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和水下探测现场
科技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认识现在、探寻未来,还能帮助人类了解自己的过去。通过新手段和新方法,科技不断助力考古,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从6月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这不仅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全面展示,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科技的应用成为展览的亮点。
此次考古中,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这些高科技深度参与考古过程。不仅在江口沉银考古中,科技不断助力考古的发现和发掘。近年来,碳—14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拓展考古研究方法,增添新的考古研究领域。科技考古,也成为考古学的一门学科。
“所谓的科技考古,是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说,“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是从具体的材料切入,有自己的研究特色,解决以往的考古学研究中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最终要探讨的是历史。”
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给考古带来新的惊喜。在江口沉银考古中所研发的两栖探测方法、装备和融合处理与解译平台,是国内复杂水域环境水下探测的一次大规模使用。“这次探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对于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环境中的地下探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表示,团队将让“给大地做CT”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袁靖说,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科技考古的深入推进,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包含内容越来越丰富。比如,从碳—14测定年代、确定考古学文化类型的绝对年代拓展到研究古人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当时的地貌水文、动植物资源,探讨古人是在怎么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再拓展到认识人的骨骼形态特征、体质状况和食物结构,探讨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再进一步拓展到认识古人生业状况、把握其由采集狩猎到农耕饲养发展过程,认识石器、陶器、金属器质地和制作工艺,研究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等。
袁靖说,上述的全部认识正在创新性地再现古代历史,填补多项空白,对以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补充和完善。如今科技考古各个研究领域的确立和完善,正在全面丰富、充实和拓展考古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技的综合应用,已成为当下的趋势。袁靖说,“目前,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围绕具体的对象开展研究,在完成具体对象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入的探讨。以动物考古学为例,其新趋势就是进一步以考古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为指导,把形态学、年代学、DNA分析和古代文献研究等方法融合到一起,围绕具体目标,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从特定角度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和特征,讲述古人故事。”
技术的不断进步,还会引起进一步的变革。“我们已经从点对点测量的二维时代,进入到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时代,使得过程和结果更精准。今后,人工智能也将应用到考古中。”周军说,就水下考古而言,以前是以声呐探测为主,今后无人机探测,甚至水下机器人也会进一步应用。袁靖说,未来考古学家将各具所长,他们参与到考古发掘和研究之中,全方位对古代社会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推动历史科学研究迈向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