屏紫檀木座,嵌五彩 螺钿边框。屏心为白素锻,上绣以花鸟、博古图案。图案分内外两层,以中间的花鸟草虫为主题,外层的博古纹为衬,花纹细巧繁密,设色以褐、棕、驼、米色为主色调,配以红、绿、黑、白、金等色,既柔和雅致,又明快富丽。针法除直针、扭针、铺针外,还有洒插针等复杂的针法,擘丝极细,针脚平齐细薄。广绣以花繁...

    470 广绣 插屏 紫檀木 五彩 螺钿 博古纹 直针 扭针
  •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地云龙妆花纱夹女褂,清康熙,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左右裾长73厘米。清宫旧藏。女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衬里为月白色缠枝莲暗花直径纱。褂面是在石青色实地纱上以“妆花”技法用圆金线和片金线织金龙九,两肩、前胸后背织正龙五,下裳织行龙四,通身满布云纹,下幅山石海水寓意“寿山福海”。色彩以绿、蓝、红的晕...

    301 妆花 妆花纱 对襟 月白 缠枝 缠枝莲 直径纱 实地纱
  • 青金石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金石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金石朝珠,清,周长98厘米,清宫旧藏。此朝珠已残缺,计青金石五十八粒,碧玺佛头四,佛塔一。椭圆形金嵌碧玺背云一个,背云框已折断。背云下垂金点翠 累丝盖托的随形碧玺一个。珊瑚 记念三挂,各十颗,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宝石坠角三。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天坛祭天时佩挂青金石朝珠。清代朝珠,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者得以佩戴,又妇女受封在五品以上者同。穿珠的绦带,帝后用...

    1310 碧玺 背云 点翠 累丝 珊瑚 记念 红宝石 典制
  • 黄熏皮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熏皮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熏皮行裳,清,长96厘米,腰围宽90厘米,下摆宽102厘米。清宫旧藏。行裳是下裳,围系于腰际而垂下,是行服的一部分。行服是清代皇帝的服装种类之一,包括行褂、行袍和行裳三种,主要穿用于巡幸和狩猎等出行之时。其中行褂和行袍是上衣,行褂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行袍衣长过膝,行褂穿于行袍之外。此行裳黄色兽皮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以正中开裾而分为左右两幅。两幅的上方用一...

    1814 行服 月白 素面 大清会典 会典
  •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民国,纵113厘米,横40厘米。图轴为白色绫地上刺绣双鸡图。画面上方一枝紫藤自然下垂,枝下有雌雄双鸡。左上方用黑线绣行书“時癸丑长夏墨畊(即倪田)画文华绣”,下绣朱文“文华”等二方印章。此作品绣工简单,颜色单调,只用套针和斜缠针两种针法,但作者运用套针一批套一批的特点,将紫、深灰、浅灰、褐、黑等色巧妙地融入绣线的丝理中,似清代画家华喦...

    916 倪田 套针 斜缠针 缠针 华喦 兼工带写 湿笔 没骨
  •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清光绪,身长141厘米,两袖通长181厘米,袖口宽25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后开裾长80厘米,八团直径29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褂用二至四色晕法,在石青色缎地上以平针、套针、平金等针法及缉米珠工艺彩绣、穿缀万字地八团彩云白龙纹、海水江崖及杂宝等纹样。袍内衬月白色祥云团龙寿字织金缎里。袖口沿镶石青万字织...

    1088 平金 缉米珠 对襟 平针 套针 龙纹 月白 织金缎
  •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42.50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开裾长77.50厘米,后开裾长86.50厘米。清宫旧藏。 常服褂套穿于常服袍外面,此为乾隆皇帝常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银鎏金 錾花扣五枚,内饰月白色缠枝菊暗花绫里。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棉褂一件”,一书“石青缎夹褂一件,...

    658 对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缠枝 黄纸
  •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纱缀绣八团夔龙拱寿纹绵褂,清嘉庆,身长133厘米,两袖通长162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2厘米,左右裾长82厘米,后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此褂圆领,对襟,裾三开,平袖。以石青色团龙杂宝纹暗花实地纱为面,月白色菊花博古纹暗花实地纱衬里。全身缝缀石青缎地绣夔龙拱寿缠枝牡丹纹补子八团,其中前胸后背和两肩各一团,下襟前后各二团。 纹样色彩清雅,绣工精...

    1484 夔龙 对襟 杂宝纹 实地纱 月白 博古纹 缠枝 大清会典
  •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北宋,纵45.7厘米,宽27.3厘米。清宫旧藏。此织物以紫色为地,在遍地密花中,间饰天鹿、月兔、异兽、翔鸾纹。其缂织技术并不复杂,主要为平缂和环缂,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独到之处。对花叶层次的处理不单借助于渲晕及色彩的配置,而且采用不同的纬线密度来表现,即心部纬线细密,向外逐渐粗疏。彩纬有紫、墨绿、棕黄、桔黄、米黄、淡茶、湖蓝、缥、米色等。织物遍地密...

    1454 缂丝 平缂 环缂 包首
  •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清晚期,身长130厘米,两袖通长214厘米,袖口25厘米,下摆宽114厘米。清宫旧藏。此衣圆领,右衽大襟,马蹄形袖端,上衣下裳相连属,下裳施襞积。石青色四合如意云纹缎面,蓝青布里,钉素面铜扣五枚。袖、襟边和下摆边镶石青色勾莲纹织金缎边和姜黄色剪绒边各一道。前胸后背绣金行蟒纹方补各一。据《大清会典》的规定,清代文武品官的朝服以不同...

    1984 地平 平金 大襟 素面 勾莲 勾莲纹 织金缎 织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