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衡衡 点击 :

近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一楼和三楼展厅,同期举办金立德、卢治平的作品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展,这两个展览均被冠以“馆藏研究展”。那么,美术馆缘何同期为两位艺术家办展览?翻看以美术馆名义举办个人展览的艺术家陈盛铎、张桂铭、金立德、卢治平、乐震文等之间是否有微妙的联系?所谓“馆藏”“研究”又分别有何含义?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展览现场

以展览吸纳藏品,丰富“馆藏”门类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展厅,“渐悟自然——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藏金立德作品研究展”正在举行。谈起金立德的名字,或许很多人会颇感陌生,但他与艺术教育却有很多交集。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1982年5月,金立德带学生去苏北镇江写生合影

一楼展厅内,一份金立德先生的生平,显示出他的艺术经历。金立德出生于1931年,1949年师从陈秋草、潘思同,就读于他们创办的“新中国美术研究所”主要学习水彩,同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名为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师范学院任教,这一时期同傅抱石有所交往,傅抱石给了金立德两个建议,一是学中国画、感受其中的气息;二是反映生活。1959年,金立德回到上海,成为职业画家,后也在印刷厂担任美术设计员。直至1973年,赴上海师范学院任教,此后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直至1999年退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展览陈列的学生感言可见,他的学生几乎遍及艺术的多个领域。退休后金立德依旧进行油画和水彩创作,2017年起又开始了国画领域的再探索,如同生活记录一般以国画小品的形式画下身边见闻。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金立德,《德累斯顿》,水彩速写,1999年

通过画家的经历,再看其艺术作品或读出不同的含义,在上海私人画室学水彩画师从“留法”一路;在杭州又接受专业油画教育又呈现出“苏派”的样式;到了南京,在傅抱石的影响下又将接触中国画技法,同时在“艺术反映生活”的观念倡导下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金立德的艺术探索在时代变革之中进行,他也通过教书育人,将自己的所学所获启发后辈学生的艺术创作。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金立德,《江帆》,油画,1961年

退休以后,尤其近几年他的艺术创作更生活和自我,他的笔下有山河湖泊的自然风物,也有门口遛弯打牌,可见其生活的日常。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金立德,《浪花》,水墨,2018年

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三楼展厅,则是 “坐领风物——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藏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卢治平出生于1947年,但从展出作品看,很难想象他已年过七旬。

过去对卢治平作品的印象是以丝网的手法解构中国具象的文化符号,比如明式家具、瓶中花。而在展览中,他近年来的创作虽能看出其一脉相承的版画语言和创作观念,但其表现却更为意象化,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表达,似乎不用太多语言去讲述,观众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诉说的。而展览中几件融合了版画元素的装置作品,可见其依托版画本体的多元尝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卢治平,《坐领风物-观石篇-思云》,丝网,68×47cm,2018

与金立德早年就开始接受正规美术教育不同,卢治平早年曾在海美术设计公司从事展览设计,几乎年近40岁时才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进修,或许因为版画的多元和延展性,卢治平在上海较早开始涉足版画,虽然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发源地,但直至2000年以后上大美院才开设了版画系。而卢治平担任艺术主持的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虽为民间艺术机构,却可作为学院毕业后,年轻的版画家继续从事版画创作的起点,为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走进和实践艺术的指导。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展览现场

近十年来,相继推出的四届“上海国际版画展”向公众展示了版画1980年代末,廖修平将“三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的概念带入中国大陆后,上海版画的创作现状和国际交流,而卢治平始终参与其中。

相比以上两位, 在辞世五年后首次举办艺术大展的张桂铭出生于1939年,他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1990年代任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展览同样通过作品梳理了张桂铭从早年见基本功的浙派人物画到新艺术样式的变革之路。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陈钧德,《山林秋径图》,油画

“馆藏研究展”包含了“馆藏”“研究”“展览”多重含义、对艺术家、对公众、对美术馆的发展均有意义,相比宏大叙事的大规模展览,作为“个案研究”的“馆藏研究展”展示出的是艺术家作为个体的艺术风貌,也揭示了海派艺术家不同又相似的艺术状态。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金立德作品研究展”展览现场

将展览均归为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研究展”之列,美术馆副馆长阮竣也坦言,收藏对美术馆很重要,但目前也很困难。这类展览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也丰富了馆藏。“此前美术馆已经藏有卢治平过去多个时期的作品,通过此次展览,又收藏了几件他的近作,现在藏有卢治平的作品81件;而张桂铭和金立德此前美术馆的馆藏并没有他们的作品,通过办展充实馆藏门类。其中金立德公众相对比较陌生,但他的交往和经历又很丰富,通过对他的作品和经历的打捞,也可还原一些可见的社会史和被遮蔽的个人史。

以多种形式的展览呈现 “馆藏”和“研究”

其实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办“馆藏研究展”并非是2019年开始,2017年, “润物无声——陈盛铎艺术展”、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和“东韵西语——黄阿忠艺术展”等均属于“馆藏研究展”的范畴。

2017年初,“澎湃新闻”曾就展览专访了乐震文,那一年恰逢乐震文60岁,他将自己的60幅作品捐给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作为自己绘画的阶段性小结。乐震文当时在接受采访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展览,作品是从1980年代至今30多年的积累。回看展览作品,很多是我80年代,参加展览会的大画展出结束后就存放在家。这些作品是我的成长见证,但个人的保存能力毕竟有限,这次重新托裱后捐给公立美术馆,也是这些画的最好归宿。而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也是非常重视,这60幅画全部数码扫描,存放仓库,用一套科学的方法保存。这些画如果拿出去卖反倒成为了别人的工具。”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展览现场

而做“陈盛铎艺术展”展时,陈盛铎几乎已经被人遗忘在美术史中,通过展览这位“中国素描第一人”再次被挖掘——他18岁进入上海美专学习,毕业后赴日本深造,1929年学成回国从事美术教学,除了任教各大美专外以“陈盛铎画室”、“现代画室”和“新美术研究所”等形式研究中国早期现代美术教育,尤其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线索。他的“朋友圈”大师云集,他曾是杭州国立艺专克罗多教授的助教,也参与了林凤眠的艺术运动社。新中国成立后,陈盛铎收到了两所美术机构的邀请,一是当时倪贻德所在的杭州艺专(今中国美院),同时还有上海本地的同济大学,权衡再三,陈盛铎最终选择留在上海了。而他的学生更是包括了黎鲁、贺友直、端木勇、蔡吉民、汪观清等。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的“馆藏”与“研究” | 艺术科普

1920年代陈盛铎素描作品

当时的展览也呈现了陈盛铎部分美术教学成果(即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学生的珍贵习作)。在陈盛铎早年的少量油画作品和学生时代的素描中,公众可以看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美术和学院教育对他的启蒙,对其早期画风的直接影响。而1950年代后,他创作的素描和油画,更侧重东方美学的素简纯粹。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素材。

相关文章

  • 孙钧钧的绘画:线条的激情与歌唱的眼睑[图文]
    孙钧钧的绘画:线条的激情与歌唱的眼睑[图文]

    晚期莫奈的睡莲与池塘,以其带有东方情调的朦胧诗意和笔触绵绵生长的气息,带给西方一种视觉上的新感受,与晚期透纳在光感中接纳气感一道,直到晚期汤伯利以其自然诗性的书写,充满爱欲的旋转大笔触打开了自然与生命之间丰富的关系,西方现代性的绘画一直试图找到一条重返自然的道路,从而避开了绘画终结的威胁,我相信,在美国生活很多年的女画家孙钧钧深深契悟了这个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绘画谱系,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孙钧...

    12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秋韵落樱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最近,我们对画家董永越做了专题介绍,引起了强烈反响,使人感受到,在当下画坛上有一位默默耕耘者,不骄奢不浮躁,沉下心来创作,以其佳作诠释着当代的美术精神。在当今美术界,董永越是位学者型画家。由于有着良性承传的人文家风,加之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绘画功底,使得他画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得心应手,且抎工兼写、佳作频现。当下,他笔下的陕北人物画作受...

    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在书画之中“畅游”大好河山[图文]
    在书画之中“畅游”大好河山[图文]

    万壑松风图 茹峰 2014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山体比作一个大的生命体,林木繁茂、溪水潺潺、烟云变幻,才是自然山水最佳的状态。远观之,群山一片苍翠,瀑布飞泻;近取之,枝丫疏密有度。禽鸟争鸣,一片生机。有评论家说,“中国山水画是画出来了的诗词”。在水墨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全是画家的心境、作者的人生意趣。此时,正是阳光正好、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山峦青绿尽染。就让我们跟...

    118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开创大写意虎的新篇章——刘光达开宗立派[图文]
    开创大写意虎的新篇章——刘光达开宗立派[图文]

    【艺术简介】刘光达,字啸天,1941年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书画世家,现居北京,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为艺术事业奋斗近60年,从事油画、山水、花鸟、走兽。近20多年,专攻水墨大写意老虎,成为画坛少有的别具一格的大写意虎专业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艺术委员,世界艺术家联合会(中国区域)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家...

    16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图文]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图文]

    超乎形象之表,用笔天真灿烂。画面草木丰茂、斑斓浓郁。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与感悟,并能化古为今,绘画介乎抽象、具象之间。其色彩与意象之美促进了东方水墨艺术的发展。一、您是怎么喜欢上绘画和书法的?应该说有一点点小小的才气吧,有先生评价过:“王清州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艺术天才”。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着祖父学写大字。后来,也走过很多弯路吧,到高中的时候开始给我们学校写黑...

    2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百达翡丽又拍了1900万 古董表为何如此火[图文]
    百达翡丽又拍了1900万 古董表为何如此火[图文]

    在12月3日菲利普斯拍卖行在香港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中,一款1953年的百达翡丽双表冠2523世界时腕表,最终以223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高出了1千-2千万的估价。这款古董表的售出,也是本场拍卖会中少有的超过百万美元的腕表拍品,同时也创下了亚洲销售记录。从最近一些拍卖文章和消息中来看,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来一些信息,一是百达翡丽依然还是拍卖会中的主角;二是手表拍卖以及古董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了。除...

    7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鉴赏[图文]
    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鉴赏[图文]

    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安徽王军粉彩开光花鸟官上加官图梅竹纹罐口径8厘米,高20厘米,底径12厘米。缺盖,圆口,深圆腹,假圈足,器形周正,圆润丰满,常称之为“西瓜罐”。罐口沿饰一圈回纹,回纹下面为如意云肩纹。主题纹样装饰在罐身两面开光处内,一面开光处内画面绘春暖季节,花木欣欣向荣形色俱佳,在嶙峋怪石之上,筑有一只鸟巢,一只喜鹊正口含昆虫送食巢边,巢中五只雏鸟,喳...

    6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启民作品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启民作品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王启民,字薪儒,号沙金,1955年5月出生。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美术研究院副院长、辽宁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曾荣获“中国兰亭·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首届国际华人书画名家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艺创作最高成就奖”金奖。作品两次入选由中国文联等单位举办的书画大展。被国家原文化部邀请参加在荷兰举办的“99荷兰中国文化节”;被邀请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

    2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我们为什么要看艺术展[图文]
    我们为什么要看艺术展[图文]

    俄国文学评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展的存在就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艺术中感悟生活。看好的展览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好地生活。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艺术展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但一部分人只是去看个噱头,或是为了借着展览拍照炫耀一番,而并没有真正理解艺术展存在的意义。对我们而言,为什么要看艺...

    187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国反腐冲击艺术品市场 价格暴跌近一半[图文]
    中国反腐冲击艺术品市场 价格暴跌近一半[图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下跌。(南华早报截图)中国大陆在世艺术家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去年狂跌45%。胡润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艺术品市场暴跌的主因是中国经济减速,及持续几年的反贪腐运动。中国大陆近年的反腐运动,除了造成茅台等名酒价格大跌之外,也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狂跌。据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胡润艺术榜》显示,中国前100位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总成交额,已连续4年下滑,最近一个统计年度更下滑了...

    2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笔情墨趣  异彩纷呈 ——贾书毅书画作品赏析[图文]
    笔情墨趣 异彩纷呈 ——贾书毅书画作品赏析[图文]

    王平/文贾书毅,原名贾记生,河北内丘人,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现为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中华文化研究会会员,中丘画院院长。走进贾书毅先生的书画工作室,一股清新的笔墨香味扑鼻而来,画案上的书籍卷轴,墙上的名家力作,茶台上浓郁的香气,无不散发着画家深沉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生活趣味。贾先生从小喜欢书画,高中任教三十年,曾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全国优秀教师,...

    15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走进莫干山瓷板画艺术馆[图文]
    走进莫干山瓷板画艺术馆[图文]

    瓷板画艺术馆,是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馆群中最新引进的一个馆,坐落于黄郛西路19号,位于庾村广场附近,2023年3月25日开馆。莫干山瓷板画艺术馆门头众所周知,德清是“瓷之源”,瓷板画则是在瓷板上使用矿物质颜料,通过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烧制时需两次落窑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作为既古老又绚丽的的艺术,瓷板画品类丰富,内容包罗万象。本馆中展出的100多幅瓷板画均来自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叶向...

    61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明星文玩缘何价格跌跌不休[图文]
    明星文玩缘何价格跌跌不休[图文]

    英国脱欧致国际金价飞速上涨,让不少早期储备黄金的藏家激动不已,终于摆脱了“被套”的枷锁。然而在黄金藏家欢喜的时候,不少文玩藏家却愁容满面, 因为今年很多文玩品类价格遭腰斩。以往备受关注的星月菩提、椰壳、文玩核桃,今年价格均有明显下跌,其中星月菩提与文玩核桃价格缩水近90%。有业内人士 分析,此次文玩品类行情几近腰斩,也并不意味着文玩市场“崩盘”。前几年的市场炒作透支了文玩市场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

    5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冷观艺术高校毕业展热潮:公众对展览认知欠缺[图文]
    冷观艺术高校毕业展热潮:公众对展览认知欠缺[图文]

    在媒体融合、信息爆炸,各种社会资源步入共享的时代,全国各大美术学院毕业展这桌盛宴也以更为丰富的面貌进入公众的视野。毕业展不再是艺术界内、美术院校中的自娱自乐,日渐成为社交网络中的流量热点,群体性参与的文艺派对。在一派瞩目之中需要诘问的是,大众对艺术展览是否形成了成熟的认知?收藏市场是否更加眷顾毕业展场?院校学生的创作较早先是否更具前景?一年一度的沸腾过后,这些问题还值得人们进行一番“冷”思考。...

    59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景山:答七十二友书[图文]
    王景山:答七十二友书[图文]

    答七十二友书王景山我于3月17日发出“人们祈望大吉大利的鸡年之际,由本人创意——雄鸡与栗子相融一纸的《大吉利图》,约请独创泼墨画鹿的花鸟画大家陈雄立先生创作完成,该画已被河北一藏家收藏并将烧制于瓷盘上,作为高雅艺术装饰品摆挂”的文字和画照后,几天来,竟有七十二位各地友人予以评赞关注,且希望我能就此再多说几句。其一,以鸡入画的中国画画家,画史上代不乏人,名家高手似雄鸡引航各领风骚,及至现代,...

    168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