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11-2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
时代
门类 珐琅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410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图片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简介

工艺局造款掐丝珐琅五福捧寿纹圆盒,清晚期,口径29.6厘米,高17.3厘米。

盒子口,鼓腹,平底,圈足。盖顶圆光内施浅黄色珐琅釉为地,饰五福捧寿纹。器壁通体施蓝色珐琅釉,四开光两两相对,盖壁的开光内装饰花鸟纹,盒壁的开光内装饰花卉纹。外底方框内有“大清工艺局造” 掐丝六字款。

由于制作耗时废铜,掐丝珐琅工艺在乾隆末年开始走下坡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宫廷珐琅工艺的发展遭受毁灭性打击,带有官款的珐琅器只有零星发现。同治、光绪年间,内府所需珐琅器几乎全由北京民间作坊生产,再加上外销畅通的刺激,民间珐琅工艺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较之乾隆时期差距甚远。此件圆盒署“大清工艺局造”款,证明是清末由官府出资筹办的工厂所制,弥足珍贵。


相关知识科普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盒子

彩画箍头内略似方形的部分。当梁枋构件太长时,则在箍头和藻头之间添加盒子,内画图案。盒子也有菱形或其它形状者。

圆光

亦称圆鼓子,位于每块天花方光以里的正中之圆形,天花的主题纹样绘于其里。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由于鸦片贸易而引发的战争。第一次为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二次为1854-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战争均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结局,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是近代中国蒙受屈侮的最重大事件。

鸦片

英文opium的音译,又称阿片。由草本植物罂粟果内乳汁干燥而成。主要成分为吗啡。药用有镇痛、止泻、止咳作用。吸食后易成瘾,可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相关文章

  •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出戟觚,明宣德,高28.4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9.6厘米。清宫旧藏。觚做撇口,圆体,圈足,铜鎏金 螭纹四出戟。通体以蓝釉为地,以多色缠枝莲花为纹。足内中心刻双勾楷书“宣德年制”单竖行款。此觚釉色沉稳、鎏金较厚,造型源自商周青铜礼器,周正端庄、古香古色。...

    966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出戟 御用监 鎏金 螭纹
  • 掐丝珐琅兽面纹出戟罍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兽面纹出戟罍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兽面纹 出戟罍,清中期,高45厘米,口径29厘米,足径31厘米。清宫旧藏。罍圆形,撇口,束颈、鼔腹、圈足。肩部凸起鎏金乳钉十二个,纵身出戟四道。器身自上而下在天蓝色地上,以宝蓝、黄、白、红环饰相近的兽面纹饰。  该器以深、浅蓝色珐琅为主色调,有肃穆庄重之感。...

    1167 掐丝珐琅 珐琅 兽面纹 出戟 弦纹 开光
  • 乾隆款掐丝珐琅葫芦纹簋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葫芦纹簋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葫芦纹簋式炉,清乾隆,通高10.4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7.7厘米。清宫旧藏。炉为簋式,椭圆腹,有盖。器身装饰有錾刻鎏金的螭纹盖钮、兽耳和兽吞足。腹部环饰横卧的葫芦纹,上下有三角、半圆、梯形的几何图样做辅衬。盖的边沿装饰与此仿佛,盖面饰兽面纹。底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对称的四朵缠枝花,中心嵌铜片,上錾刻鎏金“乾隆年制”楷书款。此炉添加了较多錾...

    1745 掐丝珐琅 珐琅 兽面纹 几何纹 缠枝 錾刻 阴文
  • 掐丝珐琅游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游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游龙花卉纹瓜式盖罐,清末,高27.5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9.3厘米。清宫旧藏。罐长圆瓜式,有浅棱四个,盖为铜鎏金瓜蒂式,足为相围花叶式。罐身在紫红色地上彩绘百花纹,其间有黄、蓝、绿三色游龙穿梭。罐为一对,此为之一。原藏地点在紫禁城内皇极殿南庑。...

    1116 掐丝珐琅 珐琅 夔龙 花卉 盖罐 皇极殿
  •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清中期,高21厘米,口径51.7厘米,底径31.5厘米。火盆板折沿,直壁微鼓,平底微下凸,三足兽蹄形。板沿上下及腹外壁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采用红、娇黄、碧绿、草绿、宝蓝、白、藕荷等多种色釉做装饰,沿面以折枝莲纹为间隔,逆时针方向依次装饰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纹,沿下及腹壁装饰缠枝 花卉。花纹装饰皆采用乾隆时期典型的双钩掐丝...

    798 掐丝珐琅 珐琅 折枝 八宝 缠枝 花卉 双钩 鎏金
  •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冲耳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冲耳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通高13.8厘米,炉高11.9厘米,口径8.2厘米, 足距5.5厘米。炉作鼎式,直口,双冲耳,釜底,三柱足,宝珠钮盖。通体天蓝地上掐丝填釉鎏金装饰,盖面、腹部、足上均饰兽面纹。炉底分布缠枝六瓣花三朵,中心方框内錾刻起地阳文“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古人抚琴讲究雅致的环境和氛围,常用炉焚香。鼎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主要作为青铜礼器,成为身份、社稷的象征,并进而成...

    1799 冲耳 鎏金 兽面纹 缠枝 錾刻 阳文
  •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碗,明宣德,高13.9厘米,口径29.7厘米,足径13厘米。清宫旧藏。碗收腹,圈足。内壁施蓝色珐琅釉为地,在朵朵祥云和杂宝纹之中饰双龙戏珠纹。外壁一周施白色珐琅釉为地,以S形的枝叶串联起六朵红、黄、墨绿色的莲花,布局规矩对称,纹饰绚美富丽。足内饰彩釉菊花纹,中心方框内做红地鎏金“宣德年造”篆书款。宣德款掐丝珐琅器是目前所见最早有纪年款...

    387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御用监 杂宝纹 菊花纹 红釉
  • 掐丝珐琅螭纹方奁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螭纹方奁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螭纹方奁,清乾隆,通高27.3厘米,口径16x17厘米,底径6x17厘米。清宫旧藏。奁弧形盖,直壁下敛,方形圈足,足四边中部各有一半圆形孔,盖面至足部施八道鎏金齿状出戟。盖面近钮处饰雷纹,中部饰波曲纹,近沿处饰螭纹。器体分三层,分别装饰形态各异的螭纹。此器仿照商代青铜礼器方彝制作而成,胎体厚重,制作规整,色彩沉稳,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是清乾隆朝珐琅...

    969 掐丝珐琅 珐琅 螭纹 出戟 雷纹 窃曲纹
  • 嘉靖款掐丝珐琅龙凤纹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嘉靖款掐丝珐琅龙凤纹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嘉靖款掐丝珐琅龙凤纹盘,明嘉靖,高5.1厘米,口径24.2厘米,足径16厘米。盘圆形,撇口,圈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盘内心饰黄龙一条,身躯蜿蜒,气势威猛,其间点缀彩云朵朵。边壁饰对称的祥凤和飞鹤。盘外壁饰龙、凤、鹤纹。外底正中镌刻“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竖行款。此盘为出土之器,因土蚀严重,珐琅釉料已粉化无光,但从装饰纹样及款识字体等多方面分析,可确定为明...

    657 掐丝珐琅 珐琅 锦地 开光 鎏金
  •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 兽面纹尊,清乾隆,高13.5厘米,口径11厘米。清宫旧藏。尊圆形,撇口,鼓腹,高圈足。通体在浅蓝色珐琅地上饰掐丝回纹 锦地。颈部饰蕉叶形开光,内有螭纹。腹、足四面均饰兽面纹。口内饰缠枝莲纹。外底双方框内镌阳文“乾隆年制”楷书款。此尊造型仿古铜器,掐丝均匀细腻,填饰饱满,工艺精致,为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1984 掐丝珐琅 珐琅 兽面纹 回纹 锦地 开光 螭纹 缠枝
  •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鼎式炉,清乾隆,高28.5厘米,口径20x15.5厘米,底径12.5厘米。清宫旧藏。此器系仿商代晚期礼器铜鼎制作而成,双立耳,敞口,平折沿,斜腹,平底,四足外撇,腹部及四角有铜鎏金出戟。腹部饰蟠螭纹,足跟部饰兽面纹。外底中心嵌长方形鎏金铜片,上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铜片周围饰折枝 花卉纹。此器胎体厚重,造型古朴,虽釉面砂眼...

    1751 掐丝珐琅 珐琅 螭纹 蟠螭纹 饕餮 阳文 折枝 花卉
  •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通高28.4厘米,口径17.1厘米。炉做圆形,冲耳,鼓腹,柱形足,炉内置铜鎏金胆。造型源自青铜鼎,古朴庄重。  炉腹上部以一道鎏金弦纹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十二朵;线下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六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元代掐丝珐琅器的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花为主题,特点是花朵舒展饱满...

    1413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冲耳 弦纹 菊花纹 缠枝莲花纹
  • 同治款掐丝珐琅勾莲纹执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同治款掐丝珐琅勾莲纹执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同治款掐丝珐琅勾莲纹执壶,清同治,通高26.7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9.3厘米。清宫旧藏。执壶圆口,束颈,垂腹,高圈足。银质兽首曲流和如意式柄。流和柄以錾刻鎏金的横梁与器身固定,盖与柄之间有活环链相连。通体铜鎏金地,盖面饰云鸟纹,颈饰蕉叶纹,腹部两面对称凸起桃形开光,内饰勾莲纹,圈足外壁饰海水江崖纹。足底錾阴文楷书“同治年制”四字款。清晚期由于国力衰退、...

    857 掐丝珐琅 珐琅 执壶 蕉叶纹 开光 阴文
  •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盒,清晚期,高14.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7.7厘米。清宫旧藏。盒圆体,子母口,圈足,盖、盒各半。盖顶做莲花苞形钮,钮下托铜鎏金錾刻莲瓣纹座。盖面与盒壁各饰缠枝莲花四朵,有红、黄、蓝、白四色,上下对称。此物原藏紫禁城外景山内寿皇殿,寿皇殿为悬供清朝历代皇帝遗像的场所。...

    1398 掐丝珐琅 珐琅 盒子 錾刻 勾莲 景山
  • 康熙款掐丝珐琅凤纹长方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康熙款掐丝珐琅凤纹长方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康熙款掐丝珐琅凤纹长方盘,清康熙,高1.5厘米,长9厘米,宽7厘米。盘长方形,撇口,铜鎏金口沿和圈足。通体施蓝色珐琅地,盘内心饰凤穿花纹,内外边饰为双线花卉纹。外底中央阴刻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竖行款。此器为清宫造办处制造,掐丝工整纤细,釉色纯正,显然已将珐琅釉的配料和烧制方法改进,克服了干涩灰暗的弊病。其款识属康熙朝标准样式,不可多得,是研究清康熙朝珐琅工...

    1474 掐丝珐琅 珐琅 蓝釉 缠枝 花卉 青鸾 双勾 阴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