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843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图片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嘉言鸡鸣图扇页❖简介

《鸡鸣图》扇页,明,陈嘉言绘,金笺本,设色。纵17厘米,横52.4厘米。

本幅自识:“癸酉八月之望写鸡鸣图。陈嘉言。”按“癸酉”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时年作者34岁,“八月之望”为八月十五。后钤“嘉言”白方印、“孔彰”朱方印各一方。

破晓时分,太阳在薄云间隐现,曙色微露。庭院中竹翠欲滴,秋菊清丽,一只雄鸡在草坡上引吭高歌。图中雄鸡用小写意笔法,不以笔锋勾勒形体而以细笔直接写出,笔致细劲松秀,雄鸡的头和背以设色表现,而胸腹和尾部则以墨色的浓淡过渡,写实而又传神。

雄鸡高歌,唤醒万物,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此画的创作时间恰在万历元年,应有恭贺新帝登基改元之意。


相关知识科普


陈嘉言

陈嘉言(1539-?),字孔彰,浙江嘉兴人。善写花鸟,画笔松秀,颇臻妙境。

秋菊

即“菊花”,菊科,秋季开花,不同品种显黄、白、粉不同颜色,为著名的观赏植物。饮菊花酒能使人长寿,故菊亦称“延年”。菊花开于草木衰微的秋天,傲视风霜,犹如隐逸者,故又名“节花”,与梅、兰、竹并誉为“四君子”。

相关文章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萱草以有助于...

    1774 亲王 萱草 仕女
  • 王荦临赵孟頫水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荦临赵孟頫水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临赵孟頫水村图》轴,清,王荦绘,纸本,墨笔,纵75.8厘米,横32.2厘米。本幅自识:“点点沙鸥下渚田,荒荒渔舍隐溪烟。夕阳柳岸收鱼网,秋水芦花放鸭船。康熙庚子秋八月二十日枋赵文敏公水村图。茶磨山樵者王荦。”钤“耕南荦印”、“梅峤子”、“茶磨山樵”等印。“康熙庚子”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此幅仿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以平远法绘江南水乡的景色。画面...

    816 赵孟頫 王荦 平远 南派
  • 董其昌夏木垂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夏木垂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夏木垂阴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91.3厘米,横44厘米。本幅自题二则,其一:“夏木垂阴。己未秋日。玄宰写。”钤印“昌”。又题:“柳条拂地不须折,竹枝入云从更长。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丙寅秋。玄宰重题。”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诗堂陈继儒题:“思翁晚年笔正如董北苑、巨然,有如雷如霆之气,足吞画苑余子。陈继儒题。”钤“眉公”印。...

    226 董其昌 陈继儒 巨然 披麻皴 虚斋名画续录
  • 女孝经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女孝经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女孝经图》卷,宋,绢本,设色,纵43.8厘米,横823.7厘米。无作者款印。钤清“曹溶秘玩”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共10方。作者以图解的形式分9段表现唐代邓氏《女孝经》前九章的内容,依次为:一、开宗明义章,二、后妃章,三、三才章,四、贤明章,五、事舅姑章,六、邦君章,七、夫人章,八、孝治章,九、庶人章。每段图后均有墨题《女孝经》原文与之对应。图中...

    1033 曹溶 内府 女孝经 铁线描 双勾 顾恺之 女史箴 石恪
  • 张廷彦弘历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廷彦弘历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弘历行乐图》轴,清,张廷彦绘,绢本,设色,纵119.1厘米,横213厘米。本幅题:“臣张廷彦恭绘。”钤“臣张廷彦”印。此画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园囿中休闲自娱的场面。深秋的庭院,林木依旧繁茂,色彩十分丰富。中年的皇帝闲坐于廊下观赏庭中景致,若有所思,桌案上已经铺设了纸砚,一童子侍立,手执拂尘,一童子正捧书册而至。画中楼阁桥梁以直尺界笔描绘,融明代仇英的传统建筑画...

    1478 张廷彦 界笔 仇英 海西透视法 透视
  •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和靖诗意》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154.1厘米,横64.3厘米。本幅自识:“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云林有补和靖诗图,因写此,董玄宰。”左上又题:“庚申七夕之朝舟济黄龙浦题。董玄宰。”收藏印钤“见阳子珍藏记”、“见阳图书”、“子□珍□藏记”印。“庚申”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董其昌时年66岁。图中...

    375 董其昌 七夕 平远 深远法 林逋
  • 蓝瑛澄观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蓝瑛澄观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澄观图》册,明,蓝瑛绘,纸本,设色,8开,纵42.5厘米,横23.2厘米。第1开款署“癸巳清和画呈介翁老祖台玄粲治研民蓝瑛顿首”,钤“蓝”、“瑛”印。此幅采取寓平于险的构图,在画面右侧绘陡峭的山石与披靡的苍松,左下角处绘一独坐舟头的渔翁;第2开款署“云树归雅瑛画”,钤“田叔”印。图绘落日黄昏中寒鸦归巢的情景;第3开款署“西湖研民蓝瑛”,钤“蓝瑛”、“田叔氏...

    1294 蓝瑛 张僧繇 没骨 马远 宗炳 长江 外师造化
  • 陈师曾竹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竹桃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竹桃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29.6厘米,横24.2厘米。 画幅左侧款署:“衡恪。”钤“陈朽”印。 图绘竹叶、桃花交相掩映,景物丰满,构图别致。陈师曾画竹多用狼毫尖笔,竹竿自下而上节节上耸,有直冲云霄之势,竹叶尖峭,挺拔锋利,既画出了竹子昂然潇洒的姿态,又有亭亭玉立、精巧细腻之韵致,不失自然本色。本图中画竹用墨,桃花则单纯用色...

    315 陈师曾 狼毫
  •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摄山棲霞图》卷,清,龚贤绘,纸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51.8厘米。摄山与棲霞寺是南京地区的著名景观。作者以花青为主色调,石面或皴或染,表现出其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和山岭的地貎特征,以图中大片的空白巧妙地表现飘缈虚无的云气,同时,与层层积染的山石、树木形成疏密呼应,增强了虚实层次的变化。龚贤平生很少创作设色画,广州美术馆藏其《秋山飞瀑图》轴,自题:“半...

    334 龚贤 朱白文 包首 陆恢 引首 尾纸 吴昌硕
  • 徐扬端阳故事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扬端阳故事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端阳故事图》册,清乾隆,徐扬绘,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厘米,横18.2厘米。本幅自识:“端阳故事八帧,臣徐扬敬写。”钤“臣”、“扬”朱文印二方。此图册各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每开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以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乾隆皇帝作为出身于满族的清王朝统治者,将顺民心、近民...

    1297 徐扬 满族 三希堂
  • 石海九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石海九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九如图》卷,清,石海绘,绢本,设色,横237.5厘米,纵28.3厘米。本幅自识:“乾隆辛未嘉平月石海写。”下钤“石海”白文印。乾隆辛未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全卷无背景,只绘了9块独立的太湖石。每块太湖石侧皆钤有一方画家的自刻印,其中有“一日三秋”、“有益”、“一月四十五日”、“百忍”、“此中有真意”、“今雨”、“石海”等,另有一方画押。石头设色浓丽,...

    1628 石海 太湖石 太湖 兼工带写
  • 邹一桂桃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邹一桂桃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花图》轴,清,邹一桂绘,纸本,设色,纵120.2厘米,横58.9厘米。本幅款署:“瑶岛仙花,乾隆丙戌写为杏翁老弟。二知一桂。”钤“一桂之印”白文印、“贰于知”朱文印。鉴藏印有:“汉庐心赏”等3方。“丙戌”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邹一桂时年79岁。图绘在月季的衬托下斜入画面的桃树。全图笔法轻快疏秀,设色淡雅清丽,花之媚,叶之柔,充分表现了桃树的独特...

    1760 邹一桂
  • 丁皋靳介人画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丁皋靳介人画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靳介人画像》卷,清,丁皋绘,绢本,设色,纵36厘米,横131.8厘米。本幅左下款署:“丹阳丁皋写。”下钤“丁氏”、“皋印”印2方。卷后有窦光鼐、蒋士铨、顾学翰、蔡廷衡、杨名馨等题十余则。画面表现的是暮春时节,茅亭绿柳,渚清荷新,一士人左手执卷,右手扶膝,正襟危坐于岸边石凳上,身旁石几上置书函、茗盏之属,一小童执扇对炉烹茶。环境清新雅逸,文人雅士闲适的生活情...

    1627 丁皋 窦光鼐 波臣派 肖像画
  • 圆明园铜版画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圆明园铜版画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圆明园铜版画》册(20开),清,纸本,纵50.5厘米,横87.5厘米。本幅无款印。 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决定扩建康熙年间即已开始兴建的圆明园。在雍正、乾隆两朝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扩建中,通晓西洋建筑学的郎世宁曾与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王致诚等一起参与园内著名的“西洋楼”的设计和工程督造,并有机会在较长的时间里住在这座东方名园内,为装饰殿堂画了多幅作品...

    1596 圆明园 郎世宁 蒋友仁 王致诚 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 透视
  • 董诰秋山萧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诰秋山萧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山萧寺图》纸本 设色 纵140.4厘米 横72.1厘米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人。邦达之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 大学士。谥文恭。工诗古文词,书法宗王羲之、献之。山水禀承家学,秀雅绝尘,晚宗宋、元,有大、小董之称。为人和易,一时寒畯多得其授画法。  图绘一水潆洄,彼岸青山高耸,林木深处古寺梵宫隐现;此...

    1637 董诰 内阁 大学士 王羲之 王蒙 宝蕴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