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紫砂陶刻在艺术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陶陶 点击 :

陶刻是紫砂装饰的手段之一,书法、绘画、篆刻最基本的要素是线条,线条所表现出的线形、线质、线性的美感是陶刻最基础的关键;陶刻是通过一把刀来表现的,要求刀法的娴熟和对书法、绘画表意的准确无误,为了表现线条美的各种效果,刻划线条的刀法有不同;刀法是表现线条生命力的手段;刀功是人们在欣赏陶刻作品时的品评标准之一。

浅析紫砂陶刻在艺术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 | 美术趣闻

紫砂陶刻与中国的书画艺术同出一源,是以紫砂陶刻技艺不单要注重内容形式、手法技巧,还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书画功力。在紫砂壶上陶刻并不仅仅是紫砂壶的装饰手段,也可以成为主要的艺术表现体,在当代的紫砂以及陶刻创作中,两者可以说已经并不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而是互为表里,各自成为对方表现力的载体,紫砂与陶刻最为重要的仍然是意蕴的展示,只有本身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是一件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紫砂陶刻的历史并不悠久,在明末清初,由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紫砂的青睐,紫砂陶刻也随之兴旺。这个过程中,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书法艺术与镌刻相互结合的艺术趣味,开始进行种种尝试,特别是将金石篆刻、绘画等融入到了紫砂陶刻中来。其代表人物就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曼生壶的创始人。只不过当时由于社会环境等等的因素,文人阶层对于紫砂壶的创作,很多都仅限于设计及撰写,具体的制作仍由陶工负责,属于一种分工但并不紧密协作的关系,但仅仅如此,由于陶刻作品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有一种独特的并可以广泛流传的艺术魅力,自此"曼生壶"以及"字以壶传,壶随字贵"在紫砂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很多创作者在具体进行制作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从紫砂壶制作的角度,只需要注意其外形比例是否合适、线条转折是否流畅等等的因素,仅仅从形体的角度来考量的话,那么其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块面都有一个最优的解,整把壶越是趋近这个解也就越趋于完美。可一旦这样的形体成为了陶刻的载体,其形体本身立刻就会被其上的陶刻所融合,而仅仅是单纯的轮廓外形,这个时候很难单纯的评价谁是主、谁是次,紫砂壶与其上的陶刻所产生的表现力不是分割的,而是一个整体,既是整体,也就没有什么主次之分,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与紫砂陶刻诞生之时的理念并不相同,但却相通。也许最初在紫砂壶上增添刻书作绘确实是为了装饰紫砂本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演变,创作者们逐渐发现,紫砂壶可以作为刻绘的载体,刻绘也可以成为紫砂壶展现自身的舞台,这是陶刻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规律,再如何以刀代笔,壶上的书画铭文,最终都会回归书画艺术的本质。这也许就是当下这个时代为了紫砂陶刻艺术所带来的变化。

浅析紫砂陶刻在艺术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 | 美术趣闻

在明清时期,文人阶层虽然主动参与到紫砂壶艺术创作中来,但制作紫砂壶仍然属于匠人的手艺,在紫砂壶上做书刻绘,仍然是一种文人间消遣和情趣,很少有文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紫砂刻绘的创作中来,即便偶有人为之,亦无法产生质变到量变的广泛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艺术创作者的从业主题缓慢的发生着改变,在当代紫砂产业形成的同时,其创作者亦广泛的具有文化基础,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有着对传统陶刻艺术的继承和开拓,在这种全身心的集体投入之下,紫砂陶刻逐渐从茶壶装饰的从属地位,走上展示自身的舞台,成为了书画艺术在紫砂上的一种延伸。

近代的陶刻发展,则出现了艺术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陶刻名家,在紫砂装饰能够陶刻、绘画、书法融为一体。代表性之一的陶刻名家丁维康,别名丁扬,擅长以宋画为基础,将篆刻刀法与现代陶刻技法相结合,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绘,艺术上主张宁和平淡,追求天真清新的风格。因为每一件陶艺作品其实都是包含着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境界的,不管是刀法、刻法还是表现内容都需要与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感情、思想相一致。紫砂陶刻的思想丰富而深邃、感情丰满而浓烈,它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文化的积淀孕育的最宝贵的珍品。

浅析紫砂陶刻在艺术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 | 美术趣闻

陶刻的传统技艺发展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一件优秀的紫砂陶刻作品,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也不仅仅是形体的展示,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展示。书画之韵在紫砂壶上重现光彩,同样的文字,从平面到立体的进行转变,从而诞生了全新的艺术魅力。这种对美的发掘与共鸣,整是深层次的鉴赏需求,是紫砂陶刻艺术继续不断发展的动力。历史总是不断的发展,陶刻的精髓相信也会随着艺术文化的发展不断的走向创新,也是对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传承。

(文字、图片来源中国网及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八零后写意花鸟画家-杨光学[图文]
    八零后写意花鸟画家-杨光学[图文]

    【杨光学艺术简历】杨光学 苗族,贵州省紫云县人,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大写意花鸟画及书法研究)硕士研究生。2016年到中国国家画院拜在詹庚西先生的门下学习写意花鸟画,詹庚西乃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得意弟子,他随从李苦禅学习多年,得其绘画精髓,而李苦禅是传承了齐白石的绘画精神,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跟随詹庚西先生学习怎样深入传统,怎样从传统中出来的绘画思想观...

    9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版画收藏:艺术品市场的一匹黑马[图文]
    版画收藏:艺术品市场的一匹黑马[图文]

    版画作品相对于国画、油画来说,版画属于冷门收藏,正处于价值洼地,未来升值空间巨大欧志葵 温婧近日,一批版画在南方文交所首次试水,受到市场追捧。无独有偶,今年邦瀚斯香港拍卖行的秋拍首次推出“版画、摄影及纸本作品”类别,带来101件来自多名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的版画、摄影和纸本作品。业内人士指出,版画市场价位近年来不断走高,但相对于国画、油画来说,版画仍属于冷门收藏,当前我国版画处于价值洼地,未...

    6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图文]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图文]

    近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一楼和三楼展厅,同期举办金立德、卢治平的作品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展,这两个展览均被冠以“馆藏研究展”。那么,美术馆缘何同期为两位艺术家办展览?翻看以美术馆名义举办个人展览的艺术家陈盛铎、张桂铭、金立德、卢治平、乐震文等之间是否有微妙的联系?所谓“馆藏”“研究”又分别有何含义?“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展览现场以展览吸纳藏品,丰富“馆藏”门类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展厅,“渐...

    5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何岩:抱朴守真 汲古传薪[图文]
    何岩:抱朴守真 汲古传薪[图文]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涵盖着多种文化元素和审美情趣,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现如今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盛促使书法在新时代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在众多书家中何岩无疑是当下书法界的翘楚。何岩,出生于河南淮阳县,200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书法篆刻创作与教...

    184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如何平衡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图文]
    如何平衡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图文]

    如果你关注东京奥运会,一定对本届的开幕式印象深刻。不仅被评为最差的一届奥运会开幕式,还被网友戏称为奥运历史上最接近阴曹地府的时刻。就连日本国宝级导演北野武都当着记者的面直接说要“退钱”,因为他觉得“这场开幕式令人羞耻到让我没脸到外国去的程度”!出于好奇,AB君特意去刷了一遍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前的表演,真的宛如立体的《百鬼夜行绘卷》。之所以有这样的表演,是跟日本传统文化,尤其是鬼怪文化的盛行密...

    3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山水画历史脉络的见证  ——从《敦煌山水画史》中窥探青绿水墨之变[图文]
    中国山水画历史脉络的见证 ——从《敦煌山水画史》中窥探青绿水墨之变[图文]

    山清水秀,是对我老家云南昭通最简单而平实的概括。虽说我是在城里长大,但昭通城四面环山,我从小就喜欢穿梭于山水之间。中学时跟随画家吴希龄老先生学习国画山水,从宣纸上的一石、一树、一水、一亭之间,感悟国画山水的奇妙。于是,不论是自然山水还是画中山水,从儿时起便总是牵动着我的思绪。大学毕业到了敦煌,每天徜徉于古代壁画的海洋中,在段文杰、史苇湘等老先生的熏陶下,我一边研读前人的论著,一边调查壁画。在最初...

    16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崔见的水墨意境[图文]
    崔见的水墨意境[图文]

    《梵音回响》崔见的水墨意境文 / 周京新在传统中国画体系当中,山水画向来是一个重头戏,在近二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萌芽状态到发展成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语言样式,可谓丰富多彩,体现了这一重头戏的分量和价值。但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真正具有独特个性,具有经典价值并一直能够为后世所传承借鉴的并不是很多,与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宏大态势相比,突显出来的经典还是只占了相当小的一部分比例。我想,经典之所以能...

    3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蒙克的世界里 不仅仅有尖叫[图文]
    蒙克的世界里 不仅仅有尖叫[图文]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生于1863年12月12日,逝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生命之舞》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卡尔约翰街的夜晚》蒙克的人...

    4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一幅肖像画卖6亿元 艺术市场释放出什么信号?[图文]
    一幅肖像画卖6亿元 艺术市场释放出什么信号?[图文]

    近日,文艺复兴先驱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的肖像作品《手持圆形圣像的年轻男子》以921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958亿元)的价格成交。这不仅刷新了波提切利的个人最高纪录,还创下了西洋古典艺术的第二高价,仅次于4.5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成交的达·芬奇《救世主》。波提切利《手持圆形圣像的年轻男子》蛋彩画58.4x39.4cm成交价:9...

    46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评论需要证明[图文]
    艺术评论需要证明[图文]

    评论需要证明——以书画艺术为例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只有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才需要证明,而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不需要证明,如果是关于艺术的评论似乎离证明就更远了。其实不然,可以这么说:文艺评论之所以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在创作界不受重视、成就不著,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学理性的专业证明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当前文艺评论感性的语言太多、感悟式的文章太多,说理的成分太少,分...

    14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境即心境 写意即写情——浅析邵志杰的写意花鸟画[图文]
    画境即心境 写意即写情——浅析邵志杰的写意花鸟画[图文]

    最初,花鸟画是以陪衬的角色,出现于各种画面之中的。到了唐代,花鸟画才成为独立的画科而充分发挥了其社会价值和审美作用。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富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画风,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野逸”风格得以发扬光大。此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

    10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色之花欲之花 花之灵性记录者欧姬芙PK王小慧[图文]
    色之花欲之花 花之灵性记录者欧姬芙PK王小慧[图文]

    欧姬芙绘画作品欧姬芙绘画作品欧姬芙绘画作品花之灵性的记录者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O'keeffe,1887-1996)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画家,她九十八年漫长且遗世独立的一生堪称一部传奇。欧姬芙作品中最著名的花卉系列,以巨大的花朵为主题,画面清澈、纯净,只用少数几种颜色,赋予画布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气质。有评论家说,站在她的画前,感觉自己像是喝了变小药水的爱丽斯,面对...

    15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沈曾植的对联与他的绝笔书法[图文]
    沈曾植的对联与他的绝笔书法[图文]

    沈曾植是学问大家,书法宗师,易箦前撰楹联平静如常,以学论艺,用典藴藉,措词舒缓而隽永,是无我胸怀。而其书法由帖融碑,独标高格,自来评价极高。此联如何?曾熙所言最妙:“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乃书法大雅境界,至为难得。行书“岑碣熊铭入甄选,金石绣段助裁纰”是沈曾植的绝笔之作,纸本,纵147厘米,横36.5厘米,作于1922年11月20日的午后,数小时后,也就是写完这副对联的当天傍晚,...

    195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逆市飙高 大师精品成市场硬通货[图文]
    逆市飙高 大师精品成市场硬通货[图文]

    十年来,以齐白石作品为代表的高端精品行情平稳走高。数据显示,2008年,齐白石作品的成交均价为18万元/平尺;2014年,成交均价为76万元/平尺;2017年,则达到了惊人的156万元/平尺。对此,有业界人士将2008年归结为“精品捡漏的最后机会”,2017年则正式步入高端艺术品市场。十年间,顶级藏家的角逐使得精品书画成为真正金字塔尖上的游戏,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买家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端精品...

    7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董文政[图文]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董文政[图文]

    中国当代帛画第一人——董文政董文政(1938-)艺名吴默,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美术教授,著名书画家,《中国当代帛画——吴默画》创始人,法中文化交流长城协会副会长、美国SVSU美术系客座教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高级学术顾问、瑞典皇家艺术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国立艺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会籍、香港特区国画院荣誉院士、香港文化艺术总会荣誉主席、中国...

    17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