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敦煌保护:重要的是传承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城城 点击 :

本报记者杜洁芳

几百年前,流离失所的王道士来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准备安度此生,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发现却使一座承载上千年文化的石窟向世人掀起了神秘的面纱。在之后的几百年岁月里,敦煌石窟经受了屈辱,重塑了生命,在一代又一代敦煌文化保护者的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然而,敦煌壁画的保护、文物的保存等问题由于山体的松动、气候的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敦煌的保护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为了使敦煌保护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敦煌研究院在国际合作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近些年,在莫高窟昏暗的洞窟和狭窄的栈道上,经常能看到外国专家和中国专家共同工作的身影,为了使敦煌遗产传之久远,他们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石窟内外环境监测、风沙危害治理、壁画病害机理研究、保护材料筛选、壁画修复科研及洞窟数字化拍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碰撞。

国际合作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敦煌基金会携手,继续加强在敦煌保护方面的深层次合作。9月23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美国敦煌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我们的敦煌”文化沙龙,围绕着敦煌的进一步保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学者首先对敦煌文化价值进行了总结。他们说,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誉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5座。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支撑点,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盛大与辉煌,浓缩着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既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宝贵资源库,也是新时期建设精神家园的博大“基因库”,是南亚、中亚、西亚和中原文化的汇聚,因此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历经时代更迭而不衰。

文化不等于钱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直言:“我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人们总把文化跟钱划上等号。诚然,文化需要钱,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持它。但是文化不等于钱,它可以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是钱无法做到的。(如果以赚钱为出发点,文化事业有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比如,讲解员人才队伍,我们下了很大工夫来培养,但是为了更好的旅游效果,现在也变了味。”

在敦煌扎根50年的岁月中,樊锦诗越来越体会到敦煌文化作用的宽广,它可以为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提供养分,激发灵感。她经常在想: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有一天,她终于茅塞顿开,“其实最重要的作用是传播和弘扬。敦煌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它,自觉地保护它。”

所以她认为,目前敦煌石窟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如何处理“挣钱”和“保护”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经常有人问我,敦煌石窟什么时候会消亡,我说只要做好保护,我们会尽量延长它的寿命。”樊锦诗说,为了做好石窟保护,目前正在建设游客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可以留存永久档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多观众能够在游客中心细致观看数字壁画,减少在石窟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小对壁画的人为影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剑虹也意识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他说,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领导总有种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混为一谈的想法,如果敦煌的保护基于这样的错误认识,那么保护将渐行渐远。所以急需召集一个由政府官员组成的讲习班,对他们进行敦煌文化的培训,让他们明白如何更好地处理好敦煌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清华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静杰认为,如果把保护和开发结合得更加紧密,敦煌的保护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去敦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地出现渴求深度旅游的情形,他们也许是敦煌旅游的爱好者,如果能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将过去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音像、讲解的方式融入旅游观光中,人们会对敦煌有更深的体会,从而激发保护敦煌文化的热情。

敦煌文化需要普及

不管敦煌艺术有多么璀璨,如果这种重要价值不为人了解,不受年轻一代的认可,那么,保护从何谈起?李静杰认为,敦煌艺术的价值需要有人了解和传承。首先,应尽可能地让它走进小学和中学的课本中,这就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如何让敦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传承。

其次,从硬件上看,石窟、洞窟的加固,石窟群体、山体的加固,以及防洪、防沙、防风等工程还需要继续做。

再次,软件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数据库的建设,敦煌研究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将敦煌文化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做了永久性保存。

最后,关于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需要尽快面向大众。他说:“以往这些学术成果大多在学术圈流传,社会普及率并不高。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学术研究真正的目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样不仅能加强人们的素质教育,还能增强人们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会上,来自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的MimiGates透露,下一步,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将继续为敦煌研究院提供各项支持,如数字化保存、专业人员水平提升等。

相关文章

  •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图文]

    陈佩秋-竹林棲禽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术理念上,都可以说是“复古派”的一代宗师。而在复古的同时,他们又都将文人的气质与修养融入其中,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绘画。谢稚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之一。自小就迷恋绘画,并倾毕生精力於此...

    14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走向坚实的大地[图文]

    兰力斌圣城我相信这是对他许多年来寂寞而艰苦的探索过程的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我们将认识他和他的艺术,并与他一道去感受那些曾经感动过他的心灵的人与自然。像今天人到中年的许多油画家一样,兰力斌在学习和研究油画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中国,对油画的了解在很长时间里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目睹欧洲油画原作的局限,使学习油画的年轻学生只能靠对印刷品上图片的揣摩,去体会油画的语言意味和技法...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神秘的再现:艺术史上的两生花[图文]
    神秘的再现:艺术史上的两生花[图文]

    利皮VS波提切利:画中画的致敬“艺术史是给成人读的鬼故事。”——阿比·瓦尔堡从古希腊到十六世纪绘画,再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史就像是一次次似成相识的时间旅行。在二十一世纪,电子科技带来的无限度复制已变成庸俗的现实,反复与重现的意义何在?反复,如德勒兹所言,是对原型的解放,是原型挣脱出框定它的时间,获得属于它的新生命&mdas...

    19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短暂的燃烧,永恒的璀璨[图文]
    短暂的燃烧,永恒的璀璨[图文]

    生命有时就好比划过天幕的流星,倏然而逝。因为短暂,因为耀目的光芒,常常让我们心生一种失落的悲凉!然而,对于拉斐尔,你却无法用生命的尺度,去丈量他那太过短促的人生旅程。因为他把对生命的慷慨,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艺术,他用一种燃烧自己的方式,兑换了精神世界的永恒……拉斐尔只活了三十七岁。时间是1520年4月,那是一个芳草萋萋暮春天气,此时的拉斐尔已十分衰弱,纯亮的眸子正在被...

    13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张宏伟:谁为大山而歌唱[图文]
    画家张宏伟:谁为大山而歌唱[图文]

    画作《科教新片进山来》张宏伟,1953年生于济南,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全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馆联络部主任。有数十幅作品入选全国、全军、全省美展,多幅作品获奖,并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张宏伟画集》《张宏伟国画》《人靠衣裳马靠鞍》《永不消逝的记忆》等美术论文、散文,多...

    188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历经百年,少女文化给日本人养成少女癖,流弊多端。少女,通常指七岁至十八岁的未婚女性(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二十岁成年,然后才可以抽烟喝酒)。虽然AKB48成员有超龄的,但人们也当作少女看。少女一词古已有之,例如《源氏物语》有《少女》卷,写光源氏的长子夕雾和云居雁两小相恋。不过,那鸭头不是这丫头,现在所使用的少女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产生的概念。拥有批评家等不少头衔的大冢英治在所著《少女民俗学》中写道:&...

    63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中国是漆树原生地、大漆的故乡,也是大漆髹饰工艺的发祥地。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漆器,曾经遍布先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其千文万华的瑰丽,与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名闻天下。漆艺,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大红大黑的髹饰,引领中国审美趋向数千年,绵亘至今。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

    10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2月4日,著名画家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詹建俊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他所有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绘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爱好这个,好这口儿。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费大为讲述:艺术史写作何以成为艺术创作?[图文]
    费大为讲述:艺术史写作何以成为艺术创作?[图文]

    费大为这篇小文的起因,是我参加的一次关于艺术史写作的讨论会。年轻策展人卢迎华在会上提出了关于把历史写作作为艺术创作去进行,并通过策展体现出来的观点。实际上,卢迎华在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上已经对这一观点做了一个尝试。这个名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的展览试图对1990年代的艺术史作一番梳理和回顾,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和1990年代作品毫无关系的作品,而1990年代的一些重要作品...

    141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新水墨渐成热词 重要美术机构多次推大展[图文]
    中国新水墨渐成热词 重要美术机构多次推大展[图文]

    “新水墨”对传统的颠覆满足了西方人的艺术遐想■詹皓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国新水墨”突然受人待见起来,艺术收藏圈里说的人越来越多,风头隐隐有赶超中国当代艺术之势。中国新水墨到底新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从来不被西方人理解的中国水墨如今突然变得畅行起来,“中国新水墨”到底会在市场上掀起多大的浪呢?新水墨价位的不断提升也把这些...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诚信的力量——当下展览断想[图文]

    有这样的一个寓言,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7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梢...

    93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在津城书法界,将近古稀之年的李泽润可谓“书印全能”,因为他既擅书法又长于篆刻,创作诗词、撰写书法评论更是不在话下。虽然毕业于天津师大化学系,但出自名师门下的李泽润从少年时便开始博览群书,此后一直刻苦钻研,临池不辍,终成天津书坛诗、文、书、印俱佳的名家。篆隶皆擅懂“天书”李泽润的启蒙老师陈心农是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弟子...

    11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问:您现在对未来三年的工作有什么计划?翁菱:我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往返于北京和纽约之间,因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中国中心计划于明年落成,它将是集合全球顶尖创意、设计、艺术力量,融合国际经贸、顶尖文化艺术、高端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高端商业品牌。最近两年我将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在国内会继续推介好的艺术和设计,并参与一些自然遗产文化保护方面的工作。问:您觉得探讨“全球本土化&rdq...

    9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岭南画作的短腿应抻长[图文]
    岭南画作的短腿应抻长[图文]

    许钦松《天籁》(中国画)50cmx138cm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当选广东省文联主席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近日,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当选为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曾对这位岭南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作过如是评价:“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经过许钦松的积累和酿化,充实了他的学养,丰富了他的思想内涵。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从工作状态进入...

    13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陈履生:菲律宾文化融合中的博物馆建设[图文]

    菲华历史博物馆“走马观花”有时是一种贬义,认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浮光掠影,或者说至少所了解的不够深入和具体。但是,有时候只需要走马观花就够了。能够了解其大概,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生活在那里一辈子或几辈子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其中的很多内蕴。可是,对于观光客来说,浮光掠影的了解其大概也能够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层面。菲律宾之行改变了我过去从书本和媒体中了解到的对于...

    129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