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碧玉采玉图山子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碧玉采玉图山子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9338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碧玉采玉图山子❖图片
碧玉采玉图山子❖简介
碧玉采玉图山子,清乾隆,高51厘米,底宽51.5厘米。
碧玉质地。减地高浮雕山石、大树。其间二人,头戴尖顶毡帽,腰系布带,足蹬高靴,双手捧玉石结伴而行。背面镌刻清乾隆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御题《于阗采玉》诗一首:“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供正赋输皇州。奚待卞和识琳球,邮致正值金閶游。专诸巷中多妙手,琢磨无事大璞剖。古来记载真伪半,爱者欲其生,恶者欲其死。如是雌黄唇吻纷无算。《于阗采玉》一首,乙酉春御制。”末为“乾隆宸翰”阴文印。
新疆历来是高品质玉料的重要产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勘定回疆,朝廷控制了玉料的开采和使用。新疆玉料作为土贡,分春秋两季源源不断充贡内廷,促进了乾隆时期玉雕工艺的繁荣。另一方面,来自新疆的玉料也成了乾隆帝捍卫国土绝世伟业的重要物质体现。新疆玉料一类出自河床,一类采自山中。前者呈鹅卵状,表皮在冲击的过程中剥离磨损殆尽,仅玉核尚存,因此质地致密细腻,色泽纯净光润,硬度较高。春秋两季水位低落时,回人裸身于水中踏石捞取。后者体块较大,但质地相对粗疏,需上山开采。乾隆帝先后写作了五六首于阗采玉诗文,镌刻于采玉图玉山上。
相关知识科普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山子
山子是一种以山石为主体的立体景观,主要流行于明、清,以竹、木、牙、石、玉等材质制成,宋代的作品目前发现的很少。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雕工
雕镂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