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逸逸 点击 :

陈开(中央电视台编导)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 | 美术资料

李刚远眺密西西比(美国)

导语:纵观古今中国画坛,一生能拥有几幅代表性大作品的人并不多见。因为画大画既要求画家有着很深厚的艺术功力,高深的艺术修养,还需要具备驾驭全局的大气度。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这位画家,不仅创作了数量惊人的鸿篇巨制,而且小幅山水画也画得很精彩,有意境、有情调。他的作品“采天地雄深之气,写山水天成之美”,表达了一种意境高远的天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画家李刚的艺术世界。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 | 美术资料

李刚千岁吴歌(柬埔寨)

[人物标版]

李刚1943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专业画家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解说:李刚从艺40多年,几乎每年都多次外出写生。他曾四上长白山,把辽宁的千山、关门山作为自己的生活基地,每次都带学生一起住一两个月。以后,他又走遍了中国大多数省区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他认为,大自然是山水画家的最好老师。李刚以画森林、杂木为主要创作题材,又擅长画水和雪,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融汇中西,传承古今,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李刚:那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自己的血肉、灵魂、意愿与大自然客观世界的一种契合,我有一枚图章,刻有“江山助我”4个字,就是说山川大地对我恩惠多多。

解说:李刚从小就喜欢绘画,工作期间也广泛涉猎水彩画、水粉画、连环画、油画等其他画种。到40岁时,师承关东画派领军人物王盛烈、孙恩同等艺术大师,从那时开始他专攻山水画。

李刚:我到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了3年。我的导师王盛烈、孙恩同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家。我跟他们学习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笔墨技法的问题;一个是选择艺术道路的问题。

我跟孙老师学传统的笔墨技法。重点解决笔墨功力问题,通过临摹古典名画,把传统的技法变成自己手上的功夫。

第二个呢,就是选择艺术道路的问题。王盛烈先生提倡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我就跟着他坚定不移地走下来。我坚信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永远是艺术创作的主流。孙恩同老师主张艺术的地方性、乡土味,实际上也是在提倡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道路。他们是关东画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50多年以来,他们为关东画派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的教导下,我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我终生受益无穷,才有了我如今的这些成就。

解说:作为专业画家,李刚先生之勤奋、刻苦,超乎常人想象。他每天埋头于创作之中,不愿虚度一日,这种近乎苦行僧式的创作状态使他在艺术创作领域里成就斐然。他创作了一系列山水画巨作,享誉国内外画坛,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国家级大雅之堂,均有陈列和收藏。2005年,李刚历时两个多月创作的《国都名园·钓鱼台》长8米、高2米,是钓鱼台国宾馆目前藏画陈列品中最大的一幅。

李刚:这幅画很难画。画面太大,必须处理好整体关系,又要大胆取舍,不能画成旅游示意图。既要画得庄严郑重,又要优雅抒情。画面以18号总统楼为主体,以其他古典建筑为陪衬,配以适量的现代建筑,突出钓鱼台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在技法上,以传统笔墨为主,也吸收了一些西洋画的因素。此外,也有对风俗画、介画风格和技法上的借鉴。这种园林题材的创作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解说:他以国内的东北、新疆、宁夏、西藏、江南水乡以及国外的俄罗斯、南非等地的山水为题材,创作了《十大山水系列》,享誉国内外画坛,可以说每一个系列都是一部气势恢弘的记录当代、留存历史的画卷。国内一些资深美术评论家概括李刚笔下的大山大水,追求的是一种中国气派,表达的是一种中华大国的情怀和艺术风范。

李刚:过去我画东北山水,探索画树、画雪的技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之后我走过祖国大地的许多名山、大川,出访过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几个国家。走的地方多了,就把这些感受都慢慢地表现在画面上,创作出许多系列专题山水画作品。用自己的作品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激励人生,让世界更美好,这是我今后的创作方向。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 | 美术资料

李刚柬埔寨记忆

解说:李刚之所以喜欢画大画,是因为他是大山之子,大山给了他一个大胸怀、大气度。而他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演进,也体现了他对大山的不断深刻的理解。对李刚而言,特殊性在于,他的山水画以森林杂木为主要题材。李刚笔下的树展现出盘根错节的生命力,这是他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形象标志。

李刚:在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时,临摹古典名画,学古人画树之法,那时打下了很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基础。后来,我到长白山的原始森林写生,看那里的树横躺竖卧、纵横交错、千姿百态,与古人画的树距离太大。传统技法简直无法表现,这就逼着我研究一种新的技法去表现眼前这个无比复杂的客观世界。于是,我开始研究西洋画树之法。俄罗斯的希斯金、列维坦、格里采,法国的柯罗都是画森林、树木的名家,他们画的都是油画。而我必须用中国画的观念、精神,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这种整体关系,把无比丰富的森林杂木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上。表达那种交叉错落的美感,成为我多年的一种追求。

徐悲鸿先生说:“古法之佳者宁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用者融之。”他为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至理名言,使我更加坚定,并奉为自己艺术创作的座右铭。

解说:李刚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脉搏的,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这种美感就像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他把树之美视为自己眼中的“西施”。他的作品赋于森林以生命之美。他笔下的树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质,独具风采。

李刚:经过多年的探索,应该说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以树为主角的山水画技法语言和艺术风格。我的作品无论挂在哪里,大家一看就知道姓李,这就应该说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了。

解说:李刚作品中的溪流、瀑布、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水雾生烟,似有一种声音激荡人心。他画的水有一种神韵,有声音、有气势,是天地精灵的一种结合。他的作品“以严谨显示雄深天籁,以精微突出博大气势”。这幅名为《千古绝唱》的作品以大黄河为题材,以李白诗句的意境,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心灵的真切回声,表现出一种惊天动地的气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李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所以我给我的这幅画起名为《千古绝唱》。首先是画气势,画面上没有天才会感觉黄河之水是从天上来的。画汹涌澎湃、波涛翻滚、云雾升腾的感觉,心里也感觉跟着它翻滚起来了。你站在画面之前就会感觉到水雾淋在身上。画出这种感觉就对了。

画画首先要有整体的构思,然后才是技法问题。笔墨技法有时候好像很难用语言把它说清楚。古人讲:“先有法,后无法。”画到最后就无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解说:写实而抒情的手法需要兼收并蓄、吞吐古今、融汇中西方的知识结构,需要深刻、厚重、雄健的气度,唯此才能表达意境高远的天地。体现现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结合,李刚的艺术是属于这个时代的。

《关东雪》是李刚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幅画的主体都是树,以画雪中树表达那种玉洁冰清的意境。他认为画雪必须先会画树,首先得把那千姿百态的树的互相穿插、互相掩映的这种关系画好。关系要画对,落雪的地方要留白,全留出来,单纯中见丰富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关东雪》中,一组歪倒的树,一片雪地,有3只狼从那树丛中蹿出来,狼在雪地里觅食,互相追逐,给整个冰雪世界增添了一种生灵的野性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 | 美术资料

李刚朝晋吴哥(柬埔寨)

李刚:20多年,不论画树、画水还是画雪,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画不好的时候非常苦恼,画不出来的时候非常焦急。连做梦都在想这个画,都在画,有时真是忘了饥渴。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东西。虽然不能说前无古人,但我看古人画树、画雪都比较简单,没那么复杂,传统技法很难表现这种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

解说:作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艺术技法和功力,还必须具备高深的艺术修养,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李刚先生总结多年以来的思想积累,写成了5句话,40字的人生哲言,不仅表达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的自警自励的人生态度。

李刚作品鉴赏·融汇中西 传承古今 开一代新风 | 美术资料

李刚万国博览会遗址(美国)

【字幕】

不执不争,宠辱不惊;能忍能持,无欲自静;心路高远,步履从容;

量大福大,举重若轻;无声之声,四海共鸣。

李刚:这5句话,40个字是我多年来的思想积累。我40多岁的时候写不出来,我50多岁的时候写了几句,到了60多岁的时候,我才写出这么5句话,共40个字,这就算是我的人生哲言吧!

解说:“追求独到,走向崇高”,这一目标一直贯穿于李刚先生山水画创作的全过程。他的山水画作品的风格在我国美术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徐悲鸿纪念馆的廖静文馆长说:“李刚的画,真山、真水、真性情,他是创新的典范。”

中央美术学院的孙美兰教授认为:“李刚选择了北国树群为主角,为一画之始……那山涧飞瀑的跃动,大自然伟力的蕴蓄感,显然得益于李可染山水范式的启发,但又有他自己不可替代的创造。”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柯文辉先生在文中写道:“他已悟得:艺术是个3层楼——再现、表现、引发人生哲理的思考。后者更具学者思想者的品质。他已上了2楼,正以殉艺术的痴情与老庄妙悟去攀登3楼——东方大师们的归宿,境到自然成。

这些精彩的论述,对李刚山水画的创作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作出了定位性评价。

其实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像登山一样,眼前有许多高峰。在近现代山水画的领域里,傅抱石、李可染都是高峰,他们为山水画的创作留下了许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李刚先生吸取二人的长处,加上自己的创造,就是他要寻找和攀登的另一座高峰。

欣逢国家太平盛世,艺术家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泱泱中华大国需要有一个与大国形象相匹配的中国艺术,呼唤着艺术家们创作出雄风大气,黄钟大吕般的作品,为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世间得失休多问,始信峰高少路人。”

对于艺术家来说,世间的一切最终都会烟消云散,只有奋力创作的事业才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欢愉。奋斗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艺术家的人生将会因奋斗而更加精彩!

2006年于北京

相关文章

  • 龙凤之玉: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图文]
    龙凤之玉: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图文]

    清 镂雕龙凤玉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代王权建立后,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成为了王朝森严等级的象征。龙凤,更是自商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贵族敬奉的重要神灵。玉龙、玉凤不仅映照出统治者掌握尊神与事神的权柄,同时也成为辅助统治者统治的工具,龙凤形玉饰的雕琢可谓是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清代镂雕龙凤玉牌,呈长方形,采用浅浮雕、镂雕及阴刻多种技法,在一块玉牌上同时雕琢出神龙与飞凤,龙形与凤形...

    81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百年罗丹,如何给今天的杰夫·昆斯们铺路[图文]
    百年罗丹,如何给今天的杰夫·昆斯们铺路[图文]

    Jean-Jacques Neuer是一位居住于巴黎的律师,他代理了包括毕加索事务所与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庄园等在内的许多大名头艺术家资产。这位律师还是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国际博物馆理事会法律事务部的前成员。以下是其于罗丹百年庆典之际发表的专栏文章。为了纪念罗丹的百年忌日,从巴黎的大皇宫到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在组织献礼这位伟大雕塑家的展览。但是游览者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在这...

    15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赵政伟[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赵政伟[图文]

    赵政伟艺术简介:赵政伟,高级工程师,1963 年 7 月出生于浙江绍兴,从小喜欢花草鱼虾,并且热爱画画。在多年潜心学习后,他于 2019 年 10 月举办了“心结小木匠,翰墨花草香”——赵政伟个人花鸟画展。同时,在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赵政伟画集。2021 年 10 月 13 日在上海大酒店成功举行了“心结中西”作品联展。另外,其作品多次刊登在上海企业联合会的杂志上。2022年荣获《中华艺术人物...

    17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名家写评章剑华书法[图文]
    名家写评章剑华书法[图文]

    章剑华书画禅意小品章剑华先生与历来多数书法理论家不同,他不是就书法论书法,而是去把书法放在一个现代宏观的文化架构来思考它的命运。他心中的文化架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背景性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生命过程。文化变成了一种气势浩大的生活逻辑,书法只是其中一脉支流,这就使全部论述具有了雄辩的高位,而很多在实践中探寻和固守的书法实践家,往往正是缺少这种高位。章剑华书画禅意小品对于书法,他站得很高,又潜得很深...

    186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理查德·阿维顿:一场时尚与人像的漫长之旅[图文]
    理查德·阿维顿:一场时尚与人像的漫长之旅[图文]

    在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童年的某个夜晚,他和父亲走在纽约第五大道上,欣赏街上形形色色的商店橱窗。阿维顿的父亲在这条街上拥有着一家不错的服装店,名字就叫作“阿维顿的第五大道”。而他的母亲也来自于一个成功的服装制造商家庭。在父母影响下,理查德·阿维顿从小也对时尚和艺术极为热爱。不同于其他和父亲在第五大道散步的夜晚,那一天,阿维顿注意到了广场酒店前一个拿着相机的秃头男人——他...

    148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张贵华,男,汉族,湖北潜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先后进修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北京大学书画高研班,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高研班,书法、篆刻师从崔志强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光明网艺术指导,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

    121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海铨绘画 ——“像外”之旨[图文]
    海铨绘画 ——“像外”之旨[图文]

    海铨:原名李海泉,中国当代艺术家。1977年出生于宁夏银川市, 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2002年至今,以自由艺术家身份工作生活于上海。 2021年,作为中国唯一受邀艺术家参展阿联酋迪拜世博会,参展作品《彼岸之舟》、 《万物随心》被中国馆收藏。笔者:徐明松,上海知名艺术评论家,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编委,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

    4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以文传承,书写情怀——妙指生花陈文振 [图文]
    以文传承,书写情怀——妙指生花陈文振 [图文]

    作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晋江经济报》特邀晋江著名书法名家陈文振先生为新近上刊的《晚晴》刊名题字。陈文振先生将“晚晴”二字书写得灵动洒脱,行云流水,得到了众多书法业界人士及书法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晋江经济报》——《晚晴》刊名 题字人物:陈文振陈文振,1958年出生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福建晋江。陈文振先生幼年好学,沉醉...

    147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对鲁本斯的重新定位:启发灵感的肉体[图文]
    对鲁本斯的重新定位:启发灵感的肉体[图文]

    鲁本斯,《美惠三女神》(1639-1640),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 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系列纪录片《鲁本斯的故事》(Rubens: An Extra Large Story)中,编剧瓦尔德马·雅努茨扎克(WALDEMAR JANUSZCZAK)纠正了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误解。鲁本斯尺寸庞大而浮夸的油画对现代审...

    157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少华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少华国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吕少华,旅法画家,一九四五年生,江苏南京下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青年时师从傅抱石先生,一九六五年就读于浙江美院,一九七七年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任教并攻读油画,获巴黎美术学院油画博士学位,同时荣获法国巴黎市荣誉市民,瑞典皇家北极星勋章获得者。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文化部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国际科技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英国皇家牛津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导...

    18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连环画《三毛流浪记》:最早的人生教科书[图文]
    连环画《三毛流浪记》:最早的人生教科书[图文]

    连环画《三毛流浪记》封面梁江哪一本书能影响你一生?曾有人这样问我。而我不假思索立即回答:《三毛流浪记》!50多年前,我还是粤西乡下的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某日大热天,尾随着生产队交纳公粮余粮的挑伕队伍进城。在大人们排队等候抹汗之际,我闪身进了不远处一间书店。店内新书柜台赫然摆着一册《三毛流浪记》……从随便翻翻,到不能释手。我站着看,坐在地上看,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末...

    18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女性人体油画作者同性恋题材作品引争议[图文]
    女性人体油画作者同性恋题材作品引争议[图文]

    油画家王俊英《怀王游春图》饱受社会各界质疑著名旅法女油画家王俊英创作的多幅全身赤裸的女性人体油画作品因曝光而被质疑为“同性恋”,事后虽画家本人出面亲自澄清,但依然引得不少网友的怀疑。近日,有网友将其同性恋题材作品《怀王游春图》翻出,一时又引来众多的猜测与围观。《怀王游春图》描绘的是战国时楚怀王、南后和屈原春日里一起游园的场景。画面中的楚怀王虽与南后站在一起,眼神却与屈...

    12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敬华拍卖: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别样风景[图文]
    敬华拍卖: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别样风景[图文]

    傅抱石-浮云高士上海敬华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於6月30日—7月1日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槌,预展时间为6月28日—29日。此次拍卖是敬华重组后的首次大型拍卖,经过一年来的认真准备与筹划,为广大藏家严格甄选了一千多件品质精妙的佳品,分为中国书画、珍瓷雅玩、珠宝翡翠三大门类十个专场,古今名家作品汇聚一堂,上乘佳作精彩纷呈,珠宝翡翠华丽流美,将为广大藏家及艺术品...

    121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浅析书法演变中的遮蔽现象[图文]
    浅析书法演变中的遮蔽现象[图文]

    一种文化的存在总伴随着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其延展性、扩充性、丰富性容易被我们所关注和认识,而其遮蔽性和封闭性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有时延展、扩充、丰富是自然的,是文化内部的规定性,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恰恰遮蔽性才是从古到今,从旧到新,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节点,是文化发展的关键,也是一种艺术现象得以创变的前提,书法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书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在每个时期形成自我...

    35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启门图》:中国墓葬艺术中常见图像最有代表性作品[图文]
    《启门图》:中国墓葬艺术中常见图像最有代表性作品[图文]

    “启门”是中国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图像,表现的是人类希望打开一扇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之间的对话之门的意境。“启门”题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现藏雅安市芦山县博物馆的王晖石棺。王晖石棺是四川出土较早的石棺,被中国美术史列为“汉代重要的美术作品”,图像非常精美。1942年秋发现于芦山县沫东乡石羊上村,长2.5米、宽1.01米、高0.83米。石棺红砂岩制,盖首和四壁分刻图像5幅,是一组突出驱鬼镇墓与...

    4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