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15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图片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材官将军章”印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材官将军章”印印面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材官将军章”印钤本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简介

铜龟钮“材官将军章”,东晋,印面2.1×2.1厘米,通高2.3厘米。

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凿刻白文,右上起顺读。从印文的文字风格与结构看,此印应属东晋时期的官印。

材官将军,武官名,始见于西汉,掌兵事。曹魏、西晋置材官校尉,东晋复置材官将军,南朝宋、齐时隶起部尚书及领军将军,梁陈属少府卿,掌土木工程之事,战时亦领军。魏晋时期材官为中级武吏,晋世其位列六品,南朝陈时则位列九品,秩六百石,地位较低。


相关知识科普


材官

武职名号,初指兼有才能、武力之意,后主要指土木工程之事,历史上有材官将军、材官校尉等。

尚书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少府

初为官名,后为机构名称。战国时期韩国所设,秦汉延置。两汉少府均为九卿之一,主要职掌皇室各项财政,《汉官仪》载:“掌山泽陂池之税,名曰禁代,以给私养,自为别藏。少者小也,故称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六官令丞,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又上林中十池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西汉少府下属部门多有变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乐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钩盾五丞两尉。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初置尚书,员五人,有四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绥和二年,哀帝省乐府。直至王莽时期将少府更名为共工,东汉复旧称。

相关文章

  •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 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厘米,通高11.4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号”。 此为清代官印。镶红旗满洲四甲喇参领下所设各佐领为开国初期编立,因...

    1953 甲喇 参领 关防 阳文 佐领
  •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明,印面2.05×2.1厘米,通高2.3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华阳君印”四字。印钮兽身肥壮,颈短粗,鬃鬣披散,尾卷贴,细琢如花,意态威猛。印材洁白,如罩冰雪,在白玉中也属罕见,又琢造精良,造化更兼人工,曲尽其美。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华阳君”本为战国时的封君,战国时期得此...

    211 封君
  •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太上皇帝之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1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3.5厘米。“太上皇”之称谓出现甚早,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便尊其父为太上皇,以示崇敬。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历史上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而境遇各异,但多数是受形势所迫勉强让位。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

    1805 太上皇 皇帝之宝 交龙纽 亲王 丙辰 太和殿 十全老人之宝说 内府
  • 青玉鼻钮“妾繻”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妾繻”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妾繻”印,汉,印面2.0×2.0厘米,通高1.6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繻”二字。印钮之下及印台立面上棱处各有弦纹一周,做工精致。玉质青白,光照如镜,润滑如冰。“妾”为古代女子自我谦礼之称,入印后单缀其名,此为两汉女子佩印印文的通例。此印笔意具纤柔之美,配以美玉之材,仕女佩之,正得其宜。...

    684 弦纹 仕女
  •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张弘捕鱼图案印,西汉,印面1.6×1.6厘米,通高1.2厘米。印铜铸,印台三层上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人正在接过大鸟衔举过来的大鱼,鱼尾鳍整齐,表明鱼很新鲜。鱼大得需要人用两手提抓,正似《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载:“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食鱼,使四鸟。”...

    1310 鱼尾
  • 寿山石夔龙桥纽“雍正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夔龙桥纽“雍正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御览之宝”,清雍正,质,雕夔龙桥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8厘米见方,通高9.2厘米,纽高2.8厘米。此宝制作于雍正元年(1723),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四喜桥梁钮寿山石图书一方,奉旨:改做夔龙式,镌‘雍正御览之宝’。钦此。于四月十九日四喜桥梁钮寿山石图书一方,改做夔龙,镌‘雍正御览之宝’完,配做锦匣,怡亲王呈...

    1533 寿山石 夔龙 内务府 亲王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崇德,白玉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本字。面1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8.2厘米。乾隆帝二十五宝之一,位列二十五宝之首。据《宝谱》所记为“以章皇序”之用,即表明清王朝受天之命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又据乾隆帝《交泰殿宝谱序后》,此宝原是太宗以来“先代相承,传为世守”的旧物,故乾隆十三年(1748)诏改玺印中的满文本字为满文篆书时,该宝得以保持原貌...

    413 大清受命之宝 钦定 交泰殿 皇太极
  •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3.6厘米,宽3.6厘米藏文两面印,一面译“大明皇帝谕旨”,一面译“皇帝仁波切”。“仁波切”为藏文音译,意为“珍宝”或“宝贝”,是藏传佛教中对最亲切及崇敬之人的尊称,用于此处,当为“御宝”意。...

    7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四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四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四知书屋”印,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3.5厘米,长6.5厘米,通高7厘米,纽高3.4厘米。四知书屋位于避暑山庄淡泊敬诚殿之后,是召见王公大臣之所。康熙帝曾题“依清旷”匾悬于内檐,乾隆时又题“四知书屋”匾悬于外檐。关于“四知书屋”的含义,乾隆帝在其《四知书屋记》中有详尽的解释:“予之所谓四知者,盖引孔子《系辞》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

    567 碧玉 交龙纽 避暑山庄 孔子
  • 青田石“无咎周甲后作”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无咎周甲后作”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无咎周甲后作”章,近代,王褆篆刻,通高4.3厘米,印面边长2.1厘米。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无咎周甲后作”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叔平社长六十寿。辛巳春日福厂刻寄奉祝”。“无咎”见于《易经》,意为无过失或灾祸,古人多以之作名号,此处为马衡先生之别号。王褆于此印款中称马衡为社长,所谓“社”即圆台印社。辛巳年为马衡周甲(6...

    1479 王褆 素面 阴刻 辛巳 马衡 圆台印社
  •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印面2.3×2.3厘米,通高3.1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平东将军,武官名,“四平将军”之一。始见于三国魏政权时期,秩三品,晋与南朝时为优礼大臣虚号,南朝宋时秩三品,南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陈时秩第二十班,加“大”者位进一班,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平东将军...

    434 十六国 四平将军
  •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赵婴隋”三字。“隋”字上右侧部一撇左出,为汉篆入印的变化。印文笔画浅细流畅,似笔锋游过。印材极佳,碧玉微青,通体一色,光润异常。其色淡绿如新潭之水,清澈悦目。...

    668 碧玉
  •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月明满地相思”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青金石质,螭纽方形玺。篆书。面1.6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0.6厘米。...

    17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檀香木交龙纽“大清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大清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大清皇帝之宝”,清晚期,檀香木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黑漆木匣承之。光绪末年到宣统年间,新政与立宪成为国家政局的一大至要。清政府国家机构围绕着君主立宪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的转化。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的《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此方“大清皇帝之...

    1445 皇帝之宝 交龙纽 钦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