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体系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墨迹,如纸帛书,简牍书。二类是刻石,又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摩崖刻石;二是碑刻,即传统意义上的汉碑。不管在文化史还是书法史上汉碑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系统研究汉碑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归属对当代书法创作特别是隶书创作亦有特殊的意义。
《曹全碑》原帖
《曹全碑》临帖
《曹全碑》创作
以秀逸流畅为风格特点的《曹全碑》历来被认为是汉碑中圆笔的代表作。《曹全碑》全称为《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为东汉郃阳令曹全群僚于灵帝中平二年(185)立,明万历年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刚出土时笔画完好,康熙壬子后有断裂,无额。曾存于郃阳孔庙,现存西安碑林。
《曹全碑》为功德碑。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五列:上列1行,二列26行,三列5行,四列17行,五列4行。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今甘肃敦煌县西)。灵帝光和六年(183)举孝廉,除中郎,转任郃阳令。曹全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曾经随军征疏勒,有战功。属吏王敞等人为其立碑纪功。
从笔法特点(书写技巧)上分析,此碑几乎纯用圆笔,起笔逆入藏锋,短横平势,无明显作顿,长横(波画)则重顿,有时甚至出现弯头之状。行笔过程与一般汉碑的迟涩不同,而是流畅婉转,节奏轻盈。收笔多尖状,无论横竖。雁尾飘逸圆融。
从点画上看《曹全碑》笔笔精到,秀丽圆转,宛若珠玉,光洁可爱。
在线条的组合关系上此碑颇具匠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次分明,一是曲直交替。在主次方面,《曹全碑》中的单字笔画构成皆有主次之分,主笔多以波画为主,波挑的“蚕头雁尾”大大加强了横向的开张之势。起笔行笔收笔往复运动中的提按顿挫明显地确定了力量在各段的合理分配。主笔多呈弧形状,次笔多以倾斜角度不同的短线、斜线与之呼应;在丰富的关系态中,既增加了主笔的动势,又使整体呈现灵动飘逸的感觉。在曲直方面,《曹全碑》中线条多是曲直相间。以直行线为主的字必有弧线破其板滞;以曲线为主的构形,必有直线穿插其中,使其流动同时增强线条爽朗,也可使结构不至松散。曲直之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在结构上此碑扁平舒展,内紧外松。《曹全碑》结构的横向发展是十分明显的,当然其中也偶有长、方造型以增加其灵动气氛,但多数还是扁平为主。由于构字中横线多呈弧形,弧形横线从视觉上大大增加向外扩张的流动感,再加上力度和节奏的变化,所以使字体看来十分优美生动,神采飞扬。
另外《曹全碑》在处理重心关系上也很有讲究,整体看来以正为主,但字内点画之间常有错位、欹侧之变,所以给人以平中见奇的感觉,此种情况屡见不鲜。这种因点画的错位常常带来重心的不断偏移,从而使字内字外空间的相继变化,使得线形相对单调的《曹全碑》就气韵生动方面来讲成为可能。
《曹全碑》是技法类汉碑,不管从用笔方法还是结构原则等方面考察,它都具有典型隶书的基本规范,加之此碑刻工精良,保存完好,能较生动地反映出笔书效果,所以从教育教学方面看,非常适于初学。
但因为《曹全碑》是阴柔一路的风格代表,常使后学者忽视其骨气一面,从而陷入媚俗的泥潭。所以临习时要深入思考,多方比对,刻画精神。
其一,在表现其圆润丰腴的同时多在骨力上下功夫。圆润秀丽的笔势可通过长锋软毫来表现,用笔不宜迟涩,用墨不宜太干。短线条不管是直是斜皆须果断行笔,一步到位;长线条要讲究顿挫提按,控制稳健。
其二,在结构上要充分体会内紧外松和重心变化两方面的深层要义。内紧外松反映出收放的对立统一;重心变化是由笔画的错位、欹侧而来,还引出各种空间关系的对比。另外在比例关系上,此碑十分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包括上下、左右、内外等,临习时要心中有数。
其三,在临习《曹全碑》的同时可学习一下其他碑帖以相互借鉴,如《峄山刻石》、《礼器碑》等,这对增其挺拔趣味是极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