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兽面纹觚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兽面纹觚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698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兽面纹觚❖图片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觚❖简介

兽面纹 ,商代后期,高26.5厘米。

觚是饮酒器。此器体形高而细,中段明显收缩,器身饰兽面纹,两段兽面纹之间仅有十字形而不穿孔,是商代晚期细腰觚的特点。


相关知识科普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音孤)我国古代饮酒器。圆体,侈口,细颈,呈喇叭形状。陶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平底,无圈足,夏商时较为流行。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平底下加圈足。商周时代流行,西周后逐渐消失。从考古发掘中发现,觚经常与爵伴随出土,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觚与爵组合使用。元、明、清时,仿青铜觚瓷质花瓶较流行,称“花觚”。

相关文章

  • 邐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邐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邐簋, 高14.2厘米,口径19.7厘米,重2kg。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辛巳,王饮多亚『0009』,享京,邐 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0010』 。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

    401 浮雕 夔纹 兽面纹 辛巳 多亚 太子丁
  • 鸠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鸠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鸠车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4.5厘米 1953年河南南阳宗康墓出土 鸠鸟呈卧姿,圆首,尖嘴下勾,尾长且宽,背负一小鸠。大鸠身左右两侧各有二轮可转动,胸前有一小圆鼻可穿绳拉行。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

    291 青铜器 鸠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通高10.5厘米,口径12.1厘米,重0.68kg。豆圆口,浅腹,直壁,高圈足。口下饰凹弦纹一周,腹饰圆涡纹,足饰凸弦纹二周。器内底铸铭文“『0547』”字,代表器物所属者的族徽。商豆传世极少,该豆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十分古朴,具有较原始的特征。...

    1627 弦纹 涡纹 造工
  • 『0070』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70』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70』盘,高12.9厘米,宽45.5厘米,重7.96kg。“盘”圆形,折沿,附耳,圈足。壁饰重环纹,圈足饰环带纹。盘内底铸铭文10行103字:唯二十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宰『0069』(音君)佑『0070』(音园)入门,立中廷,北嚮。史黹授王命书。王呼史『0071』(音玉)册赐『0070』玄衣黹纯、赤市、朱黄、鑾、旂、攸...

    706 重环纹 环带纹
  • 兽面纹觥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觥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觥,通高15厘米,宽20厘米,重0.72kg。觥失盖,椭圆形体,口上有流,鋬上铸一兽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体以雷纹为地纹,饰兽面纹和夔纹。此觥纹饰华丽,工艺精美,属难得之佳作。...

    1499 兽面纹 兕觥 扉棱 雷纹 地纹 夔纹
  • 乳钉三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乳钉三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乳钉三耳簋,通高19.1厘米,口径30.5厘米,重6.94kg。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装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416 目雷纹 雷纹 浮雕 兽面纹
  • 师旂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旂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旂鼎,高15.8厘米,口径16.2厘米,重1.92kg。鼎圆浅腹,腹倾垂,二直耳,三柱足。颈饰一周长身分尾垂嘴的鸟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9字: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以告于伯懋父。在『0016』,伯懋父迺罚得、 顯、古三百锊。 今弗克厥罚,懋父令曰:“义『0017』,『0018』厥不从厥右征,今毋『0017』,其又内于师旂。”引以告中史...

    896 方雷 尊彝 中史
  •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镂空铜俎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22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俎面呈长方形,中部略窄切下凹,其下焊接四个凹槽形扁足。俎面与足均有矩尺形镂孔,其间填饰蟠虺纹与云雷纹,面上还有一周窃曲纹。 俎,是古代进餐时切肉的案子。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言。目前发掘及传世的青铜俎极为少见。铜俎器身布满玲珑剔透的...

    275 青铜器 镂空铜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觚,通高15.1厘米,宽10.7厘米,重0.37kg。觚体圆,喇叭形状,侈口,束腰,圈足。腰饰兽面纹,无地纹,上饰弦纹二道,下饰弦纹三道。兽面纹觚形体较小,纹饰简单,颈部较短,口沿向外伸张不大,这些都是商代前期青铜觚的特点。...

    1455 兽面纹 束腰 地纹 弦纹
  •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西周 通高21厘米,口径20厘米 198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器上有盖,盖隆起,顶上有圆形捉手,器身敛口,鼓腹,腹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兽首衔环状耳,底部微圜,并有三个带兽面的长方形矮足。盖沿器口各饰窃曲纹一周。余饰瓦棱纹,圈足为斜角云纹。器盖对铭:“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4行12字。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

    912 青铜器 邓公铜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寽父癸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寽父癸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寽父癸甗,商代后期,通高48厘米, 宽32.5厘米。甗是蒸饭器。侈口敛腹,甑较深,甑鬲连体,分裆柱足较细长,具有商代晚期甗的典型特征。器内有三字铭文:寽父癸。...

    1490
  • 父戊舟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父戊舟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父戊舟爵,商代后期,通高23厘米。爵长圆腹,圜底,前流后尾,流侧有伞形柱,兽首扳,三锥形足。器身起扉棱,两面均饰兽面纹,辅以三角纹和雷纹。流外侧有铭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铭文“作尊”,表明“舟”是这件青铜器的所有者,为祭祀“父戊”做此爵。商周时期,“尊”既指一种盛酒器,又是对酒礼器的统称(共名)。此件器物的铭文“尊”是第二种含义。此爵的流与柱上分铸的铭文构成...

    1664 扉棱 兽面纹 雷纹
  • 魏公扁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魏公扁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魏公扁壶,通高31.7厘米,宽30.5厘米,重3.96kg。壶扁体,长方足,肩部饰双兽首衔环耳。通身饰方格纹,方格内饰羽状纹。器足外测有刻画铭文8字:魏公三斗二升取。铭文记魏公之扁壶,容积为三斗二升。...

    788 兽首衔环耳
  • “一刀平五千”钱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一刀平五千”钱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一刀平五千”钱新莽时期通长约7.4厘米,圆径约2.7厘米,重29克 “一刀平五千”钱,俗称“金错刀”“错刀”,由“刀环”与“刀身”两部组成。环如大钱,有内外廓,面文穿上下分别以黄金错“一”“刀”二篆字,直读,字面与钱面平齐;身形如刀,刀身有周廓,面文“平五千”三篆字,阳文。素背。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枚当时的五铢钱,二枚兑换黄...

    1751 青铜器 一刀平五千钱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首编磬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首编磬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首编磬(6件),战国后期,长27.6厘米,宽6.7厘米,重1.15kg;长23.2厘米,宽5.8厘米,重0.83kg;长22厘米,宽5.5厘米,重0.8kg;长19.8厘米,宽5.3厘米,重0.65kg;长18厘米,宽5厘米,重0.5kg;长15厘米,宽4.1厘米,重0.3kg。磬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多为石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发现的石磬是目前发现的最早...

    113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