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图文]

时间 : 05-15 投稿人 : 小笼包 点击 :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个人简介】

吴秋华,福建省福州市人,1980年进福州市美术馆,1993年-2000年任福州市美术馆美术室主任,并担任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助理,同时担任福州业余美术学校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福州分校教务主任,2000年调入福州画院,福州画院特聘画师,工会主席,《中国艺术博览》编委会顾问,西安亮宝楼中国书画名家联谊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海峡吴氏总会书画院画师。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四条屏《时光静好》133×34cm×4

个性是国画艺术的生命力

(吴秋华/福州画院)

大千世界,不但动植物有个性,万物皆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艺术也一样。就中国画而言,它不仅具备造型基础、笔墨技巧这些基本功,还要在所画物象的神似上下工夫,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神韵”追求的是“意境”,与西洋画强调的是“真”,追求的是“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观点,所以中国画仅仅追求形似是不够的,还应该追求画面上的“神韵”和“意境”,通俗的说就是追求艺术的个性,何谓个性《现代汉语辞典》中告诉我们:个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征。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生机勃勃》171×93cm

所以就现代国画艺术而言,我认为,它的个性应该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通过接受古今中外艺术的影响和熏陶,所产生的作者本人对国画艺术“神韵”“意境”固有的理解而形成的艺术特征,以及艺术家生活阅历、文化素养、思想情感、品格操守、天赋禀性等因素在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体现。是艺术家气质的真实流露。是艺术家从客观世界获得创作灵感变成主观意象,经过艺术渲染,所形成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这就是艺术家时下所追求的个性,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说过:“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宋代苏东坡有两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就是说国画不能单以形似作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要在形象生动的神情上下工夫,而生动的神情,要用精妙的水墨技法来表达,否则就生动不起来,就谈不上艺术性,更谈不上个性。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良辰美景》90×88cm

怎样培养个性呢,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样式是在男耕女织的原始文明中诞生发展.在儒、释、道观念的混合积淀和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形成体系、具有特定内涵的绘画形式,这种绘画样式具有民族特征,是东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所以任何一个画家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就必须先深入传统,再从传统中走出来,必须经历学习和创造两个阶段的不断转换创新,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够使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徐悲鸿在他扎实的写实油画基础上,大力推行以西画写实的手法改造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体系。从而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新路子 形成自己的中国画绘画风格。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锦上添花》130×65cm

画家林风眠、李可染也是这样先建立一种根植于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体系,再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得来。他们先立足于“心物统一”.再放眼于艺术创造,即“天人合一”。形成的艺术风格就是生活与艺术实践在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感悟中的最佳体现。所以本人认为,这种深入学习传统,又具有创造性的超越传统,并在长期的学习探索中反复推敲形成的独到见解所反映出画家自己的绘画风格,就是国画艺术的个性,也是一个画家艺术创造成熟的重要标志。可见,对传统的继承是画家培养艺术个性的必经之路,也是画家必须重视的基本建设。对传统的继承,除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外,同时也要继承画面程式和笔墨技巧,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巧,那么,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就算再独特也无法表达出来,从而对客观物象的精神和灵魂的深入把握更是无从谈起,这样所表现的物象就反映不出欲达的艺术风格效果,更谈不上有个性。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前程似锦》130×65cm

国画艺术个性的形成关键在敢于创新,使作品耐人寻味。去年金秋,我们有幸在福州画院展厅看到金陵名家江宏伟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展。江先生的作品,让参观者都会产生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感觉应是参观有个性的画展才能体现出来的。而这个画展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亮”的时间长,“亮”的频率也高,不像参观有些人的作品,缺乏个性,不耐看,有一“亮”即逝的感觉。究其原因,那就是江先生的作品.是一种以崭新的风格样式,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基础上经西画写实手法改造而形成,使传统中国画无论在造型,表现手法,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有其很强的个性,不但作品清新、典雅、细腻,又有新古典的风范,而且技艺精湛,用古人所没有涉及到的西洋画写实的方法应用到中国画写神的意境之上,令人有赏心悦目之感。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时光静好》171×93cm

所以,我认为艺术贵在创新,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独创自己的风格,独创自己的个性,才能在浩瀚的艺海中生存下去。所谓创新就是创作就是创造,顾名思义,就是要有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要像李可染先生所说:学习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从中获益,创新不是抄袭,在学习古人,洋人好的东西时,不是全部照搬,而应该有选择地为我所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受到的“神韵”与“意境”,通过自己审定的笔墨技法反映在画面上,经过提炼变成自己的风格,渐渐地也就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个性,全部照搬别人的作品,套用别人的技法,同样画不出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样的作品,画出来都是别人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风格,更谈不上有自己的个性,观众看了会让人想起是学某人的或像谁的,没有生命力。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盛世春光》130×65cm

正如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如时下观众所批评的“风格雷同的作品,看一幅等于全部都看过了。”“艺术雷同等于零,”就好像市场上不去开发新产品,老卖单一品种一样,看了令人生厌。国画艺术也一样,不要老跟随在别人的背后学,要有自信心,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千万不要盲目听从别人为你所做的所谓安排,艺术画风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审美、情趣、爱好、修养都不同,盲目跟风往往会磨灭你的天赋,使你误入歧途,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所以我认为:对待别人的意见不应该盲目服从,人云亦云。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三羊开泰》171×93cm

听到意见就改,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叫“优柔寡断”,没有自信心,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不承认别人不等于不尊重别人,强调自己不等于目中无人。”要坚持画自己的画,走自己的路,只要能在美术界占有自己一席之地,百花丛中树起自己的个性,相信自己的作品同样有生命力,所以,我认为盲目跟风学些技法是可以,如果全部照搬就有失去艺术性的意义,而应该要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择其善者而取之,多练、多看、多读、多写生,顺其自然,然后再化解就能达到顾恺之先生所说的“迁想妙得”的境界,那么,古今中外所有的艺术精华无不可渗化融会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使自己的作品富有个性,充满生命力,从而为世人所接受。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旷野春早》171×93cm

综上所述,国画艺术需要个性,而培养个性是每个想成功的画家的必经之路,就是要通过努力创作出适应新的意境所需要的新技法,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风格树起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新技法,不但要动脑筋,而且要有胆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要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失败也不要紧,这是正常现象,只要自己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创造出自己的新技法、新风格,形成自己的个性,增强作品的生命力!

注:本文已发表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之友》2008年第四期,同时发表工笔画作品《紫荆鸣春图》。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骑象观音送龙图》171×93cm

业精于辛勤,艺高于刻苦

――贺“春华秋实”吴秋华画展

吴华光/文

吴秋华有句自我格言:“辛勤”是事业成功之前提,“刻苦”是艺术前进之动力。听后我深有此感,大千世界万物事业的成功秘诀都离不开辛勤的劳作与刻苦的探索,吴秋华也不例外,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辛勤刻苦耕耘之后,今天他终于迎来了举办个人画展的日子,即将展出的五十多幅工笔画精品将给观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吴秋华在工笔画创作道路上踏踏实实的绘画作风和不求惊天动地,但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做事风格。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饿鹰扑禽》171×93cm

吴秋华举办个人画展消息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都说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坚持二十年苦研工笔画而不为世人所知,甚至有人把他从事的国画专业遗忘,直至2008年吴秋华的国画作品《紫荆鸣春图》和论文《个性是国画艺术的生命力》发表在国家艺术核心期刊《美术之友》上,我才注意到他。今天他能创作出举办个展所需要相当数量的作品,而且是累人耗时的工笔画作品,尺度之大、数量之多,实属不易。惊喜过后难免对其作品质量产生了质疑,然而这个疑问也随着我看到吴秋华画后而逐渐消失,从而深信了福州美术界对吴秋华辛勤刻苦绘画的赞誉,都说吴秋华做人低调、不好张扬,是个“埋头耕耘,不问收获”的人。于其说是他性格内向所至,不如说是他对自己作品存有永远不满足的谦逊之情。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山涧有爱》171×93cm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每当我去福州画院展厅观展后去吴秋华工作室拜访,总会看到他在埋头认真地作画。福州画院传达室老林告诉我:吴秋华上班没有假日,无论是刮风下雨,逢年过节,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回去,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室作画。充分体现了吴秋华对绘画艺术的酷爱与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总是陪伴付出辛勤刻苦劳动的人。的确如此,我观吴秋华的工笔画作品,气局阔大,生机勃发,他那喜好用画全景式工笔画来表达画意的手法,在展示他扎实基本功的同时,也展现出他惊人的毅力和耐力。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群鹰会》260×65cm

另一方面,吴秋华采用工写结合的传统技法,使作品画面主次分明,并充满了文学味道,可以看出,他把自己文学修养融进了笔墨,在他笔下的山水花鸟走兽是其对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关乎生命意义的思考的形象化和艺术化,在倾注“韵”味和“趣”味的同时也提出了“形”、“神”兼备的问题,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耐人寻味。我记得2009年,吴秋华的长篇小说《他乡有泪》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然而画家写小说也招来了一些人质疑,但吴秋华告诉我:“写作只是为了提升文学修养水平,为绘画艺术服务。” 他还引用了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说过:“画家要有文学修养,如果没有文学修养,那你这个绘画作用就小了。”指明了文学修养在中国画创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旷野雄风》130×65cm

2011年1月他以“文学修养是成就中国画艺术的关键。”为题,撰写论文,相继在《中国艺术经典》和福州画院院刊上发表,同时发表了他的几幅佳作。2012年他那富有寓意的工笔画作品《饿鹰扑禽》荣获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2012当代中国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并被收藏,同时获奖作品和个人肖像简历刊登在《美术报》总第977期,使我完整地看清了吴秋华国画作品的个性风格和艺术特色:是注重画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是充盈着一种生活气息,在画中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化、情感化;是喜好“借物抒情,主张画中有“画”,使作品耐人寻味;是强调中国画艺术要有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鞭挞假、丑、恶的社会责任感。值此我理解了吴秋华为什么白天刻苦作画,晚上辛勤写作的苦心,就是为了追求中国画精髓和灵魂,让绘画作品充满“神韵”和“趣味”,形成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的意蕴,达到让人回味无穷的社会效益。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玉环戏鹦》130×65cm

为达到“借物抒情”画中有“画”这一中国画最高境界,吴秋华故意在给自己增加创作难度,将技法、神韵与作者的文学修养综合为一体,这种综合性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主体,能使画家达到“轻而易举”的创作境地。正如宋沈括所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写到这里也让我想起古人曾说:谋事求成,当以勤为径,苦作舟之精神也。从中赞叹吴秋华辛勤作画,刻苦创艺精神,为此有人引用齐白石先生的诗句:“食叶蚕肥丝自足,采花蜂苦蜜方甜”对吴秋华其人其画赞誉。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西施浣纱》130×65cm

当下国民正精神焕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鼓励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创作出无愧时代的优秀作品。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大好的创作条件!岁月为歌、艺海无涯,相信正当盛年的吴秋华会精益求精、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祝吴秋华画展圆满成功!

(作者:吴华光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福州画院特聘画师、福州霞光画院副院长。本文已发表在福州画院院刊。)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昭君出塞》130×65cm

吴秋华|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 艺术科普

《貂蝉拜月》130×65cm

相关文章

  • 马良书:我追求美感的纯粹性[图文]
    马良书:我追求美感的纯粹性[图文]

    马良书:1966年12月出生,湖北郧西人。现为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9月进入湖北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9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绘画创作实践与中西艺术比较研究。2004年6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作品曾获2007、2009中国艺术大展银奖、铜奖。出版学术著作及作品...

    166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被誉为当今浙派第一高手 看江成之的篆刻和收藏[图文]
    被誉为当今浙派第一高手 看江成之的篆刻和收藏[图文]

    江成之刻印、钤印和赏印的旧影原标题:深研浙派的江成之先生,看这位早期西泠印社社员的篆刻和收藏2018年7月14日,由海上印社、上海书画善会主办,海上印社艺术中心承办的“光前裕后——江成之篆刻艺术暨藏品展”在上海市海上印社艺术中心揭幕。被誉为“当今浙派第一高手”的江成之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此次展览共展出江成之篆刻、书法作品及篆刻、书法、印谱等藏品近二百件,再一次全面地展示这位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2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林娜万物皆有灵性。在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应当由关注对象的表象世界渐渐转向其内在生命力与本质的追求,去体悟表达对象的内在灵韵,最终发生机于胸臆,启真趣于物理。当然,这个过程首先是要抓住物像的表征,以此去诱发艺术家内心的精神生命力;它需要在观察、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反复揣摩与理解,方可达到。这个过程受到艺术家自身的性格、人文修养的影响与限制,所呈现的结果也因人而异。 林娜作品中的生...

    18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普洱茶市场: 毛茶、成品价格倒挂[图文]
    普洱茶市场: 毛茶、成品价格倒挂[图文]

    林琳普洱茶资料图片。 (@视觉中国 供图)广州日报社 (全媒体记者林琳)由于天气原因,今年普洱茶原材料大幅减产,记者在近日举行的广州茶博会了解到,普洱茶毛茶(即毛料、原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5%~40%,高端原材料价格涨幅在50%左右,然而茶叶市场整体行情仍在低位,毛茶与成品茶价格出现倒挂。与此同时,茶叶市场个别中期茶(即10年之前生产的普洱茶)品种价格出现50%左右的涨幅。据透露,...

    136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李广滨和冰雪雾凇国画艺术[图文]
    李广滨和冰雪雾凇国画艺术[图文]

    画家李广滨在黑龙江日报美术馆启幕的“冰魂雪魄壮山河——李广滨国画艺术‘冰雪·雾凇’展”上,画家李广滨向记者道出了几十年苦心孤诣冰雪国画艺术的情愫所在。在李广滨的心中,冰雪的灵魂,是宽厚圣洁的母爱,是融血入髓的乡情,是关东山川的壮景,是雄浑博大的意境。为了这份冰魂雪魄的激情,“我要赋冰雪以灵魂”不仅成为李广滨创作中不懈追求的艺术境界,更为他的绘画作品注入了灵性与神奇。尤其看他的近期画作,有一种高...

    188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高山[图文]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高山[图文]

    高山,1968年出生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湖社会员“写意兰花”画册出版2019年 高山著《水墨花卉技法名师讲堂•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313-21975-62014年 高山著《高山画兰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305-6204-8“写意兰花”作品发表2019年12月18日...

    2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全球艺术品收藏趋势:从炫富转向私密[图文]
    全球艺术品收藏趋势:从炫富转向私密[图文]

    3月6日,欧洲艺术基金会(简称TEFAF)发布了《TEFAF 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在此前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和Artprice联合推出的《2016年度艺术市场报告》中,主要关注纯艺术拍卖市场,中国纯艺术拍卖总成交量为9.14万件,总成交额为47.92亿美元,以38%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但在TEFAF的艺术品市场报告中,考虑到艺术品市场的综合销售,如私下成交等情况,中国艺术品...

    103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书画的减量是导致春拍市场下滑的主因[图文]
    中国书画的减量是导致春拍市场下滑的主因[图文]

    李可染 井冈山2015年春拍陷入五年来最低谷,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说: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约为244亿元人民币,为2011年以来最低谷,更有近10家中小型拍卖公司悄然退出春拍,或者将原本举办拍卖会的场次减少。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缩水直接触动整体市场下滑。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书画的减量,是今年春拍整体市场下滑的主要拉动因素。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

    156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高更名作:我们从哪里来[图文]
    高更名作:我们从哪里来[图文]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这是高更投入最大热情完成的作品。在做这幅画之前,高更一度贫病交加、精神困苦、绝望到想自杀,这幅画是他度过了那次危机之后,带着强烈的情绪而创作出的作品,画面源自他梦中的幻想和塔希提的生活感受。高更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整整一个月内,我几乎不分昼夜地以我前所未...

    41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生活成一个印象派:莫奈作品对我的人生影响[图文]
    生活成一个印象派:莫奈作品对我的人生影响[图文]

    克劳德·莫奈(1840-1926)油画作品《日出·印象》克劳德·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派绘画创始人之一,《日出·印象》便是他的代表作。《印象·日出》于我而言,有另一番意义。出生于海滨小城的我自幼便赤脚在海边玩耍,细软的沙子踩在脚底,海平面和蓝天相接,偶尔还有些许海鸥飞过。满眼的蓝以及温暖和煦的海风就是提及家乡时扑面而来的景象。《印象·日出》描绘了法国勒...

    16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孟云飞:练习书法可以磨练意志与强健体魄[图文]
    孟云飞:练习书法可以磨练意志与强健体魄[图文]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而“静”和“忍”则是他们特别强调的。“静”对人的身心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克服急噪的心理,古人云:“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i]三国时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即有“非静无以成学”、“宁静以致远”的名言;而“忍”字讲求耐性、坚持,曾国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万事忍为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学习书法...

    75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一张2007年银行卡成交价45万[图文]
    一张2007年银行卡成交价45万[图文]

    银行卡收藏热正在兴起  资料图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自称“卡奴”,银行卡也成为收藏宠儿。如果你手中有闲置多年的银行卡,别随便扔掉,没准它的身价还值数百元,一些稀有品种更是千元难求。记者在一家全国较大的银行卡拍卖交易网站看到,有上千万张银行卡在该网站拍卖,其中不少是近两个月集中上架的。这些银行卡被按照发卡银行、发行年份及地域的不同分类拍卖,起拍价从1元到数万元不等,发行时间越早、数量越少的卡片标价越高...

    4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视觉江南”中的传统与创新[图文]
    “视觉江南”中的传统与创新[图文]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在中国艺术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视觉江南”作为近代中国新兴的一种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在艺术性与文化性、地域性与世界性方面彰显其特有的现代寓意。它在江南特定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中生成与渐进发展,兼容并蓄、开放且包容,具有特殊的世俗性、商业性与现代性,外延旁涉与江南区域共同体密切相关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形态。可以说,上海开埠直至民国时期,以江浙沪为主流群体的近代江南视觉文化的...

    50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刚健秀挺 神韵雅逸——品读著名书法家朱非老师楷书艺术[图文]
    刚健秀挺 神韵雅逸——品读著名书法家朱非老师楷书艺术[图文]

    汉字之发展蕴含古人对字形之审美观念,唐楷之笔法、结体等体现了成熟汉字之美,达楷书之巅峰。然生活节奏加快,使为功名所累之人们变得心浮气躁,楷书耗时费力,且难于出新,使研习之人渐少。古越绍兴,书家朱非老师,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临池不辍、躬耕砚田,精研楷书数十年,渐臻佳境,闻名遐迩。朱非老师,自幼笃好书法,手追心摹欧体近50载,间或学二王、赵孟頫,及赵之谦北碑和《曹全》《礼器》二隶。品读朱非老师书法作品...

    189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香港艺术品拍疯了引发市场回暖联想[图文]
    香港艺术品拍疯了引发市场回暖联想[图文]

    吴冠中《周庄》今春香港艺术品拍卖被圈内认为是“拍疯了”,连续三天拍出三件超过两亿元港币的作品——崔如琢《飞雪伴春》拍出2.6亿元港币(不含佣金,下同),创在世中国画家拍卖世界纪录;吴冠中名作《周庄》以2亿元港币成交,创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张大千《桃源图》以2.4亿元成交,创艺术家个人最高拍卖纪录。这让心急的人马上开始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又一个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断崖式下跌后筑底已有四年说...

    128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