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图文]

时间 : 05-07 投稿人 : 小贝 点击 :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烟火。(27x27x9cm 纸本硬卡 2020年)

具体时间记不准了,我曾参观过阿莲的两次画展。这其间,总想为她写点东西,却又一直没把握动笔,其主要原因,是有感觉却把捉不住其要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得要点。近来这次参观阿莲的画展时,一些半明半昧的语句或词语不断在我脑海中浮来飘去,有点波光闪闪的样子,似有声,似无声。我知道这是一种审美感受在向着一种理性认知的转换。每当出现此种情形,我都想尽快把那些闪闪灼灼的东西确认下来,但大多数的情况是那些脑海中的波光麟影都会转瞬即逝。不过,这次还好,那些波光竟然转换成了一句平易到直白的日常话语,这句话就是“阿莲的心事”。

我很重视这句平实的话语,因为它来自我的审美现场,出自我的审美直觉,真实且有些许朴素。因为我看到,阿莲的画所呈现出的场景,或大或小,大体都可称作阿莲式的画境,即带有画家心意画境,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这画境里有画家阿莲的心事。具体到这些画作呈现出的状态而言,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茶。(26x33x4cm 纸本硬卡 2020年)

一切时空,都是画家的当下时空,是画家当下或者说现场的认知世界和审美境界。

阿莲的画,大体都是一些有着自己独立自主时空的场景。这些场景的空域或大或小,所呈现给我们的时空感觉,则往往呈现出一种主观色彩,换句话说,阿莲画作中的时间和空间,基本上是画家的心理时空而不是我们通常生活中的物理时空。对于这一点,笔者非常重视。为什么?简单地说,因为这种心理时空的存在,构成了画家所有绘画意识在她的画作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这种独立自主的心理时空条件,使得画家在绘画题材的选择和绘画手法的使用上获得了充分自由,这使得她在自己的绘画审美观念上显得任性且执着,这种执着,也成就了阿莲,使其成为一位有着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这也让她的画作在今日画坛成为稀有之物。就我的读画视野而言,今日画坛的大多数画家,在对自己的画作的时空定位上,大体上是以趋实者为多,即大多数画家选择真实的物理时空作为自己画作的叙事立意基础。这样做主要动因,是我们的画家做对时代性的理解,或者是因为我们的画家对时代性的狭隘理解。一幅画作,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色,这想法一点儿也不错,但时代性并不是说必由那个时代的真实物象来表现,并不是必须呈现出那个时代真实的物理时空。时代性可以体现在那个时代真实的物理空间里,同时也可以体现在任何一种形态的心理空间里。从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而言,这种心理空间也许比物理空间更为重要,因为富有思想的心理空间更能呈现更有普遍意义的时代性价值,更能避免画作因只有真实的物理空间而没有传达出时代精神而速朽。当然,重视心理空间的绘画在表现时代性上,也有其局限,即画作的时代感往往深隐在画作综合艺术元素里,不像物理时空呈现得那么显化,但,这种潜隐则使得画作的时代精神更稳定,更具有艺术的质感。说实话,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这种更多呈现画家心理时空的画作。也许,正是因了这一点,对阿莲的画,从一开始接触,我即有所偏爱。特别尊重她的不够趋时却从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追求之中的姿态,也很喜欢她的画作带给我的时明时灭的艺术感受。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无忧船二幅。(75x37x2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比如,她的“船”,——《逍遥河上无忧船》及其他几幅船。阿莲的几幅以船为题材的画作,应该画于不同的时段,但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皆表现出阿莲对当下生活的感受和她对生活的思考,她用几条不同样态的船来渡她的心事。我看了看阿莲画作中几条船的创作时间,应该都在近几年内,最引人关注的一条船是《逍遥河上无忧船》。另外还有两条与此无忧船相似的作品,船上人物较少,但其意境应与无忧船是一个系列。还有几幅以船为主题的画作,一幅是一船娃娃半船猫,另外三幅则是一个老钓叟、几张娃娃脸。总的来说,这些船上都有稚气的娃娃,且差不多都是喜气洋洋天真无邪的娃娃,即便是船头的钓叟,差不多也都呈现出童趣童心。这样的画面径直让阿莲笔下的钓船以及货运之船从古人的钓船群中划将出来而成为她自己的船帮,她的心事就是这个船队的帮主。或者这么说吧,这是阿莲的心像之船,这船上装载的乘坐的都是她的心性和心态以及心事,即阿莲心中的童心童趣。用船来渡自己的心事,使阿莲的这些船与古人的以船与钓为题材的画作有了超越时空的连接;而画家表现出的不同寻常的画心,又让她的这些作品与古人的同题材画作有了明显的区别。有来历而又可独立自主存在,使得她的画作自成一格,比如:她的《逍遥河上无忧船》显然来自清明上河图上的那只货运船,大宋汴河里的那只船,紧张而繁忙,体现了大宋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昌盛,那是一种真实历史时空中的真实生活。而阿莲笔下的这一组无忧船,则航行在画家的心理时空之中,表现的则是画家对现实生活或生存状态的一种期许。这里有对传统文化精神即老庄文化哲学的自觉认同,既逍遥与童心,又有对当下社会生活的静观与反思。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另一个细节,是阿莲这几条逍遥船上多为童子,船上的有些成年人,在其行为及行为方式上也尽显童心童趣,这大概比较明确地彰显出画家的心理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倾向,永远抱有一颗童心,这大概是一个艺术家永远拥有艺术活力的天然动力,也是一个艺术家永远不要堕入世俗的天然屏障。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才使得阿莲的画作自然超凡,且别具一格。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坐观流云。( 21x21 cm 纸本硬卡 2021年)

当然,对一个丰厚的艺术家而言,仅葆有一颗童心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他拥有一颗童心的同时,还应拥有一颗敏感且善思的慧心。就阿莲的画而言,这种慧心表现在她对外部世界的观照与处理方式上,如果我们稍稍留心,我们就会发现,阿莲的不少画作中,尤其是一些描绘古代仕女吃茶厅聚的画作中,不少人的面目是眉目不清或没画眉目的。面目不清,这对人物画而言,显然是个问题。首先,这不画眉目或面目不清在其画作中反复多次出现,这显然不是画家疏忽或失误,那么,其次就不是次要的而是重要的了,那就是说,这是画家有意为之,是画家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也是建构画面意境的一种艺术手段,常处于昧而常向于明,也许,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可惜,我们中的大多数大体是不认同这种现实的,我们总认为我们常处于明,而认识不到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其实是常处于未明状态。我想,画家阿莲大概是体悟到了我们生活中的这样的一种不愿认可的真实。说到这里,我们大体应该了解到画家以虚写实这种画法的用心了,用空白来表达画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许正合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哲思。这种哲思,也涵化了阿莲的那种静逸散淡的画风。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一个人的下午茶之一。(75x3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一个人的下午茶之二。(75x3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一个人的下午茶之三。(75x3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一个人的下午茶之四。(75x3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静生慧,慧则往往让人心存慈悲,这种慈悲并不直接源于某种宗教观念,而是源于这个人心灵底色的善念。这里,我想说一说阿莲的一组给厨下食材造像的画作。这些画作不是在某种计划中集中时间画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时刻的一念间即兴画成的,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萝卜白菜西红柿,香蕉苹果大西瓜等,凡将入口者皆入其画,不仅入画,作者还往往在画面某处写上“吃你之前先给你造个像”,这很有点禅机妙对的感觉。这么一句有点俏皮的话,从某种角度讲,也导引出画家在画这些“造像”时的心理路径。可以见出,画家此时的心旌有风拂过的,可见旗端流苏的波动,但并不是鼓动波涌,那只是一抹温暖的善念,一丝流动的慈悲,一颗真纯天籁的童心,因此,她的这些画作,在其画风上,则更趋写实,以真来表现各类食材食物的面貌。也许,画家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都会很真诚认识到,必须面对一日三餐的食物,这才是我们最为真实的生活。而给这些食物造像,也必须拥有最为真诚的态度画出其真实确切的形象,尽管真在终极相位上并不能确切定义,但通常意义上的,当然还是为这些食物造像最为可靠的方法。因为这种真彰显了画家对这个世界基本层面的尊重,这个基本层面,就是这个世界各个品类的伟岸与细碎的生命存在。万物有灵,一切一切的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善待。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在自然形成的食物链中的地位,但我们可以葆有对自然万物生存死亡的悲悯之心。如果说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是一种抚慰的话,那么,这种可借以疗伤的艺术肯定出自一颗童心一颗慧心一颗善美之心。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画家心中没有热血的涌流,那么,他笔下的画面怎会有作为一个人的体温?也许,这就是我在此文开头所说的阿莲的心事。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如见莲花。(75x3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阿莲心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绝对不是阿莲画作的全部内涵,再说一遍,这只是我能感受到的一部分。一个成熟的画家,一旦他建立起了自己的观照世界的方式,他自然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阿莲当然也不例外。可以毫不含糊地这么说,阿莲是中原画坛为数不多的几位建构起自己艺术风格和自己的绘画语言的画家。她的画,从直观上来说,具有很明晰的识别度,当她的画呈现在你面前时,你大体可以一眼即可看出这就是阿莲的画作。应该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不争的事实大体构成了阿莲心事的另外一个侧面,即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力的问题。按我对艺术的理解,一个艺术家就是一项完整的且是独立自主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仅拥有自己独具匠心的题材系统,同时也会有自己精心建构的艺术表现方式。如果说阿莲的绘画题材多为她的心像系统的话,那么,她的绘画语言总体上是与她笔下的内容相统一的,即更倾向于主观意向的构成而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实,比如她的人像构成更倾向于意态而不是比例自然的照相式摹写。再如她笔下的“杯”中之物,那该是山的建构,其高危之感、其丰硕之壮,都是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而她的那些逍遥河上的无忧船头各色人等累累如山,如是真实存在,随时即可倾覆,能无忧那才是怪事,但这些具有夸张和浪漫的画面建构在阿莲的笔下,都得以合理且极具审美情趣呈现了出来,可谓心到笔到,笔到心现。这是功力,也是境界。创造且极具个性的创造,不断地使自己具有个性的创造趋于新的境地,这大概就是阿莲在艺术表现上的心事。

镇日心事赋丹青——读阿莲画作随感 | 美术常识

化境图。(73x34cm 纸本 2014年)

其实,我在观看阿莲的画作时,心中还冒出过不少我自己还说不清的感受,比如,阿莲绘画中“寂”色的使用问题,阿莲绘画过程中的宗教感问题,阿莲的时空意识问题,从阿莲人物面目的空白看生活价值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我知道,这些问题可能比我在前面啰唆的这些“心事”都更重要,可惜,我自己体认到当下我尚无法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而能说清的一点是,阿莲的画其内容与艺术表现,都要比我现在说到的要丰富得多。而这“丰富”的内涵,只能让我们在面对她的画时慢慢品味了。

相关文章

  • 藤田美术馆藏中国文物拍卖引发的思考[图文]
    藤田美术馆藏中国文物拍卖引发的思考[图文]

    陈容《六龙图》刘双舟3月15日,纽约佳士得“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拍卖中,31件文物艺术品除两件流拍外,其余29件总成交额2.62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17亿元。成交过亿元人民币的共有4 件书画和4件青铜器,其中宋代陈容《六龙图》以4896.75万美元(约合3.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落槌,网传大半拍品为中国买家竞得。此场拍卖会的成绩,呈现出两个问题:其一,这样的中国...

    11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街头艺术家班克斯在你家墙上涂鸦之后会发生什么[图文]
    街头艺术家班克斯在你家墙上涂鸦之后会发生什么[图文]

    没错,就是去年那位在拍卖现场自毁作品的不羁艺术家。当他把涂鸦绘在房子上,有人在售房时遇到了巨大困难,有人不得不把整面墙拆除……上个月,伊恩·刘易斯(Ian Lewis)位于塔尔伯特港的车库墙上出现了班克斯(Banksy)的涂鸦。在此之后,他发现自己为了保护这个艺术品不被偷走或损坏,正面临着“一场压力巨大的”斗争。在这篇文章里,四个人分享了他们“被班克斯选中后”各种不同经历。“看房的人说:‘虽然...

    51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玉林[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玉林[图文]

    艺 术 简 介王玉林:甘肃瓜州县人。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进修于中央美院蒋采蘋重彩画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作品获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当代花鸟画展”优秀奖、 “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银奖、 “甘肃省首届写生画展”一等奖、“全国小品精作扇面展”三等奖、“中央美院毕业生作品...

    27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笔墨风格考证:台北故宫藏《泼墨仙人图》是真迹吗[图文]
    笔墨风格考证:台北故宫藏《泼墨仙人图》是真迹吗[图文]

    ﹝论文摘要﹞本文试从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入手,分析论证梁楷的泼墨大写意、减笔人物绘画的特点,从其时代背景印证成画的时代,以其笔墨特点考证是否为梁楷之作品。﹝关键词﹞泼墨 减笔 禅宗 绘画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泼墨仙人图》,是否为南宋梁楷之作品,由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国内外学者也各持所见,大概有这样两种观点:一则为大陆与台湾学者,普遍认为《泼墨仙人图》系梁楷真迹无疑;然亦有部分学者也曾...

    7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7.6亿的“干草堆”好在哪?[图文]
    7.6亿的“干草堆”好在哪?[图文]

    “在现代艺术史中,几乎没有哪幅颇具革命性的绘画像‘干草堆’这般容易地被藏家和批评家所接受。”——Richard Brettell。“干草堆”早期已售出了不少,到1891年末就只剩下一两幅。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部主管奥古斯特·优瑞博不遗余力地强调,拍卖的那幅价值7.6亿的“干草堆”在整个系列中是独一无二的。莫奈个人介绍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创始人奥斯卡-克洛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创...

    8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新表现主义的历史根源与价值重塑[图文]
    新表现主义的历史根源与价值重塑[图文]

    欧洲(综合) 安塞姆·基弗冬季风景 (综合) 安塞姆·基弗樊林我的研修论文以安塞姆·基弗所代表的否定性为核心,梳理基弗作品与其所根植的德国历史、文化和神话两块基石——18世纪以来紧密相连的浪漫主义 精神与森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字、图式语言中找寻到相关材料。通过对基弗自1969年开始的创作,在语境、动机、方式、社会影响的讨论,呈现作品所蕴藏 的历史、神话、宗教、传说,以突显其作品颠覆性的视觉...

    135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关麟英[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关麟英[图文]

    【画家简介】关麟英,蒙古族,1940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修业本科五年,师从吴镜汀、吴光宇、王雪涛、秦仲文、马晋、黄均等前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第八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内蒙古美术馆馆长。作品《惠风和畅》参加由国际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9届奥...

    10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孩子不爱看展览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图文]
    孩子不爱看展览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图文]

    重视艺术教育的父母们总希望多带孩子逛艺术展、博物馆,希望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师的熏陶、增加知识储备。可是,本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却未必买账。这会不会是家长一开始就做错了?经常有家长问我,很想带孩子去看画展或者艺术展,可是又担心自己不懂怎么看,是否需要事先上网查资料做功课?更多的家长还存在这样的顾虑,孩子看展很不专心,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一会儿就哭闹着要离开,大庭广众之下真是挺丢人的。看展是为了有...

    10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姚小尧,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青县。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物协会会员、原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河北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原邯郸市文联副主席。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河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馆员。《谈书法中的入帖和出帖》学书太有“自己”不行,没有“自己”也不行。学书是先有别人后有自己,有...

    157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华夏风采|风日晴和——林晓林书画印作品(组图)
    华夏风采|风日晴和——林晓林书画印作品(组图)

    林晓林,1971年1月生,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民盟浙江省华夏书画学会理事,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盟温州华夏书画学会副会长,温州市政协委员,乐清市文联副主席,乐清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会文书社社员。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书法讲师。书不尽意——谈林晓林书法与中国传统审美林语堂在《中国书法》一文谈到,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

    114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聊隋代人物画的特点[图文]
    浅聊隋代人物画的特点[图文]

    隋朝统一中国,虽然时间短暂,但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300余年的战乱局面,并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艺术也反映出明显的过渡特征,人物画多沿袭六朝传统,仍以道释或神仙故事为主,但人物形象趋于世俗化,并开始融合西域画风。由于统治者对绘画的重视,隋代人物画家人才济济,有尤擅佛像的杨契丹、尤擅肖像的郑法式、尤擅鬼神的孙尚子、“旷绝古今”的楼台人物画家董伯仁,还有西域画家尉迟跋质那、跋摩那、昙摩拙叉等,可惜...

    60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文玩核桃:奢侈的雅兴[图文]
    文玩核桃:奢侈的雅兴[图文]

    资料图片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中国富人看好核桃等文玩品投资,玩核桃成中国富人新时髦。记者随后在青岛市场调查发现,近年来,文玩核桃价格暴涨,一对“核桃”身价竟然窜至上万元。而为了购得自己心仪的核桃,岛城部分爱好者更是组团进京抢核桃。鼎盛于明清近年来,随着雅玩杂项越来越热,“文玩核桃”也成为不少藏家的最爱,身价不断攀升。核桃虽小,但在古玩收藏界也算是杂...

    4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由李静书法看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图文]
    由李静书法看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图文]

    [内容提要]在历代书家中,女性书家比较少见,我们知道的便是诸如卫夫人、管道昇等,目前针对女性书家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仅有零星寥寥的记载。本文即是针对现代女性代表书家周慧珺的研究,从她的学生李静的书法入手剖析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以此还原周慧珺的教育观念。[关键词]周慧珺?李静?教育?创新?观念弁言谈及李静的书法,就不得不提及她的老师周慧珺先生。目前针对她的艺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

    5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记象形字书法家刘汉民先生[图文]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记象形字书法家刘汉民先生[图文]

    刘汉民静默,整夜整夜地思索,反反复复地琢磨,提笔运神,飞笔之间,一挥而就——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中国象形书体第一人,刘汉民老先生。 先生挥毫期间,专注之致,两眼放光,象是陶醉其中,写完后,仔细端详一下,才放下笔。面对记者的发问,慈祥的老人略加思索说:“怎么创作呢?我基本上是按照这么两句话:一个是写出汉字的象形美;二是,是字也是画,根据这两条创作象形字书体。”他说,自从有汉字以来就产生了书法,甲骨文、...

    160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家对艺术境界追求要高[图文]
    艺术家对艺术境界追求要高[图文]

    曹崇恩 根雕塑家曹崇恩畅谈艺术:艺术家对物质生活追求可简单 对艺术境界追求要高初冬的午后,阳光洒在沥滘村悠长的小巷里。这里是广州再普通不过的市井小民生活的聚集地。20余年来,著名雕塑家曹崇恩在此潜心创作。走进他的工作室,各类雕塑、泥塑占了大半个屋。简单寒暄后,满头银发、今年80余岁的曹崇恩,谈起雕塑艺术之路时才思敏 捷,时不时笑声满屋,好似一个活脱脱的老顽童周伯通。他身后墙上,悬挂着一副“铸古...

    15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