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剑父:中国20世纪革新国画“教父”[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博涛 点击 :

书画圈网蓝歌 中国绘画史上,从唐到宋代人才辈出,法备而艺精。但元以后,画家多重师承临摹,只师古人之述,不师古人之心,造成了明、清衰微的局势。正如近代名家黄宾虹所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画,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在20世纪的中囯画界,要求革新之风,己经悄然酝酿。高剑父,这位从岭南走出来的画家,他以一腔热血革新国画,成为中国20世纪艺术革命的“教父” 。

高剑父:中国20世纪革新国画“教父” | 美术常识

从创建岭南画派到“艺术革命”

高剑父是番禺冈乡人,1879年出生,做中医生的父亲喜欢书画,当然对孩子有影响。他肄业于岭南学堂,有过非常人能得到的机遇,与陈树人一起向居廉学画。在一个同学的帮忙下,竟然看到广州著名收藏家潘仕成、吴荣光等的历代藏画。他眼界大开,于是临摹数年,奠定了国画坚实的基础。其时刚好是辛亥革命酝酿之际,社会要求改革的情绪甚为炽烈。1905年,高剑父在日本参加美术研究团体“白马会”,研究东西洋绘画。

清中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自日本学成归国之后,冲破前人传统思想的束缚,反对国画停滞于仿古的阶段,提倡师法自然,重视写生,开创了岭南画派。

高剑父注意到,日本画源于中国,特别是唐宋,许多中国名画真迹或临本,在日本都能看到,使他再次感受到中国画的源远流长。接触了不少西洋画后,那些构图、颜色、透视之类技法的准确,也令他叹为观止。他开始考虑,传统国画向西洋画技法学习,吸收其科学的部分。

高剑父参加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不时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参加同盟会的革命传播,如担任南武公学图画教员。他再到日本之后,开始广泛收集美术资料。到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时,他到上海创立“审美书馆”。孙中山回粤就任非常大总统后,高剑父出任“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发起举办广东省第一次美术展览,许多岭南派作品公开展出,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又与弟弟高奇峰成立的“美学馆”互相呼应,开辟新的岭南画阵地,号召大家吸取外国美术技法,跳出国画旧框框。高剑父还画了令人惊讶的汽车、飞机等新鲜事物,它像一股新风,吹进了陈腐的国画画坛。

以革新国画运动,坚定民族气节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之后,高剑父更感过问政治没有出路,便在春睡画院闭门授徒创作,还在广州河南设窑烧瓷,到佛山办美术学校。

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高剑父受校长邹鲁之邀,到中山大学教授美术。高剑父鼓励学生描写现实题材,如日寇空袭山海关、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等,受到学生欢迎,同时也受到保守派的围攻。“广东国画研究会”主张守旧仿古,就搜罗一批人与高剑父唱对台戏。高剑父立即成立“中大美术研究会”,有组织地加强革新国画运动。

1936年,他在石牌中大的大礼堂举办大型国画展览,展出不少抗日救亡的现实题材国画。“广东国画研究会”极力攻击,说是“日本画的翻版”,是国画中的“旁门左道”。高剑父指出,中国事事要革新,中国画也不例外,守旧的结果必逊于旧,仿古者定不如古,成为当时广州一场守旧与革新的斗争。中大的研究会因此被当局认为“左”而受到警告,高剑父不予理会。

在邹鲁的妻子梁定慧发动义卖支持抗战的傅作义部队时,高剑父指导学生赶出一批画,非常成功地进行了义卖。

1937年春,高剑父到南京中央大学任国画教授,因为七·七事变,又回到广州。过去,他和汪精卫关系不错,这时汪精卫派人写信劝他到伪中央,高剑父说:“此乃大节攸关,虽与汪是故旧深交,至此亦不能不断绝。”又说:“汪精卫已成奸逆,遗臭万年,虽未盖棺,亦可论定了。”

九·一八事变之后,他被社会的爱国思想震动,创作了《悲秋》。以古人在秋风落叶中感叹的场面,表现国难时期感时抚事的主题,得到很高的评价。

办画院、办画展,为新中国美术作贡献

八年抗战,高剑父除在澳门的春睡画院传艺外,还对澳门进步文化界给予热心支持。1941年,澳门的中学多数停办,进步人士决心将濠江中学办下去,改为免费中学,为此两次举办书画义展筹集经费,高剑父将自己的作品捐出。1943年敌伪在广州开美展,派人到澳门拉作品,高剑父要学生保持民族气节,不予支持。

抗战胜利后,高剑父回到广州,深感应当加快人才培训,就利用春睡画院办成“南中美术院”。但这时内战爆发,从1946年到1947年,只勉强办了一年。到1947年秋,他为提倡岭南画派,进了广州教育局办的“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校长,这时他的口号是“建设新中国的新艺术”、“艺术大众化,大众艺术化”、“我们要忠于大自然,但不要做大自然的奴隶”、“高揭艺术革命之大纛从广州发难起来”。解放前夕,他到澳门居住。

1950年,他到过香港选自己的字画参加香港进步美术界到深圳慰问解放军,又参加新中国公债的义展。当美术家司徒乔从美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时,高剑父到香港参加欢迎会,并作了发言:“司徒老兄,你先走一步吧,我们随后就赶来!”

1951年春,高剑父健康稍好,准备到南洋开完画展后就入京和老朋友宋庆龄、李济深、何香凝见面。5月25日,高剑父健康突然恶化,在澳门镜湖医院逝世。

相关文章

  •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杨子健[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杨子健[图文]

    【艺术简历】杨子健:1954年生,河南太康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后入中国美协首届人物画高研班深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兴州书画院院长。1999年作品《棉区八月》获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珠峰脚下》入选项1999迎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棉区小景》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展银奖;2000年作品《晨》入选“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奖赛,《...

    32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宫守超先生的书画艺术[图文]
    宫守超先生的书画艺术[图文]

    宫守超,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大学文化。现为中国山水画课题班龙瑞工作室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山东省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都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兼秘书长,中华艺术协会常务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中心名誉副主席,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总会澳洲分会艺术顾问。他从小酷爱书法,少年时临习欧、柳、颜、赵,奠定了一定的书法基础,后又从“二...

    12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互通共鉴:法国珍稀馆藏红楼画探胜[图文]
    互通共鉴:法国珍稀馆藏红楼画探胜[图文]

    红楼梦绘画 法国拉罗谢尔博物馆藏红楼梦绘画 法国拉罗谢尔博物馆藏红楼梦绘画 法国拉罗谢尔博物馆藏在1800年左右,一批不同材质和画法的《红楼梦》绘画漂洋过海,分别被英法美不同博物馆珍藏。博物馆品质被认为是收藏的最高级别,一方面,这些《红楼梦》绘画必须具备一定数量,才能抵御历史长河的冲刷留存下来;另一方面,这些《红楼梦》绘画必须具备相当高的质量,才能入得不同国别博物馆的法眼,这是其他中国古典小说...

    47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具有启发性意蕴的艺术佳构  一一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在刘玉来画展上的致辞[图文]
    具有启发性意蕴的艺术佳构 一一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在刘玉来画展上的致辞[图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左)河南省政协委员、人民美术网创始人 李德哲(右)人民美术网这次推出的是人民美术网理论部主任刘玉来先生专题画展,题目很有诗意:墨影秋韵。刘玉来先生是位搞艺术理论的学者型画家,这次展示的是他的绘画作品仅是他深厚的文化学养的一个侧面。刘玉来先生这些画的显著特点有两方面的认知,一是理论家在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的成果展示...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国际艺术名流——金晓海[图文]
    国际艺术名流——金晓海[图文]

    【艺术简介】金晓海(晓海),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一级美术师、教授。金晓海艺术成就...

    143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现代水墨的两难处境[图文]
    现代水墨的两难处境[图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水墨艺术,不仅在水墨材料与技术方面拓展了传统,而且在图像结构与符号组织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有着与传统水墨不同的空间意识和结构方式,笔墨不再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而是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之一,在一个更为复杂多样的语言系统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在我看来,“现代水墨”的内涵要大于“抽象水墨”,它可以包括主观性很强的变形形象、符号化的图式、表现性水墨、材料拼贴等。而以水...

    125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隐藏在雕塑中的动感与抽象[图文]
    隐藏在雕塑中的动感与抽象[图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以“运动中的现代”为题举办了女性雕塑艺术家玛格尔·欣德(MargelHinder,1906-1995)的大型回顾展。展览复制了她最重要的作品,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她艺术的力量和复杂哲思。出生于美国纽约后定居澳大利亚的玛格尔,生命历程延续于整个20世纪,她丰富、发展了国际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最具创造活力的现代主义雕塑家之一。旋转球,1954年玛格尔在美国接受艺术教育的时...

    4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陈传席:可笑!作品没有思想,只有技术,叫什么大师?[图文]

    牡丹 作者齐白石什么是大师?大师的作品必须是:包前孕后的,而且必须能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关键是“包前孕后”,后两条其实已包括在这一条中。能“包前孕后”的作品当然必须是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应有哪些标准呢?功力、样式、思想。一幅作品中,功力高、样式新、思想深,便是高质量的作品,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皆精,却非易事,正如谢赫说的:“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姚最说的...

    129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谈谈戴学正老师的山水画成就[图文]
    谈谈戴学正老师的山水画成就[图文]

    胡铁铮先生在老师戴学正山水画展上讲话“百年悬壁看人世,谁复重提云叟名。”——近日金临轩美术馆为吾师戴学正先生举办“溪山无尽一一戴学正山水画展”,这对于我们重温先生的艺术,评价先生的艺术地位,无疑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事件。我想老师在天之灵也会很欣慰的。我是戴学正老师的学生,十几岁即拜他为师,跟他学画。回想当年临习老师的斗方手稿,每张都临二三十次,也没有临到老师的笔意神韵。现在我已年近八十,在山水画...

    11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夏理斌组画《春》《夏》《秋》《冬》赏析[图文]
    夏理斌组画《春》《夏》《秋》《冬》赏析[图文]

    陈俊贤 通过四年时间,浙江温州的金峰毅先生终于收藏到了中央美院夏理斌博士的《春》《夏》《秋》《冬》系列组画,他显得特别的高兴,他对我说,他一直很喜欢夏理斌的油画,尤其是利用油彩丹培拉绘画方法绘制的。四年前,通过好朋友的介绍,金峰毅先生认识了夏理斌,通过对他作品的了解和对夏博士人品的认识,他提出了想收藏夏理斌博士一幅油画的愿望。那时夏理斌教学和创作工作很忙,但遇到好朋友介绍过来...

    9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大师梁启超的碑帖收藏[图文]
    大师梁启超的碑帖收藏[图文]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这是一篇写成于一百年前的文章。一个世纪的风云,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天,每位读到它的人,仍会为作者激昂的笔调下深沉的爱国热情所震...

    131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金丝楠乌木成了金丝难乌木[图文]
    金丝楠乌木成了金丝难乌木[图文]

    金丝楠原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楠木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楠木促进会”)6月发布的公告称,楠木行业曾经历恶性炒作,存在部分产品价格虚高脱离实际的现象,导致市场对楠木的价值和价格认知模糊。暴涨背后,是资本进入、恶炒抬高价格。很快,金丝楠乌木价格遭遇过山车式骤变,暴涨之后暴跌。恶性炒作 金丝楠木价格虚高乌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而乌木中的金丝楠木更加珍贵,切开、打磨后有金丝浮现的立...

    95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手法不拘于流派,中西结合新境界——刘卫兵[图文]
    手法不拘于流派,中西结合新境界——刘卫兵[图文]

    刘卫兵刘卫兵,1967年生于重庆,英国雷丁大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为蜀都书画院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英文化交流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组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SBCI(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成员。刘卫兵出生书香人家,自幼在父亲(著名国画大师阎松父先生高徒)指导下临碑习画。喜游历写生,在建...

    10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泰山书画院——名出泰山 书画神州[图文]
    中国泰山书画院——名出泰山 书画神州[图文]

    ---用公益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画艺术殿堂-中国泰山书画院 在中国,有一位母亲,她用生命的乳汁养育了千万华夏儿女,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她就是被称作"母亲河"的"黄河";在中国,有一位父亲,他用宽阔的肩膀扛起保家护航的重任,它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雄峙于中华东方,塑造着"泰山安,四海皆安"的旷世传奇,他就是被称为"国山"的泰山。而座落于泰山脚下的艺术之子--中国泰山书...

    14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隔离的城市 艺术家式的“隔离”[图文]
    隔离的城市 艺术家式的“隔离”[图文]

    因为新冠病毒的肆虐,海外一些城市陷入了封锁和隔离,非日常所需的场所关闭、每一个人都尽量宅在家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孤岛,唯有网络维持着人与人的虚拟链接。而翻看艺术作品,这种孤独的状态,像极了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作品:或独自站在窗前,眺望空空如也的城市;或在清晨的阳光下,孤独地坐在床上。爱德华·霍普,《科德角早晨》,1950在隔离的时期,国外的社交网络出现了“我们在爱德华·霍普...

    6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