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小桃子 点击 :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艺术简介】

李建军,笔名寒夫,1957年生。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农工党辽宁省书画院副院长,农工党沈阳书画院院长,沈阳市华侨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沈阳军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铁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杂文学会理事,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客座教授。

应省市电视台邀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次在元旦、春晚、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等大型文艺晚会上挥毫泼墨。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为李建军先生拍摄《心系山水一生情》、《辽宁人》、《书画怪杰》等十余部专题专访片。

1993年、1994年应日本NHK电视台和西日本新闻社之邀,赴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

1995年以来多次应邀赴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荷兰等近30个国家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和讲学展览活动。

1988年国画作品《长白秋色》荣获全国职工美展一等奖。

1995年国画作品《秋韵》荣获全国教师美术一等奖。

1996年《白山黑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展。

2004年《黛青吻飞练》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中荣获优秀奖。

2005年《情寄山水中》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中荣获优秀奖。

2018年入选《大美中国》、《翰墨抒怀》 纪念改革开发40周年 农工党《纪念五一口号七十周年》书画作品展

2019年《冰峪情怀》入展万里河山入画图——当代中国画名家画名山学术邀请展。

2019年作品《秋山行运》入展画者文脉"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9年作品入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丽中国"美术作品展

2020年《锦绣山河》入展第十届辽河情作品展。

部分作品入选辽宁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十一届全国美展辽宁展、辽宁省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品展,十三届全国美展辽宁作品展。“回眸同心路,共画同心圆”书画摄影作品展。

2001年出版《中国现代书画名家——李建军作品选》。

2002年国家邮政总局为其发行了一枚邮资明信片。

2002年出版《李建军国画作品选》。

2004年出版《中国实力派美术家李建军》画集。

2017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画家-李建军》作品集。

《画坛巨擘》、《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当代书画家作品鉴赏》、《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辞书有收录。

作品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外众多机构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夏威夷太平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多国大学收藏。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卧雪听风》

转自人民日报:

笔中显生机 墨中出神韵

景少意远,笔减气壮,繁能华滋,密藏浑厚的山水;惟妙惟肖、神形兼备的人物;活灵活现、气韵生动的飞鸟、走兽;洒脱飘逸、隽美流畅的书法。李建军所构建的艺术,种类众多,题材多样,当笔者一次次面对李建军的作品,一次次被他的作品感染,那润含春泽、干裂秋风的笔墨,隽永之中弥漫着自由挥洒的气势,那扎实严谨、准确洗练的造型,缜密之中带着丰富的情韵;那相互交融、随类赋彩的色墨,含蓄之中孕育着气势恢宏的磅礴,从中依稀感受到精彩的背后,隐匿着质地纯粹的心智和阔达卓远的追求。李建军笔下,不管是飞鸟、走兽、书法,还是人物、山水总是洋溢着超强的艺术张力,在观者的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之间激起阵阵频率,意蕴悠远,回味无穷。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千岭竞秀 百舸争流》

李建军喜诗文词章,离骚之情怀、李杜之激越、苏陶之田园,充盈体内,爱书法,真、草、篆、隶、行,五体通释,以遒劲隽美的行草最为得心应手,李建军擅长绘画,攻人物、精走兽、花鸟,尤对山水情有独钟,且以山水名誉驰骋。毋庸置疑,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放眼世界的思维,作品《长白秋色》、《秋韵》、《白山黑水》、《黛青吻飞练》、《情寄山水中》参加国家级展览,获奖丰厚,殊荣众多,出版《中国现代书画名家——李建军作品选》、《李建军国画作品选》、《大画家——李建军》等重量级学术作品集,上世纪末在日本成功举办个人展览,之后,多次应邀赴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荷兰等近30个国家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和讲学展览活动,好评如潮,赞不绝耳,多家电视台为李建军拍摄《心系山水一生情》、《辽宁人》、《书画怪杰》等十余部专题专访片,为普及推广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品被很多会场殿堂、文化机构收藏,并视若珍宝,荣誉是取得突出成绩的嘉奖,赞美是德艺双馨的结果,大众的追捧则是李建军手摩心追于艺术世界里,苦心孤诣地探索、精益求精地实践、情怀驻守地追求,而收获最真诚的肯定。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寻古阅今》

谈到“笔墨”,“外行”,甚至,很多一知半解的画家可能会联想到大笔挥洒的“大写意”,笔者作为一位美术评论工作者,在此,可以负责任地说,那种“大写意”里,没有一丝一毫“笔墨”,“笔墨”是中国画最核心的特质,“笔墨”是蕴藏于严谨的画风中的自然流露,潘天寿说“东西绘画两大高峰对峙并存,如果融合而失去本民族的独特性,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与阔度,反而可能减去自己的高阔”,说的就是“笔墨”,哪怕主张“笔墨等于零”的吴冠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也没有一幅游离于“笔墨”之外,而孤立存在,中国画如果失去“笔墨”,意蕴在哪?韵味在哪?更不要谈高原、高峰了,充其量跟在西方绘画的后面,左右摇摆,终无归处。欣赏李建军的艺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他的“笔墨”去谈他的艺术,他的“笔墨”给笔者带来的感觉是震撼的,李建军所有的作品给笔者第一印象就是“笔墨非常了得”,“笔墨始终是李建军艺术创作的本源,他吸收了光影、造型、色彩、透视等艺术语言,不但没有减弱笔墨,反而提升了笔墨的驾驭能力”。纵观李建军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擅于通过学院派扎实的造型凸显“笔墨”的张力,比如几幅技法不同,画风迥异的小品之作——《大鸡图》,扎实的造型、雅致的色调、传神的形态,处处闪烁着抢眼“笔墨”,李建军根据“鸡”动态规律,扑捉“鸡”的瞬间形象,以墨与色、墨与线,相互结合,或渲染、或勾勒,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造型,他充分发挥墨分五色的微妙关系,抓住渗透和洇染的墨韵效果,或淡破浓、或浓融淡、或色醒墨、或墨显色等灵活多变的墨法,为画面增添节奏和韵律,赋予“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卧雪听风》作品中,他通过精雕细琢的刻画,表现岩石在风雪中,冰封坚硬的质感,甚至,他反反复复的皴擦点染,去渲染冰雪、岩石逼真的肌理效果,使苍茫的白雪、连绵的山体等具象之物呈现出呼之欲出的真实,同时,他通过书法入画的形式,骨线与散锋并用,逆锋与侧锋交替,线条随着提按力量的变化而跌宕起伏,简洁处,妙趣横生,恣肆处,蕴含丰厚,千生变万化的笔法生发出苍茫雄浑的峰峦叠嶂、深岩巨壑,笔尖的转使构筑高远、深远、平远的意象空间,触手可及的具象与天地于心的意象在笔墨交响中,神遇迹化,营造出高山雄峙、白雪皑皑的意境,韵味横生,妙趣天成,既体现出李建军扎实的造型和灵活运用光影、色墨的能力,又彰显出盎然的笔墨意蕴。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峡谷金秋》

李建军以“笔墨”见长,但是,他绝不是陈陈相因于传统,更不是抱守残缺于古人,在李建军的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到,他除了继承、发挥传统“笔墨”这一特殊意义的中国画元素之外,他绝不照搬古人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也绝不挪用前人的一角一片,一山一水,哪怕是构图、形式,也从不借鉴他人,甚至他故意绕开、回避传统即有的程序化艺术符合,他深深扎根于传统绘画艺术,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保持了传统的“笔墨”情趣,他通过熟烂于心的传统“笔墨”与自己的独到才情,交相辉映,通过传统笔墨与新时代大众的审美情趣,高度结合,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和符合,形成以“笔墨”魅力见长而深入人心的艺术姿貌。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巨流河之波》

吴冠中说“抛开具体的画面孤立谈笔墨,笔墨等于零”,那么,对于李建军,如果拘泥于技法,而抛开人文精神,谈笔墨则是无源之水,李建军“笔墨”的高明,正是基于“笔墨”技法之器与艺术之道的珠联璧合,才使他的作品如一颗颗精灵剔透的珍珠,美轮美奂,精彩绝妙。多年来,他在词章中,放飞思绪,畅游八极,在书法中,临碑抚贴、融通古今,在论点论据中,与古人神会、与圣贤握手,所以,在创作中,他才能器道并重,心手合一。透过李建军的艺术,依稀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的激越,一个学者的儒雅。在《空山听雪》中,李建军带着诗人的情怀,放眼浩渺无垠的世界,在飞雪裹挟着叠立巨石的苍茫中,注入丰富的情感,风雪伴随着空山,笔中显生机,墨中出神韵,超逸的情境把观者引入诗情画意之中,似听雪、似观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面对画面思绪仿佛穿越时空,打破区域的限制,梦回雄浑壮美的北国。在盈尺小品《野渡无人》中,描绘傍晚的湖边一角,尺幅虽小,但境界宏阔,渔舟唱晚、飞鹜齐飞、平湖环绕、芦苇扶风构筑成苍茫玄妙的景观,似若带着淡淡的禅意,寂静宁谧的夜色中,充盈着似有似无的神秘。在《峡谷寒山雪》、《白原深处有人家》、《峡谷烟云》、《魔界秋水》等等作品中,李建军放飞诗意,以多变的、唯美的形式去营造空灵清幽的意境,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之感,又有超乎象外的想象空间。在举国抗击新冠病毒时,李建军作为一个艺术家,没有躲进小楼,置身事外,他积极参与创作,在《众志成城》、《亲吻》等等作品中,他以抒情的笔致深情讴歌一线“最美”,彰显笔墨在“灾难”面前的力量。他笔下每一幅作品都在“笔墨”滋润中,如屡屡不绝的心语,默默地传递着对艺术的追求,诠释着深厚渊源的文化底蕴、阔达卓远的心象胸次、四时之美的发酵灵感。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惊涛拍岸》

笔者以“笔墨”去论述李建军的艺术,可能是第一次提出,可能,李建军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美美与共的艺术影响力,笔者的论述一定不是唯一的,因为,李建军的“笔墨”在他的艺术构建中,显得如此突出,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今日之面貌,无不是以“笔墨”作为艺术的酵母,进行拓展和外延,尤其是以“制作”盛行的当代画坛,很多老一代艺术家、评论工作者都多次强烈呼吁“艺术创作要表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李建军通过自己的“笔墨”增添作品的韵味,强化作品的写意性,恰恰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笔墨”形成过程,虽然源于心底的别样抒发,则凝聚着反复实践中发现的艺术真谛、放逸主观情感的诗意迸发、得大道于心源的积学厚养,多种艺术元素,百炼成钢,融成精妙之后,蝶化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作品,给大众带来视觉审美之时,恍若唤醒大众共有的审美本能,让大众带着久违的情感聚焦于笔底的风华,陶醉、神往。

(文/蔡佳霖)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霞染长白寄秋情》

友人点评李建军画作

李富君先生:

承天道之张扬,继地道之厚重,秉人道之恭谨。以自然为师,以情感为线,以笔墨为器,将自己的魂融入自然之魄。他负重攀爬着空灵的艺术高峰,锲而不舍地奔向天人合一的智慧殿堂!

观建军之画室,颇有大家之风,我甚欣慰。其成功之路,我总括四句,不知当否:半是天赋半是勤,半是传统半是今,半是傲骨半是敬,半是纯阳半是阴。

又赞:

一山一谷一清流 ,一杆神笔一学究 。一眸一思复一笑 ,一人独亨一梦游。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江南春韵》

 任志强先生:

与建军相识有年,因忙未曾平素拜观研读,实为有憾。今见发表于本群山水数帧,肃然刮目。虽功夫欲肩宋元,又自出机杼,堪谓师古不泥。用笔游腕,大胆留白,透视似近而远,爽目夺心,脱尽俗庸。线不繁而劲,点不杂而巧,尤以水破墨之能事,韵染天水成趣,直逼摩耶精舍老翁画魂,孰可赞也。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山村正月》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峡江烟雨》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寒岭清秋》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瑞雪丰年》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白塬迎雪》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白塬深处人家》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寒岭人家》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雄鹰展翅》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坚守》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 | 美术教学

《众志成城》

相关文章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书画家卢德龙[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书画家卢德龙[图文]

    艺术简介卢德龙,笔名愚生,字云逸,号漱泉,重庆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第三、四届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现任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农工党重庆市委书画院院长,重庆市书画研究会会长。主要贡献:出版专著《卢德龙书法精选》(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卢德...

    17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工业遗产的“艺术转型”[图文]
    工业遗产的“艺术转型”[图文]

    北京今日美术馆在中国,这十多年来随着产业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成了艺术产业的孵化之地。现在我们将探访中国部分城市的工业遗产改造艺术园区后的现状。旧工业建筑改造探索萌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很多遗存的旧工业建筑被弃如敝履时,也有人迷恋着这种高大而破败的建筑遗产独特的美感,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改造和再利用这些建筑,这种尝试率先发生于美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两次石油危机使开发商不...

    10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是谁盯上了古书画收藏[图文]
    是谁盯上了古书画收藏[图文]

    “艺术品怎么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我可以告诉大家,艺术精品可以独善其身,艺术商品不好说。你买一个二环路以内的四合院,装修非常好的四合院,马路畅通,明明值一个亿,你非要五千万买,不可能。香港山顶上的房子,你低一个亿也买不到。艺术品市场一个样。两个例子,一是纯惠皇贵妃朝服像,2001年人民币50万,2015年秋天拍到1.37亿港元,你能说这个市场不好吗?市场还是很好的。二是中国嘉德拍的《万山...

    42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霍政欣: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图文]
    霍政欣: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图文]

    神秘买家在英拍下疑似圆明园文物!中拍协:永不与该拍卖行合作原标题:霍政欣:追索海外文物绝不能再让“亲者痛”疑似圆明园被劫流失文物——虎蓥日前在英国以41万英镑的价格被拍出,消息传来,举国愤然。有观点主张,我国应立即提起文物追索诉讼,以法律武器索回流失国宝。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面对这件历史上流失的文物是否应立即启动法律追索程序,以及在面对流失文物屡屡在海外被拍卖的事件时,我国政府与民间究竟...

    111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美丽的情趣[图文]
    美丽的情趣[图文]

    炮弹做花瓶万世乐太平几年前,读《丰子恺的散文选集》,就有一种被陶醉的感觉:夏日的午后或是秋爽的月夜,一页一页读下去,那文字宛若被清茶滤过一样,清香直透脑门。丰子恺的散文,被称为小品文,这是说它具有闲适的品质。但就境界而论,先生的文章天然妙趣,闲适中隐含着真性情。世间的琐事,在先生眼里皆是有“情趣”的。用同样的审美观去观照丰子恺的漫画,似乎一样适用,且恰当不过&helli...

    101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你是否仍迷信安迪·沃霍尔?[图文]
    你是否仍迷信安迪·沃霍尔?[图文]

    为了纪念安迪·沃霍尔诞辰88周年,展览《安迪·沃霍尔:接触》正在798艺术区木木美术馆进行,旨在以“一系列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影像、摄影及互动装置,展现大师的别样艺术才华”,展览的全部作品均来自于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1月7日。这并非安迪·沃霍尔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于他的一头白发和梦露型波普模板,即便是不太懂艺术的人们,或许也早已熟悉,能够在现代艺术的茫茫汪洋中一眼识出。安迪·沃霍...

    19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大千的“泼”墨or“破”墨[图文]
    张大千的“泼”墨or“破”墨[图文]

    国画大师张大千晚年独创新法之称谓,几十年来一直被异口同声地呼之为“泼墨泼彩” 。而张大千的挚友张目寒说:“大千之新技巧,世人皆称为‘泼墨法’ ,殊不知大千先生为‘破墨’而非‘泼墨’ 。泼墨始于唐人王洽,宋米元章父子传其法,直至元人,赖此一脉流传。以此与大千新画法参互比较,实大异其趣,是研究新风格者,不可不知……大千曾自言:‘不袭米芾父子房山方壶一笔’ ,便知大千所创之破墨法非昔人之泼墨法也! ”青...

    162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清代辟雍歙砚考释[图文]
    清代辟雍歙砚考释[图文]

    陕西安康 刘勇先苏州市肇泰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这方辟雍歙砚(见图),砚直径16.7厘米,厚3.2厘米,底假圈足径13.8厘米,足沿径0.8厘米,沿足沿下凹0.2厘米。凹底内刻阴文草书“翰墨飘香”,署款“徐兰”。徐兰是清代诗人,生卒年月不详,约活动于康熙、雍正年间,字芬若,号芝仙,江苏常熟人。其少从王士祯学诗,诗体近李贺,擅画花卉及白描人物,线条生动,名盛一时。二十岁时出游京师,数十年仅回乡一次。康...

    15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若愚:静穆中的升华[图文]
    张若愚:静穆中的升华[图文]

    张若愚作品罗丹曾经说过,美好的雕刻中,人们常常能猜得出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张若愚的雕塑作品蕴藏着音乐旋律般的优美、典雅,这或许是雕塑家的灵魂出窍使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其中也许暗涌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本我与超我之间的某种关系。从张若愚的创作轨迹寻来,作品中的形体逐渐趋于完美、温暖,在他最新创作的作品中人物的姿态更加地舒展,这也许跟创作者平和的心境有关,而这恰恰也是雕塑家内心深处最撩拨人心...

    17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图文]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图文]

    在中国画坛上,有些人的名字是与苍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姜皎,提起宋代会想到宋徽宗赵佶,在现代会想到潘天寿、李苦禅一样,在当代,人们自然会想到程万鹏先生。见到程先生,只觉得他衣着简朴,慈眉善目,雍容华赡,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慈祥仁爱的老人,在他的笔下,一只只矫健的雄鹰搏击长空,纵情凌霄。程万鹏1936年生于河南沈丘,自幼笃喜书画。上个世纪60年代,负笈中央美术学院,师从...

    10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山水画大家杨耀宁:笔墨跃动着超然的宇宙世界[图文]
    山水画大家杨耀宁:笔墨跃动着超然的宇宙世界[图文]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创新与毁灭的讨论,以至于思考文明的起源,石头与石头磨擦出的火花,即是思想的开始。穿越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似乎觉得,每一次创新的进化,都意味着是对当下和原先的毁灭。这些思考,就像沉睡在体内的基因和密码,突然间就跃动起来。它的形状与存在,有些朴树迷离,不禁让我联想到杨耀宁先生笔下山水画里的奇妙世界。且极为相似。于是,我想换一个视角,再次走进耀宁先生和他的作品。然而,我越是带着对美的寻...

    158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文物鉴藏:长城工牌到底是什么[图文]
    文物鉴藏:长城工牌到底是什么[图文]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 张晓东在现存的史籍和文物中,有关长城修建和施工等方面的文字记录和实物并不多。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有一块“长城工牌”,它的发现使我们掌握了长城施工的实物资料,对长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城是如何施工建设的,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较少。工牌作为长城修建历史的真实见证,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修建长城翔实、可靠的历史佐证。1975年,“长城工牌”在嘉峪关关城到石关峡段长城的城墙顶部夯土中被发...

    7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为什么作家喜欢画画[图文]
    为什么作家喜欢画画[图文]

    俗世奇人 插图之一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为自己的小说画插图,是一种另类的喜爱,画的也是一种另类的画。作家写人物时,这人物的音容笑貌先是清清楚楚在自己心里,然后用笔把他写出来。可是,作家能把人物活脱脱写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再画出来呢?给小说画插图是画家的事呀。可是为什么有的作家喜欢干这种事?比方雨果、萨克雷、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家擅长画画;会画画的人,总是情不自禁把自...

    33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刘继萍[图文]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刘继萍[图文]

    艺术简介刘继萍,女,生于山西省清徐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第十届全国艺术节特展,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第四届国际和平艺术大展,韩国光州双年展等。作品先后发表于《艺术评论》、《今古传奇》、《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等刊物,被中央美术学院...

    11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许江:“巴比松”现象折射中华文化自信[图文]
    许江:“巴比松”现象折射中华文化自信[图文]

    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现场。供图一弯瓯江,几处油彩,位于浙江丽水莲都的古堰画乡,如织的游人于青山绿水间正见证着一群东方青年绘制的文化奇迹。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眼中,这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一种时代表达。“从风雨如晦的涡流中一路走来,中国美术承载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发展需求。”21日现身浙江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的许江如此描述着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19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