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赏析 |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小林 点击 :

摘要: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伟人毛泽东出生地韶山被列为革命圣地之一,它成为了众多画家进行创作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韶山画作。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黎雄才、钱松喦、宋文治等一批国内顶级画家先后前往韶山创作写生。其中,傅抱石以韶山为对象反复地锤炼,创作过多幅写生作品。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傅抱石根据1959年到韶山写生基础上所创造的丈二钜制《韶山诗意》,以飨藏家。145×360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丈二钜制《韶山诗意》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1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2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3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4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5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局部-6

傅抱石丈二《韶山诗意》,馆级钜制 | 国画赏析

△傅抱石《韶山诗意》中钤印

【题识】韶山诗意。一九五九年六月赴毛主席故居写画美不胜收之景色,今作此不及万一也。傅抱石并记。【钤印】傅抱石(白)、偶然为之(白)

建国后,自中国画写生运动以来,以风景名胜写生为基础的中国画革新的确为陷于困境的山水画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从1958年开始,山水画写生风气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悄然发生改变,原先几乎纯粹以传统风景名胜的写生为中国画改造服务的最初动机,渐渐演变为社会政治生活服务的国家美术战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政治化,相关革命圣地逐步定型,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也不断丰富。从韶山到南湖、从井冈山到瑞金、从遵义到延安、从重庆红岩村到南京梅园新村等,大凡中国共产党革命所经之处,一一都被圣地化,成为无数民众瞻仰的场所。画家们也由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写生,发展到专门的革命圣地写生,再逐渐兴起以革命圣地为题材的创作风潮。使得山水画开始背离传统文人画趣味而朝着革命主题的方向发展,开始形成新的形式语言和新的美学风格。

作为毛主席故里,韶山是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革命圣地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从此,它成为了众多画家进行山水艺术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创作出了数量众多、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耳目一新的韶山画作。画家们真诚地将韶山的革命精神和山水之美融于笔端,殚精竭虑,或融合西方技法,或演绎传统技巧,创作出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韶山画作。其中,傅抱石无疑是较早从事韶山系列创作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傅抱石(1904~1965)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新中国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傅抱石一生中比较重要的写生活动有1957年的东欧写生、1959年的韶山写生、1960年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1961年的东北写生、1963年的江西写生等,其中1959年的韶山写生是傅抱石比较重要的写生活动。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在湖南群众艺术馆馆长周汉平、韶山招待所所长赵伯秋和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段千湖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韶山写生作画。他不仅游览了韶山八景,还参观了许多与毛主席早年革命活动相关的遗迹,尤其是对以毛主席故居为中心的自然环境,诸如背后的韶峰、毛主席少年时游泳过的池塘、劳动过的水田、读书处和毛震公祠等都做了仔细观察,认真勾画不同角度的草图,以速写记录的手法收集创作素材,可谓全力以赴。

此次创作,傅抱石极其认真,从其经营的多幅草稿可见,不仅内容相当细微,可谓费尽心思。标志着傅抱石脱离了写生层面而进入特定的主题创作,成功地完成了从一般山水向特定山水的转移,表现出一种与韶山革命精神相吻合的浓郁、清新的鲜明面貌。

就在傅抱石从韶山归来一周后,毛主席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进行实地调研。歌颂中国人民战天斗地风貌的《七律·到韶山》初稿正是诞生于此间。毛主席回韶山在社会上引发了1949年以后第一波韶山热。同时,傅抱石的「韶山组图」亦通过公开展览和出版,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传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发挥着相当的示范意义。这为当时的许多画家开启了一个挖掘新题材的思路,引发了后来众多山水画家表现韶山的风潮。

「韶山组图」以独特的艺术创造,昭示着1960年代山水画新兴美学趣味的崛起。同时,傅抱石亦迎来了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在完成「韶山组图」不久,傅抱石应邀为北京新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毛主席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从「韶山组图」到《江山如此多娇》,其艺术创作推向了新的里程碑,也确立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傅抱石1959年6月写生归来,韶山及毛主席《到韶山》诗意的创作便成为其重要主题之一。本幅《韶山诗意》如广角镜般俯视写韶山冲全景,画面似展卷式横向延伸较宽较广,突显故居的位置之余,兼能纳取周边较多景色入画,以配合韶山之题旨。 在构图上,故居置于全画最瞩目处,亦即黄金分割点。右边见浓荫密集的大片松林,伸延出路旁的几株老松,也许是毛泽东幼年玩耍时攀爬之物,左方半隐于树丛后的一块池塘,正是毛泽东少年时游泳处,背景最高点乃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韶峰。

全画以实景入图,取景角度经精密推敲思考,既显示地理环境,突出主景,与主角生活有关的细节景物亦无遗漏。韶峰矗立其后,符合实际,也衬托出高山仰止之喻意。韶峰及其它山脉满目苍翠,抱石先生用加墨的石绿。溢发出生机的色彩。抱石皴与墨色的点厾、渲染融为一体,繁茂清逸。其描绘手法写意,用色不多,但苍润秀丽,极见协调悦目。在处理严肃具政治意味的题材下,仍能显示画家个人风格面貌兼具浪漫色彩,这正是傅抱石笔下这类题材的特点所在。

此画为傅抱石以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家乡韶山为对象而绘制的写生纪游之作,寄托出画家对毛主席的崇敬热爱之情。全幅以丈二形式呈现,将毛主席故居和蓊郁的丛林、竹丛以及明澈的水塘、宽阔的道路、高挺的韶山峰峦、起伏的山川在笔下绘写出来。画家将水墨、浅绛和小青绿山水相融汇,又将西方的色彩观念和素描造型手法加以融会贯通,营造出韶山地区特有的山水景物,呈现出青碧蓊郁、秀美幽邃、迷离苍茫的审美意象。全幅气势恢弘雄伟,格调清新自然,为傅抱石革命纪念地题材的经典巨作。

傅抱石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其作品傲居全球,被世界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尤其是这些有着特殊时代背景和题材的山水画,也非一般的山水画所能比拟,可谓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意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最集中的美学趣味。《韶山诗意》所表达出的深邃意境与众不同,并无以替代,加上寄注其间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发自肺腑的赞颂,形成了高妙的诗境与神奇的画境的完美呈现,堪称画家晚年的巍然杰构。

2019年春,傅抱石的红色经典巨作《韶山诗意》(69×93cm)于广州以5807.5万元成交,刷新傅抱石韶山题材作品的市场纪录。今有幸首次重磅推出傅抱石先生同类题材的又一重要力作,尺幅之巨,为目前已知市场上可流通之最大尺幅。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识者当重之。

相关文章

  • 国画作品 | 潘天寿代表作《红叶独立图》重磅首现!
    国画作品 | 潘天寿代表作《红叶独立图》重磅首现!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1897~1971)是美术史学界在20世纪的末期广泛认同的“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一代宗师潘天寿先生深耕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创新,他致力于将山水画与花鸟画结合,将工笔画与写意画结合,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的新机。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潘天寿代表作《红叶独立图》,以飨藏家。4尺。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

    928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传世国画赏析 | 仇英国画作品《秋江待渡图》图赏
    传世国画赏析 | 仇英国画作品《秋江待渡图》图赏

    《秋江待渡图》作者:仇英,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87×100.7cm,材质:绢本设色仇英(约1498-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 中国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尤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2002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传世国画作品 | 文徵明书画《山水诗画册》图赏
  • 国画图片 | 张善孖张大千合绘《群虎图》丈二巨制
    国画图片 | 张善孖张大千合绘《群虎图》丈二巨制

    张善孖张大千昆仲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一对有名的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年长的张善孖曾在弟张大千艺术起步与发展上多有提携、扶持,两兄弟之情谊非同一般。兄弟二人于中国画各个画科无一不精,亦有珠联璧合之作。张善孖以画虎名噪一时,为近代中国画虎第一人。下面从本人藏品中悉心精选呈献张善孖张大千合绘丈二巨制《群虎图》,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张善孖张大...

    974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传世国画作品 |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高清古画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丁观鹏《乾隆皇帝洗象图轴》高清古画欣赏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画的是扮作普贤菩萨模样的乾隆皇帝,正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自己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此图虽然仅署丁观鹏一个人的名款,但实际上应是件中西画家的联手之作。图中具有肖像写实特征的乾隆皇帝,其面部当出自西洋画师郞世宁之手,而略带夸张变形的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则由丁观鹏主笔。丁观鹏 乾隆皇帝洗象图轴 1...

    796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冯远国画作品《元曲画意》
    国画欣赏 | 冯远国画作品《元曲画意》

    核心提示: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冯远是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大家,以擅长表现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的人物画著称,其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旨趣与审美追求在当代画坛尤为突出。下面为美术资料网藏品,冯远写意人物画作品《元曲画意》。4尺。2001年作品。手机简单拍照,图...

    848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赏析 | 赵望云《雪天驮运图》盛年丈二巨制
    国画赏析 | 赵望云《雪天驮运图》盛年丈二巨制

    赵望云(1906~1977),名新国,二十三岁始署望云,河北人。曾为中国美协理事,美协西安分会主席。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当代中国画推陈出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长安画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赵望云丈二匹...

    628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赏析 | 董寿平代表作《黄山松云图》丈二巨制
    国画赏析 | 董寿平代表作《黄山松云图》丈二巨制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鉴赏学家。他的画风苍劲浑朴,布局精到,清新典雅,多以黄山奇峰老松为题,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气韵的统一,代表文人画天人合一的精髓。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董寿平代表作《黄山松云图》,145×360cm。本幅山水墨色沉稳,用笔老辣,构图雄伟开阔,属晚年之力作,实属难得一观。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

    1192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著名国画欣赏 |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图赏
    著名国画欣赏 |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图赏

    《浒溪草堂图》作品是文徵明六十六岁时所作。描绘的是吴邑沈天民的浒溪草堂,既反映了草堂主人淡泊明志,不追逐名利的品格,又映射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秉性,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本人的好恶。△ 明 文徵明 浒溪草堂图(全卷) 26.7142.5《浒溪草堂图》原藏沈天民家中,明末遗失。沈天民曾孙沈培风少时曾在朋友姚子文家见到此画,想要购回,却终究没好意思开口,一直是心头的一块...

    849 国画知识 国画图片 传世国画赏析
  • 传世国画作品 | 郎世宁《马术图》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郎世宁《马术图》欣赏

    阿睦尔撒纳与初登准噶尔部汗位的达瓦齐因利益冲突而相互交战,阿睦尔撒纳战败后,请求归附清廷、谒见乾隆皇帝。对于阿睦尔撒纳的主动投清,乾隆皇帝大喜过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杜尔伯特三车凌、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归附,他进一步了解到准噶尔内部的情况,从而坚定了借准噶尔部内乱之际出兵的信心,以完成祖父康熙帝、父亲雍正帝“两朝未竟之业”。考虑到阿睦尔撒纳还未出过痘疫,因此觐见...

    1237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著名国画作品
  • 国画鉴赏 | 吴湖帆青绿山水代表作《翠岫琼林》
    国画鉴赏 | 吴湖帆青绿山水代表作《翠岫琼林》

    从近年吴湖帆作品的拍卖纪录来看,行情最好的是他的山水,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不愧为海派山水画的翘楚。2017年北京春拍中,其1939年作《翠岫琼林》以977.50万的高价成交。《翠岫琼林》为吴湖帆一生反复描绘的母题。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吴湖帆盛年青绿山水巅峰之作《翠岫琼林》,以飨藏家。设色纸本,镜框。67×33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

    453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传世国画赏析 | 王绂云根丛篠图页
    传世国画赏析 | 王绂云根丛篠图页

    本幅墨笔画坡石丛竹,左边款:”王绂“。印”孟端“朱方,乾隆对题一页。有安岐、项子京藏印三方。画家王绂简介王绂(1362—1416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官中书舍人。幼小聪明好学,学识渊博,性高介绝俗,精通书法,能诗善文,有《王舍人诗集》传世。善画山水墨竹,山水画...

    483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国画欣赏 | 李可染《源远流长图》晚年钜制
    国画欣赏 | 李可染《源远流长图》晚年钜制

    李可染(1907~1989)晚年的山水,静穆与壮美浑然天成,墨韵与神韵交融。这山水既有传统山水的阳刚壮美,又有艺术家对自己河山的感动,同时又是他个人水墨语言的一种表达。1979年至1989年,是李可染先生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他艺术上最重要的十年,更是他创作之路的巅峰十年,创作出许多经典名作。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李可染1987年重墨山水钜制《崇...

    1302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著名国画鉴赏 | 曾鲸《王时敏像》欣赏
    著名国画鉴赏 | 曾鲸《王时敏像》欣赏

    曾鲸(1568~1650年),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擅长肖像画,兼画花卉。他一生的艺术活动主要在福建、浙江、江苏一带,后旅居南京。曾鲸工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经其改进的肖像画风格盛行于明末清初,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几乎一统肖像画坛。曾鲸《王时敏像》中国肖像画在没有经过曾鲸改进以前,明代江南一带的画家都是用淡墨勾线,之后施粉彩渲染。曾鲸也擅长这种传统技法,但后来...

    1504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国画鉴赏 | 林风眠国画《荷塘》馆级丈二巨制!
    国画鉴赏 | 林风眠国画《荷塘》馆级丈二巨制!

    林风眠(1900-1991)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一代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大将。其彩墨风景画开创了中国当代彩墨画的先河。荷塘是林风眠笔下常见的题材。下面精选呈献林风眠彩墨纸本...

    1067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