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第一年是来定标准的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疏疏 点击 :

9月的中秋节假期,上海展览中心被挤得水泄不通,在主展厅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第一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的热闹场面让主办方感到十分欣喜。在预展期间的大批欧美藏家及中国本地藏家的到来,以及在预展VIP展期间热闹的询价场面看,这次的影像上海展的出乎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期望。与其他动则上百家画廊的参展规模比,这次的展览显然是“迷你”的,总共42家画廊参展。“我们是要带来一次最高质量的影像展,数量不是我们的目的。”展会总监AlexanderMontague-Sparey明确表示他要做的是打造一个本地区最高级别的摄影艺术类展会。

这是国内首个具有国际分量的影像展。这次展会中许多欧美画廊带来的都是成名已久的国际摄影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包括荒木经惟、尼克•勃兰特(NickBrandt)、勒内•布里(RenéBurri)、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Burtynsky)、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PatrickDemarchelier)、杨福东、森山大道、马丁•帕尔(MartinParr)等,这些大多在摄影教科书上出现的人名及作品,更多是给本土的市场及藏家一个广泛的教育平台,而现场的人气也无疑印证了艺术圈以及公众对于此次博览会的认可。

“第一年,我们的目的不是卖出作品,我们的目的是设定一个标准,让观众知道摄影艺术的魅力,使人们体会摄影艺术优雅及令观众记忆深刻。”Alexander在成为上海艺术影像展的总监之前,有着10多年的从事影像艺术研究及拍卖的市场经验,之前他作为佳士得伦敦的影像部总监,已经对国际摄像市场都着深入的体验,他很清楚他要打造的是一个最高水平的影像艺术展会。“第一届展会已经是质量上的高峰,我想不出后几届还能超越,我们的目标是保持这样的展会水准。当然,我相信经后的几年,影像艺术的市场会有巨大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中西方的影像艺术市场显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及历程。由于长期在伦敦从事影像拍卖工作,Alexander观察到的是更为广泛的市场以及近40年左右的市场运营,在他的观察中,东西方的市场明显没有交集。“影像艺术市场目前还是有区域之分,美国市场更多关注的是美国摄影家,欧洲更多的关注欧洲本土,国际上对于中国摄影艺术的关注是少量的。同样地,中国市场对于国际市场上的作品关注甚少。我们想能过这个展会达到的也是一个文化对话的平台,并提供一个市场强劲增长的潜在机会。”Alexander说。

Alexander长期与亚洲藏家接触,在他看来,许多东亚的藏家对于影像收藏已经十分有经验,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甚至是中国内地的藏家。Alexander分析,亚太区收藏影像艺术已经有很多年头了,只是这个事实并不为大众所知晓,这种对于市场行为认识的缺失,也正给了展会一个机会,去设定一个“标准”。只是就目前而言,这个“标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成一个量化的指标。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在上海举办展会时,Alexander表示,上海是个国际化前沿的城市,香港已经有成熟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没有意义再去竞争,而北京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中地,比上海更具复杂性,所以上海是个很好的选择。“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一个展会,还是一个全城的活动,让人们在此期间都能来欢庆摄影艺术的美好。”

Alexander对于和展会的主办方,以及与展会主席SandyAngus的合作信心满满,不仅现场艺术界群星荟萃,第一届博览会就已经找到了玛莎拉蒂这样世界级的合作伙伴,不能不说是一大成功,而玛莎拉蒂“海神杯摄影大奖”的得奖作品也于此次展会上展出。Sandy曾是ARTHK(现称香港巴塞尔艺术)联合创始人,现任蒙哥马利及世界摄影组织主席。在该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上,Angus也表示:“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时机,但是早进入市场总比晚进入市场要好。”影像上海的主办方对于市场的预期显而易见。

相关文章

  •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韩国·KimJungHee作品《SPACE2013-Dalhangari》。南都讯记者陈晓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术博览会上,重头戏“2013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个堪称迄今亚洲最大雕塑展的年度盛会,22年来首次落户中国大陆,集结了153位活跃在亚洲雕塑界的艺术家的作品,百花齐放。因为首次落户中国,自然让人思考中国雕塑与其...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独沽一味:当代国画界难出大家[图文]
    独沽一味:当代国画界难出大家[图文]

    元赵孟頫《人骑图》(局部)30cm×62cm中国画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今天,国画家身上常常都有一个专擅“标签”,甚至有的人物画家可能完全画不来花鸟画,有的花鸟画家也完全画不了山水画,这似乎与古代画家的多面能力大有差距。那么,如此细化的分科,对国画家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利弊?当代国画家又能否摆脱分科之累直抵中国画精神的本...

    186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核心提示】: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

    81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绘画与摄影的124年纠结:谁比谁更艺术[图文]
    绘画与摄影的124年纠结:谁比谁更艺术[图文]

    维多琳·默兰(马奈《奥林匹亚》瞬间凝固了,裸体的维多琳·默兰(马奈《奥林匹亚》)和劲似裸体的青椒(爱德华·韦斯顿《30号青椒》都成为艺术史上的永恒。那一刻,不管艺术家手持的是画笔还是相机,他们都捕捉到了关键的一幕。1988年,轻便的柯达相机首次开始使用。从这一年开始,人们不必再像达盖尔1839年第一次站在寺院街尽头拍照时一样,为了等照片曝光耗上20分...

    7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收藏精品书画数十件。本版图片高剑平一身飘逸中装的戴志康曾创办了证大当代艺术馆,然而颇有意味的是,他的收藏与市场上热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却并无关系。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日中天。戴志康出资赞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首次展览“处女花园”,并于同年创建了证大当代艺术馆。在威尼斯期间,对于展出的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却没有一样...

    167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贾方舟:艺术创作的四种归类你找到方向了吗[图文]

    王沂东寄语青石沟118.6×72.8cm2011年编者按:近日读到了贾方舟先生为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对象世界”小幅油画邀请展写的一篇序言,其中对艺术家归类有4种表述:一种是以再现客体为目标;第二种是艺术家把主体作为呈现的目标;第三种倾向是既不追求客体,也不追求主体,画家更在意的是绘画“本体”;第四种是前三种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

    149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穿Prada的“农民”蔡国强[图文]

    蔡国强的精神气质是农民式的,其精神资源大量来自故乡。说蔡国强像农民或者干脆就是个农民,并非对他的污名化。蔡国强是最能理解中国农民、最愿为之代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去年3月,他在中国寻访了9位农民发明家,收购了他们的飞碟、飞机和潜水艇,将其搬进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幕首展上。都说,城里人往上数三代,都可能是农民。不过,我听过的为农民做的最有力辩护来自艺术家蔡国强,他说:“80年代末我出国时...

    14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苏坚:祛魅威尼斯[图文]
    苏坚:祛魅威尼斯[图文]

    现在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平行展、外围展什么的——这样的话题,相信很多人已觉有点不合时宜了——除非某一届、某个人、某一件证实做得真的好。是的,人们如此的心态成熟,确实因就“时宜”,仅就专业范畴本身,比如:近几届的表现及热议,一方面谁都知道决定权如果仅仅落到官方主导、某一策...

    6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漆器大师肖与王耘农摄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不是“一二三茄子……”也不是“背直点,把手放腿上,注意我要拍了啊……”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情感表达对于一张好的人像作品至关重要,这不是套用拍摄技巧以及方法就可以复制出来。若我们无法体会这件事,也只能原地踏步拍些糖水片。在某一个瞬间抓...

    11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文]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图为徐冰创作《何处惹尘埃》,尘埃是他“9·11事件”后收集的。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最传统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先生们评价:根正苗红,人才难得。80年代末,他搞出和学院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完全割裂”的《天书》。在4000多个一本正经却又连他自己都不认得的“...

    82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文]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rd...

    5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所谓“大画家”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要有那种“一招鲜”的绝技,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几乎每个对中国美术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津津乐道地说上几句。个中原因其来有自,不过多少有些不全面,因为作为“大画家”,“一招鲜”恐怕还是单薄了些,正如著名雕塑家许鸿飞所说:那只能算技巧,算不得创造力。事实上,...

    159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邓正来:学术与人生[图文]
    邓正来:学术与人生[图文]

    邓正来(资料图)邓正来:我的学术与人生编者注:2013年1月24日,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复旦高研院创院院长邓正来今早在肿瘤医院逝世,享年56岁。凤凰网大学问栏目刊发邓先生2007年在华东政法大学的演讲,以示追思。邓正来,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人不正则无气象无气象则无学问邓正来教授...

    148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装置作品《墙衣》(Robe)。巴黎现代艺术馆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学院派艺术展馆之一,于今年刚刚开始为贝尔提叶·巴克(BertilleBak)这样的本土年轻艺术家敞开大门。贝尔提叶这次名为“流动人群”(Circuits)的个展主题触及法国当代最敏感的宗教和移民论题,一开展就引起了各界巨大的反响,有意无意间证明了总体滞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观念艺术的法国当代艺术圈中...

    6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图文]

    艺术评论家为何会在公开出版物中出尔反尔?人们普遍认为评论家具有一双慧眼,能够作出自信的判断,那他们如何又会改变自己的主意?时代的情绪是否影响了批评家的口味?他们是否会被其他评论者所影响?对艺术家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评论者的判断?评论家改变立场是否会对其他评论家产生影响呢?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引起了评论家在判断上的反复。如果一个政治家的立场左右摇摆,公众和媒体会群起...

    134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