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士儿 点击 :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8月6日,上海历史博物馆的一则《严正声明》引起了广泛关注。

声明的核心意思是,在本馆出现了很多机构组织的有偿研学活动,其参与者不遵守参观规范,行为举止不文明,而且他们享受的都是本馆提供所有用户的免费服务,我馆提供的收费型增值服务都由专门的授权机构实施,请广大用户注意分辨,不要上当。

有过假期出游经历的人们,看了这则声明,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场面:景点里一群学生在打着小旗的导游带领下,叽叽喳喳,于景点各处嬉戏游逛。

暑假期间是中小学生出游的高峰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口号的指引之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跟着家长或是参加夏令营到海内外游历。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了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66%。

2020年由于有疫情的影响,学生的远途出游少了很多,城市内的博物馆就成了最受青睐的场所。

博物馆里的研学旅行乱象

像上海历史博物馆吐槽的这种研学行为,并不少见。

有不少研学机构美其名曰“研学”,实际重点落在“旅行”上。承办单位一门心思控制成本想挣钱,把研学旅行变成两张皮的情况并不少见——老师管束着学生,导游负责安排游览,研学旅行几乎演变成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无趣旅途。

在博物馆里的研学很多也成了走马观花,孩子们蜂拥而至、呼啸而去的场景并不少见,博物馆里的规矩与注意事项成了摆设。还有的研学团体直接把馆内当成了实践教室,拿出画笔现场临摹,丝毫不顾及其他参观者的感受。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这也是上海历史博物馆发布声明大声抱怨的重要原因。

新华社等媒体单位的记者曾经就研学旅行做过专门调查,他们发现其中的乱象可是不少。

一些旅行社通过在之前与学校有业务往来的中间人,打通与学校合作的渠道。由于是学校发动组织的活动,学生报名的积极性一般比较高,家长们也比较放心,虽然这些活动相较于同时期近似行程安排的普通旅游要贵不少,特别是国外研学项目,价格通常是普通旅游的1.5至2倍,但还是有不少家长慷慨解囊。于是学校、旅行社、中间人皆大欢喜:中间人和学校会抽取不菲的回扣;旅行社也收获了远较普通旅游项目为高的利润。

而按政策要求,研学旅行的费用应该是由家长和财政共同承担,且应该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才对。

还有一些承办机构把旅游项目简单包装成研学项目,更有甚者仅仅是把活动行程手册稍加改动,标题改为研学手册,就堂而皇之地以研学旅行名义开始推广。

还有的机构在行程中安排了众多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免费场所,从而压缩成本。而这些,家长们在付费时往往并不了解。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收费高、安排乱、体验差,成为很多研学旅行项目的真实标签。

研学旅行应该是什么样

这种种乱象引起了不少家长的不满,不少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甚至于有人希望取缔这种研学旅行。

加强管理自然应该,取缔则是不可能的:研学旅行是经过不少部门认真研究并投入大量精力推动的事项。

2012年教育部就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等8个省级区域开展了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将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

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也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要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学生的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分清安全的责任,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

经过广泛试点与反馈调整,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成为各部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权威政策指导,一直持续到今天。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该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主要形式:

……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在众多涉及的部门当中,其他部门实际上是配合单位,而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是直接参与实施的两个部门,因此出台的举措也更多。

例如,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专门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对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中将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博物馆就是知识科普型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实施场所。

教育部则将研学旅行的内涵深化, 2017年年9月25日,教育部以教材〔2017〕4号文的形式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了学生的正式课程之中,并分年级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机制。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理想中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自然和文化的感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遗憾的是,至少在当前,研学旅行的发展离各方期望中的理想状态还有不小差距。

双向选择的研学旅行和博物馆

现阶段,全国共有在校中小学生近1.9亿人,他们就是研学旅行政策的主体受众。但这么多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孩子,很难找出一个共同的模式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博物馆和研学旅行的结合,由于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特点,得到了几乎所有相关各方的青睐。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交集可谓历史悠久。

博物馆属于文旅部门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中国境内共有5400多家博物馆,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当中。

博物馆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学生,每一位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在校期间都有过集体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在“研学旅行”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博物馆与学生教育就被捆绑得更为紧密了。

近两年,关于博物馆与研学旅行结合的资讯不少。

在《意见》的指引之下,很多地方还建设了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属于教育部门管理,兼顾了一些博物馆与教育基地的特点,能提供综合的研学旅行服务。

这些官方行为代表了一种重视的态度,这样的活动和举措越多,学生们离真正的研学旅行就越近。

研学旅行的未来值得期待

经过了近十年时间演进的研学旅行,出发点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此就深有感触。

《论语》中难得地提到过一次孔子在课堂上给弟子们上课的场景——孔夫子口吐莲花侃侃而谈,然而宰予酣然入睡,老夫子气得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看起来不喜欢老老实实坐在室内上课是古今很多学生的共同特点,孔老夫子带领学生四处游历时,似乎传授课程的效果更好一些。

教室之外的教育已经被更多人所重视,研学旅行未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

那么在其发展还不太成熟的现在,面对当前还有些良莠不齐的研学旅行活动,我们应如何准确区分呢?简单说,把握住两点即可。

第一,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研学旅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即要求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还要减免费用。

拿公益性原则作为照妖镜,很多伪研学旅行一下子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将近两亿用户群体,哪怕每人每年研学一次,一个人挣100块钱,市场规模已经足够让人心跳加速!”那些激动地按着计算器兴奋于市场钱景广阔的人士,未来必将被驱逐出这个领域。

第二,必须要有学校与教师的深度参与,突出课程特点。

研学旅行是一个综合实践课程,不是单纯的旅游!举个例子,一家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关学校周密协商之后,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把河南的学生组织到上海,把上海的学生组织到河南,进行双向的研学与交流。

河南学生到上海参观科技馆、博物馆,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讲述海派文化,之后再安排学生游览迪士尼乐园,邀请运营方详细讲解迪士尼在全球的发展与运营情况。

上海学生到河南之后参观殷墟博物馆、文字博物馆,听专家讲述夏商文化与汉字演变,到少林寺感悟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到开封感触清明上河图景致再现,追忆大宋王朝的富庶与繁华。最终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一篇相应主题的论文。——这样的研学旅行自然是比较优质的形式,也是研学旅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博物馆里的研学 值得期待吗? | 美术科普

如果拿公益性与教育性两个原则来衡量,上海历史博物馆那则声明,在委屈、愤怒之余又哀怨地指出,自己也有收费的研学旅行项目。这一点就多少让人有点心生狐疑了:项目什么收费标准,作为博物馆是不是坚持了公益性原则,活动是不是在学校的参与之下,有没有老师的深度介入,这些要点声明中并没有强调。

看起来,研学旅行前景可期,然而任重且道远。

相关文章

  • 心游万象——著名山水画家陈龙[图文]
    心游万象——著名山水画家陈龙[图文]

    陈龙作品以传统为宗,以自然观化,以象悟道,以老庄哲学为根基,领悟“坐忘”、“心斋”、“玄同”的境界,达到神与物游,物我两忘,天马行空式的自由艺术境界。山水有三美:笔墨、意境、结构。用意境指挥笔墨、无须实景而自由创作。以意接物、物为我用、笔随心转、随意生发、无往不可。以全部身心去感悟、去体验、去观照、去感应一个超越地域、超越时空、永不灭度的精神追求,把个体生命投入到宇宙大生命之中,从而超越个体...

    14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巴加尼·梅尔高的当代艺术:病态的住所[图文]
    巴加尼·梅尔高的当代艺术:病态的住所[图文]

    巴加尼·梅尔高(BjarneMelgaard)个展“AHousetoDieIn”近日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ofContemporaryArts,以下简称ICA)开幕。“这是一幢用来自杀的房子,是一幢人们可以死在其中的房子。”这句话潦草地写在数张纸上,在ICA下层展厅的几张桌子上一一展示出来。这些简单精辟的注释同时激活...

    90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挥扇仕女图周昉是继张萱之后又一个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人称其“画仕女,为古今冠绝”。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等,都是仕女题材的传世之作。周昉因为出生在显贵的官宦之家,所以对贵族生活非常了解。他的画也取材于他周围的生活,常画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因为贴近当时贵族的生活,所以深得王公贵族的推崇,称绝一时。他画的仕女色彩柔美典雅,体貌丰满,身着娴...

    7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仅展一天的傅山作品《丹枫阁记》 背后有怎样故事[图文]
    仅展一天的傅山作品《丹枫阁记》 背后有怎样故事[图文]

    现场展出的傅山《丹枫阁记》 绢本明末清初傅山的书法艺术影响极大,而《丹枫阁记》更代表了傅山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其真迹为山西渠姓藏家所藏,且三百年来未出昭余(即晋中祁县)一步。因此,世人很难一睹其真容,所见多为印刷版本。2017年恰值傅山先生诞辰410周年,11月26日,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傅山学社、傅山研究会、梦边文化主办傅山《丹枫阁记》国际研讨会将...

    15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形神皆备情景交融:齐白石绘《偷油图》赏析[图文]
    形神皆备情景交融:齐白石绘《偷油图》赏析[图文]

    齐白石《偷油图》今年是20世纪画坛巨擘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丹青岁寿,同其永年。齐白石画,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强烈,造型简练质朴。所作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取材广泛,民间情味盈然。如徐悲鸿所评“具备万物,指挥若定,及其既变,妙造自然。”值此周年,各地纪念特展琳琅满目,纷至沓来。数月前,在香港见东京中央拍卖展示齐白石《偷油图》一帧,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可谓物理、物态、物情...

    117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叠山磊石任挥毫——读雁荡画家叶升豪山水画[图文]
    叠山磊石任挥毫——读雁荡画家叶升豪山水画[图文]

    李旭东雁荡山水,素有“清秀奇绝”之誉。清代康有为有联云:“一峰拔地起,有水天上来”。 雁荡山水,清景异境,云霭雾障,飞瀑流泉,恍若仙境。画家叶升豪,1965年出生于雁荡龙西散水岩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少年时便对画画写字情有独钟。高中毕业后,又师从当代版画名师黄信侠学习版画及色彩,1983年,从军入伍,服役于空军第十六师宣传科,从事宣传、放映和书画创作。1987年他退伍回乡,先后...

    15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霍春阳:白光花鸟画· 化境界为精神[图文]
    霍春阳:白光花鸟画· 化境界为精神[图文]

    碧玉盘中弄水晶68x138cm化画境为精神花鸟画一直承载着托物寄情,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历朝历代艺术家,与花鸟神交,将自然界的花鸟草兽造化于笔端。白光的花鸟画以写情移景为旨归,表现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诗意境界,读白光花鸟画作品,可以品出诗书的意韵,生命的品格。...

    6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敦厚朴实 浑厚华滋——著名画家王良明
    敦厚朴实 浑厚华滋——著名画家王良明

    王良民,又名王良明,字一梵,号湛公,安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2006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2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惠中工作室。作品曾在深圳,广州、福建、山东、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江苏、甘肃、内蒙、北京等多地举办联展及个展,出版有《良明水墨》、《良明画集》、《中国名家•湛公》、《本味艺术•湛公卷》、《中国当代画家选集•王...

    19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陆攻战纹铜壶,诞生于战国时期,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的。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水陆攻战纹铜壶是25件“受采访”国宝中的一员,他的亮相将为全国观众展现巴蜀图语的神奇。这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反映了...

    190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张亚辉作品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张亚辉作品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张亚辉,字峻珲.人称墨神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中共党员。现为北京瀚瑞轩书画院院长,第九届中国美协副主席,国际名媛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欧洲中国书画院院长,爱溢舍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艺术研究院院长创始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牛津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世界金奖.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传承人。2008年为第二十九界奥林匹克组委会...

    55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著名艺术家汤子为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著名艺术家汤子为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汤子为,1942 年生,江苏靖江人。当代著名书法家;“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国书法高级传承师,中国书法非遗传人”。他的创作以草书为主,其书作用笔劲健流畅,豪放激昂。无论是提案转折,还是急缓顿挫,如呼叫狂奔,气势宏伟。其笔法之变化,如鬼斧神工,莫测高深;字里行间之布阵,更是意态万状,呼应生情,气雄韵胜。整幅之气势似大海澎湃的波涛,又如强烈雄壮的交响诗,无不神采跃发。细赏...

    153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在古诗文中读懂春节[图文]
    在古诗文中读懂春节[图文]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菜羹,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春节怎么过?古代诗词戏曲小说中藏着答案。——编者清代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卷》描绘了京城边际乡人互相打躬作揖,卖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跑旱船等迎春活动景象。画中游人市贩,松树桃竹,皆生动逼真,好一幅民间祥和太平的节庆景象。图为《太平春市图卷》局部中国人特有的年味,从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飘来的腊八粥香开始。然后,是祭灶、洒...

    107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乔顺峰[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乔顺峰[图文]

    【艺术简历】乔顺峰,笔名:跃峰,1967年生于河北,1986年师从著名画家钟长生先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画院山东分院副院长、腾飞书画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国际书画家联合会特约研究员。多年来在书画艺术不断努力探索创新,多次参加国际性书画大展并获奖。1997年获国际“和平杯”书画大赛金奖,随后在“龙脉杯”、“汤显祖杯”、“津海杯”中作品均获奖,入选...

    15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泰民安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李永衡[图文]
    国泰民安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李永衡[图文]

    艺术简介李永衡,1977年生,职业画家。自幼对传统文化有特殊的爱好和认识,作品不论山水、人物、花鸟,兼工带写,上溯唐宋,糅合己心;形成了一种气格超迈,高古顽艳、俊逸静雅的风格。山水画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山水通过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在艺术实践中墨与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增强了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所创作的巨幅金碧山水格调积极向上、气势磅...

    12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给这个世界一次重击[图文]
    给这个世界一次重击[图文]

    慕一遍一遍的看着赵丽华的画,忽然就觉得眼睛酸酸涩涩,真的是有泪盈盈了。其实,我看蹩脚的肥皂剧都会落泪。但这次截然不同!赵丽华用她的画狠狠地击中了我——我被色彩打懵了!熟识赵丽华,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新真正的认识了她。不多的几次相聚,不过是生活中朋友间的平淡过往。当年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事件中,我一直未发一言——我从来不懂得诗,我无法从一个外行的角...

    10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