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海 点击 :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 美术观点

刘文西

艺术家简介:刘文西,中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曾任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协顾问,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德江

用中国画塑造陕北

在中国画坛,可以说几乎无人不知刘文西。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其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其艺术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缩影,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寄黄土高坡

刘文西以画陕北风土人情而著称,可以说是陕北成就了他,他也塑造了陕北。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确立了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他以高瞻远瞩的胸襟、高屋建瓴的智慧,创作出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作品。从《毛主席和牧羊人》到《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总体而言,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统领一切的地位。他心系陕北人民,情系黄土高坡,足迹遍步陕北的各个乡镇,画就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正因为如此,他的一腔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应该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在当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刘文西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他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仍然寄托在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上,他坚信那些深深感动过他的美一定会感动别人。

他没有停止过创作的脚步。虽年事已高,但近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沿着黄河故道,开始了他的黄河系列创作,其中2004年创作的《黄河子孙》、《黄河汉子》已相继问世。画中人物真切、实在、自然,在朴拙亲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不失为具有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以往一致。他在不断探索创新,在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感动自己的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处理作品诸要素的协调整合,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在当代,刘文西的这种创作精品力作的方法和规律更为可贵。

牵手“传统”与“创新”

然而,刘文西并非固守传统而不化。他主张创新,并认为创新要从深入生活开始,从观念的扩展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视觉和感受去观察生活,这成为其区别于历史、区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

刘文西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创作的精品,充分展现了他的独到之处。其中有表现领袖、歌颂人民的作品,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坡的人物写生,还有出访欧洲的景色描写;表现手法和语言丰富多彩,突破了中国画已有的审美程式,创造性地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在东西方艺术大交流中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新领域。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不少名家高手往往为格套所缚,或取材于古人,或取意于古人,或拜倒在西方传统的脚下,或因袭现代流派的手法,不是重复前人就是重复他人。刘文西却不是这样,他曾“一手伸向传统”,也曾“一手伸向生活”,半个多世纪的金戈铁马,数十载的变幻风云滋养了刘文西。当世界浓缩为一个地球村时,他为自己所创立的“黄土画派”制定了一个更高的艺术目标,这就是还必须“一手伸向世界”。他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实践他艺术的更大超越。

刘文西走的是一条突破传统之路,他使传统的中国画别开生面而重新绽放出青春的光华。

立黄土画派创时代精品

刘文西

黄土画派是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辉煌于黄土地的美术画派,它以人物画为主。其以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使得黄土画派作品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大气和勃勃向上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黄土画派的创立和发展是用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因此,其主题词就是“人民·人民”。

创立黄土画派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鼓舞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人民而创作、繁荣文化艺术,是黄土画派画家的历史职责。要根植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这是黄土画派的宗旨和目的。

黄土画派是学院式的艺术型画派,所以包括油画、版画、雕刻和其他综合艺术形式都要提高到学术水平。黄土画派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

黄土画派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群众,一直坚持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多样完美,倡导创作个性和创新精神,创作具有大西北黄土地艺术特色总体风格的美术作品,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黄土画派,一直秉承向生活、向人民、向传统、向时代、向世界优秀艺术学习的心态,全面吸取营养。画派强调人物画创作,人物画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型艺术规律和笔墨表现力,又要吸取西洋画严格深入的造型基本功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提高人物画创作的水平,使人物画具有深刻个性和艺术魅力;山水、花鸟画的创新要开阔视野、扩大题材,要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创新的山水花鸟作品。黄土画派要更好地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创作就要逐年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到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地积累经验去提高创作。创作是艰辛的,作为画家也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和人民的人,应该是有思想的人。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其作品才会受到人民的真正欢迎。作品是画家的生命精品,画家靠画来说话,画是献给人民的也是献给历史的,作品的优劣只有人民和历史才能给其定位。

相关文章

  •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们总是比较善于理解中国画家害怕线条和具象的当代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底留下的一长串阴影,这一长串阴影深刻影响并左右画家的初期打功底阶段、探寻发现阶段、功利阶段、升华阶段,在无法与自然接近的画笔下,无法与真实重合的线条下,不实的基本功底造成的一串长长的阴影,总是在帮助中国画家涂改并遮掩事物的真相,更遑论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了。受功底影响的不仅限于形式,最深重的影响则是画的内...

    43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与自己画笔下的《葵园》。作为中国美院院长,他能够“招安”体制外的人,允许学生在“试错”中进步,却始终为“体制”感到头疼。(许江供图/图)王澍的界面有挑战性,我觉得王澍真正的价值在这里。尽管王澍说自己是传统的守卫者,但我觉得这是王澍今天重新包装自己。他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反叛的精神。——许江许江是中...

    90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变身豪宅。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曾因2007年被屋主“非法拆除”、2008年被违规重建而颇受公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开发商将新建的两幢小楼,正在打广告以6400万元的高价挂牌出售。在2007年,该文物未毁损之前,曾被叫价3000万元。(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被产权所有人“拆除&rd...

    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有超现实主义吗? [图文]
    中国有超现实主义吗? [图文]

    封面用图:来沪展出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藏品《日本制造-大宫女》(马歇尔·雷斯)“电场——超越超现实”展出的109件作品是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藏品首次在中国大陆与观众见面。面对超现实主义在上个世纪风起云涌的艺术运动,策展人迪迪埃·奥丹爵认为:“中国的艺术现状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

    15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功甫帖》争论促进书法艺术价值回归[图文]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图)对比《功甫帖》钩摹本(白底图)中国文物网讯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苏轼的《功甫帖》,计划于2014年在即将开馆的龙美术馆中展出。但随后,《功甫帖》却被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公开质疑为伪本,引发热议。近日来,随着刘益谦三次公开声明的发表、上海博物馆3位专家“打假”...

    3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文]

    马德里雷纳索非亚博物馆陈列的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加西亚证据的揭露性部分,表明我们对毕加索的艺术和生活的概括局限性有多大。前者暴露出一种对党派政治严重游移不定的态度。后者非常复杂,程度远非隶属关系这一微不足道的事实所能提供。如果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玩词汇联想游戏,估计很多人会把“毕加索”与“格尔尼卡”配对。作为1937年巴黎世...

    163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严学章羊年贺岁生肖十三张——羊年台历挂历专用[图文]
    严学章羊年贺岁生肖十三张——羊年台历挂历专用[图文]

    1、回眸。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视力可以看到一样东西,视野却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2、狼披上皮装羊。狗安上角装羊。狼的可怕是披上皮行善,狗的可怕是挂上头卖肉,羊的可悲是既被狡猾的狼忽悠了,又被忠诚的狗算计了。羊被忽悠多了,也便学会了狼性处世。现在社会疯狂了,绵羊也学会吃狼了。3、披上羊皮的狼是示弱,披上狼皮的羊是示强。缺少狼性的社会装羊者多,缺少羊性的社会装狼者众...

    110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顾群业谈宋卫东油画:澄怀味象畅神而已[图文]
    顾群业谈宋卫东油画:澄怀味象畅神而已[图文]

    宋卫东作品选顾群业看到宋卫东教授的油画作品非常感动。我立刻想到了中国传统画论里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气韵生动”(南朝画家谢赫)。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评价。然而宋卫东教授并非以油画媒材来画中国画。这次展出的40余件作品,皆为布面油彩,题材多为风景小品,且全部为写生之作。从内容到形式,无疑要归类于油画。这种源于西方的绘画门类,为什么在宋卫东教授的笔下,却给人感觉“...

    6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脸》艺术项目作者:夏可君中国文化是一个“面子”文化,总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情本体的文化一切都要看脸面行事,这缘情于表面的感知方式,看似表浅,却总是能够把表面打开得别有生面,不是宗教摩耶的面纱那般诡异神秘,也非西方戏剧的面具那般悲惨惊惧,而是在日常平淡之中有着鬼魂一般萦绕的妩媚,即便妖魅也是一种冷诱惑,只是世界侧面的惊鸿一瞥。因此,即便鲁迅先生在去世前想到女吊时,面容之&...

    19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占领总统府(布面油画)460×335厘米1976年陈逸飞魏景山本报记者高素娜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要艺术家,陈逸飞为美术界留下了《开路先锋》、《黄河颂》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7月26日至9月12日,“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

    20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培育自己的精气神[图文]
    培育自己的精气神[图文]

    《毛泽东诗词》李冠意没有响亮的名头,没有一顶又一顶高耸的桂冠,这在浮名泛起的时代,他似乎落在了潮流的身后,然而,正是这种不追波逐流的品格,使年过花甲的李冠意,依然彰显着一种生命的力道,那是融化在书艺中的坚守、纵横在笔墨中的气质和神采。在汕头、在深圳,李冠意的书法,盖过了他的名头。这不仅仅是他的字好,而是他的人好、德好: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利禄蛊惑。广布人缘,追求书艺的普世效果,传承璀璨悠久的文...

    175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贾廷峰最近看了太多形式各异的画展,浮华喧嚣后猛然发现,许多原本画得不错的当代画家们均沾染了一些时下拜金、浮夸社会的不良习气,纷纷在“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了点名气以后变得一夜之间都不会画画了。似乎都在啃着残存的一点点可怜的老本不断消费着自己,这一艺术现状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到那千万张大同小异的画面构图、一模一样的绘画题材,仿佛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些水,没有零星半点儿...

    8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一种超越前人的胆魄——邱汉桥的水墨世界
    一种超越前人的胆魄——邱汉桥的水墨世界

    邱汉桥苍穹回响405×195cm■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袁宝林早在198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便一举成名的国画家邱汉桥,是在最近经又一位我视为奇才的画家杜月涛介绍认识的,而最初的交谈也是在电话中:“……我都快60岁了。”画家正在武汉办个展——他于1958年出生在湖北孝感——他把这次...

    14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中国绘画从古以来逐渐形成山水、花鸟、人物三种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的风景、静物、人体,一向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审美追求。但是到了近百年来,由于西方艺术思潮不断袭来,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100年前,在山水画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四王”派山水(指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代表的画派。四王派山水崇尚临摹,讲究古法古意,在山水画领域备受推崇,临、摹、仿、拟古人,技法功...

    39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图文]

    德国艺术家里希特作品一关于记忆模糊的影像与真实的现实—里希特和它的相片画德国艺术家里希特(GerhardRichter)在当代艺术界享有巨大声誉。当20世纪70年代观念艺术大行其道,绘画濒临死亡时,他为绘画指出了新的出路。相片和相片画是里希特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利用相片做画并不新鲜,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曾借助相片作为创作的辅助工具,尤其是肖像画家。对于很多人而言,相片是记忆的...

    3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