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图文]

时间 : 05-03 投稿人 : 阿峰 点击 :

1322年7月30日,宋太祖十一世孙赵孟頫病逝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据说,逝世之日,他仍观书作字,谈笑如常,至黄昏,悄然而逝。在他身后,留下了回荡中国艺术史长达700年的訇訇余响。然而,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由于赵孟頫不为士大夫所容的贰臣之举,无论是其身前还是后世,围绕着他的巨大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以至于这位擅画工书、懂经济、通佛志、嗜篆刻、明音律、冠文章、善鉴定的绝世全才,在无数光环和掌声的背后,留下了一段悲欣交集的复杂人生,也留下了一个中国艺术史上喑哑与呼啸并存的有着巨大丰富性的个案,既引人入胜,又令人唏嘘。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 | 艺术杂谈

《元赵文敏公像》(局部)(清汪恭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人生的转折

1276年,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年份。经过40余年与蒙古铁蹄的纠缠之后,元军主帅伯颜攻破南宋首都临安,年仅5岁的宋恭帝被俘。三年之后,厓山一战,陆秀夫身负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彻底覆灭。大元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这对当时的民族心理冲击极大,“厓山之后无华夏”一说广为流传。1279年,赵孟頫26岁。作为宋皇室子孙,他本应享有一个大好人生。赵孟頫的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戭,皆仕于南宋。他的父亲赵与訔,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置于今日,应属省部级高官。然而,奈何命不由我,世事无常,元军铁骑碾灭了苟且偷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王朝,也彻底改变了赵孟頫的人生。

对一名青年知识分子而言,亡国不啻为一场巨大的三观暴击。国已不存,读书何用?吾辈何为?这位早熟的年轻人最初选择温柔抵抗,隐居德清山中十年,专注诗文书画,凭借着“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的天纵之才,赵孟頫27岁时便完成了《尚书集注》,在江南文人圈声名大噪,渐从默默无闻成为“吴兴八俊”之首。文名鹊起后,赵氏之名很快“达于朝廷”。稳固统治局势的元政府意识到,仅仅用暴力只能夺取天下,却非治天下之法。元朝上层亟需征召南宋士人遗臣入朝为官,以收买人心——尤其需要关键人物压阵,身份微妙又才华横溢的赵孟頫正是他们所需。

于是,在经历三番举荐二次拒绝后,赵孟頫于1286年接下了第三次机会,入了仕。这一年,他32岁。实际上,当时的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接,是没有节气;不接,总抗旨可不见得有好日子过。乱世中人,有多少选择能随心而为?只是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世与后世总有不少人喜用高标要求他人,试想同样的境遇落到自己身上,又能以同样高标坚持多久呢?无论家世或个人,都不允许他放弃这个机会。但现实的复杂又让这个敏感的艺术家心中羞愧甚至抑郁:我该如何让天下人都满意?入大中四年后,赵孟頫在一首诗中发出了“误落尘网中,四度京华春”的感慨。其后,他写了一首题为《罪出》的诗,内心的悲伤与哀恸溢于言表: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以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催槁。

……

这位中国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空前绝后的全才,头顶着宋太祖十一世孙的显赫光环,却在王朝更迭的时代夹缝中艰难前行,他有太多的才华需要施展,也有太多的委屈无法倾诉。所幸的是,赵孟頫并没有消沉,而是将这份内心的煎熬与哀恸化作了艺术创作的动力。是的,他在诗书画印各个领域突飞猛进的开挂人生,正是在仕元前后开启并狂飙突进。对此,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对赵孟頫做了深刻评价:

一个过了气的王孙,在实际上与当时的一般知识分子,有何分别?而必须严其贬责?并且在他的内心,实际是以这种富贵为精神上的压迫,因而这便更加深了他对自由的要求、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因而更加深了他艺术上的成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现实生活与精神向往的完全一致。不因现实生活而埋没掉精神的向往,并加深精神上的向往,这种矛盾生活,常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宿命,也常更由此而凸显出艺术家的心灵。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 | 艺术杂谈

《中国艺术精神》

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古时期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苏轼,他在人生的几番沉浮中,特别是十多年的谪贬生涯中,成就了艺术上的煌煌伟业。与之相比,赵孟頫似乎是幸运的,他在旧朝是王孙后裔,在新朝更是官至一品,荣际五朝。然而,他内心的屈辱和煎熬却更甚于苏轼,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各自命运的坎坷与嘲弄中完成了一次艺术生命的蜕变与升华。凭借着一双颤颤巍巍的手,赵孟頫在幽暗、逼仄的通道里只身燃起了一盏灯,让整个元朝透亮光辉起来——这个本不谙文化的短命王朝,竟由此成为中国文化史的一大亮点。

艺术史的转折

颇有意味的是,若要管窥赵孟頫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并不在那些鸿篇巨制,而恰恰是在一幅不起眼的小画之中,那便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秀石疏林图》。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以书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史在此实现了最伟大的转折——中国艺术从这幅画开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艺术并不仅仅是为了模仿现实,更重要的是写出物象所没有的东西。只见画中作一巨石;又画古木丛篁,分置巨石罅隙间;巨石前,生长着一簇簇的竹丛,地上长有小草。为了将这种全新的创作理念表达出来,赵孟頫特意在尾纸题七言绝句一首: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方知书画本来同。

在此,赵孟頫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以隶书的八分法(即隶书的撇、捺以及横挑的波折)来写竹,整个作品纯用水墨表现,却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首短短28个字的短诗将中国艺术引上了一条新路,这便是“以书入画”,用书法的笔法来表现物象,以笔墨抒发艺术家的心绪。从此,笔墨不再处于从属地位,不再机械地为物象服务;而是相反,艺术家之所以写物画象,是为了展现笔墨之魅力。如果说苏轼“写意”的理论及画竹石图的笔墨实践,对书法在绘画中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的话;到了赵孟頫手上,一切都清晰明了了。我们可以更彻底地说,正是有了赵氏的“以书入画”的理论(及实践)才使苏氏的“写意”变得可能,并成为中国艺术的审美与创作的最高准则。从此,书法大踏步地进入绘画,中国的文人墨客们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他们可以不再拘泥于物象的生动与否,单是凭借笔墨便可以与天地沟通、与观者的心灵碰撞。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 | 艺术杂谈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尾纸题诗

至此,中国艺术新的黎明正式到来了——在13世纪异族统治的文化雾霭中,赵孟頫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中国书画的魅力之真正所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他的努力,“笔墨”二字的至关重要性在中国艺术中凸现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沿着赵孟頫开创的这条全新的道路,中国艺术发展出了水墨画这一享誉世界的艺术形式,也诞生了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赵孟頫外孙)等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再往后出现了董其昌,出现了八大山人,出现了石涛……正是这条崭新的道路,使中国艺术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并对很多东方国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西方艺术史上,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乔托被公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先驱,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乔托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强调表现自然和人本身。在此之前的中世纪,基督教要求不能停留在神像的表面,而要穿过圣像看到背后的真理,那个真理就是上帝。也就是说,看画不能看画本身,而要看到画后面的东西,画作本身不能阻碍对背后真理的理解。乔托通过恢复古希腊的伟大传统,一举打破了这一固化了上千年的艺术准则。从此,意大利文艺复兴让整个欧洲艺术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到了达芬奇手里,这条道路发展到极为完善和精确的程度,以至于欧洲艺术达到了科学的高度。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 | 艺术杂谈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如此看来,同样推崇复古主义的赵孟頫,却走出了一条和乔托截然相反的道路。赵孟頫之于中国艺术的重要性在于,虽然他似乎反叛和背离了绘画本来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但却探索了一条人类精神的内在表达之路。这一道路的终点,正是人的价值和诗意,以及笔墨的独立审美价值。彼时,南宋绘画将北宋时期原本变化且富有意味的丰富用笔简化成几乎一致的硬直笔画,笔意的忽略或简化,使南宋绘画蜕变成一幅幅精致的构图。在绘画艺术走向僵化与闭塞之际,赵孟頫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一切。从此,追寻“古意”、追求超逸的境界,成为艺术家们的共识;从此,书法在绘画中具有了决定性意义;从此,文人士大夫正式成为绘画创作的主体;从此,简约、写意的水墨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形式。就这样,在赵孟頫手里,中国艺术史实现了最伟大的一次转折。

机缘、宿命与绝世全才

在中国艺术领域,像赵孟頫这样的惊世全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空前绝后的,即便是多才多艺如苏东坡,也难以与赵子昂相提并论。众所周知,苏轼的行书独步天下,但赵孟頫却是“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元史·赵孟頫传》);苏轼开启了文人画的伟大传统,但正如明代王世贞所言:“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毫无疑问,无论是书法史,还是绘画史,赵孟頫都是无法绕开的关键性人物。在13世纪那个由不谙文化的异族所统治的时代里,中国艺术竟奇迹般地遇到了自己的托命之人,这种宿命般的机缘改变了中华美学的走向,在随后的700年间积淀为深厚的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

从古以来,书道大体分为“帖学”和“碑学”。“帖学”与赵孟頫的机缘,就如“碑学”与傅山的机缘一样,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1284年,行走于上层、乞食于下层的赵孟頫,在吴兴的一家书铺里偶遇《淳化阁帖》二、五、八卷。次年,他又得阁帖卷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只缺第九卷。一月后,打听到杭州康自许藏有此卷,赵氏便上门用多余的卷八,外加一卷柳公权帖将卷九换回,终于凑齐全帙。众所周知,“帖学”一脉,法门正在这十卷《阁帖》。对此,赵孟頫一生时时观摩、临抚,临遍全帙。1307年,黄仲圭题赵孟頫《阴符经》楷书卷,称其“笔力精到,不减右军”——这也是同代人首次把他与“书圣”相提并论。其后,类似的评价在中国书法史上屡见不鲜。

赵孟頫取法“魏晋之韵”,以日书万字的勤奋砚田耕耘,他的行书作品《洛神赋》《兰亭十三跋》《嵇康与山涛绝交书》正是向魏晋传统致敬的“神品”,成为书法史上的扛鼎力作。同时,他还遍临篆隶楷行草,一举扭转了宋人只写行书,不能写工楷,更无人写篆隶的境况。绝世的天才加上后天的勤奋,让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水平可以“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终成一代书宗。而在绘画史上,赵孟頫几乎扮演了与“欧洲绘画之父”乔托一样的关键性角色,后者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把人从神学的牢笼里拯救出来,请进了造型艺术的殿堂,并以其在绘画、雕刻、建筑等多领域的杰出成就开启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与乔托同一时代的全才赵孟頫(仅长乔托12岁)则以相反的路径作出了和他一样伟大的贡献,成就了中国艺术史的分水岭。

同时,赵孟頫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参与篆刻创作的文人士大夫艺术家,他纯用小篆刊刻“圆朱文”印章,并用于书画作品,成为文人篆刻的开山鼻祖。他在书画美学观念上崇尚和提倡“古意”思想,影响了其印章审美观念。赵氏曾摹辑《宝章集古》340枚“汉魏而下”的印章成《印史》,并为之作序。在不足两百字的《印史·序》中,他批评了“近世士大夫”的“流俗”之巧,并明确指出:“近世士大夫”应从“汉魏而下”具有“典刑质朴之意”的印章中取法,从而在中国篆刻史上确立了影响后世的“汉印审美观”。

诗、书、画、印的结合虽然始自宋徽宗赵佶,但这位艺术家皇帝的用印目的仅局限于证明身份。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真正意义,还需近两百年后的赵孟頫来发现。可以说,赵孟頫在诗书画印融合的自觉意识上承接宋徽宗向前迈了一大步,他不仅根据前人的画作写了大量的题画诗,还推出了完全由自己创作的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这一做法大大丰富了中国书画的艺术语言,极大地启发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正是赵孟頫的天才和努力,诗、书、画、印才融合为完整的艺术品,并成为中国艺术的一项伟大传统。

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一位绝世全才的喑哑与呼啸 | 艺术杂谈

赵孟頫及夫人管仲姬墓

寻绎赵孟頫的一生,我们总是能隐隐洞见始终缠绕着他的人生困境——那便是隐藏于他一帆风顺的仕途和荣耀之极的身份之下的元朝统治者对思想的禁锢、对文化的漠视和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摧残。是的,赵孟頫忍辱于元朝,却又承载着恢复和弘扬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内心使命,他所提出的复古,更像是心灵上的溯源与寻根。在如此复杂纷乱的境遇中,你不能不膺服于他身上所具有的神性,多少怨尤,多少愤懑,多少委屈,都一一融化在他深刻的孤绝里。他从钟繇、二王处获得养分,从晋风唐法中汲取力量,以一种温和委婉的方式宣泄他的悲愤,去抗逆一个新朝,并最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

相关文章

  • 10分钟读懂世界艺术史[图文]
    10分钟读懂世界艺术史[图文]

    人类艺术的进程已经发展了五个阶段,分别为:原始美术(原始社会至古希腊时代)、古典美术(古希腊时代至1860年代)、现代艺术(1860年代至2战后)、后现代艺术(2战后至1980年代)、当代艺术(1980年代至今)。花十分钟看完此文,你就大致了解了人类艺术的进程历史。  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附属产品,审视艺术,就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进程,审视人类艺术的进程,就必须回归人类文明进程本身。人类艺术的进...

    51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投资二手奢侈品 你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投资二手奢侈品 你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劳力士多个型号的手表在专卖店“一表难求”,在二级市场,其价格也水涨船高。走访专卖店橱窗商品“只能看不能买”“有可能到货的款式我们才会帮您排队,您问的这一款我们都没有办法帮您排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货。”2月26日,在北京王府井的劳力士专卖店,导购如是说。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家专卖店的橱窗内摆着数款不同款式的手表,柜台中也有不同系列的手表逐区陈列,当顾客进...

    16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缺乏“爆款”的云文化能走多远?[图文]
    缺乏“爆款”的云文化能走多远?[图文]

    云观影、云展览、云剧场、云课堂、云练功、云蹦迪、云健身……防疫宅家再度炒红“云”概念,各行各业都在拓展线上可能。一时间,万物皆可“云”。随着各行各业逐渐复工,这些“云”端文艺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可期,大众需要什么样的云文化、如何拓展云文化都值得深思。缺乏“爆款”是不争的事实谈到云文化创作,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喜欢用“倒逼”这个词。倒逼背后,是文化服务理念的转型创新,从供给侧主动思考和满足受众需求。...

    19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品投资靠谱么[图文]
    艺术品投资靠谱么[图文]

    孔达达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3月20日结束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永乐龙泉大盘以53万美元成交(含佣金),合港币416.05万元,去除约30%的买方和卖方佣金以及各种费用后,卖家收益约为291万港币。拍卖刚刚结束便有消息传出,1996年,该瓷盘曾以134万港币拍出,并评论说很多藏品是远远跑不赢通胀的。此件藏品没有跑赢通胀的说法自然是危言耸听,根据国际货币组织(IMF)数据推算,1996年...

    17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非国有博物馆的“新活法”[图文]
    非国有博物馆的“新活法”[图文]

    苏宁艺术馆馆藏元代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经过三年的筹建,2017年11月25日,苏宁艺术馆在上海苏州河畔举办了“博古观今·翰墨承绪”开馆盛典。无论是创纪录地以超3亿元拍下元代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还是众多文博专家给出“国内顶级非国有博物馆”的评价,都让苏宁艺术馆甫一开馆就备受瞩目。在非国有博物馆迅猛发展的今天,苏宁艺术馆是否能作为标杆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为大多数举步维艰的非国有博物馆提...

    7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明代《石房精舍》图:幽淡秀润承家风[图文]
    明代《石房精舍》图:幽淡秀润承家风[图文]

    石房精舍图(国画)文嘉万峻池自沈周、文徵明开创吴门(苏州古称吴门)画派后,一跃成为画坛主流,代有传人,遗风不绝。后学诸家成就卓著者有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陈道复、陆师道、王谷祥、周天球等人。文嘉为文徵明次子,继承家学,光大吴门,向为鉴赏、收藏界所推重。近年来,艺拍会上偶有出品,求者踊跃,竞相搜珍,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文嘉明代书画家、诗人,擅山水,笔法精脱,着色...

    10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女画家王晖艺术赏析[图文]
    当代女画家王晖艺术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王晖,1971年,生于大连,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先后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美学发展基金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美学发展基金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重彩画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相对论0》...

    106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孟云飞:一代通才 自成家数 ——赵之谦的艺术人生[图文]
    孟云飞:一代通才 自成家数 ——赵之谦的艺术人生[图文]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来说明后天的勤奋努力十分重要。不过,对于书画家赵之谦来说,他的天赋似乎比常人更多一些,这位天赋禀异之人,在并不算长寿的一生当中,不断修炼,书、画、印无所不精,可谓自成家数、一代通才。一、大师的转型赵之谦(公元1829—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也。青年时代,他的才华即璀璨绽放而...

    12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华山李澎——传统文化的青年守望者[图文]
    华山李澎——传统文化的青年守望者[图文]

    李澎书法《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局部文/曾耀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融合,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广义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就形式而言,可分为物质形态(如文...

    60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从傅抱石人物画历史故实题材 看其创作灵感与创新[图文]
    从傅抱石人物画历史故实题材 看其创作灵感与创新[图文]

    傅抱石人物画大多与文史和典故有关,追溯其历史故实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迸发的结晶。作者通过对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画题新义的详考,认为傅抱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谙,对美术史知识的勤学与积累是其进行人物故实画画题创新的首要基础。他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大致有三:旧题出新、自制新题和老题新作。本文选刊自中华书局...

    88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丰子恺眼中的梵高
    丰子恺眼中的梵高

    丰子恺《梵高生活》《梵高生活》的价值在于,丰子恺借为梵高立传,提出了关于文艺的两个观点:艺术的内在性——艺术是从何而来的,以及艺术的宗教性——艺术是为了什么而去的。作者:黄夏关于一代画宗文森特·梵高的著述,国内可见者有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出版于1934年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行销多年,影响也大,是描...

    124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十四:《章草为梁新颖新书作序》[图文]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十四:《章草为梁新颖新书作序》[图文]

    我与梁新颖君可算是忘年之交,我们住在同一条街,相距几百米。他常来我家做客,与我谈书论道。很是投机。他本是公务员,工作卓有成就。因有志向学,遂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读完硕士后,依然放弃仕途,又考取首师大书法博士研究生,决心投身文化艺术界。对他这样的选择,有的朋友有些担心,但他自己安之若素,读书写字乐此不疲。六七年来,不但获得博士学位,而且书法诗文创作甚 丰,开启了人生中的收获季节。《梁新颖书作》是他几年...

    82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邱汉桥:执着追求和鲜明艺术风貌的统一[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邱汉桥:执着追求和鲜明艺术风貌的统一[图文]

    邱汉桥,1958出生于湖北,思想家,中国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家。中国绘画“北势南气”大格局理论与美术哲学思想“忘我忘象”理论的创立者。当代中国绘画“十八字”:“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新理论纲要的倡导者。中国绘画技法第三十六皴法,既:“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的创造者。邱汉桥25岁时,作品《秋泉》获辽宁五市联展佳作奖,26岁作品《霜月花》《三月扣林山》《乡梦》等入选文化部亚...

    47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泛艺术时代已经到来 你还在学纯艺术吗[图文]
    泛艺术时代已经到来 你还在学纯艺术吗[图文]

    泛艺术时代已经到来,你还在学纯艺术吗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但如今,社会越来越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就艺术领域来说,社会要求你不仅要懂艺术,也要懂经营艺术;不仅要会设计,更要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来设计;不仅要懂时尚,更要了解多种文化才能让时尚冲出本土,走向国际。在国际上,广义上的Arts涵盖了艺术和文科的所有专业。并不像许多国人所理解的,学习艺术专业就是另类。相反,在国外的大学里,艺术专业已经进...

    11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笔墨心境——大写意画家贾双武[图文]
    笔墨心境——大写意画家贾双武[图文]

    “ 画画我做减法,以最少、最精炼的笔墨力求达到自己想要的最佳效果”。——贾双武贾双武生于1978年,河北遵化人,唐山美协会员。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老甲(贾浩义)侄孙,同时师承于老甲。尤以画马见长,其他也均有涉猎。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受到美术界专业人士和收藏家们的肯定并收藏。2019年4月27日创立“双武水墨工作室”。多年来,贾双武先生笔耕不辍坚持艺术创作,用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讴歌时代,...

    128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