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
共和国同龄人——敬庭尧
祝福伟大祖国生日快乐!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敬庭尧与共和国同龄,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丽奋斗70载,沐浴着新中国发展的阳光雨露,他是时代巨变的亲历者,他见证了国家繁荣发展之路,见证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不断进步。
时间绵延而无界,而历史应当有节点。正是那一个个节点,成为他记忆的落脚点,也成为再次出发的踏板和动力。
敬庭尧入伍第一天
新生.一九四九
1949年10月敬庭尧出生在川中古城射洪,这里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里,滔滔涪江、竹筏、白鹭等生动的自然之美敲打着他对艺术尚且朦胧懵懂的心,在家乡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担任中学美术老师叔叔的启迪和引导下,他走上了绘画之路。
敬庭尧在自己画的毛主席肖像前留影
军营.一九六四
敬庭尧15岁那年,年龄和身体都和一个军人的条件有差距。命运却如此神奇,因一位为乡亲送入伍通知书的带兵人从他家的堂屋穿过,却被满墙充满稚拙味道的画吸引了,带兵人好奇询问才知那都是敬庭尧的“杰作”,就凭着墙上的涂鸦,敬庭尧破格走进了军营,开启了他见证奇迹的一生。
他在驻东北辽西的一个野战部队服役近二十年。军营这块沃土打造了他健康的人格,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铸造了他强健的体魄,军营文化滋养了他的艺术才华。
敬庭尧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升华.一九八五
在1984年冬天,敬庭尧已被任命为团副政委,但他做了对此后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放弃升迁的机会,选择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
此时的“85美术新潮”刚刚兴起,他既没有简单的拒绝,也没有激情的追随,而是冷静的旁观和思考,并有了清醒的认知。正在这时,一场如火如荼的局部战争在南国打响,他主动要求去了老山前线。40余天,深入30余个前沿阵地,在一线“猫耳洞”与战士同吃同住。画速写百余幅,拍照千余张,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由于在前线的表现突出,“前线指挥部” 为其记三等功一次,杨德志总长为他题词。
敬庭尧在老山前线战地采风
攀登、奋斗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敬庭尧创作了大批形神兼备的工笔人物。接连创作出《重逢》、《月朦胧》、《乡恋》、《隔壁风流》等一批重要作品。
当初确立的艺术追求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飞逝而改变,反而随着实践的检验变得更加明确。
敬庭尧在大凉山采风
高原.一九九〇
1990年春节,敬庭尧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到西部高原西藏采风去!大年初二,他带着全家给他凑的300块钱,踏上了去高原的路,从成都到马尔康、红原、玛曲、玉树……在数千里的苦旅中,他囊中羞涩,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还几次经历生命危险。但他被这片原始的土地迷住了,意识到一种新的审美、新的绘画语言的召唤,在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艺术。
同年,由敬庭尧牵头并参与的“大地画会”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迎亚运中国画联展”。机缘巧合,就因这次画展,敬庭尧被选调到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正式成为一名专业军旅画家。
2000年敬庭尧在西藏
此后,敬庭尧一次又一次沿青藏公路来到西部。他越来越意识到西部对他心灵的震撼,与西部融为一体,他渐入佳境,力作频出,这不是短期行为,他把自己的艺术生命都系在了这里。
《吉祥天瑞》
敬庭尧在作品《山风》前留影
泪水.二〇〇七
2007年11月17日,对敬庭尧来说刻骨铭心,他的个人画展《西藏风骨》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个画展共有作品80幅,《山风》、《可可西里卫士》、《天路小站》、《天界子民》、《红河谷》等一幅幅让人震憾的绘画精品,演绎着属于他的西藏绘画奇迹,占据了这座中国美术最高殿堂西侧的五个展厅。画展得到了党政、军界、美术界、评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美术馆一次就将他的三幅作品作为永久收藏。
走过了那么漫长的道路,终于迎来了成果,可就在这一夜,他百感交集,又有了疑惑——艺术生涯真的到了顶点吗?日后的艺术道路何去何从?他失落、他彷徨、他痛苦!敬庭尧流下最悲伤的泪水……他思考着艺术上新的突破,再次走向西藏。
敬庭尧在汶川震区前线映秀镇
2008年5月12日,敬庭尧正在成都画室创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这位年近6旬的军旅画家本能地接受了灾情的命令,义无返顾地在第一时间主动跟随救灾部队冲进汶川这个最险恶的地震中心,一边参与救灾,一边收集第一手创作素材。在震中映秀中学的废墟制高点上,有人撑起了一面国旗,身临灾区的救灾军人和受灾群众, 不约而同地朝着国旗投去了庄严而激动的目光,许多人泪流满面。敬庭尧一下子热血沸腾了,这不就是无数艺术美感存在的经典画面吗!他很快就创作出饱含深情的作品《废墟上的旗帜》,在后来的画展中感动了许多人。
敬庭尧创作《天上西藏.文成公主》
回归.二〇一九
10余年前,敬庭尧发愿用15年时间创作长300米、高近3米的巨幅水墨组画《天上西藏.文成公主》。他在西藏拉萨河畔租下一个藏家院落作为画室,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万里长征”。
敬庭尧是长在红旗下的画家,他的使命在于传播中国传统绘画和艺术主旋律,在于弘扬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独有的艺术符号,以及他的人品和人格力量,升华出一幅又一幅与生命交相辉映的乐章,在敬庭尧心中,文成公主是一个文化符号,他要以此来展开汉藏的历史、宗教、人文、民俗画卷。让这部见证汉藏历史的交响乐响彻华夏大地。
如今,这幅巨作大约完成了三分之二,他创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似乎从高原走来,从远古走来,也是从梦中走来。
生而得时,长而乘势,壮迎复兴,老逢盛世。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对敬庭尧来说,70岁也是新的起点,他正春风得意忘我地工作,从高原攀向高峰的路上,让我们充满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