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建筑理论 | 水文地质环境与隧道工程

时间 : 07-29 投稿人 : 奔奔 点击 :

0前言

建筑理论 | 水文地质环境与隧道工程 | 建筑理论

地下水水位随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其变化幅度是没有规律的。地下水位频繁活动的部位对岩土层、对建筑工程是不利的。在岩溶地带,地下水活动强烈可加强岩溶发展;在建筑工程基础压缩层内活动时,水位下降后新增加的自重应力引起土体本身产生压缩变形,上升则软化岩土、降低地基土强度,压缩性增大,若上升过程遇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盐渍土时,而更为严重,能导致建筑物严重变形甚至失稳。地下室修建过程的上浮、游泳池空池时上浮,水库坍岸,地面沉降与塌陷,均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

隧道工程相对其它工程而言,具有隐蔽性强,施工工期长,穿越地质环境复杂的特点。尤其是长隧道,从勘察到施工完毕,往往历时四、五年,而水文地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工程地质勘察时揭露的水文地质条件往往和施工时的水文地质环境不同,尤其是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含水层水位变化大,隧址区一般难于获得当地水位变化的准确资料。勘察报告中一般都是引用当地区域水文资料,而区域水文资料大都是80年代做的工作。大多隧道勘察过程都是强调隧道涌水量,用多种方法计算涌水量,并注重隧道疏排地下水后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但就地下水变化对隧道自身影响、隧道建筑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缺少重视。致使某些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底鼓,路基沉降的事故,隧道建成后引发新的工程地质问题。

1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1.1地下水位变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砂类土上,尤其是细砂、粉砂。铁路、公路系统研究表明,细砂饱和状态比潮湿状态承载力降低14%~22%,粉砂在饱和状态下比潮湿状态下降低33%~53%,见下表。

从上表分析可得出,粉砂由稍湿变为饱和时承载力虽然降低了,刚好是100kPa,相当于10m水柱的压强。但对上部构筑物而言,亦受到的地下水的浮托力,浮托力的大小与水位上升高度、构筑物体积是相关的。对于奠基于粉砂、细砂中的构筑物而言,其受到地下水的浮托力可以大于砂土降低的承载力,但是也可能小于砂土降低的承载力。当地下水上升到一定高度(远大于砂土降低的承载力)而构筑物缺少足够自重时,会导致构筑物上浮;反之地下水上升的高底仅达到构筑物基底时,由于粉砂承载力降低会致使构筑物下沉,若构筑物建成后长期受振动荷载,下沉会有加剧的趋势。

粉砂、细砂由饱和变为潮湿,看起来承载力是增加了,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地下水下降引起。位于饱和砂土中的构筑物在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时不但会失去浮托力,还增加了自重应力,沉降更加显著。按地下水中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σcz=γ’×z,

σcz――指土的自重应力(单位kPa)

γ’指土的浮容重(单位kN/m3),等于饱和容重减去水的容重,水的容重取10kN/m3

z――土层厚度(单位m)。

由该式可计算出,水位每下降1m,土的自重应力增加10kPa。

如在建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某隧道,该隧道进口明洞奠基于花岗岩残积黏质砂土中,黏质砂土工程性质与细砂相似。勘察期间钻孔未揭露地下水,但明洞施工时发现有水。该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结果明洞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历了先下沉、后上升的过程,虽然变化幅度不大,但不能满足零沉降的要求。后来对地基进行了灌浆处理。经调查,勘察工作完成于2009年,该隧道明洞施工始于2012年,2009年恰是南方普遍大旱,尤以广西、贵州旱情最重,湖南旱情稍缓,隧址花岗岩残积土中地下水受大气补给,水位变化幅度超出常规,致使勘察中提出的承载力偏大。2013年明洞施工期间,访地区雨季连续60天无干旱,但由于隧道建成后壅水,地下水缓慢回升,受地下水浮托力的影响,隧道明洞部位稍有抬升,约1~2mm。一般而言,该区域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2~3m,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幅多达5.0m,从勘察时无水,到注浆施工进水位高出隧道底板充分说明地下水变化幅度之大。

1.2地下水位变化对材料的腐蚀性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9)》表12.2.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GJ C20-2011)》附录K.0.2指出,Ⅰ、Ⅱ类环境无干湿交替作用时,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腐蚀介质硫酸盐含量数值(界限指标)应乘以1.3,从而可以得出,地下水位变化使建筑物受到干湿交替作用,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对硫酸盐腐蚀的抵抗能力。

《铁路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中指出,处于水位变化区和处于干湿交替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3(见规范4.3.1);水和土中的氯盐的对混凝土腐蚀性需在有干湿交替作用下才能发生(见规范4.3.2);地下水变动是划分破坏环境作用等级的重要依据,(见该规范4.3.5),该表中“频繁接触水”与“处于水变动区”均与地下水位变化频率相关。

《铁路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表4.3.1)   《铁路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表4.3.2)

《铁路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表4.3. 5)

此外,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对隧道涌水量、边坡的稳定性有重大影响,本文不作详述。

2隧道工程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2.1隧道排水对水文地质环境环境影响

如京广铁路南岭隧道,该隧道穿越南岭山脉的五盖山与骑田岭夹持地带的剥蚀低山丘陵区,隧道全长6061.8 m,隧址岩溶发育、隧道受岩溶地下水危害严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对影响隧道的地下水均采用以排为主的方案,随着隧道施工进展,由于岩溶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安全和地质环境的危害日益加剧,逐步调整了施工方案,对地下水危害严重地段采取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尤其在生潮垅岩溶最为发育地段,选用正洞以堵为主、平行导洞以排放为辅的措施。南岭隧道运营14年来,因平行导洞漏水严重、涌水量大,造成南岭隧道顶部岭白塘、生潮垅以及下连溪溶蚀洼地地表塌陷复活、扩大,特别是岭白塘新生陷穴达13处。据观测资料统计,通过洞内各种途径排出的泥砂量已达80余万立方米,造成隧道中心水沟泥砂淤塞,涌水量增加,隧道基底长期浸泡,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2004年岩溶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隧道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地下水降落漏斗,在降落漏斗内地下水水流速度急剧增加,水力比降超过黏粒土抗渗透比降,地表黏粒不断被地下水带入隧道排水系统中,从而导致隧道越排地下水,水力梯度越大,排出泥砂越多,原地表塌陷复活、增大,并形成新的渗流通道,引发新的地面沉陷,导致水井水位下降,浅部泉水消失,形成恶性循环。这一实例说明,隧道工程长期排水改变了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引发了系列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2.2隧道壅水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埋隧道在穿越含水层时,需防止施工过程产生突涌,进行了灌浆加固,隧道建成后在浅埋带形成了止水帷幕,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会壅高地下水位,或截断、改变局部地下水流向,使地下分水岭迁移或局部形成新的分水岭。如图1所示,为某隧道浅埋段,地下水原流向为由北向南,隧道建成后使浅埋段地下水位上升,形成新的分水岭,隧道北侧地下水往绕渗(图中,实线箭头为原地下水流向,虚线箭头为隧道修建后地下水流向)。由此可导致原地下水上游区沟谷中农作物区浸没,房屋地基下沉,亦即隧道浅埋段浸没,若上游地下水侵入到边坡软弱结构面中,尚可引起边坡失稳;下游局部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居民水井水位降低,减少,部分泉、井水消失。

3小结

水文地质环境与隧道工程是密切相关的,是相互作用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便于隧道施工,隧道建成后会改变当地水文地质条件,主要体现在地下水水位变化增大,地下水径流改向、绕渗,水力梯度改变。地下水位的变化同时会引起特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变化,如粉砂、细砂承载力降低、湿陷性黄土沉陷、膨胀岩土遇水膨胀等。因此,做好隧道与水文地质环境的分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不要轻视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即便是2~3m变幅,其作用也是巨大的。

隧道勘察工作中,尤其是进出口段,铁路隧道勘探孔深度一般地层控制在进入隧道底部(路肩设计标高)以下3~5m,公路隧道一般岩土勘察探深度至路线设计高程以下不小于5.0m。两者均从工程物理力学性质出发,未考虑是否需查明水文地质条下,从而导致未见地下水亦可终孔。在实际勘察工作中,隧道勘探深度应能查明地下水位,或进入相对隔水层3~5m为宜。

隧道勘察工作中加强水文地质环境勘察工作,有利于指导隧道施工选取合理的截、堵、引、排水措施,避免隧道在建及运营期间,引发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建筑学堂 | 深基坑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应采取的技术
    建筑学堂 | 深基坑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应采取的技术

    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深基坑施工涉及到的专业技术范围广泛,包括工程力学、土力学、工程施工技术等十多个专业,其施工安全对施工人员、施工项目,甚至社会带来很大影响。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还会对施工单位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基坑可能产生的...

    1445 基坑 施工安全 旋喷桩 工程桩 搅拌桩
  • 建筑常识 | 试桩静推试验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
    建筑常识 | 试桩静推试验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

    试桩静推试验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解答】1、加载分级:可按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10—1/15,一般可采用5~10kN,过软的土可采用2kN级差。2、加载程序与位移观测:各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2min后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载循序,如此循环5次,便完成一级荷载的试验观测。加载时间应尽量缩短,测量位移间隔时间应严格准...

    862 建筑知识 建筑学堂
  • 建筑百科 | 工程项目雨季施工保技术措施
    建筑百科 | 工程项目雨季施工保技术措施

    我国大部分区域雨季时段较长,给施工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炎热和台风等极端气候条件也会对施工作业安全造成威胁。为确保不同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一、雨季施工措施1. 加强雨季施工管理,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工作。重点抓好基础工程施工,防止塌方事故发生。2. 进行施工现场防洪排水工作,保证主要运输道路可用。检查电气设备防水和接地情况。3. 对...

    1274 施工材料 雨季施工措施 施工安全 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
  • 建筑技术 | 地下混凝土结构防水细部构造做法
    建筑技术 | 地下混凝土结构防水细部构造做法

    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1) 后浇带分为收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收缩型后浇带一般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施工,沉降型后浇带则必须待高层部位主体结构施工结束、沉降基本完成后浇筑。(2)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3)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4) 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

    1858 混凝土 砖墙 浇筑 基槽 隔墙
  • 建筑技术 | 手工电弧焊作业安全技术
    建筑技术 | 手工电弧焊作业安全技术

    手工电弧焊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一)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的电弧热,使焊条金属与母材熔化形成缝的一种焊接方法。焊接时,母材为一电极,焊条为另一电极。电弧是在焊条—母材之间的空隙内通过外加电压引燃。由于开始弧时,两电极及其间的气隙尚未充分加热电离,为了加强气体的电离作用,电极之间应有较高的电压,这个电压称为空载电压。一般直流电焊机...

    1176 建筑课堂
  • 建筑课堂 | 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的注意事项
    建筑课堂 | 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的注意事项

    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注意事项安装方法除应遵守常规的电气设备安装规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的漏电保护器不得接反。如果接反,会导致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脱扣线圈无法随电源切断而断电,以致长时间通电而烧毁。3.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漏电保护器只能作为电气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附...

    1948 安全防护
  • 建筑文摘 | 激光测量仪的施工方法
    建筑文摘 | 激光测量仪的施工方法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1层或2层。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这4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

    1355 建设
  • 建筑技术 |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技术 |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技术研究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许多优点是一般采暖无法比拟的,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卫生性、节能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形式,将越来越多地推广使用到建筑供暖中。本文对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概述了其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是以温度不高于 60 ℃的热水,在埋置于地板下的盘管系统...

    231 施工技术 外墙 建筑环境 地坪 施工现场
  • 建筑理论 | 工程造价控制在各阶段的措施
    建筑理论 | 工程造价控制在各阶段的措施

    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编制初步投资估算,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投资估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即为该项目国家计划控制造价。3、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

    1845 造价 工程造价 造价管理 工程量 建筑安装
  • 建筑课堂 | 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建筑课堂 | 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考量因素。暖通工程作为民用建筑中的关键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和能源效率。本文旨在分析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的要点,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高标准。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包括:1、设计阶段的充分准备:在施工...

    1404 民用建筑 工程施工 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
  • 建筑百科 | 施工阶段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建筑百科 | 施工阶段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基建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做好施工图预算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①做好施工图的预算审查工作。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类型、性质和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施工图预算文件质量等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定。②做好招标标底的编审与合同价的监督工作。标底可由建设单位自己编制,也可以委托设计单位或者有法人资格的咨询机构编制。但...

    433 项目管理 造价管理 基建工程 标底 招标文件
  • 建筑百科 | 铁路混凝土养护温度检测方法规定
    建筑百科 | 铁路混凝土养护温度检测方法规定

    铁路混凝土养护温度检测方法规定?【解答】(1)在结构偶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可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2)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当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时,测温孔应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分别设置;大体积结构的测温孔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置。(3)检测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

    425 混凝土养护
  • 建筑教学 | 建筑人防工程的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
    建筑教学 | 建筑人防工程的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

    1.人防工程内不应设置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残疾人员活动场所。2.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医院病房宜设置在地下一层,当需要设置在地下二层时,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3.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邻近直接通向(以下简称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可设置在值班室、变配电室等房间内;当地面建筑设置有消防控制室时,可与...

    1348 建筑 建筑消防 消防水泵 门窗 防火墙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工程进度控制监理工作
    建筑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工程进度控制监理工作

    [1一般规定[1.1工作依据1合同文件;2工程总体进度计划;3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1.2控制原则1总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总体安排、阶段控制、分项管理、按月统计,确保合同工期。对应到进度计划上分别为总体工程进度计划、阶段工程进度计划、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2合同原则:监理对进度控制的目标应符合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期目标。3质量原则:监理工程师...

    479 施工技术 铁路工程 工程变更 工程量 工程质量
  • 建筑技术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建筑技术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高效节水灌溉是所有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的灌溉方法,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土渠输水方式基础上经历了防渗渠和管道输水2个阶段,用水利用系数从0.3逐渐增加到0.95,灌溉模式由原来的地面灌溉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用水系数由0.3逐渐增加到0.98。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匮乏,传统农业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水资源消费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

    427 工程项目 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