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台几式炉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台几式炉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7701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台几式炉❖图片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全形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

铜台几式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台几式炉款识

铜台几式炉❖简介

铜台几式炉,清雍正,通座高11.2厘米,口径9.6×4.2厘米,足距10厘米。清宫旧藏。

此炉器形状似台几案,平口,方足,不施金彩。器外底有减地阳文1行6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炉附铜座,配黄绢面木匣。木匣外有受赏人的签题“世宗御赐”。

据《宣德器图谱》所载,当年的台几炉是仿照宋定窑瓷器款式铸造的。而雍正器又是按《图谱》所载样式仿造,甚至连款识位置和书写格式无二致。该器的意义有二:一是器形非臆造而有所本。宋定窑至《图谱》再到雍正宣铜器,一脉贯穿,进而也说明至少雍正时期对《图谱》一书是认可的;二是除本身具有国朝年号款外,另有签题佐证为雍正朝器,清宫旧藏器的身份也是重要的保证。


相关知识科普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盛行于商代时期。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基层军事编制单位。《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载:“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部,都一百人,统以一营居之。”宋沿五代之制。都的统兵官,马军为军使,步军为都头。

剑脊两旁称为“从”。

相关文章

  • 娄君盂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娄君盂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娄君盂,通高12.8厘米,宽33.2厘米,重2.28kg。此盂敛颈,折肩,腹圜收,平底,肩上有二兽耳。颈、腹部以两周绹纹作界栏饰于主纹上下。主纹为蟠虺纹和棘刺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器内底有铭文6行26字:唯正月初吉,娄君伯□自作□盂。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宝是尚。大意是:在正月的第一个吉日,娄国国君伯□自做盛食之盂,用来祈求长寿无疆,子孙后代宝用此盂。...

    284 绹纹 地纹 在正月
  •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高67.6、口径25.6×23.2 厘米 1976 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器铸造发展至商代晚期而为一高峰,西周早期铜器铸造之精美,多承殷商余绪。从此件方斝造型与纹饰或可略窥商代铜器铸造水平之一斑。以铸造工艺而言,方形器较之圆形器用范为多,浇铸更复杂。以考古发掘实际而言,方形器一般皆出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1969 青铜器 妇好方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通高18.2厘米,宽25.8厘米,口径17.9厘米,重3.8kg。鼎为圆体,双附耳,三足,有盖。盖上饰三伏牺及团花纹两周,三伏牺间以回纹相连。器身饰回纹、团花纹各二周。附耳两面饰回纹,两侧饰双兽纹。此鼎为清宫旧藏文物。...

    1155 团花 三伏牺 回纹
  • 史宜父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宜父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宜父鼎,西周晚期,通高37.5 ,宽37厘米。鼎双立耳微向外撇,腹略鼓收敛成圜底,兽蹄足较粗壮。口下饰重环纹。造型和纹饰具备西周晚期青铜器的特点。器内有3行16字铭文:史宜父作尊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食器,但多数不是直接的烹煮器。...

    1967 几何纹
  • 兽面纹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戈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通长22.2厘米,宽8.2厘米,内长5.8厘米,内宽5厘米 1964年河南安阳三家庄出土 援呈三角形,援末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内为长方形,靠近援末的上部,内尾铸兽面纹,内中部与援尾中部各有一圆形穿。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

    1246 青铜器 兽面纹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虢季”铜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虢季”铜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虢季”铜盨西周 通高19厘米,口长23厘米,口宽16.5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盨为盛放谷物的器皿。椭方形,盖隆起,上有四个矩形支钮,便于仰置;器身有子口,腹壁微鼓,两短边各有一兽首状耳,底近平,下有带缺口的圈足。盖顶用一个大的突目窃曲纹装饰,盖沿、器口与圈足亦饰窃曲纹,余饰瓦棱纹。器、盖对铭“虢季作旅盨永宝用”8字。 (...

    1430 青铜器 虢季铜盨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北流型六蛙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北流型六蛙铜鼓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北流型六蛙铜鼓,通高54.7厘米,面径98厘米,足径99.4厘米。此鼓体形厚重硕大,鼓面伸出鼓颈外,面沿下折成“垂檐”,属北流型铜鼓。此鼓通体饰花纹。鼓面,3弦分晕,18晕,1晕纹饰已模糊不清,2、9、11、16、18晕饰席纹,3、8、14晕饰四出钱纹,4、7、10、13、15晕饰云纹,6、12、17晕饰圆钱纹,5晕饰半圆填线纹;鼓面边缘塑6蛙,其中一对累蹲...

    1382 北流型铜鼓 四出钱纹 累蹲蛙 雷纹
  • 虎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戟镈,西周,通高44.3厘米,铣距27厘米,重16kg。镈(音博)呈椭圆形,平口,“舞”上有半环形钮。镈钮饰云纹,镈身两面饰兽面纹,正中都有窄长条花边扉棱,镈口上部饰圆涡纹与花瓣纹,镈两侧各饰二虎,四虎的形象非写实而是图案化,反映出当时铜器纹饰的神话性。此镈确是研究西周青铜器纹饰和古代造型艺术非常难得的资料。镈与钟同为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中期,晚于甬钟。此...

    572 兽面纹 扉棱 涡纹
  •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祖辛”铜卣商代后期(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通高25.7厘米,口长10.3厘米,口宽9.1厘米 1965年河南辉县褚丘出土 卣大体呈椭圆形,有盖,盖隆起,上有瓜棱状纽,沿下折。器身子口,鼓腹,圜底,圈足,并有提梁。整器分段饰有夔龙纹、凤鸟纹、瓦棱纹等,并有突起的扉棱。器盖对铭“祖辛”二字。这件铜卣造型典雅、纹饰清晰,是典型的三层纹饰结构,体现了商代...

    750 青铜器 祖辛铜卣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厘米,宽27.3厘米,重1.1kg。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蔡子佗自作会曳(匜)。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1174 雷纹 蟠虺纹
  • 嵌松石末蟠螭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末蟠螭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蟠螭纹 豆,通高39厘米,宽24厘米,重3.05kg。豆圆形,两侧有双环耳,束腰,高足,盖顶有平捉手,可以倒置。盖、器身饰蟠螭纹,高足两端饰垂叶纹,中部饰菱纹。通体纹饰均以松石末镶嵌。...

    1141 蟠螭纹 螭纹 束腰 镶嵌
  •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高8.9厘米,宽33.9厘米,重5.36kg。此簠腹壁斜收,腹左右两侧有环耳,耳上端雕饰兽头,方圈足前后正中有缺。口沿饰重环纹,腹饰兽带纹,足饰窃曲纹。簠内底有铭文3行14字:芮太子白作簠。其万年子子孙永用。铭文记芮太子白自做簠,祈望万年子孙永宝用。同铭簠共两件,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03 重环纹 窃曲纹
  • 绹索纹兽耳铜罍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绹索纹兽耳铜罍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绹索纹兽耳铜罍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30.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6.2厘米 1936年河南辉县出土 直颈,鼓腹,平底。腹部附一对套环龙形耳,耳间饰一对鸟兽纹扉棱,通体饰绹索纹与蟠虺纹,并有镶嵌物(已佚)。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

    1532 青铜器 绹索纹兽耳铜罍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弦纹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弦纹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弦纹 盉,通高21.2厘米,宽14.7厘米,重1.36kg。盉上部为半圆形,顶部有一倾斜的管状流,流的根部有一桃形口,口上有唇边,腹部整体作三个袋状尖足,有一素鋬,颈部有一窄沿,下饰弦纹三道。此弦纹盉形状较原始,其设计、铸造水平均不高,具有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1029 弦纹
  •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通高10.5厘米,口径12.1厘米,重0.68kg。豆圆口,浅腹,直壁,高圈足。口下饰凹弦纹一周,腹饰圆涡纹,足饰凸弦纹二周。器内底铸铭文“『0547』”字,代表器物所属者的族徽。商豆传世极少,该豆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十分古朴,具有较原始的特征。...

    1627 弦纹 涡纹 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