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临习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是李北海晚年的得意之作。此碑骨力洞达,气清质实。草圣林散之对李字的临习大有心得, 他说:ldquo;临李北海的字用笔要翻rdquo;,一语中的,道出了如何临习李字的玄机。ldquo;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rd...
-
- 如何临米芾《苕溪诗帖》
- 对米芾行书有了一点个人的拙见,写来与读者共同探讨。《苕溪诗帖》是米芾的重要作品之一,为米芾书游苕溪的诗作。临摹此作,要从结构、布局、章法和用笔等方面去体悟。此帖的结构特点:变化奇崛,体欹势正。汲取钟、王向右上倾...
-
- 《元简墓志》临摹指要
- 《元简墓志》立于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右部残缺,高73厘米,残宽34厘米,存书8行,行18字。1926年河南洛阳高沟村出土。如果说造像、摩崖存在风化损毁,都在情理之中。墓志由于长期深埋于墓穴之中,一般会保存完好。但出土后,则未...
-
- 书法字帖范本 | 欧阳询体三十六诠译.pdf下载
- 欧阳询体三十六诠译.pdf下载 下载: 欧阳询体三十六诠译.pdf该文章所属专题:欧阳询书法标签:欧阳询 下载...
-
- 书画科普 | 大书法家柳公权书法趣事
-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
-
- 书画科普 | 黄庭坚书学思想探微
- 随着6月3日一幅黄庭坚《砥柱铭卷》在保利拍卖行以4.3亿元人民币落锤,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高,人们在震惊、诧异之余,也不得不对黄庭坚及其书法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究竟处于何种地位,竟让他的一帧...
-
- 平庸的当代国画家书法
- 平庸的当代国画家书法翻阅许宏泉主编的《百年中国画家书法》,突出的感觉是,109位现当代画家,能够担负起书法家之名的人仅是蒲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吴湖帆、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赖...
-
- 苏轼《寒食诗帖》临习浅谈
- 《寒食诗帖》不仅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个人书法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尤其是行草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后人将其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相并称,誉为ldquo;...
-
- 书法作品欣赏 | 龙戏珠御墨
- 龙戏珠御墨墨长方形。两锭合装于双开锦盒中,各附明黄色绣龙绫套。墨面雕龙戏珠图,衬以云水山石纹,纹饰描金,并点染朱色。墨背阴文填金篆书“御墨”二字。从墨之龙纹特征可判定此墨的制作时间应为清乾隆年间。此墨纹饰高凸...
-
- 毛笔字帖范本 | 大清御史钱南园楷书墨迹临《玄靖碑》
- 大清御史钱南园楷书墨迹临《玄靖碑》,陈旧书帖图片25张。钱南园书法被认为是几百年来学颜真卿最得真意的不多见之上品,笔墨凝重,力道沉郁,又方正庄严,笔笔不苟。后又熔欧阳询、米芾等家为一炉,形成了自家的独立风格。标签:旧...
-
- 书法百科 | 书法常识100问!
-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
-
- 书法常识 | 宣纸的分类
- 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宣纸原纸:宣纸在经过最后一道“烘焙”的工艺之后,纸性(好坏及墨色效果)基本已经确定了,这种“后续没有再进行影响纸性”的成品纸,即为宣纸原纸。加工纸:在原纸的基础上对纸进行改变纸面...
-
- 什么是临摹?临与摹关系如何?
- 临摹,摹仿书画之法。临与摹有别:摹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本上照着书写,通常称为ldquo;写仿影rdquo;;临是置选帖、范本在一旁(通常是左帖右砚),看着字的点画、结体和气势,仿照书写。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middot;论临摹二法》...
-
- 字帖临摹范本 | 颜真卿楷书集字《岳阳楼记》
- 颜真卿楷书集字《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颜楷书法图片20张。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颜楷书法 ;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颜楷书法 ;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颜楷书法...
-
- 毛笔字帖范本 | 翁同龢书法第三集《翁松禅手札墨迹》
- 名人墨宝:翁同龢书法精品《翁松禅手札墨迹》,翁松禅墨迹第三集,民国商务印书馆发行。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帝师、晚清重臣、历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维新变法中“帝党”中坚、“后...
-
-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 察之者尚精 拟之者贵似mdash;mdash;有感于精确性临摹技法训练临摹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必修的一门功课,只有通过临摹才能从传统的经典中获取所需要的技法,任何一位有志于学习的书法的人都无法避免,历史的每一位书法家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