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067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图片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底款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简介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清乾隆,高7.5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6厘米。

罐直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平底浅足。附平顶直边圆盖。通体以斗彩为饰,口沿绘一道青花弦线,肩部及近足处绘莲瓣纹,腹部绘六朵缠枝莲纹。盖面以青花绘莲花纹。外底施白釉,中心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斗彩天字罐出现于明成化时期,因其器底书有“天”字,故名。此罐造型、纹饰、款识皆仿成化斗彩天字罐,胎釉细润洁白,色彩清新雅致,为清乾隆时期仿成化斗彩器中的精美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色彩较鲜艳。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经低温烧成。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大件瓷器较少。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盖罐

罐上加盖,俗称盖罐。瓷质盖罐始见于东汉,历代都有烧造,造型丰富。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相关文章

  •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缠枝莲兽耳壁瓶,清乾隆。壁瓶半圆口,细颈,溜肩,圆腹,近足处内敛,下连仿玛瑙釉器座。肩部对称置铺首。口沿描金彩一周,瓶通体绘斗彩缠枝莲纹。足内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1332 斗彩 缠枝 缠枝莲
  •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清乾隆,高57.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21厘米。瓶呈葫芦形、撇口、短直颈、圈足外撇。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颈部对称置夔凤耳,绘如意云纹、、、回纹。上腹绘画吉祥云蝠纹,下腹绘主题纹样“”。八仙身披彩霞、足踏祥云漫步海面。瓶足边绘锦地四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款。因“葫芦”与“福禄”音近,故葫芦瓶寓意“福禄”,具有...

    1971 青花 八仙 葫芦瓶 璎珞 璎珞纹 蕉叶纹 回纹 八仙过海
  • 粉青釉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尊,清雍正,高13.3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11.6厘米。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具艺术韵味。雍正时期的粉青釉瓷器是模仿明代永乐时期同类釉色品种的产品,但和永乐时期的粉青釉器物相比,雍正时期的粉青釉釉层更...

    540 粉青釉 青釉 委角 束腰 弦纹 青花
  • 三彩印花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印花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印花盘,辽,高3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8厘米。盘敞口,口沿为8瓣花口,斜壁,腹壁起8道凸棱,与花口对应,平底。盘内壁模印8朵花卉,中心模印一硕大的花朵,其外模印4片茨菇叶。花纹外以水波纹作地。盘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其中白釉为地,花叶纹则以黄、绿色釉间隔排列。盘外施黄釉。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

    1516 印花 模印 花卉 黄釉
  • 红陶厕所猪圈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陶厕所猪圈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长29.1厘米,宽19.7厘米,通高25.5厘米 1969年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1570 陶器 红陶厕所猪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菱花口盘,五代,高2.1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5.3厘米。盘口呈菱花状,斜壁,平底。里外施青釉,釉色莹润纯正,外底有支钉痕。这件菱花口盘,口沿线条流畅,盘壁浅薄,给人以轻巧玲珑之感。釉面有明显经使用而留下的磨痕,说明是一件令人喜爱的传世珍品。花口盘自唐代中晚期开始流行,其造型受同时期金银器影响,至五代时最为盛行。此时的瓷器受金银器造型的影响较大,不仅盘...

    715 越窑 青釉 支钉
  • 茶叶末釉牺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茶叶末釉牺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厘米,口径24×19厘米,足径26.7×21厘米。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

    1165 阴刻 鳝鱼黄
  •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鼓钉三足,清雍正,高8厘米,口径23厘米,足距11厘米。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凸塑鼓钉。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清代雍正时期,在仿古方面以仿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

    1552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开片 弦纹 景德镇 御窑厂 钧窑
  •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茶壶,清,通高19.5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11.8厘米。茶壶紫砂胎,敞口,长圆腹,浅圈足。通体施炉均釉。壶身一侧置短流,流根部开六个筛状孔,另一侧置曲柄。茶壶附伞形圆盖,盖顶置桥形钮。外底刻阳文篆体“荆溪孙渭徴制”款。...

    1536 宜兴窑 仿钧釉 阳文
  • 彩陶钵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钵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 高10厘米,口径17厘米 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敛口,曲腹下收,小平底。腹上部施红衣,绘黑彩圆点、粗线、弧三角纹组成的纹饰带。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

    960 陶器 彩陶钵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莲纹压手杯,明永乐,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清宫旧藏。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谈及明永乐时的青花瓷器,最受人称道者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

    631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花瓷
  •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盘,清同治,高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3.1厘米。盘敞口微外撇、弧壁、圈足。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盘里为黄地粉彩丛竹纹饰五层,排列整齐。外壁为白地粉彩绘折枝西蕃莲、莲花、牡丹纹各一,口沿饰金彩。...

    720 粉彩 折枝 蕃莲
  • 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山水人物图方瓶,清康熙,高52.7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12.1厘米。瓶撇口、短颈、折肩、长方形直腹、方底内凹。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对称的竹枝纹。器腹四面分别绘“渔家乐”、“高士”、“江中饮酒”、“携琴访友”四幅图。渔家乐图上方题“得鱼换酒江边饮,醉卧芦花雪枕头”诗句,末尾有一方形篆书“木石居”闲章。高士图上方题“庚午秋月写于青云居玩”纪年款,末尾钤“...

    1167 青花 闲章
  • 青釉莲花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莲花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莲花尊,北朝,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从口部到颈部的纹饰以弦纹分隔为三层,最上一层贴印6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中间一层饰纹,下层贴印团龙图案。颈肩部饰6个条形系。腹部装饰上覆下仰的莲瓣,上部覆莲分为三层,层层叠压,依次延伸,其中第三层莲花瓣尖向外翘起,第二层与第三层莲瓣之...

    1178 青釉 莲花尊 弦纹 宝相花 菩提 模印 模印贴花
  • 花釉瓷蒜头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花釉瓷蒜头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花釉瓷蒜头壶唐代(公元618-907年) 高34.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1.5厘米 河南新野出土 蒜头形花口,短颈,圆腹,实足。肩部饰对称双系。通体施黑釉,饰有月白釉彩斑。花釉瓷是唐代瓷器的新品种,主产地在河南省鲁山县段店,采用洒彩或立粉堆线法在釉上加施带色的釉料,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块状彩斑,常见器形有瓶、罐、盘、碗、壶、腰鼓等。花釉瓷器在我国陶瓷发展史...

    1515 瓷器 花釉瓷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