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图文]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铛铛 点击 :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月明人静时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满江红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金秋醉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李人毅

山水画伴随着仲兴泉的艺术之路,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集中精力创作文本性的写意山水画作品,还是他退休后。尤其是近年来,他的作品成为抒发情感、寄托情思的丹青载体。这些画作不再是精雕细刻之作,而是在胸有成竹、深思熟虑后的一挥而就的艺术佳构。这种即兴逸笔,属于写意泼墨山水范畴。这批山水画作品的内容都是身边的景色:近泊连着远山,溪流穿过峡谷,且有田边树荫栖倦鸟,水中倒影映峰峦;画中的人物与牲畜都是熟悉的身影:耕牛沐浴着晚霞,羊群恋着坡草,更有远渚系舟群鸭归,荷薪樵者望炊烟;给人以乡愁绵绵的怀恋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蜀乡人家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丰碑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蜀山春

1·氤氲酣畅的画境,是放笔直书写出来的

仲兴泉的写意山水画,是从传统技法的兼工代写画法开始,发展为小写意并逐渐走向大写意的,这种从具象的描写走向抽象的概括的丹青表达,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仲氏风貌”,走向了当代艺术天地中。

他创作的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是中国画里的一项独有的创作领域。自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起,到元代山水画写意已成样貌,画面呈现墨分五色,以虚带实的笔墨神韵;到了明代泼墨大写意山水与人物画非常流行;清及近代,续有发展,渐呈新貌。大写意山水画,对画家的基本功底要求是较为严苛的,必须要有深厚的绘画技发为底蕴,加之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即对于图形感观的艺术再现的创造能力。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一抹暮色望归舟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江流大自在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山雨欲来

仲兴泉一路走来,留下了鲜明的探索足迹。从扇面《满江红》《金秋醉》看出画家的传统山水画的功底,而《蜀山人家》《丰碑》《蜀山春》等作品中,业已呈现出浓重的小写意风格了。画家的探索之路没有就此而停止,开始了侧重笔墨的神彩和韵律的大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如《一抹暮色望归舟》《江流大自在》等作品中,归舟帆影刻画得很精细,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形成了大写意的泼墨山水的特色画风。

一种画风的形成,靠的是笔下的真功夫。泼墨画法必须见笔,产生干、湿、浓、淡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墨色变化,营造出氤氲酣畅的画境,是靠一笔一划的写出来的。

遗憾的是现在浮在面上的许多人画的山水画,往往是看着买家的脸色下笔,程式化造就了千篇一律,被称为是画坛标准的“行活”。而仲兴泉笔下的山水画,画出来的是个性和特色,在当今画坛之现状下独树一帜,着实难能可贵。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人间洞天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雨后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幽谷恋曲

2·学识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一个画家不看买家的脸色,一心一意画着自己的画,不仅是人格的自守,更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坚守,其作品浸透着艺术家的终生追求,这就是真学问。仲兴泉的真学问来自地域文化的滋养,更是他学识的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他的作品将泼墨艺术的抽象表述与审美理想相结合,凸显出令人神往的心象之美。这在《山雨欲来》《人间洞天》《雨后》《幽谷恋曲》等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次创作,就是一次超越,看得出画家非常惬意的享受着这一次次创作的过程。仲兴泉泼墨画法的绘画过程,没有玄而又玄的秘方,用的就是普通的宣纸和毛笔,以画笔蘸墨,泼洒于画纸之上,创作灵感来自生活,根据其所显现出的不同形态,即兴发挥,许多看似偶然的效果,实际上是必然的结果。

当主题确定后,画家就成为案头的主宰,泼墨挥毫间尽显笔情墨趣。纸上乾坤大,腕底风雷激,心像如斯皆成气象。那或浓或淡,或扫或挥,应手随意,掂笔即出,画作山奇水险,宛若神工。这就是扇面《渔歌》《远方的呼唤》等作品的由来。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渔歌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远方的呼唤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山雨诗意

3·以不同的技法,构成了山的风骨,树的精神,水的气质

仲兴泉作品很讲究墨法,特别是破墨与积墨,更是他作品中的两种重要墨法,以此表现出景物的复杂层次。通过笔墨相叠、相间的对比,造成笔中有笔,墨中有墨的厚重感。一般是先破后积,已有先积后破者,在作画过程中,根据表现景物的需要而定如此,不断反复积、破,充分表达画意。

在学术界,“泼墨”、与“破墨”容易为人混淆,而仲兴泉确实运用“破墨”的高手,对浓破淡与淡破浓的技法运用自如,浑若天成,彰显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山雨诗意》《峡江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峡江曲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家在近水远山中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溪边远眺

仲兴泉泼墨山水画创作的技巧中,以皴法运用最多,因为泼墨没有定型,泼出什么就是什么,不用皴法则显不出形状和态势,画家为了更丰富地展现出各种不同的物象,巧妙运用多种皴法来经营画面,构成了山的风骨,树的精神,水的气质。《家在近水远山中》《溪边远眺》以及《远渚》《清溪泊舟图》等作品中的树,就是采用多种皴法,以点,面,线,营造出的平面构成之作。画家善于将笔墨的“意”与“势”迹化为艺术形象,使得景物的形态气势的相互联结和呼应,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内心世界。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远渚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清溪泊舟图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画中的远山,采用的是“拖泥带水”皴法,属于皴擦的湿画法。仲兴泉常用的几种皴法有水皴、斧皴、麻皴、云头皴、牛毛皴等等,加之用笔技巧,在宣纸上产生干、湿、浓、淡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墨色变化。这种变化,充分凸显大自然丰富变幻的情状,蓊勃氤氲之气息,以及山石林麓,云水浮动等各种生动景观。

总之,他以不同的墨法和皴法,创造不同的画作,展现出中国画笔法的魅力和墨韵的神采。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远泽印象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故园心像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望日饮霞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仲兴泉

仲兴泉,笔名,梦墨,心泉,别署三山茅庵主人。1940年生于四川省苍溪县唤马溪,现定居成都,国家高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加坡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

1959年入伍1974年转业到苍溪县文化馆任美术干部,评聘为副研究馆员。先后荣获沈阳军区三等功,十七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擅长国画,版画,篆刻,传略及作品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中华传世书画鉴赏》。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两头水牛的故事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霞影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水乡卧峻岭

4·趣味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

耐看的趣味性,是仲兴泉作品的又一个特点,展现画家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构成了作品的情感内涵。总是有人畜在山中流连,泊上舟影在天地间闪现。我特别注意到这栖息在山坡上的两头牛,其中的一头尾巴翘到了天上,给人以诙谐的联想。就这样《两头水牛的故事》《水乡卧峻岭》《天水之间》等作品,带着作者的思念,让我们绽放了梦幻中的笑靥。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天水之间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旺年春日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采薪归途

仲兴泉作品的特质在于他能够规律性的组织起疏密、聚、散、穿插、参差等形态为造型服务。如《旺年春日》《采薪归来》还有《深秋赋》《霞影》等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使笔下线和墨呈现出盘旋、往复、曲折、顿挫,以及疏荡、绵密、断续、聚散、交错等等节奏的变化,使生动的机理刹那间凝固成心像的永恒,充溢着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

令人心动的《泼墨山林入梦语》和《云雾浸染水鸟鸣》等画作,使虚、实、粗、细、浓、淡、干、湿等笔墨赋予情感色彩,将画中的情、境、形、意、笔统一起来,为传情达意服务。画家努力做到笔与墨浑然一体,层次多而不乱,在对比中色彩纷呈。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深秋赋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泼墨山林入梦语

仲兴泉大写意山水画研究 | 美术观点

云雾浸染水鸟鸣

泼墨山水画的创作,其实最能代表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那种放达于山林,不拘一格的艺术追求,也是内心特有的审美感动,是画家追求浪漫,向往精神自由的特殊艺术载体。

仲兴泉正值创作盛年,可想会有许多的新作面世,不断给画坛带来新的感动。

2022年12月于西双版纳

(李人毅 美术评论家 ,原《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 ,人民美术网总编)

相关文章

  •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王水清[图文]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王水清[图文]

    王水清: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多次参加国内各种大展并获奖,先后有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1992——1996就读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2002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07——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创作高研班;...

    6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糖衣包裹下的网红艺术展如何撬开你的钱包[图文]
    糖衣包裹下的网红艺术展如何撬开你的钱包[图文]

    夏天不是一个适合外出游玩的季节。随着三伏天的来临,全国各地大部分不是酷暑难耐就是阴雨连绵,实在是浪费了大好的暑假时间。若是希望让暑假(朋友圈)变得充实一些,参观艺术展览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严肃的学术性展览和令人困惑的当代艺术展览所不同,以沉浸式体验为卖点的交互装置与新媒体艺术展以其强烈的感官冲击、新颖的观看方式、较低的知识门槛受到热捧,几乎成为美术馆与商业空间暑期活动的“标配”。它打破了传统...

    94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周韶华:用生命探寻艺术与民族之魂[图文]
    周韶华:用生命探寻艺术与民族之魂[图文]

    周韶华中国画历史悠久,与中国书法一起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画创新先行者之一的周韶华,无论在艺术实践中还是在艺术理论创新中,都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周韶华,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现居湖北武汉。1941年参加中国抗日战争,...

    16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论王晓银彩墨艺术学术性[图文]
    论王晓银彩墨艺术学术性[图文]

    王晓银,1965年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甘肃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夕阳、晨曦、戈壁、大漠、骆驼、草原、村庄……一幅幅颇具张力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思索,营造了意趣盎然、格调高雅、色彩夺目、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彩墨骆驼创始人、著名画家王晓银先生的作品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细观其作品,发现其骆...

    75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刀为笔 骨为纸:“只言片语”的甲骨文[图文]
    刀为笔 骨为纸:“只言片语”的甲骨文[图文]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是今天汉字的一种早期形式。它以刀为笔,以甲骨为纸,刻画了近4000年前中华文明的面貌,也是数千年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象征。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我从哪里来?”每个文明都曾这样追问。近代之前,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知道,中华文明源自三皇五帝,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后才有秦汉魏晋之故事。然而毕竟相隔数千年,中华文明最...

    19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文创衍生品市场如何走向正轨[图文]
    文创衍生品市场如何走向正轨[图文]

    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于15年作为一匹黑马斩获8亿票房成为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衍生品众筹一周内成交额就超过1180万元,这个成绩不仅让资本看到了一直不受主流关注的动画票房吸引力,同时也让衍生品市场的变现能力受到关注;16年电影《魔兽》在国内上映,其衍生品销售总额超过5亿元,而国内电影《寻龙诀》上映时,由文交联合打造的影视衍生品“摸金符”挂牌后超级火爆,价格最高飙到1274元,成为电影衍生品开发的经...

    67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正统文人画家方士庶[图文]
    正统文人画家方士庶[图文]

    山水《村情山事》图轴方士庶作时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追随者众并形成小狮画派其笔墨风格醇厚清润,属文人画“正脉”《山水图》方士庶作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作小狮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籍,家维扬(今江苏扬州)。方士庶能诗善画,书法严密端秀,绘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时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追随者众并形成小狮画派。其得意之作,皆...

    122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图文]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图文]

    8月6日,上海历史博物馆的一则《严正声明》引起了广泛关注。声明的核心意思是,在本馆出现了很多机构组织的有偿研学活动,其参与者不遵守参观规范,行为举止不文明,而且他们享受的都是本馆提供所有用户的免费服务,我馆提供的收费型增值服务都由专门的授权机构实施,请广大用户注意分辨,不要上当。有过假期出游经历的人们,看了这则声明,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场面:景点里一群学生在打着小旗的导游带领下,叽叽...

    148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驾林:《苏园纪事》说[图文]
    王驾林:《苏园纪事》说[图文]

    【王驾林简历】1965年生于苏州,早年随吴门画派传人系统学习中国山水画传统,1986年进修于浙江美院,2012年至2014年中央美院姚鸣京山水高级研修班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教授山水画工作室助教,李可染画院苏州分院执行院长2008年策划参与《对话园林》中国南北中青年实力派画家邀请展。(苏州)2009年策划参与苏州吴中----建国60周年当代60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苏州)...

    82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魏传忠:书画陶瓷是艺术品鉴定的重灾区[图文]
    魏传忠:书画陶瓷是艺术品鉴定的重灾区[图文]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记者 魏金金)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赝品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即使很有有经验的收藏家都深受其害,伪作背后的利益链着实让人深恶痛绝。3月13日下午,全国政协 委员、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魏传忠做客中国经济网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时表示,在艺术品诸多鉴定门类之中,尤以书 画、陶瓷两类艺术品造价、鉴定问题最为严重、最为突出。魏传忠做客《中经在线访...

    116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刘凤山[图文]
    翰墨丹青——书画博士之刘凤山[图文]

    刘凤山,1971年生,祖籍山东菏泽,现居河南新乡。199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美术学(书法方向)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中国书法》、《书法》等期刊发表有关书法研究及书法教育论文若干篇,出版有《中国实力派名家十杰——刘凤山书法集》、《翰墨情缘(第一辑)——刘凤山卷》。2011年、2016...

    6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画廊如何在网络化中寻求竞争力?[图文]
    画廊如何在网络化中寻求竞争力?[图文]

    Klaas Rommelaere,EscapeRoute:in order to besuccessfulonemust…Galerie Zink.Darryl Westly,Bathsheba,2019,Cuturi Gallery.COVID-19 在全球的大流行已经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停滞不前,艺术界正在应对整个行业面临的两大挑战。首先,在大多数公众聚会...

    16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玉质“皮带扣”穿起四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图文]
    玉质“皮带扣”穿起四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图文]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在西汉南越王丰富的馆藏中,有一种特别的藏品,个头不大,数量不小,多达30余件。它们就是带钩。带钩,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古代用来束腰或佩挂物品的挂钩。它曾经是古人尤其是男性贵族、文人与士兵的日常用品,非常流行;而且历史也很早,目前已知最早的玉带钩出土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遗址。虽然从实用性上来说,带钩大约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但由于其使用于服装外饰,所以和今天的时装、车标一样,...

    10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夏:美术、博物馆行业的两极分化[图文]
    文夏:美术、博物馆行业的两极分化[图文]

    各区域城市发展层次经过政策扶持与市场走向的共同努力,美术馆热已经步入常态化的发展阶段,蛋糕在行业同仁的努力下不断做大,从一线到四五六七线城市,政府的,民营的,私人的,各式各样美术馆、博物馆的出现已经不再是多么新鲜的事件,一个耗费高昂成本的开馆展也越来越难以对公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如何把美术馆、博物馆做成真正的公共空间而非成为一个空间巨大、人迹罕至的大房子,成了行业人头疼的问题。以当下据说人均两年...

    43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翰墨丹青:走进著名画家富中奇人物画艺术[图文]
    翰墨丹青:走进著名画家富中奇人物画艺术[图文]

    富中奇(Fu Zhong Qi)男,1959年5月14日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毕业。同年入黑龙江省画院任专职画家,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进修。现为深圳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执行导师。自1982年...

    15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