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书法运笔及其技巧
第一节运笔方法概述
书法的运笔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运笔方式、执笔方法、运笔要领、书写姿势、永字八法。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介绍。
一、运笔方式
运笔方式是书法的根基,如果不得其要领,再怎么写也是没有用的。因此,书法以此为重。运笔方式有三种:指运法、腕运法、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经说过:“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在右手的下面,通称枕腕式。也可以在右手腕的下面放一重厚物代替,这样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分可以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写小字。但如果书写草书的小字时,就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这种方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草书的气概。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而且牢固,可以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由此而进步到提腕或悬腕就容易许多。因此,初学者应当多多练习。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这种方法将腕部提起,活动的范围比枕腕式大,可以书写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大字,因为肘部仍然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肘运法:是指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这种方法是以肩膀为中心,腕肘都不放在桌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也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于写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想要做到尽善尽美,这种方法必须熟练,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
二、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包括指法(即五个手指与笔管之间的关系)、腕法(即书写时手腕与案面之间的关系)、执笔高度(即手指在笔管上所处的位置)三项。
1指法
流传的执笔“指法”多种多样,如三指法、四指法、五指法、单钩法、双钩法、鹅头法、虎口法、凤眼法、捻管法、回腕法等,数不胜数。其中以五指法流传得最广且符合生理科学要求。而其他的指法有些是明显不合理或重复的。五指法就是五指执笔法,是将正常人的五个手指执笔的动作归纳为五个字,还可以称为五字执笔法或五字法。以右手为准,五指法的五个字及其含义分别为:
(1)擫(yn)。即按,是用大拇指前端(也就是第一节内半部)肉满处紧按笔管的内侧,力的方向是自内向外。
(2)押。即压,是用食指的前端压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指相对用力,夹住笔管。
(3)勾。是用中指第一节勾住笔管的外方,加强食指的力量。
(4)格。也可称为揭,就是顶,是用无名指的格肉处(指的是甲与肉的接合处)顶住笔管,其力的方向是由内朝左的外方向推出,与大拇指的着力方向大致上略微相同。
(5)抵。是以小指紧靠并抵住无名指,用来加强无名指朝外推的力量。
此外,五指法在执笔时手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手指实。指手指都应确实地压在笔管上,稳固地持着。
(2)手心虚。指手掌心不须绷得太紧,应适度并足以灵活地运笔即可。
(3)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把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
(4)手掌竖。是指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太宗说过:“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书写时手需要注意的部分内容大致就是这样了,剩下细节就有赖于书者自己去体会了。
执笔时,松紧程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见解。求紧者因执笔时紧握才能拿稳,也为了使字看上去显得有力。求松者却因拿笔太松而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的意思相近,只是重点部分不同而已。五个指头应各司其职、着实有力,做到“五指齐力”,执笔应“紧而不死”。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的道理。
其他方法中如四指法是指当小指不抵无名指而空悬着,甚至向外翘起作兰花状以求“优雅”;三指法是指连无名指也顶不住笔管而空悬着。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充分利用正常人的肢体功能,是不全面、不可取的方法。
鹅头法,是五指法的一种方式,是食指朝上弯曲更甚且呈鹅头状,可以使掌竖起,手腕平贴案面以便于作小楷书法。
虎口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方式,是大拇指与食指处在一个平面上,虎口圆开以利于悬腕作大字书法。
捻管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是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倡导的。他在书论中以其前辈书法家刘墉的体验,推行五指执法作书时应当不停地捻动笔管的执笔方法。这与前人“执笔在指,运笔在腕”的论述相抵牾,但是对追求笔画形象变化多姿似乎有一定可取的道理在其中,学书法的人可以自行体验作出取舍。
回腕法,也是五指法的一种,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倡导。他说:“五指执笔,回转手腕书写,即使隆冬季节都会汗流浃背。”由于他的字深孚众望,因此仿效他的字迹的人很多,实际上这种在肌体内消耗内力、自讨苦吃的执笔方法是很不科学的。
2腕法
腕法是指执笔书写时与案面相对位置的情况,也可称为“用腕”。运笔的腕法可包括三种:
(1)枕腕。就是将手腕枕在桌子上写字,只靠手掌来运笔,范围较小,不适合书写大字。
(2)提腕。把手肘枕在桌子上写字,范围变大,适合写中字。
(3)悬腕。将整个手臂提起,手肘的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适合写大字,是三种腕法中最难的。
执笔时需要稳固,用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用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
3执笔高度
执笔高度是指五指执笔在笔管上的相对部位,也可称为笔位。书法家虞世南说:“管长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就是说笔管一半的位置称为“腰”,下部连接笔头的位置称为“端”。这种说法是执笔高度与所书写字体的流畅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不高过腰。但有人认为执笔高度与所写字的大小有关,因此应当改为“小一中二大三”。高过腰部的执笔叫做高捉管,还有人甚至主张执笔管的顶端书写。也有人主张低捉管,在接近笔头的位置执笔。但是基本的原则是执笔高那么运行的稳定性就差,但是却能挥洒自如。执笔低虽然运行较稳定,但是挥洒会受阻碍。因此应当根据所写字的大小、字的体裁和及个人的习惯来进行调节确定。
三、运笔要领
我们前面已经谈过了运笔的方式,接下来就要发挥它的要领,掌握落笔时如何书写各种笔画,表现各异的书风,其间的变化多端,如落笔与起笔的方式、行笔的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的方式、笔锋的运用等,都需要注意。而且,这其中是有一定法度可寻的,大约可以分为七点:
1起笔与收笔
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书法家包世臣说:“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要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面所说的这些,皆是起步的道理。
2提笔与顿笔
当我们书法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形成的。“提”是把笔提起或半提起继续行笔;“顿”是把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大体上,顿笔后需要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要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最终使字成形。因此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交替的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如提有全提和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了。
3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面所说的提笔与顿笔外,转笔与折笔也需要重视。“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经说:“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也可以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是“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说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的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转法也可称为绞转,在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思和上面的相近,只是转锋时不停笔,顺势回转向下,形也与ㄟ相同,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大。蒋梦麟曾经以图形说明,并附诗:“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这个例子足以证明了。
4方笔与圆笔
这部分比较复杂,讲究整体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点速度,使运笔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和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而且潇洒超逸。而方笔是在上面所说的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了、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沉着、苍劲挺拔。张隆延说:“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
5藏锋与露锋
说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如果书法中笔锋没有变化,那就是死法了。笔锋的用法,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就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说:“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这句话说得很明白,笔锋不藏,就会缺乏含蓄的深韵,也不可以偏重于一方,就会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互配合,藏锋括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就得其道。
四、书写姿势
一般来说,书写的姿势有坐姿和立姿之分。
1坐姿这是比较常用的姿势,相当于伏案攻读的坐书式。
(1)座位。应当适当,姿势自然便于书写正确,大致上是以身体各部分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有三个:一是座椅需要正对着桌面,不宜偏斜;二是座椅的高度大约与膝盖同,坐时能两脚稳踏在地面上,不至于悬脚虚浮,桌面的高度,因人而异,随人而定,太高或太低都不好;三是桌椅的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的桌椅零距离就是指桌子和椅子的距离为零,这是最理想的。
(2)姿势要领。座位妥稳适当,身体各部位掌握要领,运笔才能得心应手。具体来说:臀部平坐在椅面上,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脚掌平踏地面,上半身略微前倾,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以弯曲。胸部挺起,距桌子边缘约
2立姿
这是一种挥洒自如、行之有效的书写方式。书写的姿势与坐姿相近,只是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子的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部上下,过高过低都不宜。书写时,纸幅平铺在桌面上,人站立在案前书写,桌子与身体的距离与坐姿近似,不可以倚靠在桌子的边缘,使之没有活动的余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不可以平立,右脚需要踏前一步站稳。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且稳定躯体。上半身略微前俯,不可以弯曲,藉右脚左手,使之平稳。头部也随着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还有一种站立书写的方法是把纸幅张挂于墙上,人站立在墙的前面作题壁式书写。书写时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使用立书作书方式,还有利于克服不能悬腕作书的积习。作斗大的榜书字和不具备宽敞书案作大字时,可采用将纸幅平铺在地面上进行蹲式或跪式书写。
各种作书姿势各有利弊,可按照各自的习惯或当时的具体情况选定。
五、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指“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着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它们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得较为明了。
笔画一:侧。笔锋在纸后向右,慢慢地加重力道向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来改变它的角度。
笔画二:勒。笔锋接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努。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的方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做一曲度,然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将会无力。
笔画四:趯。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就收笔向上。
笔画五:策。笔锋接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的收起,要点是需要轻抬而进。
笔画六:掠。要点是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出锋需要干净利落、利而不坠。
笔画七:啄。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磔。向左下的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地收起。
以上这些就是所谓的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笔画的根基,练熟此八划后,就可以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
第二节笔法概述
一、中锋运笔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
书法用笔以中锋为贵,其可使字“肉在外而骨在中”,为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的“笔心”就是指笔锋、笔尖。“常在点画中行”是指经常在笔画的中间运行。清代重光在《青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由此可见,中锋是书法运笔中的主要法度,因此至今书法的用笔仍以中锋为时尚。由于毛笔是圆锥状态的,因此中间的笔毫要比两边的厚一些、墨汁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这就叫“中锋运笔”。但有时候虽然笔锋在笔画的中间,可毛笔不是处于圆锥状,而是像油画笔那样呈扁平状,这时候写出来的笔画质感就会显得扁平薄怯,因此蔡邕要在前面冠上“圆笔属纸”四个字。如果书写过程中出现了“扁笔”,有一种补救的方法就是将毛笔在砚池边上掭一下,使它回复到圆锥状态;另一种方法是以执笔的手指将笔杆转动一下,使落笔时扁笔交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书写过程中用调节笔锋的方法使其变圆。
中锋横线在运笔时笔管要直,笔锋要保持在笔画的中间位置,笔尖的指向与行笔的方向相反,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要一致。在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的情况下,在纸上书写横线,并书写尽可能长的横线。从左到右,速度要均匀,肩部配合动作,各部分尽可能放松,并反复多次,直到线条平稳协调为止。
中锋竖线书写能够集中体现汉字笔画线条的“原生态”。其实,中锋书写一点都不神秘,毛笔在纸面朝着前进的方向稍按一下,笔尖就被弯着朝向相反的方向,这个状态就是中锋。在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的情况下,在纸上书写尽可能长的竖线。从上到下,速度均匀,肩部配合动作,各部分尽可能放松,并反复多次,直到线条平稳协调。先起笔,在纸上写竖画,与纸的边沿平行,收笔时线条均匀、平稳,以写出不同宽度、不同速度的平直线。
中锋弧线是线条改变方向时用中锋来控制的,从而在纸上书写出弧形线条。在书写时由于腕的动作,笔杆必然会左右前后的摆动,线条方向改变时,应控制笔锋的指向,笔锋始终对准前进的逆方向。右手执笔用手腕来控制笔,在做弧形连续运笔练习时要连续旋转,保持中锋运笔。手指、腕关节均放松,动作要连贯,速度要均匀。调整笔锋的指向,笔锋始终对准前进的逆方向。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另一类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或称之为“金石气”。前者书写速度略快,用力平均,显示出刚健挺拔、富有朝气的美。后者书写速度略慢,比较用力,手指略有震颤,显示出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前一种干净利索的线条,待熟练了再追求“屋漏痕”。实际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决不是做作而成,刻意用颤抖或扭动去做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形容笔画线条。所谓“力透纸背”,是指书写时笔力雄厚,墨能透过纸背。老师检验学生毛笔字写得是否认真,往往将原书纸反过来看笔画中间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笔画的两头与中间一样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认真、不马虎。如果发现笔画的头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草率、一带而过。“入木三分”的典故出自王羲之,说的是他写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写新祝词,叫木匠将字削掉,结果削去三分才不见墨迹。这说明王羲之笔力浑厚,墨能进入到木板三分那么深。“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不虚浮。
由于书写者行笔与速度的不同,所使用的纸、笔的不同以及水墨的浓淡枯湿,也会写出质感各异的线条来。这种不同质感的线条一般分为“拆叉股”和“屋漏痕”两大类:拆叉股线条光润圆畅、挺秀刚健,给人以秀媚匀净的美感;而屋漏痕线条毛涩遒劲、顿挫郁拔,给人以苍劲燥辣的美感。拆叉股的行笔较快;屋漏痕的行笔与其相比略慢,并且伴有以如逆水行舟般的振颤才能写出内蕴比拆叉股丰富的线条。这两种线条都表现了书法的“骨力”,不可偏废。学习书法者可以选用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线条来表现其不同的风格。屋漏痕线条固然与书写技法有关,但是也是书法家功力的自然流露,不是故意颤抖、顿挫或扭曲的结果,初学者必须注意。
总之,中锋是用笔的一大关键,只有锋正才能骨力血丰、神采飞跃。当然,书法用笔极富变化,不可能笔笔达到中锋。但是,不管如何变化,至末笔必收到中锋这一点,应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二、偏锋运笔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在运笔时,如果将笔的锋尖偏在字的点画一面,称为“偏锋”。一般认为,“偏锋”为书法的弊病。偏锋和侧锋完全是两码事,偏锋绝对不是侧锋。所谓“偏锋”就是在运笔时,笔杆倾斜,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就是指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而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这在初学书法者中是常见的,而这也正是初学者之大忌。一开始就学用偏锋写字,在今后就很难写好字,更难入门。运笔最忌偏锋,因此还称为“败笔”。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历来被书法家视为病笔,初学者切勿盲目地乱用此笔法。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尔的偏锋,则另当别论。
偏锋在生宣纸上运行时不易掌握,也不如中锋流畅。如刘正成在草书中擅用此法,但是成败还没有定论,主要是因为偏锋如果走得太急,只有笔腹靠纸面的一层施墨,墨量少,因此笔划薄,也不宜操控。若用熟纸,偏锋时如果笔毫硬,且并锋能散开,再加上随笔意地蠕动,就会形成水痕。
在学习书法有了一定基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正确掌握了中锋运笔的前提下,在书法作品中偶尔用一两笔偏锋,可以增强笔画的生动性,如在王羲之、米芾、赵之谦等书法家的作品中也时常发现偏锋的运用。
三、侧锋运笔
侧锋,在前人的一些书法论著中多次提到,但是对于它的性质却有不同的看法。朱和羹在《临池心截》中说:“正锋取劲,侧峰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十代侧锋,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惊,翩然下擢,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也。”这段话强调的就是侧锋用笔的重要性。
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时,这种运笔方式叫侧锋运笔。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侧锋运笔大量运用于行、草书中,不过颜真卿的楷书横画常用此法。
侧锋运笔往往是笔锋由偏转中的过渡,它的优势就是用笔能卧能起。从运笔来说,并非是笔笔中锋,有时会不知不觉地使用侧锋,能将笔卧而起,这就是侧锋助以中锋的作用。若从侧锋来说,不仅仅是把“点”成为“侧法”而已,如“天”、“运”等字的挑捺,甚至钩撇等,都是“侧笔”。确切地说,“侧笔”方劲犀利、神采外耀,因此凡是出锋的点画,大多用的是“侧笔”。侧锋运笔较为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也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然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法家仍然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写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代的丰坊在《书诀》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即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而会显得单调。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上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篆书纯用中锋;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运行过程中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这就是笔法。
四、藏锋运笔
藏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不显露出来,书写时将笔锋隐藏在笔画里面。
藏锋起笔,下笔时笔锋的痕迹在笔画中被覆盖,不露锋芒,这种起笔方法称为藏锋起笔。由于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因此又可称为“逆锋起笔”或者“逆入”。藏锋起笔又可分为方和圆两种。第一种藏锋方笔,是指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第二种藏锋圆笔,是指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藏锋收笔,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这种收笔方法称为“藏锋收笔”或者“回锋收笔”。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就是指的这个。藏锋收笔也有方与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
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一般用回锋的方法使笔锋藏于笔画内。这种藏锋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露锋芒,比较含蓄,给人以绵和遒润、沉着涵蕴的感觉。
五、露锋运笔
露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直下起笔或直接出锋。这种起笔、收笔的方法锋芒毕露,给人以精神外耀、爽利挺拔的感觉。
露锋起笔。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称为“露锋起笔”,也可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的方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因此有“侧锋取妍”的说法,王羲之的“一塌直下”指的就是这种方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露锋收笔。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并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称为“露锋收笔”或者“出锋收笔”。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可分为平出、上出、下出三种;竖可分为悬针、左出、右出三种。其他的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方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为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六、笔法术语
笔法的术语很多,学习毛笔字不能对笔法的术语一无所知,除了上述的中锋、偏锋、侧锋外,下面我们还要对笔法的其他术语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起笔。起笔也叫落笔、发笔,即毛笔的笔尖接触纸面的瞬间。
行笔。行笔指毛笔在纸上的运行。行笔有中锋、偏锋、侧锋三种情况。
收笔。收笔指毛笔的笔尖离开纸面的瞬间。
起笔和收笔均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藏锋,一种叫露锋。
提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上提,使笔画变细,叫提笔。但提笔的程度有个限制,那就是笔锋不能离开纸面,因为离开纸面就成收笔了。
按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下按,使笔画变粗,叫按笔。
疾笔和涩笔。疾笔是指运行速度较快的运笔,涩笔是指运行速度较慢的运笔。一般来说,疾笔所书写的笔画容易光洁秀劲,涩笔所书写的笔画易于毛涩凝滞。书写时快慢要得当。过快,笔画浮滑、乏力;过慢,笔致和形体易于呆痴。
转与折。折是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的某一点上突然改变方向。转与折的区别在于转是圆弧形的,没有折点;折是有棱角,有折点。如“礼”字,右边坚折横钩转弯的地方就是“转”,因是慢慢地弯过来的圆弧形,叫圆转。再如“口”字,横折竖的转弯处是方的,有棱角的,称为“方折”。
方笔和圆笔。方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方形或菱形;圆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圆形。上面一根起笔的地方是方形的,叫方笔;下面一横起笔的地方是圆形的,叫圆笔。方笔有锋芒、棱角,容易见骨力,显得刚健果断;圆笔没有锋芒,不露圭角,骨力内涵,显得含蓄柔韧。一般来说,楷书笔画的起笔要有方有圆,方圆结合,这样才能显得丰富多变。
第三节甲骨文的运笔与笔法
甲骨文的刻写世人并没有统一的见解,但是临习与创作甲骨文书法作品的用笔方法,可以按照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原件归纳为几个派系。所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原件有的只显刀痕,有的显露出先朱写后刀刻的痕迹,有的只见朱写还没有刀刻的,因此各个派系的风格有所不同。一类是笔画完全显出刀刻的痕迹,用笔顺起露出,运笔爽利,下笔、收笔都求刀痕,这样的文字容易形成清丽挺秀的气息。还有一类是笔画求其凝重,逆入起笔,涩势运行,平出收笔为主,即起笔、收笔都求钟鼎文的气质,这样的文字容易形成敦实雄厚的气息。还有介于这两种之间的、仍见刀笔的,或者对某方面有所侧重的,其用笔或者求刀痕的味道,或者求钟鼎的味道,更或者兼求这两个方面,但是总的要求是应运用用笔技巧、配合墨的颜色变化,以求笔画的遒厚感和多姿多彩的形态。
创作甲骨文作品有两点要求:一点是要求用字的正确,不可以出现错字;第二点是要求统一,作品中所使用的字的要求字体统一、风格统一。这就要求创作者谙于甲骨文字形,多多查阅有关资料,并把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字形进行风格统一的处理。
第四节篆书的运笔与笔法
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点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中锋用笔写出的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主要包括:
横。逆入藏锋至首端;转成圆锋向右行;行至末端转锋;向左回锋。
竖。笔尖向上逆入引至顶端;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行至底点勿顿,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横弯。逆锋落笔向左;转锋向右行笔;顺锋向下行笔;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直弯。逆锋落笔向上;转锋向下行笔;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转笔;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一、小篆
小篆的笔法是笔笔中锋,藏头护尾。其基本笔画有两种:直画和弧画。它既没有波磔,也没有点和折,笔画应当轻重一致,不可以粗细不均匀。直画应当自然径直、平稳劲健;弧画应当婉转圆通、舒畅流美。下面分别介绍直画与弧画的写法及笔画的顺序。
1直画的写法直画可分为两种笔画:横和竖。它们在写法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由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阶段来完成的,所不同的只是书写的方位不同。
起笔所用的方式是逆入,也可称为藏锋起笔,就是说写横画的时候,笔锋先向左行,写竖画的时候笔锋先向上行。逆入到笔画的预想起点处的时候,用提转的方式掉转笔锋进入运行,使笔画的起端呈圆浑状,但是要避免出现斜角。按照直画的粗细要求,用适当的、轻重均匀的着力来运行。运笔以中锋平移,笔画无起止,无明显的粗细变化,匀净圆浑,形如玉箸。到尾端收笔的时候,应当采用“平出”,它可以按照原路径回锋收笔或者轻按后就出笔作空回。按照原路径回锋收笔可使得尾端显得浑劲,但是一定要避免呈点状的呆滞现象;轻按后就出笔做空回可使得尾端显得轻灵,但是一定要避免浮滑。
2弧画的写法
弧画在写法上与直画的写法基本上相同,在书写的过程中也分为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阶段,也是按照“逆入平出”的方式书写。只是左弧朝右上方逆入起笔,朝左上方回锋或者空回收笔,右面的弧则相反。运笔时,可使笔锋始终保持在一个毫面上自转运动,以保持线条的粗细一致。变直为曲,左边的弧朝左方,右边的弧朝右方。转变时要相应地转动笔管,使笔锋随之转动,或把笔略微提起使笔锋随着运动方向的改变而转动,叫做“边行边转”,也叫做“且过且转”,让笔锋运行总是处于中锋的状态,使得弧画圆融有力。弧画按照其方向和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左弧、右弧、上弧、下弧、环弧和复弧六种,分别由一笔、两笔或者两笔以上写成,两弧相接的地方应当圆融而不露连接的痕迹。
3笔画的顺序
小篆是书法中的艺术字体之一,它的笔画必须是“写”成的而不是画成的,“写”的含义含有一定的笔顺。因为小篆讲究左右对称、转折圆婉、以曲笔弧线出,因此它的笔顺和楷书有相同之处,所以要适应它的特点并作出合理的处置,还要和人们书写的习惯相结合。在简单的笔画中,笔画的书写也遵循自左向右、由上而下的规律,这与写楷书相同。在笔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它的笔顺就和楷书的笔顺不同了。因为篆书笔画与图画略微相同,两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不如楷书、行书呼应关系显著,因此笔顺也就不那么严格统一了。
二、大篆
在学习小篆的基础上学习大篆,应由近及古、由规范到不规范、由易到难。大篆用笔与小篆一样,均强调使用中锋行笔之法,取涩势运行,以求笔致的浑劲古朴,而且起迄都用回锋,笔顺无绝对定则,一般由上而下、由中间至两侧、由外至里。学写大篆可以先学写石鼓文或者金文。因为石鼓文的存在年代与其字形都比较接近小篆,比较单纯容易。金文比小篆早一个阶段,所以它的笔画、结体及章法都不如小篆那样规范。也正是由于它的不规范,更使其具有自然之美,更能显示出古朴、典雅。在学写大篆以前,应按照择帖的原则选定其中的一种认真研读、分析。学写大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起笔时重时轻,运笔有转有折,收笔有圆有尖
如《毛公鼎》,在起笔时,它不全是那么轻而圆的,而是有轻有重的;运笔的转弯处也不都是婉转圆润的,也是有转有折的;收笔时,有回锋也有露锋,因此尾端有圆尾,也有尖尾。
2笔画有轻有重,且有圆点笔画
如《毛公鼎》,其笔画不同于小篆的是,不是那么均匀婉丽,而是轻重变化悬殊,且存在小篆中没有的圆点笔画。在某些金文中还存在富于装饰性的笔画。
3结体不强求大小一致,字形有长有方、有正有欹
再如《毛公鼎》,其不同于小篆的是,字结体有大有小,通常笔画少的结体放纵且形大。笔画多的结体紧敛且形小。字形有长有方,通常上下结构字任其上下伸展且窄长。字中横画有的水平,使得字形平整;有的倾斜,使得字形欹侧。
4章法自然,不强调排列规整大篆的章法因为其字形有大小、长短及正欹的不同而不强调字间排列的规整,较少采用纵成行、横成列的章法。
5保留了甲骨文遗绪,有合文字
在《毛公鼎》中还保留了甲骨文的遗绪,存在合文字。
大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即其中的金文由于一器一型、一形一格,风格和种类很多,变化也很大,且每一钟鼎器物上的字数总是有限的,而且有的钟鼎上字数很少。因此必须先选定其中的一种,遵照临摹的正常规律来进行临摹研习,在创作时也可按照需要取用不同于钟鼎上的字形,但是无论是用笔、结体还是章法都应当统一于一种风格。
第五节隶书的运笔与笔法
隶书的字形和笔画与篆书大致上相同,但是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可归纳为“木”字四法,意思是其主要的笔画为横、竖、撇(也可以成为波)和捺(也可以称为磔)四种。其他的笔画可以由这四种笔画中的一两种或者三四种写法浓缩、变形或者综合而写成。
从文字学角度来说,隶书破坏了古文字的象形、指示等构字原理,变成了纯符号的今体字范畴。从书体的演变来说,隶书由篆体简约而成,变迂回盘屈为缜密方折,继而转化成为楷书,笔法更加丰富多变,在不同的场合可能以多种不同的面貌出现。
汉碑隶书多数体方而笔圆,用笔以圆为主,转折、撇捺以方为辅、方圆并用,圆则内含骨力,才能显示其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