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台几式炉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台几式炉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7701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台几式炉❖图片
铜台几式炉全形
铜台几式炉
铜台几式炉
铜台几式炉款识
铜台几式炉❖简介
铜台几式炉,清雍正,通座高11.2厘米,口径9.6×4.2厘米,足距10厘米。清宫旧藏。
此炉器形状似台几案,平口,方足,不施金彩。器外底有减地阳文1行6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炉附铜座,配黄绢面木匣。木匣外有受赏人的签题“世宗御赐”。
据《宣德彝器图谱》所载,当年的台几炉是仿照宋定窑瓷器款式铸造的。而雍正器又是按《图谱》所载样式仿造,甚至连款识位置和书写格式都无二致。该器的意义有二:一是器形非臆造而有所本。从宋定窑至《图谱》再到雍正宣铜器,一脉贯穿,进而也说明至少雍正时期对《图谱》一书是认可的;二是除本身具有国朝年号款外,另有签题佐证为雍正朝器,清宫旧藏器的身份也是重要的保证。
相关知识科普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彝
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盛行于商代时期。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都
基层军事编制单位。《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载:“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部,都一百人,统以一营居之。”宋沿五代之制。都的统兵官,马军为军使,步军为都头。
从
剑脊两旁称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