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维维 点击 :

在中国人看来,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已,更是深蕴着民族历史凝成的文化精神和哲理内涵,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

然而,在书法学习、创作的过程中,写好书法,创作出可经典传世的作品?刘永军认为,在将书写作为日常的古代,想要写出好作品,“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宋 赵佶 《夏日诗帖》册页 楷书

书法中的“天然”与“功夫”之辨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革新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书家的推动与努力。就像大多数领域对人天资与努力的探讨一样,书法中也强调书家的天资与勤奋。书家的用功是其审美选择的结果。表现在书法上为书家对某种书体或者某种风格样式的长期学习。在书法学习中,“功夫”更多的体现为书家对古法的学习。因此,“天然”与“功夫”在书家习书时同样重要。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明 董其昌 行书 临阁帖册(八开)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资贵聪颖:书法因天资而显灵秀

一个书家的天资往往能掀起一个时期的艺术风尚。金农作为清代前碑派书家的典型代表,他在书法上的天资表现为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敢于叛逆当时帖学的笼罩,形成自己标新立异、面目繁多的书法风格。他不仅擅长隶书、行草,还在此基础上生发了写经体楷书、楷隶、漆书等。“会稽内史负俗姿”、“华山片石是吾师”金农开始脱离二王系统转向师法金石碑版。这在当时来看是一种前卫的思想。金农的这种天资还表现在他在书法上的广收博取。他开掘古代书法中的倒薤笔法,吸取飞白用笔中的扫刷,并且能大胆地卧笔作书,留心于刻工的木板字体,并将整洁、光滑、装饰化的用笔特征引用到书法创作上来。金农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传统中开拓出全新的笔法,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面目。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金农 墨说蜀人景焕立轴 纸本墨笔 扬州博物馆藏

当然这种有天资的书家毕竟是少数。开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往往带来书风的革新。然而在书史上大多数的书家都循规蹈矩,甚至泥古不化,书法面貌中往往没有自我的体现。这样的书家也能对书法的技法掌握精熟,得到时人的称赞,但是终究在书史上被逐渐隐没。正如张怀瓘在《书议》中所言:“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不善学者终不能造化。北宋书家薛绍彭便是如此。薛氏善楷、行草书,纯以王羲之为宗。在当时亦有书名,与米芾并称“米薛”。但由于薛氏过于偏爱王羲之书,故难免被狭窄的眼界所限。所以张丑在《清河书画舫》评其书:“法度森严,变化较少,品在海岳翁下。”细究其由,还是天资所限。我们知道书法因书家的天资而显灵秀,但倘若一味强调天资而不重视习书过程中的用功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学尚浩渊:书法因用功而有体格

一个书家的禀性与天资可以赋予书法新的审美趣味与面貌,但是学习的用功则是书法得以有规矩体格的基本保障。孙过庭在《书谱》里云:“心不忘精,手不忘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书法学习只有保持对美的不断追求和对基本规范的熟练才能“潇洒流落”,得意忘形。在习书过程中书家的这种“功夫”在审美上表现为对古人经典审美的不断追求,即学古用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基本的用笔操作娴熟有致,即法度森严。因此,书法的用功是个人的天资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用功也是由书法艺术深厚的传统所决定的。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明 董其昌 楷书 崔子玉座右铭轴 纸本 132.5×53.5cm 上海博物馆藏

书家的自我面貌的形成是离不开功夫的,而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才能用笔精熟,将章草的发展由质朴推向精美,使书法成为更加纯粹的艺术,人称“草圣”;由陈入隋的书家智永,相传闭居阁楼数十年而不下,潜心书法,有“退笔冢”、“铁门限”的故事,因此苏轼评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致,反造疏淡”。总之,书家的功夫是书风成熟必不可少的因素。

资学并进:“天然”与“功夫”的辩证统一及意义

(一)“天然”与“功夫”的辩证统一

书法中的“天然”是书家情性、学养的自然流露,是书家独有的禀赋。这种“天然”表现在书法上即书风的革新与创变,它体现了一个书家的创造力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所谓的“功夫”是书家对书法基本法则的把握。“功夫”是由书法的传统所决定的,也是书法基本体格的表现。倘若一味地追求“天然”而漠视“功夫”,书法则会信笔为体,流于野俗。反之,只是盲目地临仿古人,忽视“天资”,不求创变,书法则会泥古不化,失去自我。因此,“天然”与“功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东晋 王羲之 十七帖拓本 26×456cm 七十帖

“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才是书家形成自我风貌的关键。董其昌在书法上极为用功。他广采博收,转益多师。如钟繇各帖、王羲之《兰亭》、《官奴》诸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志》、褚遂良、颜真卿、怀素以及苏黄等古代名家法书,无不临仿。其中有些作品他甚至反复摹写,认真取长补短。其81岁时所临的《阁帖》都一丝不苟。不仅如此,他还追求法书真迹的鉴赏,结交书画收藏家,可谓用心良苦。董其昌曾言道:“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假令当时能致之,不经苦心悬念,未必契真”,所谓“渐修”的过程其实就是书法用功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董其昌在书法上的“功夫”。

“熟后求生”即是天然与功夫的最好注解。正如董其昌所言“字须熟后生”,这里的“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古的过程,即“功夫”,也是“渐修”。这里的“生”则是书家的自我体现,也是由书家的“天资”所决定的,是“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总之,没有“功夫”的“天然”则书法缺乏体格,而失去“天然”的“功夫”则缺少灵秀。“天然”与“功夫”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正如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所言:“资学兼长,神融笔畅。”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轴 草书

(二)“天然”与“功夫”的学书启示

元代虞集在《道园学古录》言:“书法甚难。有得力于天资,有得力于学力。天资高而学力到,未有不精奥而神化者也。”确实如此,在书法艺术当中的“天然”表现为一个书家在书法创作上的创造力。这与书家天资禀赋以及自身的修养气度相关,是一种不经雕琢而得以自然流露出。“功夫”则呈现于作品之中的书家对于结体、笔画、章法等技巧的掌握与实践,这种“功夫”是需要书家刻苦锤炼自己的技法,也是书法中“形”的依托。只有将“天然”与“功夫”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法作品形神具备。

书法学习创作:“天然”与“功夫”缺一不可 | 美术知识

明 徐渭《墓表赋》 纸本墨笔 163.7x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是一个“尚法”的时代。唐楷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绝后的,不仅出现了很多的唐楷大家,而且出现了一批论述书法技法的书论,如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八决》等等,都对书法的点画和间架结构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虽然会保障初学者的掌握书法的基本范式,但是对点画结构完美无缺的追求其实是以牺牲书家的“天然”为代价的,用笔的程式化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需要书家下极大的“功夫”才能把握。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很多书家泥古不化,书法缺乏生机。在后来的“台阁体”“馆阁体”书风也是如此,书法倘若失去了“天然”的流露则会毫无生机。因此,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尤其是法度严谨的作品时,“功夫”固然重要,但不能失去“天然”。

“天资”与“功夫”在书法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相辅相成,也正是这两方面构成了我们当下的学书态度即“功夫”与“天然”并举,资学兼重,斯为至理!

相关文章

  • 端庄疏朗 丰秀大方——阎锐敏的楷书艺术特征及其价值[图文]
    端庄疏朗 丰秀大方——阎锐敏的楷书艺术特征及其价值[图文]

    中国书法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演变,产生了真、行、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和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杰作,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艺术语言。楷书,以其笔画精到、结构得当、法度严谨的重要特征,而被公认为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和进入书法殿堂的首要门径。但因其艺术性的局限,也是最难写出神采,并难以取得突破性成功的一种书体。历史上,自唐以后,以楷书为后来称道者寥若晨星,可数者仅有欧、虞、褚、薛、颜、柳、苏、赵、文、王等人。至近现代以...

    110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侯建和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侯建和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侯建和,男、笔名山人、1952年6月出生,江苏灌南人,现居江苏淮安。兼任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委会委员、法兰西皇家画院终身院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学术指导与特邀艺术家。书法承二王书风,崇尚自然,长于楷、行、草、隶,认为学书应学古人之神韵,集山水之灵气,抒胸中之情怀,以达到形神韵的统一。艺术家的责任在于对美的创造和表现。作...

    2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南京博物院书画展策展中的思考[图文]
    南京博物院书画展策展中的思考[图文]

    南京博物院从2013年起相继推出了“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青藤白阳——徐渭、陈淳书画艺术特展”、“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这三个展览都是书画展,对于书画专业出身、致力于书画研究与鉴定工作的策展人而言,虽然展览的立意、内容的设置、研究与学术的深度和广度等不会有太大的困扰,然而在策划这三个特展过程中依然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本文就这三个展览为例谈及了策展体会,同时兼顾分析展...

    111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为什么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都热衷于黑白画[图文]
    为什么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都热衷于黑白画[图文]

    《天使报喜》(大天使加布里埃尔;Virgin Mary)(1433 - 1435),图片来源:CNN想象一下,你在可以一瞬间看到光谱中所有的颜色,然而接下来你却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你一定会认为你错过了什么,但实际上灰色只是对现实的一种简单的想象。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故意将其艺术中的色彩净化,以达到更加微妙和复杂的效果。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伦勃朗(Rembrandt)和英...

    12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拓片遭热炒后升值40倍 功夫不高不要轻易碰[图文]
    拓片遭热炒后升值40倍 功夫不高不要轻易碰[图文]

    原标题:当心“黑老虎”发威功夫不高不要碰拓片收藏拓片是欣赏和研究文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从而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重要项目。然而,拓片也被业内称作“黑老虎”,它可不是一般新手能玩得转的。自古文人收藏不离拓片广义上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其数量、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比如甲骨青铜、碑刻墓志、摩崖造像、钱币画像等。现代意义上的拓片,泛指供人临摹学...

    17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吴兴伟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吴兴伟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吴兴伟,河北武强县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河北武强画社编辑室主任、总编、社长。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会员、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特聘教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衡水画院院外画师、市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津贴、衡水市拔尖人才、韩国书画协会顾问,2007年3月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2...

    16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18 值得投资的珠宝有哪些?[图文]
    2018 值得投资的珠宝有哪些?[图文]

    近年来,大家很熟悉的红蓝绿宝、翡翠、钻石、彩钻等珠宝,都是收藏家、投资家必夺之宝石,一些随着国内认知度提高而不断走高的珠宝更是呈现“黑马”之势,在宝石界闪耀光芒,身价不断攀升屡创佳绩,但是价格又还没攀升到五大宝石那么高。过完春节,正式开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2018年有哪些不太贵的珠宝值得继续关注和投资。坦桑石 标签:颜色浓郁,资源稀缺在西方,坦桑石早就跻身高档珠宝行列,顶级的坦桑蓝深邃浓郁...

    14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黄隽:设计消费是艺术消费的前奏[图文]
    黄隽:设计消费是艺术消费的前奏[图文]

    消费是人们将生产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谈到艺术消费,就广义来说,只要是喜欢,都可以认为是消费,与价格无关。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约定俗成地认为艺术消费是用于装饰和欣赏等目的、价格较为便宜的艺术品。设计是艺术的普及和延展。艺术属于个性化的小众追求,而设计是面向大众的,优秀的设计让人们感觉世界美好。艺术通过设计进入生活,设计通常将艺术与实用消费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设计还是...

    12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 一个德意志传奇[图文]

    展览‘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 1867-1956)无疑是德国现代艺术界的传奇。刚刚落幕的‘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大展,创下了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的展览记录,累计有近200万参观者观展,欣赏上百幅埃米尔?诺尔德自1930年代后从未公开展览的绘画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创作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其中很多都是诺尔德私下创作...

    14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我们从刘海粟那里学到什么[图文]
    我们从刘海粟那里学到什么[图文]

    刘海粟雕塑头像刘海粟先生在民国时候被骂为“艺术叛徒”,他之所以获得这个称号,因为他把女人体艺术送进了学堂,这在白话文刚兴起、小脚缠布刚解开之时,还是大胆的。不过这个叛徒不是最早使用女人裸体模特的那位,倒是李叔同先用了。在这样一个整体思想闭塞的混沌时代、一群英雄争战的历史环境里,敢于抛出女人体艺术,说明刘海粟确实够有底气的。我们今天再看回刘海粟先生的画,评价俩字:狂野。这位活过90岁的“沧海一粟...

    78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国学与西学:文化创造的空间观不同[图文]
    国学与西学:文化创造的空间观不同[图文]

    让-亨利·克勒斯(Jean-Henri Cless)大卫的画室 黑色粉笔画 卡纳瓦莱(Carnavalet)博物馆 约1801年文房与工作室国学文化的创造空间,可以概括为“文房”。当然,在工人,实为作坊;在商人,实为店铺;在教育,实为私塾、书院;在文化人,才真正称作“文房”。但他们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即文化的创造空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与日常起居生活的空间一体化的。前作坊,后住房;前店...

    175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江秋生作品赏析[图文]
    中国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江秋生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江秋生,字天痴,师竹轩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抽象派漆墨油画、泼画创研人。作品风格大气、富有禅意,融了根雕、瓷器、泥塑、皮影等众多艺术。同时结合书法的线条、摄影的构图、国画、油画多种艺术元素,巧妙的融为一体。作品入编多部史册、大典、邮票邮币卡、教材等,多家媒体报道,国内多家协会兼职!是一个用相机和艺术,叙述人生的怪痴。担任职务:国际摄影学会记者,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楹...

    161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对上海艺博会的期待:眼界格调胸怀[图文]
    对上海艺博会的期待:眼界格调胸怀[图文]

    二○一四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一角林明杰上海艺博会该怎么办得更好,这个话题自从有上海艺博会以来就一直被人们讨论。这说明人们对其期待颇高,没希望的东西有什么好说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五花八门的艺博会就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圈子。其中当然有几个高洋上的国际范圈子,大家挤破了头要进去。高洋上的圈子自有成就其地位的道理,但这些圈子也不尽如外人所见那么神秘。不管什么圈子,它都有它的属地和人脉关系。你贸贸然...

    127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向明:像农民般耕耘艺术[图文]
    李向明:像农民般耕耘艺术[图文]

    图片资料8月11日,李向明的“土语”系列新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8月15日,李向明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他说自己不是抽象艺术家,也不想为自己下定义,只想像农民一样耕耘艺术。补丁承载平民美学2005年至今,李向明将从河北农村收集的大量有补丁的织物用于作品创作当中。此次展览中,《劳动者的价值观》的主体部分是从普通百姓家中收集来的旧衣服片,这些全是补丁的衣服碎...

    11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周思聪《雨中少女》赏析[图文]
    周思聪《雨中少女》赏析[图文]

    雨中少女(国画)52×46.5厘米上世纪80年代周思聪上海中国画院藏原标题:《雨中少女》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主要以现实主义题材居多,从纪实性的人物群像画探索逐渐转向以人物为客体、笔墨语言为主体的笔墨传神之路,将主题绘画中的人文关怀不断升华。到了80年代,现代水墨人物画对笔墨语言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传统中国画笔墨精神拓展的实践也日趋成熟,从周思聪先生的水墨人物...

    31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