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竹书卷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文竹书卷式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文竹书卷式盒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104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文竹书卷式盒❖图片

文竹书卷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书卷式盒

文竹书卷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书卷式盒打开样

文竹书卷式盒❖简介

文竹书卷式盒,清中期,通高10.5厘米,底长16厘米,宽13.5厘米。清宫旧藏。

盒之造型为长方体台座上设置三卷画轴式盒、一书函式盒以及一长方形葵式盒。三卷画轴式盒垒成“品”字形,书函式盒与葵式盒均在画轴式盒的另一侧。每一盒之盖与身均成子母口扣合。

盒通体包镶文竹为饰,阴刻模仿锦纹的各式几何纹饰,画卷与书函上浮雕标签,葵式盒上则去地浮雕变体夔纹。此盒内尚储有《董诰米芾尺牍》、《董诰九秋图》等,表明其不仅是精致的文房陈设,而且是为珍藏图册而专门定做的收贮盒。


相关知识科普


文竹

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

包镶

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几何纹

青铜器上的几何纹饰是一些点、线、圈、角的集合。几何纹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几何纹亦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形式,在春秋战国之际用作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董诰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清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裁。甚得高宗、仁宗宠遇。朝廷编修,多有由其主持者。善画。谥文恭。著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相关文章

  •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清中期,高6.1厘米,口径13.5×9.4厘米。杯色呈棕黄,敞口,束足。杯口雕作一朵重瓣开放的花形,口沿外撇,并浅刻回纹一周为饰。杯壁有凸有凹成脊,圈足底内凹,为小高足杯状。杯柄镂雕成一条上攀的螭龙,螭首平贴于杯的口沿,似为杯中美酒所吸引。杯壁光素,仅有一兽面浮雕于杯的流口下方。螭龙纹也称螭虎纹,是春秋战国时期雕刻工艺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异兽纹...

    1329 犀角 回纹 镂雕 浮雕 龙纹 刻工
  • 牙雕人物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人物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人物方笔筒,清中期,高11.7厘米,筒径9厘米。清宫旧藏。笔筒方体,四角内凹作葵瓣式,并阴刻曲线修饰,颇为新巧。底部中央镂雕一圆形空洞,本应装配底座,今已缺失。筒身每面均于四方委角 开光内以去地高浮雕法再饰一重变体夔纹随形开光,在双重开光中浮雕山水人物。内容皆文苑隐逸题材,分别是抚琴、弈棋、题壁、醉酒等,人物虽小但须眉俨然,神情毕肖,景物不过截取片断,却...

    395 笔筒 阴刻 镂雕 委角 开光 浮雕 夔纹
  •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高8.9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4.3厘米。杯用犀角雕成一片卷曲的葡萄叶状。内壁刻叶筋,外壁满雕葡萄及枝叶纹,果实饱满。杯耳镂雕成葡萄藤,上攀一螭,探首直入杯内。杯身镂雕葡萄枝叶,伸至杯底构成底足。此器采用浅刻、镂空等技法,刀法粗犷有力,纹饰简单朴实,构思巧妙,透露出时代的气息。...

    1846 犀角 葡萄纹 镂雕 镂空
  • 大小连环葫芦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大小连环葫芦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大小连环葫芦,清,通高17.5厘米,最大腹径14.5厘米。此器由大、中、小3只葫芦组合而成,大葫芦为长柄,其长长的柄绾结成圈,将中葫芦圈于其内,上下皆不能脱。小葫芦的腰间系一绳挂于中葫芦的蒂部,从而组成大、中、小连环葫芦状,造型极为独特。连环葫芦的成型,在于控制葫芦的长势,得之十分不易。...

    102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明,尤侃制,口径16.7厘米X8.8厘米,底径4.6厘米X3.9厘米,高11厘米。...

    601 犀角
  •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高24.8厘米,口径34.2厘米。笔筒圆体,略扁,形体硕大,口沿微内倾,筒壁厚实,庄重沉稳。内壁髹黑漆,外壁阴刻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一首,与原诗略有出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饮如长鲸吸百川,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1783 黄杨木 董其昌 笔筒 阴刻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八仙 李白
  • 犀角雕螭耳凤纹三足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耳凤纹三足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耳凤纹三足杯,清,高4.7厘米,口径11.6-6.5厘米。杯仿匜之造型,并加以改异,有明显的流部,口边内卷,内壁口、身结合处以一条折棱为界,外壁相应位置亦有明显的阴刻界线。器身微鼓,外壁阴刻弦纹带内饰去地浅浮雕阳纹夔凤纹。鋬扁平,呈S型,近口处渐变为圆雕螭首衔杯沿,鋬与器身之间的空隙处又高浮雕一横卧花尾螭纹,小巧圆浑,玲珑可爱。杯小圜底,下承三品字形...

    1095 犀角 阴刻 弦纹 浮雕 圆雕 螭纹
  • 匏制卷草纹团寿字碟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卷草纹团寿字碟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卷草纹团寿字碟,清康熙,高2.5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7.9厘米。碟敞口,浅腹,圈足。碟内髹黑漆,内沿以金漆绘花瓣纹装饰带,碟心金漆绘折枝 花卉组成团花。碟外口沿饰阳文 回纹条带,外壁中部饰卷草纹绕团寿字五组,寓意长寿吉祥。圈足内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此碟器形小巧精致,纹饰清晰,绘画工精,匏质的自然色泽与碟内的金、黑漆相映成趣,于古色古香中透...

    1599 缠枝 金漆 折枝 花卉 团花 回纹 卷草纹 卷草
  •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人物笔筒,清,朱三松制,高4.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4.3厘米。清宫旧藏。笔筒截竹制作,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对弈的画面,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画面右下角阴刻填蓝行书“三松制”,左上侧阴文填绿隶书题录清乾隆皇帝御制诗:巧匠试奇刻,溪堂作会棋。方圆含动静,胜负系安危。无斧痕曲肖,有神韵莫遗。应嗤刀笔者,此妙未能知。御制诗署名“子臣永璇...

    1204 笔筒 浮雕 镂雕 阴刻 阴文 永璇
  • 玳瑁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 描金漆竹鹤图葵花式盘,高2厘米,口径20.4厘米。清宫旧藏。盘圆形,花口,曲线柔美,器壁轻薄透明。盘内用金漆点缀黑、红二色,绘溪岸边,数茎幽篁下,两只仙鹤悠然觅食。用漆如驾驭水墨,随物象流转,准确到位,某些局部甚至尤有过之,如鹤身、竹竿漆层较厚,并用细笔勾描,富有立体效果。金漆与玳瑁颜色和谐,加之材质本身的黑色纹理,似晕色般,增添了些许朦胧的美感。此器...

    438 玳瑁 描金 金漆
  •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乾隆,高7.1厘米,口径13.6-8.5厘米。杯敞口,呈八方形,足微撇。器身棕红色,口沿及底足部位阴刻 回纹。外壁以阳纹刻庄重古朴的夔纹兽面图案,并镂雕双螭为柄,螭攀附于口沿,向杯内窥视,神态狡黠活泼。犀角原质地与色泽即浑朴大气,用以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愈显得古色古香。清乾隆时,器皿仿古成为一时风尚。此八方犀角杯造型端庄典雅,纹饰...

    1269 犀角 兽面纹 阴刻 回纹 夔纹 镂雕 刻工 古风
  • 文竹嵌石双圈式三层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嵌石双圈式三层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嵌石双圈式三层盒,清中期,通高6厘米,底长9.8厘米,宽5.4厘米。清宫旧藏。盒作双连两撞式,三层,均以子母口扣合,盒内外包镶文竹为饰。外壁光素的竹簧层上又镶贴阳文纹样。立面以对撞中线为界,左右分别为云蝠纹和缠枝 蕃莲纹。盖面以阴刻云纹为地,相交的两道圈纹,一道光素,一道饰几何纹,两圈中心各以孔雀石和青金石雕琢双夔龙纹,颜色鲜亮。盖面与立面过渡处则饰一层...

    401 文竹 包镶 竹簧 阳文 缠枝 蕃莲 阴刻 几何纹
  • 犀角雕布袋僧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布袋僧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布袋僧,高7.9厘米,底径10-15.3厘米。此像系用亚州犀牛额前端的小角雕刻而成,呈古栗色,上深下浅。底凹洼处填有木板,以保护微薄的雕刻边角。作者以圆雕技法随犀角的形状进行刻制。僧像广袖长衣,袒胸露腹,赤足曲肱,右手持桃,左手撑地,仰首倚袋而坐。身前一童在其双足间抻他的腰带,另一童在拽布袋的绳。其肩上也有二小童,一个抓住他的大耳,替他掏耳,另一个双手...

    1637 犀角 圆雕 弥勒佛 弥勒 布袋和尚
  •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明,高15厘米,直径10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三矮足。镂雕和浮雕山石倒挂,松竹掩映,一老者斜坐于坡上,戴襆头,着朝服,一手执笏, 一手拈小枝正在掏耳。但见其眉眼攒顣,目光斜睨,嘴角微动,全神贯注,意甚陶醉。细审人物形貌,弓眉突颧,长髯及胸,耳毫逆生,神情放诞不羁,似为传说中之钟馗。此作镂雕工艺极佳,人物塑造尤其出色,已非一般文房玩物可...

    535 笔筒 镂雕 浮雕 雕工
  • 紫檀嵌玉镂雕缠枝莲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镂雕缠枝莲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镂雕 缠枝莲纹圆盒,清,高4.1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7.2厘米。清宫旧藏。盒扁圆体,圈足,盖、身子母口相合,卷唇。盒体素雅,磨工上佳,光可鉴人。盖顶中空,镶嵌一枚圆形白玉片,镂雕缠枝莲纹,琢磨不俗,与盒身相互映衬,浓淡相宜,凝重而不失轻灵可爱。...

    1530 镂雕 缠枝 缠枝莲 磨工 镶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