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徐悲鸿为何对画马情有独钟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韧韧 点击 :

近日,“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联展”在广州隆重开幕,展出了“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60幅,世界闻名的《奔马》《巴人汲水图》赫然在列。同时,画展还汇集了徐悲鸿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弟子的精彩作品,引起美术界的热烈反响。

徐悲鸿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画作特别多,为什么他对画马情有独钟?徐悲鸿的艺术价值,该如何认识?面对拍出天价的徐悲鸿艺术作品,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近日,笔者对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进行了专访——

为什么对画马情有独钟?

笔者:徐悲鸿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画作特别多,为什么他对画马情有独钟?

徐庆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中国历代画家都有画马的传统,像北宋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仇英、清代的意大利人郎世宁都是喜欢画马,郎世宁当了清朝两代的宫廷画师,只不过他用的是中国的水墨、西方的画法。到了父亲这一代,喜欢画马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性格有关。

他在欧洲苦学8年,在法国巴黎找真正继承欧洲优秀传统最优秀的画家学习,并师从世界最有名的动物解剖学教授。在巴黎美院的时候,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中国最早教学用的一个马的结构石膏模型,是他从国外小心翼翼抱回来的。在中央美院他也让全校学生考动物解剖,他的马有很深的时代感,例如《奔马》。这是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听到日本人再次攻打长沙时画的,可谓忧心如焚,这匹马融入了他全部的激情,不仅仅是马,也代表民族,代表他的激情。他的马都是孤独的、悲愤的、在荒原大漠上的。同时,他用大写意的手法画马和历代的勾线方法不一样,他画的都是战马、野马,在荒原大漠上奔跑,只用大的墨块、几笔就完成了,这种画法都是他独创的。

受过的苦不亚于任何艺术家

笔者:徐先生最艰苦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有过卖画的生涯吗?

徐庆平:父亲刚到上海时,是最困难的时候。他想找个半工半读的机会,当时商务印书馆想找人画插图,他从老家跑到上海,但人家嫌弃他年纪太小,没经验。当时他把行李衣服都当掉了,甚至跑到黄浦江边想投河自尽,最后他想到一句话,“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仍能自拔,方不为懦”。在徐悲鸿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画了一张画给上海市美术馆,当时,主事的人正好是岭南派的两位大师高剑父、高奇峰,“二高”回信说,“古代人画马也没有能超过你”,给了他非常大的鼓励。同时,高剑父兄弟要他再画4张仕女,但当时他身上只有4个铜板可以买4个饭团,但四张画完要一个星期,他就每天起来买一个充饥,画画,到了第五、六天没有吃饭就只能饿肚子。后来,他去世跟年轻时候吃得太多苦、身体不好有关。

最好的创作和收藏

全部捐献国家

笔者:这一场展览的作品是怎样挑选的?似乎每个门类都有他的画作?

徐庆平:徐悲鸿的作品非常丰富,与其他画家一般擅长、专攻某个绘画门类不同,他素描、油画、国画全都画,而且都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中国画里山水、人物、花鸟也全画,同时他对学生也是这样要求。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苦练素描基本功,功力达到了基础以后,还要学习画十种树木、十种花卉、十种动物。他说,这样你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会束手无策。一般的画家应酬挺多,拿画送人是中国的一大特点,他也画应酬画,但是他认为得意的画都留在了自己身边。他对待自己的作品极为认真。父亲曾经为了抗战募捐在南洋开了6个画展,所有钱都捐献给难民和给阵亡将士的遗孤,当时他一画就画一天,每一天傍晚就把不满意的作品拿到后院烧掉。他去世的时候,留在身边的作品是1200件,他一辈子没有进过银行,没存过钱,一辈子所有的钱都买了书画,收藏的2400件作品都是中国的国宝,在他去世的当天,我母亲把它们全部捐给了国家。

中国艺术正令世人刮目相看

笔者:您认为中国画在世界上的艺术地位现在如何?

徐庆平: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徐悲鸿,国外对中国艺术的关注也在提高。2006年我曾经看过《参考消息》里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画家徐悲鸿近年连连打破中国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从整体上抬高了中国绘画拍卖的价格。”2005~2006年他有3张油画拍卖,《愚公移山》的稿本拍了3000万,几个月之后,香港佳士得拍他在巴黎画的《奴隶与狮》拍了5800万港币,第三张就是苏富比拍的《放下你的鞭子》拍了7200万港币,把中国画一下子从几百万元抬到了7000多万港币。这个涨势连我们都觉得惊人。我觉得,如今,祖国的国力富强,才让中国艺术令人刮目相看。父亲如果活到今天,看到中国艺术有这样的地位,应该是非常自豪和欣慰的。

相关文章

  • 保利书画主管就《功甫帖》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图文]
    保利书画主管就《功甫帖》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图文]

    图为功甫帖&翁跋翁方纲题跋成《功甫帖》真伪判定的重要旁证保利书画主管李雪松就翁方纲题跋发表新见解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邱家和)自媒体上周末披露上海博物馆专家对苏富比纽约在9月高价拍出的苏东坡《功甫帖》的真伪提出质疑后,圈内人士自然也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上海博物馆专家认定翁方纲的题跋有伪,也成为《功甫帖》真伪之争的重要旁证,而刘益谦在其《我的声明》中也特别提到,上海博物馆专家“连翁方纲...

    9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刘小东:我不那么重要[图文]

    白胖子新疆和田,艺术家刘小东以现场写生的方式,追问当地人的生存状态钱梦妮“沙尘很大,画布上有沙,颜料像在沙纸上调和,运笔不畅。”艺术家刘小东在工作笔记上歪歪扭扭地写道。这是个需要与环境不断抗争才能画画的地方,新疆和田,2012年6月至8月,刘小东与其团队在这里展开现场绘画计划“刘小东在和田”。通过田野走访,刘小东找到采玉工人,以玉龙喀什河的...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品香:从容不迫方见雅[图文]
    品香:从容不迫方见雅[图文]

    沐莲堂主人郭雪如果拿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古人的生活做一番对比,一定会发现很多差异,除了物质条件和经济、科技发达程度的不同,生活方式也是天差地别。例如,我们的业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或摆弄手机,而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除了吟诗作对,还有更具生活情趣的四般雅事:点茶、插花、挂画和品香。旧时雅事今安在?品香对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观气质都是一种锻炼和提升。中华民族自用香以来,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

    174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元上都能否成遗址保护的典范[图文]
    元上都能否成遗址保护的典范[图文]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内的一处手工作坊遗址。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4日至7月6日)上,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两天之后,7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又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目前,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到43项,居世界第三。元上都:世界都城史上绝无仅有...

    162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艺术天才如何表达忧郁[图文]
    艺术天才如何表达忧郁[图文]

    生活的砒霜,是艺术的蜜糖在丢勒之前,忧郁是病,是守财奴和懒汉的专利;在丢勒之后,忧郁成了天才的特权。演员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和翻译家孙仲旭的自杀,让世人重新关注抑郁症人群。中国目前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每年超过20万人选择放弃生命。抑郁症与死亡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忧郁情绪又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美国《健康》杂志三年前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因为工作时间和收入不固定,又是孤...

    39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媒体等机构,还是策展人、经纪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职业化的方向演变。本刊推出《艺术圈的自我修养》系列专题,旨在通过采访和分析,探讨和明晰艺术圈各种关键职位的职责和要求,推动艺术产业朝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世俗化之旅:从扬州到上海[图文]
    世俗化之旅:从扬州到上海[图文]

    陈师曾《读画图》从高雅自适走向通俗普及、精神寄托走向情感抒发的世俗化进程,将文人画推向了日趋开放的境地。执着于精神理念追求的艺术品质越来越导向社会现实性,人与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成了艺术主体最重要的参照物和信心源。随着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阶层退出历史舞台,艺术家被视为拥有独立身份和特定社会职业的承担者,文人画终于走到了尽头。新时代的崛起,向人们提出了与文人画时代全然不同的艺术课题,但文人画作为有待开...

    18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

    11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与人本主义之殇[图文]

    岳敏君的笑脸是中国传统的泛神论与西方人本主义媾和的产物。尽管岳敏君本人未必清晰地意识到人本主义之殇,但他的作品却昭示了这一现实。岳敏君的傻笑脸谱与方力钧的泼皮脸谱,是同一文化土壤结出的孪生兄弟。虽然两种脸谱有所差异,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百无聊赖地活着,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空洞地活着;方力钧表现了中国人的玩世不恭,岳敏君表现了中国人的呆若木鸡。而无论玩世还是痴呆,都是精神失常的表...

    7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日本华人生意经:开文物拍卖公司靠拼搏和历练[图文]
    日本华人生意经:开文物拍卖公司靠拼搏和历练[图文]

    日本横滨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张树墩中新网8月28日电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一家由日本华人开设的横滨国际拍卖公司近年来走向海外,在日本、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都颇有名气。这家拍卖公司的老板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华人张树墩,他说自己取得的成绩与顽强拼搏和历练分不开关系。据报道,日本横滨国际拍卖公司是2011年5月成立的中国美术品、古董拍卖公司,虽然其历史仅有3年,但已在日本举行11次拍卖会,取得了令人骄傲...

    123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文]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图文]

    傅中望《TA生活家》杂志编辑/徐彦图/受访者提供作为一个双料艺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科班雕塑专业的傅中望仍旧在坚持自己的雕塑创作。然而在身兼湖北美术馆馆长的同时,傅中望也面临将艺术领域的“专业度”更深入浅出地融合到公共艺术推广的工作中去。2014年,傅中望任职湖北美术馆馆长已步入第七年。然而作为一位雕塑家,傅中望在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他的艺术...

    24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图片资料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如此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无论是作品中还是真人,“光头”已成为方力钧的LOGO。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ld...

    7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家李象群的访谈[图文]
    艺术家李象群的访谈[图文]

    李象群近影被采访人:李象群身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采访人:陈明强、丁楠采访时间:2011年01月15日(星期六)11:45——13:10采访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李象群工作室(李:李象群:陈:陈明强;丁:丁楠)被采访人:李象群身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采访人:陈明强、丁楠采访时间:2011年01月15日(星期六)11:45——13:10...

    2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没有画坏的画只有画不完的画[图文]

    胡文轩笔名一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齐鲁宾虹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书画价格鉴定中心鉴定专家、中国慈善美术家、青岛大岳书画院院长。胡文轩诸学历代名家,以当代黄宾虹山水大师艺术思想为灵魂,又是贾文福门下高徒。胡文轩的画是“自然之性”、“内涵之神”形之于笔墨,看他的作品往往是被他的精神、气质、韵味所感动。10月20日,胡文轩历...

    85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殷双喜 毛泽东关于人体写生模特儿批示始末[图文]
    殷双喜 毛泽东关于人体写生模特儿批示始末[图文]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主席台上的毛泽东、朱德像为王式廓所绘。关于人体写生模特儿的批语毛泽东人体写生模特儿的批语文/殷双喜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1960年代初期“四清运动”的历史背景,梳理了“四清运动”前后有关毛泽东关于人体写生模特儿的批示的全过程,涉及此事的相关人物的不同表现,以及文革后有关机构与美术界对于人体...

    2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