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214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图片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缂丝云龙单朝袍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缂丝云龙单朝袍背面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缂丝云龙单朝袍黄条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简介

月白 缂丝龙纹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16厘米,下摆146厘米。披领横100厘米,纵33厘米。清宫旧藏。

朝袍圆领,右衽,披肩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披领和后背均垂明黄色绦红珊瑚 背云。袍身所饰纹样为:前后及两肩正龙各一,腰帷前后行龙各二,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下摆前后各正龙一与行龙二,两袖端正龙各一,披领行龙二。另在里襟腰帷处饰行龙一,襞积处团龙四,下摆处行龙一。衣前后列十二章,下边饰八宝平水纹。

据清代典制,此月白色朝袍为皇帝于秋分祭月时所穿的礼服。

黄条书:“高宗。月白缂丝描金边单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二块,珊瑚坠角四个,加间饭块正珠八颗。”


相关知识科普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背云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十二章

古代帝王礼服和吉服上的十二种装饰纹样,依次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始于传说中的舜禹时代,《书·益稷》记载舜和禹讨论君臣之道时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以后各代沿用其制,成为帝王服饰的专用纹样。清时,一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十二章各有取义,以象征帝王的风操品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昭明,山取其能兴云雨,龙取其善变化,华虫取其文章和耿介,宗彝取其威猛和忠孝,藻取其文,火取炎上,粉取洁白,米取能滋养,黼取能决断,黻取善恶相背。帝王以下,公卿诸侯品官大臣依等级可用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不等。十二章的装饰纹样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在玉器等工艺品中也可看到十二章纹饰。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典制

典章制度。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相关文章

  • 藕荷色缎绣牡丹团寿纹袷『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藕荷色缎绣牡丹团寿纹袷『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藕荷色缎绣牡丹团寿纹袷『0611』衣,清光绪,身长137厘米, 两袖通长122厘米,下摆宽118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作多层状,左右开裾至腋下云纹处。领、袖处镶滚多条绦边,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面料为藕荷色缎,其上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平金、套针等多种刺绣技法彩绣折枝牡丹和万字团寿纹样。领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

    1689 大襟 绦边 平针 缠针 平金 套针 折枝 鎏金
  •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13厘米,两袖通长149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103厘米,左右及后裾长52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长至膝下。月白色平纹绸衬里,石青色绸地,以纬线显花织二则暗团鹤纹,一个花纹单位直径39厘米。展翅欲飞的团鹤四周装饰寿桃、灵芝、竹子、寿山石、水仙花,组成“芝仙拱寿”吉祥图案。此褂质地细密,纹...

    1563 对襟 长至 月白 灵芝 寿山石 吉祥图案 典制
  • 缂丝青牛老子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青牛老子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青牛老子图轴,清乾隆,纵329厘米,横137厘米。清宫旧藏。画面以齐缂作块面缂织,在局部灵活地施用构缂、长短抢和缂金。人物的须发用缉线绣,牛毛、牛鼻等细部则用笔绘染。此作品塑造出神态生动的老子乘牛而行的形象,颇具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承继传统工笔重彩法的宫廷人物画风格。画幅上方题御制诗二首,分别为巳卯年(1759年)和庚辰年(1760年)题。图上缂织“乾”、...

    240 缂丝 老子 构缂 缉线 缉线绣 金廷标 宸翰 三希堂
  • 缂丝九老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九老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九老图轴,清乾隆,纵180厘米,横93厘米。原画稿佚名,但具有明代画家仇英的绘画风格。此图采用缂、绘结合的手法表现原作的风貌,以常见的平缂、搭缂技法缂织物象轮廓,用笔皴染描绘山石、松枝等,细微之处辅以繁复变幻的缂织技法,如山坡晕色使用长短戗,鹿身使用木梳戗,花卉桃实使用构缂等,较好地表现了物象的质感和原作工丽细腻的人物画风格。此图人物造型准确生动,工笔...

    1779 缂丝 九老图 仇英 平缂 搭缂 长短戗 木梳戗 花卉
  •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清早期,身长108厘米,两袖通长135厘米,袖口宽12厘米,下摆宽92厘米,前后裾长37厘米,左右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在五枚素缎地上以赤圆金线织团龙纹,领、襟边和袖端饰石青夔龙 织金缎。袍内衬白色素纺绸里。襟缀铜镀金光素扣4枚。此为清初皇帝吉服。其捻赤圆金线匀细,龙纹提花清晰,以片金织龙鳍和流云,将金龙纹...

    605 织金 圆金线 团龙纹 龙纹 夔龙 织金缎 片金 织造
  • 大红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袍,清光绪,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212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18厘米。清宫旧藏。此袍又称为龙凤同合袍,与清光绪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绵褂为一套。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金质莲蓬扣五枚。以明黄色素纺丝绸为里,大红色绸为面料,在两肩、前后胸和前后下摆绣金龙凤同合纹八团,列十二章,通身遍饰红双喜、团金万寿字、红蝙蝠、...

    833 大襟 十二章
  •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大蕃莲 织金缎,清早期,江宁织造,纵747厘米,宽79厘米。清宫旧藏。织物由两组经线和两组纬线组成。两组经线均为月白色,地经与纹经排列比为1∶1,地经捻向Z,捻度中等;纹经捻向Z,捻度弱。纬线以月白色纬线作地纬,片金作纹纬,地纬与纹纬排列比为1∶1,无捻。地组织由月白色经、纬线交织成五枚二飞经面缎纹,纹组织由片金与月白色纹经交织成4∶1左向纬斜纹。织物花...

    339 月白 蕃莲 织金缎 织金 江宁织造 织造 地经 纹经
  •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3厘米,袖长190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126厘米,胸64.5厘米。此袍为清代高宗皇帝吉服之一,多用于元旦、万寿、冬至等时令佳节等场合穿着。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袵,马蹄袖,领袖俱石青色花卉织金边,片金缘,左右及前后开裾,直身式袍,列十二章。内衬浅湖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系黄条一:“绣黄缎绵金龙袍,...

    99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34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裾及后裾长83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衣上有蜜蜡扣4枚和铜镀金錾花扣1个。褂以石青色暗团龙实地纱为地,缀补八团夔凤纹,下摆无纹饰。八团夔凤纹皆以缉线绣成,先在黑色实地纱上以五彩 缉线绣夔凤及缠枝 勾莲纹,再缀补于褂上。颜色...

    978 对襟 蜜蜡 錾花 实地纱 缉线 缉线绣 五彩 缠枝
  •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清同治,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左右裾长76厘米。清宫旧藏。此『0611』衣圆领,右衽大襟,平袖,左右开裾至腋下。黄色葫芦卍字双喜纹织金绸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钉铜镀金錾花扣四枚。『0611』衣通身纹饰由葫芦、卍字、藤蔓和双喜纹组成,寓意“子孙万代”。领边、袖边、腋下两侧和下...

    205 织金 大襟 月白 錾花 织金缎
  •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清同治,身长46厘米,两袖通长73厘米,袖口20厘米,下摆49厘米。此为清宫中公主婴儿时期冬季穿用的棉袄。红色荷花菊花纹暗花绸为面,月白色素绸为里,中絮丝绵。镶黑色地卍字花卉纹襟边,缀铜鎏金 錾花空心扣4枚。袖口内镶小朵花纹绦边,里衬月白色暗花绫,挽出时可显露于外,既实用又富于装饰性。...

    255 菊花纹 大襟 月白 花卉 鎏金 錾花 绦边
  •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清,高16厘米,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清代官员品级不同,其冠顶所嵌珠石的种类亦不同,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记录清代冠服制度的《大清会典》对官员的帽顶有着明确规定:“文、武六品官用砗磲”。此冠形式为圆顶,折沿,冠顶缀铜鎏金 镂空菊花托,其上承以砗磲顶珠,四周洒垂红色拈丝绒线,项下饰蓝布抽拉式系带。此冠为清代六品官员穿着蟒袍时所戴用。...

    1253 砗磲 大清会典 会典 鎏金 镂空 绒线
  •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民国,纵78厘米,横37厘米。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右下角钤 “蓬莱高氏鉴藏书画印”印一方。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

    1612 缂丝 文人画 蓬莱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环缂 色差
  •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清光绪,高20.5厘米,长23厘米,宽9厘米。此鞋为花盆底鞋,是后妃鞋的一种。它用明黄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并镶饰蓝色白花绦带。鞋面上的蝙蝠、花卉纹以堆绫手法制成。堆绫是将彩色绸缎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形,粘贴于地料上后进行缝缀。这种工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后妃鞋依木底形状分为元宝底鞋、高底鞋和花盆底鞋。此花盆底女棉鞋,高跟、木底,...

    1608 花盆 花卉 堆绫
  •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平金彩绣缉米珠八团龙袷褂,清光绪,身长141厘米,两袖通长181厘米,袖口宽25厘米,下摆宽116厘米,后开裾长80厘米,八团直径29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褂用二至四色晕法,在石青色缎地上以平针、套针、平金等针法及缉米珠工艺彩绣、穿缀万字地八团彩云白龙纹、海水江崖及杂宝等纹样。袍内衬月白色祥云团龙寿字织金缎里。袖口沿镶石青万字织...

    1088 平金 缉米珠 对襟 平针 套针 龙纹 月白 织金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