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明重建是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小狮子 点击 :

今日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今天遭遇的最严峻挑战决不仅仅是如何建立一个经济富国或军事强国,而是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在未来人类文明之林的位置。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一个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为什么会这样?历史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释,有人说由于地理环境(东临大海、西靠高山、北面荒漠),有人说由于人口众多(相传北宋时中国人口就达1.4亿)。这些解释诚然各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文化确曾在数千年间领先于周边民族和国家,也可以说领先于世界。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如何才能像历史上的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扫平六合,统御天下?孟子告诉他,统御天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武力,即“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但这样做终究不能让人“中心悦而诚服”。还有第二种方法,就是实行仁政。孟子说,如果你能实行仁政,把你们国家建设到这样的境地:天下当官的都愿意到你们国家来当,耕地的都想到你们国家来耕,做生意的都想到你们国家来做,出行者都想到你们国家行走,冤君者都想来向你申诉,请问那时候还有哪个国家比你们更强大?

孟子的仁政思想又被称为王道思想。王道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并不寄托在军事、政治乃至经济实力上,而寄托在其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上。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首先,从文字上看。今天的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在距今三千年之久的商代末年,汉字的数量已有5000个左右,证明汉语当时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书面语言。其发明的时间也许可以往前推进一两千年(考古学家则认为更早)。而中原周边民族书面文字的发明时间最早的大约也要到公元7世纪。

其次,与文字发明相对应的,是伟大经典的诞生。没有书面文字,就不可能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不可能形成伟大的经典。文化经典的形成是文明成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它蕴含着一个民族全部的智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因此也可以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中国,《尚书》、《易经》和《诗经》是最早形成的经典,部分成书年代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甚至更早;而从春秋末年到战国的数百年间,诸子百家的兴起更标志着一系列伟大思想体系的形成,为此后中华文明奠定了数千年发展之框架。

其三,制度方面。中国建立在辟举、科举等基础上的文官制度,是世界上同时期最成熟发达的文官制度。英国一直到1870年才在中国影响下率先在西方实行文官制度,而德国和法国则一直到二战结束才正式实行文官制度。在中国,专业化的文官制度早在西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秦统一(公元前221年)后实行的郡县制,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比较正式地实施职业官僚制度铺平了道路;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比较彻底地打破了门阀世族束缚,实行科举,将文官制度推向了顶峰。中国的文官制度比西方早了2000年左右。

其四,宗教方面。宗教特别是伟大宗教的兴起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和文明的另一重要标志。四大文明古国都曾有自己的伟大精神传统。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后来称为“儒教”和“道教”的最重要典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和壮大。佛教虽非中国人自创,但唐宋以来中国人把它改造、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形成自己的诸多门派,成为东亚各国学习的样板。像中国这样同时拥有好几个世界性大宗教的民族,在全世界是不多见的。

由此可以说明:中华民族之所以会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之一,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文化确曾在相当长时间内居于领先地位。我们必须清楚,没有一个民族可以永远保持国力最强大,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保证永远不被其他民族侵略或征服。但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确实非常发达,即使在被征服以后,仍然可能保持其顽强的生命力,甚至把侵略者同化。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契丹人、蒙古人和女真人征服汉族或汉族地区的同时却接受了汉文化,同样地希腊人在军事上被罗马所征服,却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人。因为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确实非常先进、发达,优于侵略它的民族,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不易因为军事上的弱小而被丧失,即使是侵略它的人也会欣赏并使用它。相反,世界上有些民族,他们强大时不可一世,但由于没有自身发达的文化,结果当他们在军事上、政治上被打败后,就一溃千里,再也不能翻身。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列强的侵略和欺辱下,中国人把国家富强当做全民族最大的追求,在一定历史时期诚然合理;然而今天看来,至少应该认识到:仅有富强是远远不够的,须知富有和强大并不能解决一切,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才能赋予一个民族永久的生命力。回顾历史,我们不禁要问:中华民族今天还有可能建成世界上最进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吗?中国人还能像他们的祖先那样,建成世界上最文明的道德价值、礼仪风范和社会生活吗?我们还能像唐宋时期一样,造就出世界上最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宗教乃至于科技吗?按照孟子的观点,一个制度最先进的国家,必定能像百川归海一样吸引全世界人去追随;一个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必定是永远打不垮的。这些正是本文要讨论的文明重建问题。

我在新近出版的《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中写道:今日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值此特殊时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今天遭遇的最严峻挑战决不仅仅是如何建立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富国或军事强国,而是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在未来人类文明之林的位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决定未来中华民族能否永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主要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建立一种新型的、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文明。

我深信,文明的重建是今日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被侵略和蹂躏,无数次分裂和动荡,它之所以能历经风雨而不衰,不是我们的先辈擅长打仗,也不是由于中国的国力自古以来一直比别国强大,而是由于我们的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绵延的逻辑与政体不同,其中最值得我们拾起的历史经验是:早在250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为我们的民族确立了先进的文明理念,并将此理念置于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需要之上,作为指导后者的根本精神。这些理念体现在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中,体现在儒家关于“道统”和礼义的一系列表述中,体现在夷夏之辨、王霸之辨、人禽之辨等一系列学说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历千年风雨而不亡,与儒家为它所奠定的一系列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分不开的。

应该看到,我们的先辈们曾以包容宇宙、吞吐六合的气度来铸造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他们本着“为万世立法”、“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胸襟,把握中华文明在新世纪的基本框架和理性化发展路径,一次次开创中华文明的千秋伟业。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交通、通讯手段的极大便利,使得地球上任一角落发生的事情可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今天的世界格局已与古代不同,而世界上多种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交融异常激烈。今天的中国人应当需要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走出“落后挨打”的历史悲情,再次拿出广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在全世界色彩纷呈的文化之林中找到中华文明的正确定位。

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彷徨、迷茫和徘徊之后,历史已经回到了这样的起点:需要理解一个未来意义上的中华文明在文化理想、核心价值、制度架构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它对人类其他文明所可能具有的示范意义和积极作用。我们深深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复兴,也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诞生。这个新型文明形态,尽管在工业化、市场经济、政治和法治等诸多方面与今日主导世界的西方现代文明多有类似,但终究是一个本质上与西方现代文明不同的文明形态,体现在核心价值、组织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样式等多个不同方面。

相关文章

  • 东阳木雕受机械化冲击 谁来传承传统工艺?[图文]
    东阳木雕受机械化冲击 谁来传承传统工艺?[图文]

    木雕艺人郭辉英在认真雕琢《十二金钗图》。老一辈雕刻大师终将离世,流水线上的年轻雕刻者如何承担传承重任?近日,工艺美术品和木雕(红木)家具行业最大规模的盛会——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浙江省东阳市中国木雕城隆重举行。记者在无锡灵山展厅内看到一尊数米高的东阳木雕花瓶,一米多高的瓶颈部分是用整块楠木雕刻而成,上面“生”着数十朵精妙...

    4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瞿广慈:我更像是一个戏剧导演[图文]
    瞿广慈:我更像是一个戏剧导演[图文]

    图片资料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美展最高奖项获得者,瞿广慈的雕塑技法很早便为艺术圈所推崇。瞿广慈在当代雕塑语言、后政治化表现手法的探索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尤以“小胖人”系列最为著名。对于自己塑造出的这个“经典形象”,瞿广慈认为,在创作中他更像一个戏剧导演,像一个编剧一样编排一些故事,选择喜欢的人物和形象,并赋予他们一种性格,这样作品就会自我生...

    72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文]

    这件名为《山色》的大型装置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显得有些突兀,但它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直指向每个人:你为环保帮倒忙了吗?梁依云文姜锡祥摄这个星期,上海饱受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折磨,市民出门都不得不全副武装,这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艺术解决不了,但却能给出最现实的艺术考量,正如不久前出现在陆家嘴的一件旧电脑制作的装置作品就向人们发问:废旧电脑去哪儿了?它们是否也成了“环境杀手&r...

    8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以中国特定文化优势引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图文]

    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拐点,也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新调整的初始,以及中国重建文化大国的历史机遇中,中国的话语权,该复出时,就当发出。在许多领域,我们已无须尾随西方之后亦步亦趋。尤其在文化领域,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也经历过一个半世纪之多的痛苦反思、奋力学习、自我改造、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的重新塑造,作为一个东方文明的轴心国,在它所建构的文化系...

    1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国画典范[图文]
    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国画典范[图文]

    图为:关山月《俏不争春》纸本设色140cm×98cm现藏中国美术馆楚天金报讯2012年,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拍卖突破3000万元大关,赵少昂《花鸟百开册页》以1456万元成交,杨之光的《玉骨冰心》卖出1120万元高价,在去年整个艺术市场略冷的大背景下,岭南书画板块的市场涨势格外引人注目,多位岭南大家相继迈入千万元俱乐部,岭南画派三代梯队的市值也在昂然上涨。有市场人士分析,这是市场...

    111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图文]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图文]

    齐白石《不倒翁》河南杜学强我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甚至略显无厘头的问题:当我们在观看古代和现代绘画作品时,你发觉在绘画对象上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什么?这当然不是一个值得你绞尽脑汁的问题——虽然乍看起来可能需要你写一篇论文才能解决。答案很简单:描绘裸体的多寡之别。或者应该统称人体吧。一般以女人体居多!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对于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裸体女人在...

    3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图文]

    胡永凯胡永凯君是一位受过系统艺术训练,带有学院情结,但又有自由创造精神的画家。学院训练与自由创造精神本来并不相悖,但是不少在学院受过教育的人,只学到了造型的规矩和法则,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终不能独步行走,更不用说自成局面了。我说胡永凯有学院情结,主要是指他尊重造型规律与原理,珍惜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但又不为之所束缚。走出校门之后,他善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领会艺术奥秘,寻找适合发挥自己...

    17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曹乃谦:从没有想出名的愿望 相信命运的安排[图文]
    曹乃谦:从没有想出名的愿望 相信命运的安排[图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瑞典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偕同夫人陈文芬在上海首次参加中国作家的新书发布会。在他口中,曹乃谦是“中国最一流作家之一,他和李锐、莫言一样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位37岁开始写作,病中一直坚守的作家,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也把我和诺奖联系在一起,我...

    148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西画中的光影:上帝说要有光[图文]
    西画中的光影:上帝说要有光[图文]

    图片资料《圣经》第一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幅画是伦勃朗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也说过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但最著名的还是爱迪生,我们现在都享受他说的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按一下电灯开关就知道了,我上课就是这样讲和这样做滴。西方人写他们的美术史,不会这样看,因为距离太近了。于是建立在编译基础上的汉语西方美术史读物自然也不会这样看。所以,谈任何其他区域的文化,都要有本...

    146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一块代表着中亚的地毯摊在地上,众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对于新疆的关切。半年前,艺术家刘小东来到新疆和田,通过他独特的现场绘画方式,以四幅油画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在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的操作下,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等各路人马纷纷参与其中,对当地生活、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呈现。我们说新疆如何不同,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东西: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mdas...

    14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姜云宗:绘画艺术的传道士[图文]

    《原始的呼唤》作为当代中国海洋题材绘画的代表人物,姜云宗少年时代就痴迷绘画,最近20多年来,他以格调刚健、笔墨淋漓、意境高远的创作风格受到画坛瞩目。10月16日,“海魂墨境——2013姜云宗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140余幅国画作品亮相。姜云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想借助笔下的大海,表达一种生命回归...

    4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空荡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体验厅“‘六一’儿童节要到了,馆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吗?”“全国儿童剪纸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如是回答。然而,记者到访该馆的当日上午,也许因为是非周末时间,馆里看不见一个小观众。目前,国内公立儿童博物馆仅有北京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上海宋庆龄儿童博物馆。一些公立博物馆有儿童展厅,如中国科...

    1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是我非常喜欢的当代英国艺术家。五年前好友景波留法归国,带回两本他的画册,我便一见钟情,他的风格冲击力之强,令我看过一眼便再也不能忘却。我想与我同感的同行一定不少。写实主义在中国大陆画坛依然占尽优势,同时十多年来,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风靡大陆,它们的主流面貌是抗拒写实传统,背道而驰至相反的另一端。在这种大背景前,对于既不满足于临摹传统风格,又...

    181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绘画艺术是单独存在的”[图文]

    孙良精卫鸟红豹画展开幕2012年5月15日晚间,“悬丝--孙良个展”在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这次个展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孙良的创作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现如今的魔幻现实主义,孙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均有展出。开幕当天,孙良接受采访时说,他年轻时以为没有人会喜欢他的画。对这位当时还是叛逆前卫的年轻人来说,作为艺术家而不被人们喜欢,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不...

    25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性和公共性 城雕美丑之辩[图文]
    艺术性和公共性 城雕美丑之辩[图文]

    ■网友票选“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规划专家指城市雕塑应考虑公众接受度湖北武汉的“生命”雕塑因造型过于抽象凌乱名列丑陋雕塑榜首。哥本哈根因为小美人鱼而弥漫童话色彩,芝加哥则因当代雕塑大师安尼施·卡普尔种下的“千禧豆”平添一股魔幻感。而在中国,城市雕塑的质量良莠不齐,艺术专业的眼光和普通民众的接受度有时南辕北辙。昆...

    165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