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应妮)携其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俘获的超强人气,霍夫曼的“大黄鸭”在万众瞩目中来到北京。狂热跟风再起,模仿再热,“大黄鸭”遨游四方,几成中国文化创意匮乏的真实写照。
首秀当日,北京大黄鸭不仅因充气不足而显蔫态,更因缝制拼接错误导致宽嘴变“尖嘴”,“水土不服”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霍夫曼的“大黄鸭”走红有其特殊背景,一方面是在西方很有影响的“小黄鸭”事件,即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在前往美国途中遇到风暴,其中的浴盆玩具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漂在海面,历经15年漂洋过海最终登陆美国、英国,这一过程中世界各国出现一批“追鸭族”,从而推进这一事件为公众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在西方国家中,孩子们洗澡的浴盆末端一般都会拴一只“橡皮鸭”,因此这一形象马上让他们想到自己快乐的童年。
记者问过周围十数位同事及好友,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生的他们,鲜有在澡盆里玩“小黄鸭”的经历,跟这只霍夫曼的“大黄鸭”更遑论有亲切感。之所以无论正版还是山寨在内地都这么火,逃不脱两个字——跟风。
在香港,刘德华等一众明星纷纷前去捧场,推动民众的从众心理,将大黄鸭看成一个时尚事件;在内地,则更简单,将香港的时尚事件直接搬过来就行了。
此前,山寨版“大黄鸭”已经在中国内地四处开花。从天津、哈尔滨到武汉、杭州,从南到北,无鸭不欢,甚至当正牌大黄鸭已经游弋在北京园博园中时,另一家公园里仍“悚然”出现穿绿马甲的大黄鸭,后面甚至跟着七个蛋。
无论是对正版大黄鸭狂热跟风,还是这些拙劣的模仿,只能成为中国内地文化创意匮乏的又一有力佐证。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万新坦言,山寨“大黄鸭”横行,表明国人已经习惯了简单的复制模仿,而不是从事件本身汲取经验,进行反思。“不喜欢思考,只喜欢模仿、挣快钱,这不是文化发展的本源”。
他认为,中国并不缺少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水平也未必比霍夫曼差,但缺少一个能够“孵化”大黄鸭的环境,“政府对公共艺术的扶持还不够、较弱的美术教育、民众的审美趣味等都让‘大黄鸭’们迟迟无法‘出生’。艺术家要多做原创作品,政府要对公共艺术有更多投入。另一方面,还要普及美术教育,不能把不美的当成美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