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小李乱弹:艺术家该如何回答
文/李季
艺术家该如何正确回答“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
如果你也是艺术圈的从业者,并且很不幸的是需要在公众场合Social的角色。那么“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这个艺术圈内万年最恶劣问题你一定要想好如何应对。如果一位艺术家如果在开幕酒会上很紧张,除了担心自己的作品卖不掉之外,就是担心被热心的非圈内观众问这个问题了。如果你作为媒体人,为了艺术家的逼格与自身安全,也请极力回避提问这样的问题。
艺术家被记者提问: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气氛很尴尬
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对于如今的艺术家这个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不亚于完成一篇关于《回答艺术本体与个体的逻辑关系—并分析自1940年战后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后人本主义诉求的精神》。艺术似乎从来都是关于灵感与荷尔蒙的游戏。尽管当代艺术有着观念先行的概念,但似乎如何正确的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zhuang)述(bi)自己的作品理念也无法逃出如下的几种套路:
开启逼格-bigger模式!!!
1、滔滔不绝型:
这个是一种官方性策略,以庞大的文字量来与倾听者的短时记忆力博弈。除了可以在镜头前充分争取时间,还能提前整理,有故事的可以文以载道,没故事的可以胡编乱造。而经过艺术家与媒体人长期实践,逐步约定一个官方的标准式回答模板,不管你是否在商业上,或是学术上取得成功。用如下模板,在给与媒体足够采访字数的同时,也可以成功的展示自己艺术家身份和标签。一般的回答开头遵循着以下的几种格式:
(1)我曾经遇到XX的事/在我小时候身边的环境是XX的/原来我的创作并不是现在这样……(故事模式)
(2)我的创作是关于自然的尊重、生命的真谛、社会的思考……/我的灵感来源于行动画派、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道家三生万物的启发……(学术模式)
没有濒临死亡的体验,或是与传奇人物的相遇,故事模式就并不建议使用。故事必须要体现重大疾病或是车祸这样的不可抗力,起码也得嗑药引来DEA的关注。而遇到的传奇人物,有个合影留念是起码的准备。这里建议故事主角也是寻找已故人士。担心说服力的话,可以在重大纪念日寻找枪手代笔一篇纪念文章,不求事事详尽,但要感人肺腑。
我的人生之所以成功,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呵呵)
而学术模式,则需要平时的知识累积。不是知识?起码也得是个段子。不从康德论述到弗洛伊德,你又该如何分析萨特的人本主义精神和马斯洛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呢?没有只身穿越川藏线,在圣洁之地披上洁白的哈达,那就不要在众人面前谈论教义的虔诚啦。记住,一定要记得上师之名,以及灌顶之后得到的法名,哪怕说出来有些拗口。
我叫王二狗,你也可以叫我法名- 哲鼻仕·尔毕
至于检验的标准也十分简单,你面对的倾听者所发出的赞叹声大于60分贝,或者脑袋的晃动幅度大于60度。恭喜您!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然也不排除资深的倾听者秉着尊重艺术的态度给予你的鼓励。
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二、惜字如金型
有着滔滔不绝的应对模式,自然有着言简意赅的对策。字少,越是考验一个人的社交力。最高境界请参考“此时无声胜有声”作为一种剑走偏锋的策略,或是天赋所赐,或是在基础的掌握之上。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不能说有什么模板可以参考,但有些硬件指标你一定得具备:
(1)颜值
哈佛大学研究都证明了颜值决定命运。一句话说完了,对方看着你的脸,如果没有下文,你的容颜能否经得住考验呢?
(2)声线
假设没有黄金比例的精致五官,那就祈祷你声线的β波频率在35-50Hz之间吧。历史上伟大的演讲者如同老干妈一样的声线让所有听众为之血脉喷张。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你觉得是怎样就是怎样”“给予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或者不说话。这型选手的回答方式常见的案例无外乎这些。如何优雅回避问题,还能给予提问者一种“你问这种问题你是白痴么?”的心理暗示,不可谓是不高明。当然这些还是基于你的硬件情况是否逼格(Bigger)
我就是那么高冷(一定要45度)
相信写到这里,大家已经很明白了该如何正确的回答本文开始的那个问题——“你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不论是作为思想阐述,或是方法论上文之中已经系统的对整个逻辑进行了分析。已经具有了问题处理的基础流程机制,根据不同个人的条件筛选可以形成不同的逻辑模型,最终都是会形成一个可执行的操作流程。
最后,只是提一句,千万别问我:“你这篇文章究竟想表达什么?”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作者简介:
1989年出生于上海,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家,艺术评论人,上海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委员。
伙聚、VART、宝库专栏撰稿人。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展览:
2010年《不存在》个展,2011年《红线—新锐艺术家联展》,2012年《春意》联展,2013年《夜袭》青年艺术家群展,2014年《日常之变》策展,2015年《初·计划 青年艺术家回顾展PLUS+》联展,2016年《尺度-2015上海小幅油画展》联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