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殷会利:如何甄别美术艺考突击生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曼曼 点击 :

记者:今年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再创新高,为什么录取人数没有相应增加?

殷会利:今年,我们的招生人数是175人,但报考人数是24254人,录取比再创新高。中国美术教育发展迅速,开设美术专业的院校有上千所,都是这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因为美术院系收费高,社会需求大。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建系早,专业性强,我们希望招一些专业好、有天分的学生。

记者:近年来,美术“艺考”中,突击学美术的学生很多,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招生过程中,你们如何甄别“突击生”?

殷会利:在“艺考”中,美术对天资要求是最低的,因此突击的人也最多。但美术速成是不太可能的。也许一些学生靠突击通过了考试,但是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依靠美术成功的人不多,说明还是需要童子功。

在选拔招生时,我们特别注重考生的专业性。为此,我们坚持写生考试,避免默写或者相片临摹,增加考试难度。学校建立了一个专家库,制订了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判断,尽量减少“突击生”混进来的可能性。即使真的有学生蒙混过关,入学后我们还有3个月的复查期,不合格的学生就会清退回去。

艺术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需要长期的经验和训练。一个国家,一百年要培养一批科学家是可能的,但要培养一批艺术家,却不一定成功。

记者:中央民大美术学院的教学特色是什么?

殷会利:我们的美术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坚持基础教育,二是坚持民族特色。我们要求学生打好美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因为我们学校是民族院校,教学时少不了民族美术的内容;下乡实习采访主要去民族地区;毕业作品必须反映民族题材等。

我们希望,中央民大美术学院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能带着民族文化的基因,遇到合适的环境,就能生根发芽,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记者:美术由“美”和“术”组成,“美”可以说是艺术追求,“术”是对技巧的应用。近年来,艺术设计的兴起,“术”有大行其道之势,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在对学生的要求上,“美”和“术”侧重哪一方面?

殷会利:“美”可以说是对艺术的创作,“术”强调的是熟练,我们不是艺术品生产商,在教学时,主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在专业设置上,现在很多美术院系开设了很多新专业,这是社会的一种需求,我们也不反对。但我们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来开设专业,不盲目跟风,要保证教学质量。

记者:中央民大美术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多少?你们会特别关注他们吗?

殷会利:很多人以为中央民大美术学院只招少数民族学生,其实学院也招汉族学生,但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的加分。现在,学院里少数民族学生约占15%至20%。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考上中央民大不容易。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会按照民族分门别类地教学。但一些学生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和题材特别感兴趣,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感情,不是我们强迫的。

记者:你们的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殷会利:艺术专业的就业,比较早地实现了市场化和自主择业。如果说统计数据,应该达到了90%以上。现在,细化分工后,自主择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隐性就业越来越多,实际应该不止这个数目。

记者:最后请您给考生提一点建议。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美术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条件,欢迎广大学子前来报考。在中央民大这个大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友爱氛围,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包容的不同文化,一定会大有收获!

相关文章

  •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图文]

    彭友善《紫气东来》近现代国画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一向是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几位大师级人物,其作品动辄百万千万的高价广为人知。不过在这些闪耀的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艺术家长期扮演“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人们的眼界不断扩大,学者、收藏家们挖掘出许多以前被遮蔽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让人眼前一亮,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彭友...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叶欣谈绘本:接近于人文传统的“第九艺术”[图文]

    高雅的纯绘画并不纯粹,单靠画并不可以说话;通俗的绘本、漫画、连环画却往往进退自如,尤其近三十年来欧美关注自身,关注现世的所谓“独立连环画”,真如鲁迅所说,产生了许多米开朗琪罗式的“伟大画手”,不同只在这些画手的伟大,在于他们先就是作家。叶欣(PeterFriedli摄2003年)叶欣,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教授,或可算得上一位隐者。叶欣先生生长于...

    138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中国人为什么易于欣赏接受梵高[图文]

    《自画像》,梵·高,1889年,布面油画,66×54cm,现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自从弗洛伊德以来,人们在精神领域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可言说的困惑,其解决办法随着精神病院的设立从神界逐渐降临人间。这也使艺术家们具备了从绘画中挖掘潜意识、直觉、性本能、妄想等等的依托,更使得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绘画流派得以蓬勃发展。这些现代绘画天马行空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人人都能轻...

    113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涂鸦×摄影:由一幅壁画爆红国际的艺术家[图文]
    涂鸦×摄影:由一幅壁画爆红国际的艺术家[图文]

    ErnestZacharevic,现在居住在马来西亚。他在马来西亚的街头选取了不同的场景,借助旧自行车、旧摩托车、窗户等简单的物品,在墙壁上画出了可爱的孩子,这些画中的孩子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引得很多游客上去和他们合影,同时游客们也享受着和壁画拍照的乐趣。Zacharevic最著名的是创造了一个姐弟俩在骑车的壁画涂鸦作品,整个3D效果相当逼真,吸引了很多游客做出...

    16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海派艺术家如何走出上海[图文]

    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任伯年花鸟作品顾村言近期,上海艺术界“走出上海”已成热点,继“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肖谷作品在北京画院展出后,上周,由上海书画院与山东博物馆、山东银座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海上生明月——海派艺术进齐鲁”大展又在山东博物馆揭幕。知名书画家萧海春年底前还将在南京艺术学...

    179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作品生命的刻度及其精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构成了大千世界中人的个性区别,也是每个个体存在的根据,更是本源自我原发能量源!有多精微?其实不多,数得过来!70亿分之一便是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也即是人类的一份子!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构成了人存在的根据!对于每一个个体用精微的尺度回放人生便回到了那个在母体腹中的本我;对于每一个个体用谬以千里距离找出差别的精微并努力放大,便是每一个个体存在的...

    19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石涛(1640—1718年),本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出家后,法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以其独到的画论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画艺术成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的大画家。石涛早期的山水画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的,此间的笔墨基本上是梅清一路,用笔恣肆放旷,用墨清新隽逸,凭借心情,或渴笔涩写、或润笔挥运、或清俊、或苍茫,各具风韵,显示出才情横溢的艺术资质。最能代表石涛山水画成就的是...

    2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图文]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图文]

    中国艺术家威尼斯披麻戴孝哭孔子第55届威尼斯艺术节今年6月1日至11月24日在威尼斯举行,此前,各种预展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月30日,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项目因为出现了几场惹争议的行为艺术一度引爆网络议论高潮。当代艺术家原弓的《空袭全世界》计划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还未表演完,其助手就被警察带进了警局。而在艺术家金锋《哭孔子》作品中,在孔子雕塑前有一男一女,...

    167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周洁暴露和伤害,似乎已成行为艺术的一条基本思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以《节奏》、《解脱》、《托马斯之唇》等一系列暴虐自残的行为艺术震惊当世。行为艺术家运用身体理所当然,因他们认为,在画布上画人体,不如直接用人体进行表达更为深刻。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除了外部环境依然有诸多桎梏,不适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之外,行为艺术本身也没有长足的进展。...

    3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刘大为:无愧于时代精神[图文]

    2011欧洲伦敦桥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鼓励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积极探索;我始终认为,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发展史,其中始终贯穿着可贵的进取精神。当代写意花鸟画家谢天赐,其作品中的写意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他用笔大气、率意,用墨淋漓、酣畅,在书写中体现一种源于生命的元气、笔势的美感和墨色的韵致,在画面中营造了近乎抽象感觉的意象之美。在看似随意的挥洒中,一切都是成竹在胸的,一切都是空间结构的体...

    114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苏立文:抛开理论直面20世纪中国艺术[图文]
    苏立文:抛开理论直面20世纪中国艺术[图文]

    封面用图:2010年11月24日,苏立文于杭州97岁高龄的苏立文先生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中国艺术的西方人。他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也因偶然的机会接触中国艺术,两个偶然造就了这位杰出的中国艺术史家。他曾说:“我没有理论……艺术中的理论如同一连串的有色镜,我们戴着有色镜去看现实,不会看到我们原来要看到的问题。他们模糊了许多东西,以致无法看清整幅...

    4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查税门引发艺术品原罪[图文]
    查税门引发艺术品原罪[图文]

    图片资料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经历了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和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富人”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当人们渴望着成为富人,却又在内心“仇富”的同时,由“富人阶层”引发的问题便被不断地放大。有人说中国转轨时期的财富积累天生带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胎记,有着与生俱来的原罪。然而不论如何,中国正在形成庞大的富人阶...

    5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杰夫·昆斯(JeffKoons)和妻子及他们的六个孩子杰夫·昆斯(JeffKoons)五岁的儿子EricKoons正在吹一只黄色的塑料玩具喇叭,而刚才还异常平静的艺术家立马发火了。“快停下来,”杰夫·昆斯(JeffKoons)说。“不许吹那只喇叭。”“这是我的,”Eric说。&...

    3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图文]

    陶器是古代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的发明创造,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中外学者皓首穷经、著述颇丰。但时至今日,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展开,新的考古发现大量涌现,正在不断刷新和改变我们对古代陶瓷的传统认知。基于此,此前的常识性认知或基础概念就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甚至自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对此现象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期产生新的认知。中国古代陶与瓷...

    175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