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祝允明臨黃庭經,尺寸:21.3×73.3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江蘇蘇州人。五歲能寫徑尺大字,擅長各體,而以狂草最為著名。
此卷以小楷臨〈黃庭經〉,此經是道教修習養生的重要典籍,主旨在服氣以養精神。以韻語描述人體五官、臟腑等形象作用,謂存神內觀,固精練氣,填滿黃庭,久之可得長生。相傳愛鵝的書聖王羲之曾以所書〈黃庭經〉向山陰道士換取白鵝,現今所流傳的小楷黃庭經,實為宋代摹刻上石的拓本,法度極嚴,氣象俊逸,常被當作學習楷書的範本。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代祝允明臨黃庭經,尺寸:21.3×73.3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江蘇蘇州人。五歲能寫徑尺大字,擅長各體,而以狂草最為著名。
此卷以小楷臨〈黃庭經〉,此經是道教修習養生的重要典籍,主旨在服氣以養精神。以韻語描述人體五官、臟腑等形象作用,謂存神內觀,固精練氣,填滿黃庭,久之可得長生。相傳愛鵝的書聖王羲之曾以所書〈黃庭經〉向山陰道士換取白鵝,現今所流傳的小楷黃庭經,實為宋代摹刻上石的拓本,法度極嚴,氣象俊逸,常被當作學習楷書的範本。
苏轼《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宸奎阁碑铭》书法图片62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标签:苏...
1916 苏轼 苏轼书法 碑铭 软笔书法作品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