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定窑白釉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定窑白釉双系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定窑白釉双系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298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定窑白釉双系罐❖图片

定窑白釉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双系罐

定窑白釉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双系罐底部

定窑白釉双系罐❖简介

白釉双系罐,五代,高13.5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11厘米。

罐口外撇,短颈,溜肩,直腹,浅圈足。器里外施白釉,圈足无釉。颈下凸起弦纹一道,肩部刻划弦纹二道,两侧各一兽面衔环耳。

此罐釉色洁白纯正,造型虽小,但端庄气派,双耳设计尤为精巧,犀利的刀工将青面獠牙的瑞兽刻画得极为生动。显示出皇家用瓷风度,是五代定窑中的精品。

五代定窑的烧造与晚唐相近,这时期制瓷的风格还保留了部分白瓷的特征,精致白瓷有很大发展,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制作精工,造型优美,胎色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很高,有一定的透明性。


相关知识科普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双系

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塑贴

亦称“堆塑”、“堆贴”。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器物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邢窑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陆羽撰《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相关文章

  • 仿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清乾隆,高1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16.5厘米。器呈圆筒状、中空、无底、上下口均出宽沿、直壁、腹中部有一凸棱。通体满饰青花,上下口沿均绘蕉叶纹,器身三层纹饰,上、下均绘缠枝花纹,其上书阿拉伯文,器身中部以凸棱为界,对称饰仰覆莲瓣纹。此器俗称无挡尊,早在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就有烧造,它的造型源自于西亚铜器,是中外商品、文...

    1312 永乐青花 青花 蕉叶纹 缠枝 莲瓣纹 景德镇 花浇
  •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金,高13.2厘米,长31.0厘米,宽22.0厘米。枕面四周以黑彩随枕形勾边,边框内以黑彩题写行草体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绘卷草纹。经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确定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县观台窑烧造。金代磁州窑瓷枕大量使用民间文人创作的诗歌进行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此枕...

    1586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卷草纹 卷草 瓷枕 长江
  •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菊瓣碗,元,高14.5厘米,口径32.8厘米,足径8厘米。碗敛口,莲瓣形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无釉,胎呈铁褐色。此碗因烧成时的缺陷,与装烧的漏斗形匣钵粘连在一起而被遗弃在窑址,它直观反映出元代钧窑的装烧工艺,颇为难得。匣钵是瓷器焙烧时放置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窑具。将装好坯件的匣钵层层相叠,按照不同的烧成要求摞放在窑炉...

    1826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匣钵
  • 绳纹灰陶鬲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绳纹灰陶鬲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绳纹灰陶鬲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高22.7厘米,口径18.2厘米 1953年河南郑州二里冈出土 敞口,方唇,折沿,袋状腹,柱状足。口沿下方饰有八个圆圈纹及两周弦纹,腹部饰粗绳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

    503 陶器 绳纹灰陶鬲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明隆庆,高36.5厘米,口径53.8厘米,足径36厘米。圆口唇边,腹微鼓,圈足。通体白釉,上以五彩为饰。腹部绘一幅荷莲图:池塘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中游动,几只鹭鸶或站在岸边、或飞翔于池塘上空,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彩色,艳丽清新。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器口沿内侧青花书“大明隆庆年造”6字楷书...

    378 五彩 莲瓣纹 青花
  • 粉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纹盘,清康熙,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0.5厘米。盘撇口、弧腹、圈足。盘里外粉彩装饰。内底绘一折枝花果,旁有一只飞舞的蝴蝶。内壁绘三组对称的折枝花果纹,一组为牡丹、玉兰花,一组为海棠花、梅花,一组为折枝桃。盘外壁绘折枝花果纹及蝴蝶纹,以墨彩、红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内填其它彩料。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粉彩瓷器初创...

    1090 粉彩 折枝 青花 五彩 珐琅彩 水丞
  • 粉彩婴戏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婴戏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高51厘米,口径11.3厘米,足径18厘米。瓶直口微撇、直颈、球圆腹、卧足。以粉彩描绘纹饰。瓶身绘两棵青松下嬉戏的婴孩,或放鞭炮,或敲锣鼓,或吹喇叭,或骑木马,或举旗,或提灯笼,场面十分热闹。旁边衬以梅花山石,点出“闹新春”的主题。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器高大稳重,婴戏图中人数多,场面大,整体气势远胜于清康熙、雍正时...

    401 粉彩 天球 天球瓶 闹新春 青花
  •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像,明,高25.4厘米。达摩广额深目,耳戴双环,满脸虬须,身披袈裟,其头部微低,双目凝视远方,双手拱于胸前,赤足站在浪花翻滚的海涛上,其衣衫被海风微微拂起。此像人物塑造生动,五官紧凑,眼聚沉思,神色安然从容,体现出达摩直契佛心自明永恒的坚定与淡然。汹涌翻卷的海浪,随风飘拂的衣衫都塑造得很有动感。瓷像施釉如凝脂,似美玉,滋润柔滑。其工艺成就代表了明代德化窑...

    779 德化窑 达摩 何朝宗
  •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6厘米。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为地,黄彩饰团龙纹。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

    1840 素三彩 青花 莲瓣纹 蓝釉 团龙纹 龙纹 景德镇 饮流斋说瓷
  •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梅花纹碗,宋,高5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3.2厘米。碗敞口,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壁为地,碗心装饰一株剪纸梅花,外壁以玳瑁斑纹为饰。此碗最大特色在于兔毫纹、剪纸贴花、玳瑁斑纹等多种装饰的综合运用,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纹饰梅花突出醒目。碗的形状如斗笠,具有宋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1790 吉州窑 剪纸贴花 兔毫纹 玳瑁
  •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以红彩满饰“喜”字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碗造型端庄秀丽。...

    543 黄釉 描金 弦纹
  •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菱花式,高6.6厘米,口径24.3厘米,足距10.2厘米。盆托折沿,通体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满施仿钧釉,底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此器造型仿钧窑式样。雍正十三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记载,均(钧)釉,仿内发旧器,梅桂(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五种外,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此件花盆釉色即为新创烧的新紫、天蓝,...

    1622 仿钧釉 花盆托 花盆 阳文 钧窑
  •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山文化灰陶深腹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灰陶深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高15.2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6厘米。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

    425 磁山文化
  • 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褐彩 花卉纹小口瓶,金,高22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13.5厘米。瓶小口,口下出棱,短颈,溜肩,硕腹,腹下渐收,隐圈足。通体施黑釉,其上以毛笔蘸褐色釉料描绘折枝花卉纹。此瓶的纹样虽只寥寥数笔,图案却生动自然。造型敦厚浑圆,淳朴可爱。此种瓶式多见于北方瓷窑,传世瓷器中还见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种。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铁的贫铁矿石作为绘画原料,先在施有...

    1011 褐彩 花卉 折枝 剔花 磁州窑
  • 宜兴窑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 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清雍正,高5.9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5.5厘米。碗口微撇、出边、圈足起弦线。碗上部光素,下部凸雕十三枚莲瓣,每瓣内以细线勾勒筋脉。底有篆书“惠逸公制”四字印章款。深紫色砂泥,细润光洁。惠逸公为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宜兴紫砂名匠。...

    1800 宜兴窑 惠逸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