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温刚,字若谷,1958年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书法院研究员。鹤岗市书画院院长。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五、六、七、九届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展,全国第一、二、三届正书展,全国第三、四、五届楹联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纪念建党80周年、85周年全国书法展,第十四、十八、二十届中日自作诗词书法展,世界华人书画展,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首届公务员展、冼夫人奖展,“铁人杯”和“陶渊明奖”全国书法展等20余次。入展西泠印社首届全国书法大展、首届楹联书法展,获西泠印社一、三届国际展优秀奖,全国群星奖评比优秀奖,第四届全国电视大赛二等奖、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围奖、“信德杯”全国书法展提名奖,获“墨彩杯”、“汝官瓷杯”等全国性大展赛金奖、一等奖30余次,全省群星奖等大展赛金奖、一等奖10余次,获省首届文艺精品工程奖,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获省德艺双馨会员。
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书法赏评》、《青少年书法》、《书法导报》等10余种专业报刊发表作品40余件。在《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黑龙江书法通讯》专题介绍。作品及传记被收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南海珍藏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年鉴》、《当代书法篆刻家作品精选》、《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集》等100余部专业辞书和作品集,作品被中南海、孔府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湖笔文化馆、《人民画报》社、韩国、日本等收藏。出版《兰亭雅集·温刚卷》、《当代中国书画名家温刚作品集》,在《中国书法家论坛》举办网上书法展。
情系甲骨大音希声
高庆春
温刚先生是我的老朋友,1984年相识在我的家乡黑龙江鹤岗。他那时刚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重点中学鹤岗市三中任美术教师。他先后当过采煤工人和矿工会的美工,上过大学,当过教师,担任过市委宣传部文艺科长和部务委员,现任鹤岗市文联主席、市书画院院长。不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温刚始终都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探究,孜孜以求,成绩斐然,已成为活跃在中国当代书坛擅长甲骨文的书法家。
温刚1958年生于黑龙江鹤岗市的矿工家庭,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先后临习过《柳公权玄秘塔标准习字帖》,周慧珺的《行书字帖》。1974年拜刘先英老师学习美术,并参加了矿上的美术学习班。1976年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工作当了采煤工人 ,由于能写会画,半年后就被借调到矿工会当上了美工。此后他一边学习美术,一边学习书法,白天画电影广告和宣传画,晚间画素描、学书法,美术书法水平不断提高。198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入学后就加入了学校大学生书法协会,并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书法活动,与同学王立民、栾继生等受教于游寿先生。
后来相继得到张天民、熊伯齐、潘主兰等先生的指教,获益良多。温刚的书法功力深厚,诸体皆涉,楷书先后学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勤礼碑》,禇遂良的《倪宽赞》等。行书学米南宫的《蜀素贴》、《苕溪诗》、《魏泰诗》、《虹县诗》、《多景楼》等,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等。隶书研习《乙瑛碑》、《张迁碑》、《西狭颂》等。篆书学习《石鼓文》、《毛公鼎》、《甲骨文》等。草书学史游、皇象、王蘧常、十七贴等。他既勤于用功,又善于理性思考,兼容并蓄,合理定位,选准甲骨文作为主攻方向是他明智的选择,既符合他的学识修养,又与他的性情和审美追求暗合,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潜能。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得到了书法界评委专家们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同道们的认可,以其平和简静、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在当代书坛上别树一帜。
多年来,他不懈晨夕,笔耕不辍,不停地在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创作成果颇丰。甲骨文书法作品自1992年入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展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入展了全国第五、六、七、九届书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20余次。还入展了西泠印社首届全国书法大展,获金奖、一等奖30余项,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获省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在《中国书法》、《书法》等10余家专业报刊发表作品30余件,在《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作专题介绍。作品及传记被收入多部专业辞书和作品集。出版《温刚书法集》,举办个人书法网络展。作品还被中南海、孔府博物院、韩国、日本等收藏。
温刚的书法当首推甲骨文。他从1989年开始研习《甲骨文编》,边识字、边临摹、边集字、边创作。同时搜集购置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及工具书,重点研习罗振玉、潘主兰、徐无闻、刘顺等甲骨书法大家法书,受潘主兰的影响尤深。潘主兰善于以笔代刀表现甲骨文的疏朗与秀润,更善于以自作诗词楹联作为甲骨文书法创作的主要内容,这无疑对温刚书法创作风格取向起到重要的影响。温刚喜爱文史、诗词和楹联,所以,他所书甲骨文内容大多为自撰诗联,坚持古为今用,以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为主,或歌颂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或赞美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发展,或言志寄怀写景抒情,从文雅的言辞中可见他书外功的造诣颇深。虽然甲骨文单字4500多个,但可识之字才1100多个,常用字仅700多个,还有一些名家集字诗联在前,要创作出富有新意内容的诗联难上加难,可是他知难而进,求师问道,刻苦钻研诗联知识,十多年来自集甲骨文楹联800余副,诗500余首。
例如,他入展九届国展的自集甲骨文诗:“历史五千年,文明古至今。九州逢盛岁,百姓喜甘霖。政善千家乐,人和万户春。书林沐好雨,艺圃集众宾。化古为今用,承前启后人。涵德宜养艺,弃旧贵图新。”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的楹联:“好风入室良朋益友同燕乐,初月在林古树幽花共鹿游。”入展纪念建党85周年展的楹联:“百姓小康逢时雨,九州安定沐好风。”入展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的楹联:“兴安山舞千秋雪,龙水月明万古风。”入展中日自作诗书展的:“政善人和国事兴,年丰物阜乐康宁,千家美酒观明月,万树香花舞好风。”常人的甲骨文书法内容大多直接选用罗振玉、丁仁、潘主兰、徐无闻等名家诗联,或者直接参考当代书家甲骨文作品。而温刚则不然,主张甲骨文书法创作,要尽量少写司空见惯的名家集字楹联或诗词,因为写的人太多了,很容易出现雷同现象,还会产生临摹抄袭之嫌。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时届天命之年的温刚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不为功名利禄所诱,不为浮躁风气所动,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已任,继续在书法艺术的精神家园中辛勤耕耘,正可谓书如其人。温刚把书法艺术作为他一生的追求,是想通过朴实无华、安祥静穆的书法风格来涵养高古之气韵,来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温刚近期的书法作品风格尚未定型,还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书法艺术除了技法层面外,要靠修炼、眼界、积累、阅历和时间的磨砺,这些缺一不可。我相信随着他的创作思想在不断提升和功力修养不断加强,今后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书艺会愈臻成熟。
2009年1月
温刚很讲究书法的形式,每一件作品的形式都是经过苦心经营而成的,努力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用纸以安徽加工类仿古等色宣为主,呈现古香古色之韵味;用墨经常朱墨并用,朱色正文与墨色款识相映成辉;用印以高古典雅一路的风格为主,大小得体,位置得当,印泥以仿古、紫砂和深红色为主,色彩与纸墨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有时还辅以或朱或墨的界格;从楹联、条幅、中堂到斗方、横幅和扇面等各种形式,从大到八尺巨制,小到尺方之内的作品,均能恰当把握并且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些形式有机地构成了既古朴和谐,而又色彩丰富的视觉美感。他认为书法形式是外表,点画结字是核心,文字内容是灵魂。他主张创作书法精品,一定要选用精良的材料,选择精美的艺术形式,选取精深的书写内容,表达精诚的创作思想精神。
甲骨文书法古奥高深,没有一定的古文字基础和学养很难驾驭。温刚以笔法结字为切入点,二十年如一日,终于修成正果。温刚讲究甲骨文的用笔,启功先生云“透过刀锋见笔锋”,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他很注重甲骨文的书写性,他的作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既不失甲骨文的基本笔法,又能流露出生动的笔情墨韵,或藏或露、或方或圆、或中或侧、或润或枯,露而不失线质的劲挺,活泼而不失笔法的沉稳。温刚更讲究甲骨文的字法,他治学严谨,用字准确,严格遵循“六书”,避繁就简、避生就熟,每字必以甲骨文权威性工具书为准,从不随意搬用二手或三手的字法,做到存疑的字不用,有争议的字不用,不合理借代的字不用,反对凑合偏旁部首杜撰古字。
潘主兰先生云“甲骨文之书写形要美神要完”,温刚既注重单字美,更注重通篇美,做到字与字上下左右呼应默契,变化统一,形神兼备,自然和谐,这无疑是苦心经营、千锤百炼的结果。温刚的甲骨文书小大由之,大字近尺,小字方寸,大字遒劲挺拔,小字平和质朴,各具风采。他的作品笔法之精到、结体之静穆,章法之和谐,神气之清雅,令人折服,并且博得一些专家们的好评。书法家于明泉评价说:“温刚作品用笔爽利洗练,得甲骨文峻健超拔之趣。线条点画枯润相间,刚柔相济,起止笔处或藏或露,皆自然生动,释文及落款采用章草书体,古朴典雅,与正文意趣颇相契合。”原《青少年书法报》总编、老书法家郭恒先生评价说:“温刚的甲骨文书法功力很好,再配上章草行款,高古隽雅、古意盎然、气息不凡。”江苏省甲骨学会会长徐自学评论道:“温刚的甲骨文书法,书写有甲骨契刻遗韵,章法讲究美学,内容富有新意,不俗!读之,非常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