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五千年前的先民,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加点彩。黄土下的彩色世界清华艺博藏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赏析
典藏部 龙云
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其中分布于黄河流域上游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更是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从距今约五千年开始到四千年结束,持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的马家窑文化,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连续发展的文化类型。今天,透过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彩陶壶,我们可以领略到马家窑文化高度发达的彩陶艺术风貌。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口径7cm 腹径20cm 底径8.5cm 高18cm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葫芦形网纹彩陶壶,施黑、红复彩。颈部用黑彩描绘网纹和锯齿纹,中间以一圈红彩条带纹分隔。肩、腹部先用红彩绘出葫芦形轮廓,再内填细密齐整的网纹,外绘黑色锯齿带纹。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侧视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葫芦形网纹是半山类型的典型纹饰之一。这是一种将葫芦纹与网纹相结合的复合纹饰,一般由四组或六组相互对称的束腰葫芦形组成。早期束腰不明显,之后葫芦形下半部逐渐变大,到晚期变得又大又圆。
左:葫芦形网纹彩陶壶,葫芦形中间两侧微内收
右:葫芦形网纹彩陶罐,葫芦形束腰明显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锯齿纹在半山时期也很流行。最初的锯齿及齿尖夹角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由大直角锯齿变为小锐角锯齿,锯齿窄长,齿尖锋利。最后退化为细密的毛发状锯齿,齿尖较钝。
左:葫芦形网纹单耳彩陶壶,锯齿较宽
右:平行锯齿带纹彩陶罐,锯齿细密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葫芦是人类最初使用的天然容器,菱形网格和三角锯齿是常见的几何图案。它们在陶器圆形表面上相结合,构成均匀而有规律的二方连续图案,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流露出自然质朴的和谐之美。
葫芦形网纹彩陶壶(俯视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常将他们眼中的世界抽象化、艺术化,或在几何图案中发现规律,或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并将其描绘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面。在这种红与黑、虚与实、繁与简、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里,隐藏着先民神秘的精神世界。
彩陶头像
马家窑文化
瑞典东方博物馆藏
历史赋予彩陶的意义不止于此。它在承载着中华文明古老历史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文化自信重建的过程。
1921年,一位叫安特生(J. G. Andersson)的瑞典学者,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厚厚的灰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彩陶。经过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他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又称之为“彩陶文化”。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和彩绘符号陶片(大地湾一期文化)
上世纪70年代起发掘的甘肃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彩陶。这些距今约8000年的彩陶,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哈苏纳(Hassuna)文化年代大致相当如今,彩陶研究已经回归学术本身。这些内涵丰富的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在空间上互动交流,共同构建起了欧亚大陆东部完整的彩陶文化谱系。
1921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查看地层
图片来自瑞典东方博物馆
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这一发现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中国最远古的文化,进而开始了中国文化起源的探讨。彩陶则成为寻找中国文化与西方史前文化之间联系的关键。
瑞典东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彩陶
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与中亚的安诺(Anau)文化和特里波列(Tripolje)文化彩陶纹饰相近,据此推测中国彩陶并非起源于本土,它的技术与文化传统应当来自遥远的西方。
仰韶文化与安诺文化彩陶纹饰对比
图片来自BMFEA (1943), Vol. 15, Fig. 136
为了验证中国彩陶西来说,他继续沿黄河西行,在甘肃、青海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这里,安特生发现了比中原数量更多的彩陶。这些看起来既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又彰显着地域特色的彩陶,似乎支持了他的观点。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