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图文]

时间 : 05-20 投稿人 : 欢欢 点击 :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看中国画很重要的是能不能传神,从战国到汉代,很多哲学家都曾经讨论过“形”和“神”的关系,但是汉代以前在绘画的审美上基本上是不自觉的,一直到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中国画史上才有最早的美学标准,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顾恺之传神论,简称“恺之传神”。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顾恺之生活在玄风颇盛的东晋时期,他与许多谈玄论道的士人相交,自然受到汉末魏初“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玄学清谈直指人物内在的才性、才情与才能,注重人物个体独特的生命特征,即对“神”的重视。这时期出现了许多与神结合的品评词汇,如神明、神气,神色、神清等等。所以顾恺之主张看人不能只看其骨相与言论,还必须观其内在的神,画之妙不在形体而在内在精神气质。大家都知道顾恺之擅长画人物,尤其注重眼睛的刻画,他每次把人像画成,为了追求传神,他对人物揣摩摸索,做到极尽神情,因而他有时心中没数的时候会数年都不画眼晴。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大意为身体四肢的美丑,本来就和人物的传神精妙无关,而传神的写照,都在这一点眼神。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所谓神,泛指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特色,人物就是他的内在品格精神才学风度,花鸟就是它的灵性特征寓意韵味,山水就是山势意境寄托理想等。如人物画画家要善于捕捉到所绘人物各具特色的内在精神气质。传神论可以溯源到庄子关于“神”与“真”的认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世说新语》记载了顾恺之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名士裴楷绘制肖像画的事,他在画中裴楷的面颊上平添了三根毫毛。有看画人问他缘故,顾恺之说:“裴楷长相俊朗且有见识才能,这正是体现他见识才能的地方。”听后,看画的人再寻思端详,确实觉得添加了三根毫毛之后,画中的裴楷果然神气活现。顾恺之生活在东晋朝代,二人前后相差近百年。不难判断,顾恺之并未见过裴楷,他所绘制的“裴楷像”,是凭借想象完成的作品。在顾恺之看来,“裴楷俊朗有识具”,俊朗是其外表,而博览群书、精通理义,才是他值得被描绘表现的内在。这正是顾恺之通过“无中生有”,打破固有认识,实现人物画“传神”的用意所在。顾恺之认为画家要抓住人物最富有感染力的瞬间,从而表现出“悟对通神”的效果。如他的《洛神赋》。其题材来自三国魏曹植所写《洛神赋》的故事。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远望洛水女神飘飘而来。站在岸边的曹植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欲去还留,流露出倾慕之情。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把几个故事的瞬间画的很传神。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中国绘画虽有山水、花鸟、人物分科,“传神写照”这个美学命题一经产生,便作为三者的最高标准传诸后世。我们去鉴赏中国画作品,要透过表现看内在的本质,人物画要其性格气质,花鸟画如荷花要看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山水画要看是否气势恢宏或清秀,是否可居可游可隐。如果画家不能把对象的内在东西画出来,就是普通的作品。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顾恺之的思想引入画论之中影响极为深远,他的“传神论”与后面讲的谢赫的“气韵法”在《画品》一书中生成“神韵”这一范畴。在魏晋时期,正值中国画论草创起步之时,顾恺之成功地提出了“传神写照”这一中国画美学命题,确立了“传神”这一美学范畴,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将我国的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追求神韵和内在美成为中国审美品格的重要基点,也成为衡量和评价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品评标准。

(请手机横屏浏览)

【美育专栏】恺之传神 | 美术评论

(顾恺之洛神赋图南宋摹本)

相关文章

  • 中国万年历史《绘画史记》史圣黄永镇[图文]
    中国万年历史《绘画史记》史圣黄永镇[图文]

    艺术简介黄永镇先生,1942年生于吴玉章、赵熙故里—四川省自贡市荣县, 祖籍湖南,湖广填四川移民,土家族。字一赢,号天马斋主、黄杨、湘人123。1960—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深造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万年历史《绘画史记》史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穿越历史时空》《易学风水》融创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万年历史《绘画史记》文化研究会...

    156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图文]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图文]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全球多方面处于失序状态,人们的恐慌加剧。在这场突变中,以往西方美术史研究中关注度并不高的瘟疫母题作品进入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鼠疫到十八世纪的法国马赛瘟疫的千年时间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尼古拉斯·普桑、马尔安东尼奥·雷蒙迪、拉斐尔·圣齐奥等诸多艺术家均留下了瘟疫题材的画作,记录着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惨痛景象。然而,此类作品中大多描绘的是群体性惨烈景象...

    73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18年度特别推荐画家:胡生旺[图文]
    2018年度特别推荐画家:胡生旺[图文]

    【艺术简历】胡生旺,笔名:一伟。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就读于中国画艺术创作院首届创作研修班。师从张道兴,程振国,张复兴,刘立勇,任惠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香堂雅集画家,现居北京。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美术作品展并有获奖。《幽居图》230×124cm《侗乡欢歌图》230×140cm《高秋图》240×124cm《清呤雅兴左图、祥鹿图右图》...

    85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家该如何正确回答: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图文]
    艺术家该如何正确回答: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图文]

    专栏 | 小李乱弹:艺术家该如何回答文/李季  艺术家该如何正确回答“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如果你也是艺术圈的从业者,并且很不幸的是需要在公众场合Social的角色。那么“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这个艺术圈内万年最恶劣问题你一定要想好如何应对。如果一位艺术家如果在开幕酒会上很紧张,除了担心自己的作品卖不掉之外,就是担心被热心的非圈内观众问这个问题了。如果你作为媒体人,为了艺术家的逼格与...

    87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李赵名[图文]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李赵名[图文]

    【艺术简历】李赵名,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小二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龙舟竞技》参加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太阳出来照四方》获得四川省纪念抗战五十周年大展一等奖,《乐园》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重庆言子》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商鞅变法》入选全国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览。《核酸候检图》180×120cm艺术是对生命形态的鲜活记录从历史角度来看,艺术是对生活的...

    177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2年特别推荐的著名艺术家:苑文光[图文]
    2022年特别推荐的著名艺术家:苑文光[图文]

    苑文光,男,出生于1948年2月,原籍山东。69年前天津在学,大专学历,69年下乡内蒙古土右旗插队,71年选调包头市五七师范,74年入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中教高级。主教历史科,兼教书法,多年来培养出不少人才喜好书法,自学成才各体书法均有涉措,主攻草书在近几年各大赛中,多次获金奖。现为中国书法史学会理事、中国艺术促进会顾问、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院、北东方翰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联盟主席团名誉主席...

    6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写在画布上的生命和灵魂——禅意油画家永觉法师[图文]
    写在画布上的生命和灵魂——禅意油画家永觉法师[图文]

    艺术本来是来自于自然的生活,是艺术把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空间维度,然后在画笔上表现的生命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其实不然,当我们去读一副艺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能够与艺术家在灵魂上有个沟通。因为,写在画布上的是艺术家的生命与灵魂。我读过很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写过很多艺术评论,真正能够引起我思想共鸣的并不多。然而,当我读了永觉法师的艺术作品却不一样。几年前,我的一位...

    25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汉代的年味儿[图文]
    汉代的年味儿[图文]

    当今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肇始于汉代。秦代及西汉初年是以农历十月为岁首的,而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了《太初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官方历法。《太初历》认定正月为岁首,正月一日为“正月旦”,史载:姓等奏不能为算,愿募治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减,以造汉《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侯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与焉。…...

    10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偏爱清白菜根香——历代绘画中的白菜[图文]
    偏爱清白菜根香——历代绘画中的白菜[图文]

    白菜之名,平淡无奇,似乎看不出惊人之处。但典籍中记载,白菜古称“菘”,其名可谓雅致,其节不失高雅。据《本草纲目》记载,根据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野蔬草虫图(中国画)许迪小小的白菜,虽然没有传统国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高规格“待遇”,但仍受到很多画家的青睐,在传统画史上留下了别具一格的风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野蔬草虫...

    10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教授书法艺术琐谈[图文]
    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教授书法艺术琐谈[图文]

    纸媒、数字产品和网媒鼎足长存的时代,毛笔早已退出了传统社会里的实用功能,然而,面对千崖起伏、沧桑满怀的文化江山,书法不应成为太遥远的怀旧符号。尽管当代书法缺乏一种内在的批判冲动和理性关怀,但是毕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花样年华”。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文化气氛是一种处处渗透的精神契约。渗透到细处,所以使绘画灵秀、使书法雅致、使瓷器造极,甚至使市民娱乐也抖擞起来。”这份“精神契约”蕴含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193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虚拟人快速爆发 2700亿元数字人市场谁来分?[图文]
    虚拟人快速爆发 2700亿元数字人市场谁来分?[图文]

    “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上线不到一个月,仅凭两条视频圈粉超500万,妆容“出圈”引发真人美妆博主争相秀仿妆。AI人类观察者MERROR在节目《TALKTOAIMERROR》中,从好奇心和探索欲作为出发点,与人类嘉宾进行多个维度的对话,引来“AI少女”小冰前来问候:“和你一起携手进入虚拟人类与人类混居的时代。”对于虚拟数字人,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从国外虚拟网红LilMiquela、虚拟...

    13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年度评选名家名作——著名书法家李羊民[图文]
    年度评选名家名作——著名书法家李羊民[图文]

    艺术简介李羊民,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著有《篆刻大图解》、《万国金石印谱》等,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国礼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北京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北京京华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辽宁...

    36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庭院深深深几许——观贺文斌画作有感[图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观贺文斌画作有感[图文]

    宝带桥Baodai brige 130x110过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非过秋千去。江南的园林,江南的女子。想象中,关于江南的画作应该是轻柔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脘凝霜雪。”关于江南的画似乎不应该是画出来的,不应该是描出来的,而是轻轻吹出来的。信手几笔,浑然天成。...

    23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呼吸的生灵展:装置是空间首饰是雕塑[图文]
    呼吸的生灵展:装置是空间首饰是雕塑[图文]

    引发人们各种想象的“空中花园”,在设计师眼中有很强的生命感。这个装置由铝合金框架和特殊塑料条编织组成,可以拆卸和组装。在这个组合的装置中,每个单件都长了一个大孔,张小川说:这是留给它们呼吸的。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颜英日前,杨青策展的“呼吸的生灵”展览在广州正佳广场的5楼举行,展出张小川设计的四组首饰作品、两组空间装置作品。设计师将大自然的美妙编制...

    46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国际拍行蚕食中国艺术市场背后[图文]
    国际拍行蚕食中国艺术市场背后[图文]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东京中央五周年拍卖“紫气东来”中国艺术品夜场推出逾千件艺术瑰宝;香港苏富比今年也将再度开启中断十年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国际拍卖行正在不断加大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上拍比重。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内地市场呈现持续调整态势,面对不断被蚕食的艺术市场份额以及拍品资源和藏家资源的 流失,内地拍卖行又该如何应对呢?国际拍场刮起“中国风”近年来,不少中国藏家频繁现身海外参与竞拍,甚至不时创 造...

    17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