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俊儿 点击 :

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大陆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随着汉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历史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深受其熏陶,渐渐形成了今天的汉文化圈。我国东南沿海的有一座小岛曾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就是金门。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俯瞰金门

野饶稻黍输王赋,地接扶桑拥帝基

金门旧称浯洲,由金门岛、烈屿等岛群组成,内捍漳厦,外制台澎,是一处海疆战略要地。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经略福建沿海时,赞此处“固若金汤,雄镇海门”,故而更名为金门,沿用至今。

金门作为福建的离岛,在地理上紧邻大陆,距离厦门最近仅10海里。因此即便是在古代,金门与大陆之间的交通也相对便捷,故而早在晋朝金门便开始接受大陆移民的开发和汉文化的熏陶。

但汉文化真正意义上走入金门其实是在宋朝。南宋名儒朱熹任同安主簿时曾视学金门,并在此创设燕南书院亲自讲学授课。自此以后,这里科甲鼎盛,文人辈出,极一时之盛。一个面积仅150平方公里的海岛,三朝之间竟产生了近50名进士,这无疑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项文化奇迹。金门也因此被世人冠之以“海滨邹鲁”的美誉。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燕南书院

汉文化的输入就这样彻底改变了这座离岸孤岛的命运,在汉文化的推动下,金门开始渐渐走向历史舞台。

浯洲有幸埋皇骨,紫气南渡到金门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国祚绵长的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明思宗殉国处

明朝灭亡后,清军随之入关,旧朝的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往南方,拥立皇亲国戚建立各支监国政权力图维系汉族的统治,鲁王政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在诸位旧臣的迎立下,朱以海在浙江绍兴宣布监国。由于势单力薄,在清军穷追猛打下,鲁王无奈退至舟山。舟山沦陷后,郑氏父子又将其迎至金门,在金厦两岛上继续对抗清朝政权。

鲁王在金门一呆就是十一年,直至薨逝。在此期间,这位经历了家国巨变的王爷在金门岛上留下了许多遗迹。其中最为驰名的便是他在碣石上镌刻的“汉影云根”四个字,来感慨自己一生大起大落,辗转流离,有如行云般飘游各地,最终在此落地生根。朱以海在金门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并被岛民们埋葬于此。时移事易,如今斯人已逝,唯有那块经年的碣石依旧矗立,留下这四个红字在海天苍茫间吐露着欲说还休的无可奈何。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汉影云根

在这十几年间,金门和厦门成为满汉双方势力此消彼长的一个纽点,时而新朝占据,时而旧臣匡复,尤其是金门岛,孤悬海外,更是双方力争的桥头堡。可惜纵是有绝佳的地理优势,面对强大的清军,国祚势微的南明政权艰难经营了十八年后还是宣告了终结。久远的汉民族封建统治随着朱以海的薨逝而结束。鲁王死后不久,清军便攻占了金门。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清朝版图

金门这座曾经王气所在的小岛承载了汉族王室的血脉,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选择庇护汉文化,可以说在中华文明变迁的这一拐点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明虽然灭亡了,但南明的遗老们却并未放弃复兴汉室,为了借助民间的力量,鲁王薨逝前和这些遗老们一道加入道宗禅师所创的闽南秘密抗清组织“洪门”。洪字象征“漢”中的“土”被夺走,以表他们反抗满清迫害统治,留存汉族文化的决心。此后他们在金门岛上多次集会商讨反清复明之事,有许多早期洪门活动在此进行,金门俨然成为了孕育洪门的摇篮之一。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19世纪末厦门洪门三房腰牌

金门被清军占领后,洪门弟子又从金门出发,跟随华侨移民南洋将汉文化传播至东南亚,躲过了清政府对汉文化的破坏,为保留和传播汉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时至今日,与它相关的组织仍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旅洋华人的一支保护伞,成为捍卫汉文化的一股力量。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明末清初,金门岛上除了鲁王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便是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是曾经叱咤海疆的海盗头目郑芝龙之子。但这位接受明朝诏安的海盗头目并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希望他可以踏上科举仕宦之路。为此郑芝龙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为郑森授课,年少的郑森也因此饱读儒家经典。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郑成功画像,现藏于国立台湾博物馆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彻底改变了郑成功的命运。时间进入了明清鼎革的血色年代,“精明”的郑芝龙选择再次投机,投降清军,但从小深受儒教熏陶的郑成功却坚决反对父亲的做法,为此不惜和父亲决裂。

可是郑芝龙这次却失算了,接受招安后他立即被清庭监禁,郑成功的母亲也被清军残忍的杀害。为报家国之仇,郑成功愤然脱去青衣长衫,竖起抗清大旗。

兵少将寡的郑成功就这样展开了长达十七年的沿海抗清事业。郑成功以金门和厦门两岛作为根据地,日夜操练水军。现在的下墅港,曾是郑成功造船的地方,而像水头,料罗,刘澳等地都是当年郑成功训练水师的基地。

金门在汉文化的传播上到底有多重要? | 艺术百科

如今的水头聚落

在郑成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不到而立之年的他已成为最具实力的抗清领袖之一,金厦地区俨然成为了东南沿海的抗清中心。

不仅如此,金门还成为了南明政权收复台湾的一个起点。为了开辟更多的生存空间,郑成功从金门料罗湾亲率两万余名将士挥师东征,“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在明郑军队的努力下,台湾终于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作为战略跳板的金门在这场关乎民族尊严的战争中毋庸置疑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掀起了一场以汉人为主的移民潮。汉族移民来台后,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与民间技艺,加快了台湾的开发。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福台新咏”诗社,它是由移居于台湾的南明遗老们成立的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社团。这些大陆名儒在台湾著书立说,吟诗唱和,一时间使得台湾崇文之风盛行。

这一系列的变化改变促使台湾社会逐渐演变为一个以汉人为主的移民社会。为了维护统治,郑氏集团在台湾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进一步推动了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拓展。为日后汉文化发展成为台湾的主流文化奠定了基础。

文化无形,力量无穷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然而发挥出来的能量却是无穷的。如何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在当下显得极为重要。金门作为我国沿海地区数以百计的小岛中普通的一员,在明清鼎革的血色年代中依凭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崇文尚武的岛民,一方面,庇护鲁王,埋存皇骨,作为跳板让洪门子弟将汉文化播向南洋各地,成为捍卫汉文化的一股力量。另一方面,给郑成功提供了秣马厉兵的场所,西挡满清,东讨荷夷,克复先基,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改变了台湾的民族结构,使汉文化成为台湾的主流文化。由此可见金门这座海岛无疑对汉文化的传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而今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金门选择铸剑为犁让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有机会上岛游览观光,而明末清初那段尘封的历史也正在被渐渐公之于众,希望两岸之间可以在如何传承和传播文化方面相互借鉴学习,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章

  • 具象、意象、抽象——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具象、意象、抽象——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清代-虚谷-兰花金鱼图美析:虚谷,安徽歙县人。清代画家。俗姓朱,名怀仁。初任清军参将,后出家,名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他经常携着笔墨穿着僧装,在江苏和上海之间往来。自提“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出家后不茹素不礼佛,云游四海,清贫于世却笔墨人间。他承古创新,另辟捷径,风格冷峭新奇,绣雅鲜活,广集素材终成一代巨擘!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以意象为主,带有抽象意味。他画的...

    59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风骨与身高无关
    风骨与身高无关

    富春江上渔船1963年作吴冠中作品瘦小的吴冠中,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这在当时,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不小的争端。其实吴冠中并没有抬高鲁迅而贬低白石之意。他旨在强调,艺术的民族性和画家的社会责任担当的问题。吴冠中看到了当时艺术领域泡沫泛起,画家自我标榜,轻义重利,相互攻讦,良知丧失的现实。乞力马扎罗雪山1975100_180cm吴冠中...

    43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黄有为的壁画艺术鉴赏:艺取敦煌[图文]
    黄有为的壁画艺术鉴赏:艺取敦煌[图文]

    画家黄有为40年来一直致力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创作。他的作品风格成熟,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画面强烈的韵律感。艺术上传承敦煌壁画的精神,形式上又突破传统,带有强烈的古老东方文明神秘之感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上世纪80年的一天,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黄有为,在一次写生中,来到敦煌,自从第一眼看到敦煌壁画起,黄有为就被敦煌壁画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深深吸引,从此他将敦煌视为精神的家乡,艺术的源泉,...

    2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张择端、仇英、陈枚都画《清明上河图》 有啥区别[图文]
    张择端、仇英、陈枚都画《清明上河图》 有啥区别[图文]

    宋本《清明上河图》:送碳(图1)宋本《清明上河图》:出行(图2)宋本《清明上河图》:踏青(图3)说到清明书画,《清明上河图》是必赏的经典。一提《清明上河图》,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宋代张择端的那幅长卷作品。但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早的本子,明清时期受张择端影响画的一系列《清明上河图》的本子存世者有百本之多,藏在博物馆的大概有四五十件。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作品,不如说它是一种绘...

    148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新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的灭绝竟然是因为不会画画[图文]
    新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的灭绝竟然是因为不会画画[图文]

    尼安德特人拥有大脑,但似乎从未画出可识别的图像,但是早期的现代人类却生动地渲染了动物和人物形象。现在,新的研究揭示了这种艺术能力的缺乏与尼安德特人低劣的狩猎技能密切相关,而这些差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比尼安德特人更聪明。无论是绘画还是狩猎,都需要手眼协调,尼安德特人在这些方面却非常缺乏,科学家表示也许就是这种协调能力导致了他们的灭绝。12万年至3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次要存在于欧亚大陆,并用近间隔刺...

    172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白石临摹的意义[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白石临摹的意义[图文]

    可以确切的说,任何一位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开始进入画坛的。看来临摹他人,或说临摹前辈画作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必要的。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也临摹了许多其他画家的作品。那么临摹对于画家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说临摹大抵分为初学临摹和成为职业画家后临摹两类。它们的目的和意义显然也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学习,而且是技法性的学习;后者目的虽然也在于学习,但显然其目的并非局限在技法上,主要在于拓展自己技法,用某种风格丰富...

    57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先锋人物——特别推荐画家曲直[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特别推荐画家曲直[图文]

    艺术简介曲直,1968年出生,山东莱州人。1987年参军,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著名美术家研究生班。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美国旧金山艺术沙龙展;中国香港回归特邀艺术顾问油画作品展;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纪念领导人《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

    62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抽象艺术:一场无尽的精神探险[图文]
    抽象艺术:一场无尽的精神探险[图文]

    自二十世纪西方国际抽象浪潮的感召下,从中国现代艺术领航者吴大羽的「蜡彩」,东方画会成员、「庞图国际艺术运动」发起人萧勤与五月画会成员庄喆的东方哲学式表达、仇德树自成一派的「裂变」山水,以及丁乙坚持不懈的「十示」探索,到日本具体派成员白发一雄的「足绘」、嶋本昭三的「掷瓶」,抽象艺术在东方经历不断革新的表达和探讨中,跳脱原本的框架,而得益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绽放出特殊的哲思大美,并丰富了抽象艺术的...

    89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明斯特雕塑展:除了看展 我们还能从中学到什么?[图文]
    明斯特雕塑展:除了看展 我们还能从中学到什么?[图文]

    集中在五六月开幕的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博会、威尼斯双年展、明斯特雕塑展等等世界性大展,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热闹的开幕之后,便很少再看到相关的声音,这些展览、活动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是走马观花吐槽一下,还是有更多可以沉淀的东西?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十年一届的明斯特雕塑展,当下国内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艺术节频繁的走进二三线城市甚至是村镇,艺术开始越来越多的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明斯特雕...

    14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李嘉儒的“对撞”之意[图文]
    李嘉儒的“对撞”之意[图文]

    李嘉儒黑白照片在画风逐渐走向稳定、成熟近几年,李嘉儒的作品多以粉色、艳丽的年青女性为素材,辅以各种花色、以及柔美的小昆虫如蝴蝶,非常机巧地将花卉作为纹身“安放”在女性人体身上,使得花卉与人体融合为一。与此同时,他也将少量的虫鸟山水作为背景溶解于画面,把山水、花鸟画的“意”之部分剥离,以“形”移植至人物画中。尽管李嘉儒的作品...

    11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亚谏山水画:故乡的云[图文]
    刘亚谏山水画:故乡的云[图文]

    《晓风残月驼铃声》2004年《消逝的故乡》2010年刘亚谏出版有《岁月如歌》、《岁月如梦》、《岁月如宝》诗书画集和美术理论著作《中国画道论》。现任中国名家书画院执行院长兼《中国名家书画》杂志主编。他在1976年创作的《凯歌又震万重山》参加过全国美展;2006年创作的《手提落日照长安》获“世界易文化书画展”金奖;2010年创作的《消逝的故乡》参加了“中国名家书...

    114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儒释道之中国画“艺境[图文]
    儒释道之中国画“艺境[图文]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在美学思维方面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外,佛教中观思维对其影响也十分明显。道家在崇高和谐上与儒家并无质的分歧,只是道家的和谐观是天和观,重视以本统末,强调现象背后无形无体的“道”,因此道家的天和观提倡一种物我两冥、融入自然的和美境界。在审美言说上常以“至??无??”、“大??无??”为征。庄子日:“天地...

    165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王荣先生意象油画的山水画境赏评[图文]
    王荣先生意象油画的山水画境赏评[图文]

    列宾美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来王荣院长(右二)工作室艺术交流大地施恩慷慨境 灵静笔触虔敬心如果说一个人的作品得到大众的喜欢,那说明他的画有一定广度;如果说一个人的画得到美术馆的收藏,那说明他到画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说一个人的画 ,作为一件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那说明他的画就具备了一定的高度。2016年6月2日上午,我国驻多哥大使刘豫锡先生在深圳市五洲宾馆将中国爱德艺术院院长王荣先生的杰作“春...

    100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郜科接受《周末艺术》专访。摄影/潘安琪人人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快乐。对于有艺术天赋的人尤其如此,因为艺术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在以前,小孩表现出唱歌、跳舞、绘画等喜好,常常遭到主流价值观的扼杀。当然,现在的小孩已经很幸运了,在艺术品市场财富效应的引导下,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作用下,艺术爱好已普遍受到了重视。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时段基本没有课业压力,社会生活又很贫乏,许多人会...

    5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冯友兰先生的书画缘[图文]
    冯友兰先生的书画缘[图文]

    书法 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河南省唐河县人,是著名的哲学家。他不以书法著称,但传世的“三松堂”自题匾额及“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联等笔迹,苍茫奇古,也颇有可观。本文不涉及他关于艺术的理论论述,而仅仅写录一些他与书画家、书画相关的事件。虽然非关重要,不过作为了解一位哲学家的生活侧面,或者以助谈资,也不为无益。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考过秀才,不过与地方官闹了些矛盾,未被录取。...

    9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