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图文]

时间 : 05-03 投稿人 : 勇勇 点击 :

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 | 美术理论

《抢棉花》 野夫 1947

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 | 美术理论

《改造二流子》 王式廓 1947

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 | 美术理论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 | 美术理论

《鲁迅与可爱的中国》 杨先让 1976

宛如晨星:中国版画百年 | 美术理论

《饥饿线上》 李桦 1946

◎黄哲

比起传统深厚、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国画,费工费时、身价不菲的油画和雕塑,版画在中国造型艺术之苑,似乎一直算不上“人间富贵花”,却胜在“好养活、易繁殖”——即便没有欣赏艺术作品习惯的人,课本插图和春节年画也是生命中绕不过的存在。在朝阳门内名为槐轩的四合院美术馆里,正在举办“晨星——中国现代版画的四个时期”展。晨星,又名金星、启明星,于西方的夜空最后一个谢幕,却第一个照亮东方的白天。西风东渐的版画,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革命基因

杨先让创作于1976年的《鲁迅与可爱的中国(吴作人题“凛然正气”)》,既可以看做中国版画百年历程的上半场总结,也是向公认的中国版画之父致敬——是的,让版画在中国从工艺成为艺术的,就是我们上学时最敬也最“怕”的那位大先生。

还是酷爱图书的少年周树人的时候,他很早便意识到了图书并重、甚至图在书前的人类认知接受特性。广义概念上的复制版画,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但作为艺术创作,版画却是地道的舶来品,在百年前救亡图存的年代进入中国——其实在鲁迅之前,郑振铎等便将版画以杂志插图等形式使用,但在90%以上国人是文盲的年代,版画最初也如其它美术形式一样,在曲高和寡的避风港里搁浅。

艺术界的写实主义和现代派两大阵营争论不休,却谁也没先走出象牙塔。而鲁迅倡导“为革命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明确了“要启蒙,即必须能懂。懂的标准,当然不能俯就低能儿或白痴,但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敏锐地把版画脱去插图的形式,看到木刻的本质,发现其“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正是人多而贫的中国最适宜引进和扶植的艺术形式。

以黑白木刻之手法刻印出国民的真实处境,在当时无疑是将艺术与社会现实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大举措。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而言,新兴木刻版画除了多和快,那“力之美”的形式感、“匕首投枪”的叙事主张,能有效传播革命思想和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先生不仅自己以笔为枪,更是准确地预判和引领时代思考和审美,版画成为他一手创立的“利器”。

1931年夏,木刻讲习会于上海虹口鲁迅寓所附近的一所日语学校开幕。自己并不会动手木刻、却是公认的艺术大师(北大从五四时期沿用至今的校徽便出自他手)的大先生曾钦点:“擅长木刻的,我以为最好的是李桦……”李桦创作于1936年的《前进曲》和《黎明》,称得起中国版画第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对比强烈、刀法遒劲、线条刚毅,同时却总能触及观者人心最柔软的深处。

中国现代版画落地时的基因里并不只是鲁迅的文风和个性,更直接来自于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艺术滋养。她终生不曾踏上东方土地,某种意义上却可称得上是中国版画之母。192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当鲁迅第一次看到她的版画,就毫不犹豫地认定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最适宜输入中国的版画,将其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下刀每每展现受压迫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并将抗争精神注入其中,让她的艺术“极具丈夫气概”。她“照出了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更始终没有忘却变革社会的可能”,用作品见证、记录甚至促进了德意志第二和第三帝国的相继倒台。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面对苦难时,除了抗争,更有一种超越了个人利害的“慈母之爱”,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悲悯,可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本土生根

当时代主题转入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为救亡图存而生的中国版画,也进入了第二时期。鲁迅和珂勒惠支的“弟子们”,有的留在白区坚持斗争:如李桦1946年的代表作《饥饿线上》,痛诉物价飞涨下人民的苦难;和李桦并称鲁迅左右两大将的野夫,则以《抢棉花》(1947)同样聚焦于国统区背景下忍无可忍的抗争。至于去了延安的,则发挥了更大的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那时的延安鲁艺美术系,几乎可以被称为版画系。

两条战线上的战士们,除了分头为自己面前的现实创作之外,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传薪送法,《木刻教程》《版画速成》等教材一时起码不下几十种。

较之第一时期升华了的,不只是作品表现主题,更有民族化了的创作技法和背后的人文精神。比如西方版画中常用阴刻,长于表达光线、但造成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阴阳脸”。这一时期的中国版画,便让中国工艺美术中最常用的阳刻技术大行其道,令普罗大众更喜闻乐见。

比如具体到同样创作于1947年、反映解放区土改的两幅作品,古元的《烧地契》的空间布局,有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远近详略之妙,烧毁地契、腾空而远的黑烟,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触目惊心,象征着旧时代、旧秩序的一去不复返,可谓点睛之笔。而王式廓的《改造二流子》同样是构图的经典,如西洋油画群像般,十几个人物关系不言自明,矛盾冲突昭然若揭。

1949年,大历史翻开新篇,中国版画也进入了第三时期。李桦在中央美院及其版画系成立后,成为该系的长期主持者。前面提到的《鲁迅与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杨先让,就是李桦的学生和常年的亲密同事、战友。他们坚持鲁迅“为生活、为革命而艺术”的主张,也为先生的文艺路线培养了大批再传弟子。

因时而变

徐冰、冯梦波这些学生,以及他们代表的中国版画第四个时期,在改革开放、全民求知的风气激荡下,产生了核裂变一样的反应。他们各自探索版画的新表达,徐冰率先在版画的前身——印刷术中找到归宿,在国际化大潮乍起时,把中西文字都当成自己的大玩具,捧出一本黑白木刻《我的九二年的书》。他又在本世纪“厌烦”了传统文字、爱上emoji符号,并“不着一字”、全表情包地“写”成一部最接网络时代地气的《地书》。冯梦波把电脑这个通常意义上的生产工具,在中国第一个变成版画艺术创作工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三十年不变。此次展览中的最新作品,正是出自冯梦波之手的《2020》。

为革命而生、为时代立言的中国版画,还将不断在自我革命中赢得生命力和成长空间。虽然是舶来品,但因极平易近人,迅速在我国落地生根;由全民性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更是激励着一代代国人;更难得的是,进入个性化时代,它接地气的新方式令新一代人可亲,辈出不穷的明星艺术家,更以其个性魅力令人着迷。

图片来源/槐轩

相关文章

  • 范曾:艺术家要保持纯净初心 为市场奔走不必要[图文]
    范曾:艺术家要保持纯净初心 为市场奔走不必要[图文]

    资料图:范曾在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上官云)“艺术家要保持纯净的初心。初心一失去,画面会立即表现出那种庸俗之气、市井之气。”近日,中国著名书画家范曾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在谈到艺术创作等问题时,他如是说。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著名书画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2009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

    18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来看文徵明与王宠的“高考”履历[图文]
    来看文徵明与王宠的“高考”履历[图文]

    上海博物馆正在进行“遗我双鲤鱼: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精品展”以信件的方式讲述了苏州文人的生活方式,手札展中出现的文徵明与王宠之间还有一段赠画之谊:大雪中王宠出佳纸索画,文徵明于是乘兴作《关山积雪图》,历五年而成——这份深情厚谊包裹着的其实是失意者的不忿不甘。翻看他们俩的“高考”履历,你会发现,文徵明与王宠就是一对屡试不中的师徒。单就科举应试能力而言——《关山积雪图》或是一位“我心已死”的学渣端给另一...

    180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麒派油画艺术家—林学之先生(Mr.Lam) 作品赏析[图文]
    麒派油画艺术家—林学之先生(Mr.Lam) 作品赏析[图文]

    麒派油画家 林学之先生(Lam Hok Chi): 1955年生于上海,1979年移居香港,他是京剧大师周信芳(麒派创始人)孙女婿。 自幼热爱绘画,早期已受到大师周信芳麒派表演艺术影响,在岳父周少麟的长期教受熏陶下,林学之酷爱把麒派表演艺术的方法用在绘画创作之中!麒派艺术,不忘初心!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达到最完美的表达效果!麒派艺术使他能长期大胆的去创作绘画,寻求自己在绘画作品上的不断创新,时常...

    120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大国工匠 | 高公博:用“新奇独变”激活黄杨木的灵魂[图文]
    大国工匠 | 高公博:用“新奇独变”激活黄杨木的灵魂[图文]

    毛里塔尼亚《骆驼》“高公博大师是一位勤奋敬业、有责任感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一位善于学习、充满着艺术智慧的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美院原副院长高而颐曾如此评价。进入黄杨木雕行业五十余年来,高公博将每一块材料都当作一个生命,与之紧密沟通联系,一雕一琢尽显魂骨,用勤奋与创新把木头的生命更为完美地展现给世人。创作别人没有想到的作品在别人眼中,高公博是一个善于创新、勇于突破的...

    91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图文]
    两位师兄——小记孟云飞和邱海洋[图文]

    张中行先生在其《负暄续话》中,曾写《两位美学家》一文,忆朱光潜和宗白华二位先生,并生发出由内而外追求美的慨叹。孟云飞与邱海洋,是我的两位师兄。一位是因了书法而结缘,一位则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二人之间虽素未谋面,所学专业亦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然因他们皆痴迷于武学,不仅可以坐而论道,起而还能亮拳,权且放在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与孟云飞同为河南驻马店籍,他是上蔡人,我是确山人。他由河南大学来京读...

    18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图文]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亭台楼阁[图文]

    中国画对于亭台楼阁等复杂建筑物的描绘自古有之,早在山水画尚未成熟的魏晋时期亦有记载。正如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写:“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为什么说画台榭难成易好?这是因为台榭之类的建筑物画起来的步骤复杂,过程较难,例如建筑的比例、结构、透视等内容都要计划妥当后方可描绘,但其笔法却相对简单,基本都是变化较少的直线故而“易好”。古人在画亭台楼阁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建筑物平直...

    9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不要让当代艺术成为空中楼阁[图文]
    不要让当代艺术成为空中楼阁[图文]

    配图为臧坤坤作品《教化的意义》 90cm×130cm 亚麻布、丙烯、金、银色 2009年周晓上周末去三里屯PageOne书店参加了孙珈祺(祺四)新书《八卦艺术史》的读书分享会,该书以章回体的形式、泼辣的口吻,荤素段子并用,力求给读者描述一个真实、有趣、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的西方艺术史。整个分享会氛围活泼热闹,大多数观众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场,祺四这个大大咧咧的北京姑娘也与中国文物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

    66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黄河朝晖|惊涛澎湃心潮涌 波澜壮阔华夏魂[图文]
    黄河朝晖|惊涛澎湃心潮涌 波澜壮阔华夏魂[图文]

    黄河,乃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寄托民族文化情感的载体,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礼赞的对象,在每一时期,都有黄河题材的经典文化作品问世,在盛唐时期李白、刘禹锡、王之涣等诗人用最优美的诗句赞美她;在民族危亡之际,光未然、冼星海谱写的《黄河大合唱》来激发和凝聚民族的抗日斗志;及至当代,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画家谢瑞阶、王西京、宋雨桂、冯大中、苗重安、张凭等人都以黄河壶口为...

    6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观·画·悟
    观·画·悟

    作品题目《虎踞龙湫》,作者;孙静松(画图),周积寅(题款),尺寸;68x50cm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因此,行万里路便是获得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每年我都要外出实景写生两到三次。今年暑期自然也不会例外,正当我准备外出写生的前几天,接到南京崇德书画院朱同院长去夏霖九天银瀑写生的邀请。说实话,我刚开始不是太感兴趣,因为这个地方之前没听说过,可朱院长却说他考察过,非常值得一去,而且...

    55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高剑父:中国20世纪革新国画“教父”[图文]
    高剑父:中国20世纪革新国画“教父”[图文]

    书画圈网蓝歌 中国绘画史上,从唐到宋代人才辈出,法备而艺精。但元以后,画家多重师承临摹,只师古人之述,不师古人之心,造成了明、清衰微的局势。正如近代名家黄宾虹所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画,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在20世纪的中囯画界,要求革新之风,己经悄然酝酿。高剑父,这位从岭南走出来的画家,他以一腔热血革新国画,成为中国20世纪艺术...

    154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画新六法发明人•新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晏本立[图文]
    中国画新六法发明人•新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晏本立[图文]

    晏本立:字立本,号上德真人,江苏丰县人,现为新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东方红中国画研究会执行主席、全国晏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擅长写意人物、兼工山水花鸟,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2005年参加中国美协首届创作高研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型美展,多次获奖;2006年首先提出“中国画新六法”,...

    5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书画,我的最爱——金华市大都会美术展览馆馆长李承先的收藏故事[图文]
    ​书画,我的最爱——金华市大都会美术展览馆馆长李承先的收藏故事[图文]

    金华市美术展览馆大门口古子城是浙江金华的一座古城,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以前,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金华城市之根,曾是该地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城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永康考寓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43处。在八咏老街这条富有特色的街区,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口刻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对联。...

    85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东北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东北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50年8月,学校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张学良先生亲自题写校名,并出任名誉校长、校董会名誉会长。说起学校复名,还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992年11月,东北大学数以万计的校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

    11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人民币上的人像变迁[图文]
    人民币上的人像变迁[图文]

    第四套人民币面额图案以工农兵为主,到第五套则都变成了毛主席像。  第四套人民币面额图案以工农兵为主,到第五套则都变成了毛主席像。1989年8月14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召开第五套人民币设计领导小组会议。就在这个会议上,钞票的正面主景内容由“中国四大发明”改为“中国历史人物”,这是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转变。设计主题的悄然变化,已经从物的设计转变到了人像的设计,这是当时纸币发展的一个重要...

    68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文字的谎言[图文]
    文字的谎言[图文]

    文字乌托邦徐冰对文字有狂热的追求和敏感度。我开始关注徐冰始于1988年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析世鉴》,不仅在于作品中流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中的忍耐、修炼气息唤起了我的共鸣,更在于85美术思潮的批判和颠覆性姿态之下,徐冰体现了他的独特性,即意义的退出。他似乎无意于当时美术界本质主义的争论风尚,而表现出试图避世修炼以证彻悟的心理倾向。徐冰以“抽空”的原则创作“天书”,试图消除任何个人的书写风格、...

    143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