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没有人愿意给艺术品安个家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语语 点击 :

刚才看到沪上一家画廊的女当家李亚俐的微博,她说:我在苏富比期间,90%的赵无极作品来自欧美,而且都是20年、30年、40年的历史旧藏。台湾人对赵无极太熟悉,好作品在哪位藏家手上彼此都不是秘密。也爱尊严,因为出卖经典作品是非常失面子的事。所以愿意卖出大作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否则现在市场这么旺,为何中国大拍卖行在台湾征集不到赵无极作品呢?

这段话让我很感慨。看看我们这里,藏品能在家里放个2年、3年、4年,然后再抛到市场上兑现的,已经算是对艺术有感情的收藏家了。有的人恨不得与艺术品只是“一夜情”,第二天就“抛”之夭夭。更有甚者,连“一夜情”都懒得发生,从拍卖会上拍得艺术品,根本就不拿回家,“寄托”在拍卖行,等下一场拍卖,或者找到接盘者,直接给他发过去。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容量巨大。我看不。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没有“家”。没有人愿意给艺术品安个家。

尽管他们已经非常有钱,但他们还要急于从艺术品上赚取更多的钱。

从美国回来的画家石墨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个老华侨一辈子攒了钱就买房产,置业无数,而自己一直住在陋室里。问他为何不搬到好一点的房子去住,他不舍得,不舍得租出去可以收到的房租。他死后给独子留下了大量房产,儿子还埋怨道:办遗产税都办不起!

我们这里很多身价千万、亿万的“收藏家”,很像这个可爱的老华侨。他已经忘了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供养艺术,享受艺术。

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子孙永宝”的艺术品。好的收藏家在他的晚年往往会给陪伴自己大半生的珍爱藏品找“下家”,譬如通过有信誉的拍卖行找到爱它们并有能力继续照顾它们的人。也有人捐赠给社会,让大众分享艺术的美好。如今艺术品基金兴起,但也不是艺术品的家,实质上是“买卖家”。中国要鼓励民间的力量,创办真正的艺术基金——扶持艺术的基金,建造各种公益性博物馆给艺术品“安家”的基金。

请理解我们这代人,他们才刚刚惊魂未定地给自己安好了一个家,不习惯这么奢侈地让艺术与他同住。以后会变的,到他们对人生更有感悟的时候,或者到他们下一代。

相关文章

  •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图文]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图文]

    凡石(高超)简介高超,笔名凡石,著名国礼画家。现为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国务院中国专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外交部国礼大师联谊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理事、研究员,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教授,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甘肃青联委员、常委,甘肃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李魁正花鸟画工作室。擅长工笔人物,花鸟,独创现代没骨山水,画风独特。...

    128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文]

    陈履生2013年9月,上海藏家在纽约苏富比耗资约5037万元人民币购回宋代苏轼的《功甫帖》。虽然《功甫帖》不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名帖,而且只有2行9个字,但是,因为与苏轼的关系,此次拍卖回流被认为是一件大事,甚至有人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到自豪”。从表面上看,能从纽约的拍卖会上拍得苏轼的书帖令人激动,在十年二十年前难以想象。可是,按照现行的中国法规,如果把它带回上海还要...

    30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蓝正辉:当代与传统的对话[图文]
    蓝正辉:当代与传统的对话[图文]

    (一)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祖先们用画在砂石上的简单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存在。之后,为了试图在所生存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人们开始在其居住的墙壁上刻画下更复杂的图形。后来,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加,他们在居住的岩洞墙壁上画出了各种动物的图象。最终,当人类寻找到一种能够解释说明的,而不仅仅是直观表达的工具,他们创造的那些符号渐渐脱去了魔幻的外衣而演变为文字和书写。文字经过碰撞融合产生了...

    71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在巴黎:约会艺术(上)[图文]
    在巴黎:约会艺术(上)[图文]

    韦罗内塞卡纳的婚宴巴黎,是繁华旖旎的艺术之都,是世界时尚的中心,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是古城保护的楷模,是文化环境的典范,是我心目中的艺术伊甸园,多少年来总是让我魂牵梦萦。辛卯孟冬,我有幸接到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贝莱克先生的邀请,踏上了去往巴黎的航班。来到卢浮宫馆藏馆已是第二天下午2点。面对数十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顷刻间仿佛回到了中古世纪。雕塑《维纳斯》,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充溢着青春...

    6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留住毛笔字的文化基因莫让传统文化失传[图文]
    留住毛笔字的文化基因莫让传统文化失传[图文]

    深圳商报王建明/图朱晓剑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在古代中国,读书人写字作文以毛笔为主,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了书法这门艺术,可现在的书写工具并不是以毛笔为主,再来一个书法课,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似乎是在恢复传统,但仔细一想这理由似乎有点勉强。这几年的书法、绘画艺术的流行,似乎也在暗示今天的艺术教育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可这书法课的目的是什么?似乎也还值得思考。这些年,素质教育也谈论得多了,...

    89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刘巨德先生谈论艺术的时候那种投入,那种忘我,让人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亲和的长者,更是一个有着绵厚思想,对艺术十分虔诚的人。刘巨德先生满头银发,像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智者,访谈期间,他略带嘶哑的缓慢的叙说,将时间的影子停顿在思维的记忆里,思虑心移,悠长的溯往,时又回眸抚今,似乎瞬间阅尽世间酸甜苦辣。刘先生的笔下是一个丰盈的世界,他画故乡的小草,校园的荷塘,积雪前的白鹭,阳光下的猫,身边的学生等,所画之物...

    142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是中国传统的泛神论与西方人本主义媾和的产物。尽管岳敏君本人未必清晰地意识到人本主义之殇,但他的作品却昭示了这一现实。岳敏君的傻笑脸谱与方力钧的泼皮脸谱,是同一文化土壤结出的孪生兄弟。虽然两种脸谱有所差异,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百无聊赖地活着,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空洞地活着;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的玩世不恭,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的呆若木鸡。而无论玩世还是痴呆,都是精神失常的表...

    7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图片资料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

    14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这可能是全美规模最庞大的摄影亚文化。它不属于艺术市场,也听不懂艺术圈那些饶舌头的黑话。它处在画廊和博物馆的势力范围之外,整体受制于某种机构。监狱肖像摄影,在纽约被称为「咔嚓咔嚓」,是全美几乎所有监狱都在举办的活动。囚犯站在让人开心的手绘背景照相,背景是一些象征着无拘无束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小木屋、灯塔、城市天际线和海滩。照片而后会送给外面的亲友。在纽约钟楼画廊目前正在举办的展览中,戴夫&middo...

    7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盖里·李作品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正在红专厂E9艺术馆展出的《一半一半》展览有个长而佶屈聱牙的副标题——三位探索土著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当我们看到“土著文化”这个词时,往往会预设看到一些符号化的原始风情——展馆门外燃烧着的带来“澳大利亚味道&rd...

    17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雕塑家创作毛主席雕塑经验:右兜大些因为装着烟[图文]
    雕塑家创作毛主席雕塑经验:右兜大些因为装着烟[图文]

    著名雕塑艺术家李象群在为毛泽东雕塑做表面处理。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通透。李象群早早来到位于798艺术区内的个人工作室,他要指导学生刘东旭对行将完成的毛泽东雕塑做表面处理。在外行人看来,筛选胶泥、上大泥覆盖雕塑造型,以及塑形才是雕塑的主体工程,而李象群告诉自己的助手和学生,直到送展前雕塑都还在进行中。“因为每一步的精细程度都会影响最终呈现出来的细节真实。”不大的工作室里...

    13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雨的诗性语言[图文]
    贾雨的诗性语言[图文]

    春雨空濛贾雨的画我一直放在“读”的层面,而不是“赏”的层面。我私下以为,“赏”只注意了形式,即一些表面的东西、一些外化的、很多人都能发现的普遍性。多年来,我立于“读”的思考和探究,这是视角关照和心灵感知的一种结合。“读”能让我沉淀、厘清、发现表层下深藏的内核。“读...

    10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梳理》自述:靳尚谊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人体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格,显现了一种更单纯和宁静,画家通过洒脱的边线处理,形体转换,明暗关系,创造了和谐、宁静的现实人物,具有雕塑感和厚重感,形成了一种圣洁的崇高的美感。《双人体》自述:这是我第一次画双人体,用古典方法画。这幅作品整体处理比较好,体积感、厚重感都很到位。画人体比画着衣模特难。年轻女人体更是世界上物体中最复杂、最美、最难的造型,尤其色...

    1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作品当我们探讨国画的继承问题时,几乎都将焦点集中到笔墨上。为此就难怪吴冠中先生的一句“笔墨等于零”竟然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巨石,不止引起轩然大波,且将飞溅起的水溅了自己一身。人们之所以误解,或曰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其原因就是因为将笔墨视为了国画的生命、灵魂,容不得稍微有一点的质疑。可以说,国画中就笔墨的重要性来说,没有人敢轻视,起码在口头上是如此的。不过&hel...

    61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夏》李小可: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2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62年应征入伍,1968-1977年复员分配至北京内燃机总厂锻工车间,其间坚持美术宣传创作。李小可自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代表作有《藏迹》系列、《水墨家园》系列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羊城晚报记者何晶“水墨家园——...

    18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