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专门去寻找,在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浩瀚的展厅和纷繁的展品中很容易错过它。它的体积太小了,和书里呈现出来的样子有一定的落差。它就是著名的“威冷道夫的维纳斯”(Willendorf,也会被译作维伦多夫)。
这是一件小小的石灰岩雕像,高只有11厘米,可以算作是小体积的迷你版文物,然而它被公认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的标志性作品,因为在奥地利南部的威冷道夫考古现场发现而命名。人们已经用了很多词汇来定义或者描述这件“镇馆之宝”——她的女性生理特征被有意夸张了,巨大的胸部和腹部与圆圆的小小的头部明显不成比例,脸部几乎是一片空白,头上有简单的波浪形图案……雕刻手法单纯简练,写实与抽象并重。艺术史学家把它看成是欧洲史前时代最美、最著名的女性雕像。
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用地图勾连了同一时期普遍发现的这一类雕像。从欧洲东部到地中海,从叙利亚到西伯利亚,分布范围极其广泛。这类文物其实也是许多博物馆的标配,若展示史前艺术,它是最典型的标本。在法国国家考古博物馆,就有来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的维纳斯牙雕,用猛犸象牙制作,高度仅3.5厘米,脸部空白缺少刻画,头部的刻痕可能是表示编织的辫子,但也可能是表示早期的编织帽。许多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雕像在埋葬时似乎都被人为弄碎了,这件也不例外,可以看到颈部的裂痕。有意地弄碎奉献物被认为是祭祀仪式的要求。
我的书房有一件著名的马耳他侧卧女神像的复制品,那是2010年在参观马耳他考古博物馆时买回来的。它的实际出土地是马耳他岛的哈尔·萨夫列尼史前地下宫殿,这个史前地下宫殿的历史可以早到5000年前,出土了非常多的男、女陶质雕像和一些还无法确定性别的雕像。这件马耳他的国宝级文物由赤陶土制成,长不过12.2cm,是遗址出土的诸多小雕像中最为精致的一个,和其他坐立或站立的雕像不同,它是侧卧的,被称为“最胖的睡美人”。
她穿的是今天看来依然很时尚的百褶裙,头发梳理成整齐的羊毛卷样式,额前还有整齐的刘海儿。她的睡姿被表现得很细腻,一只手枕在头部之下,另一只手与之相握,整个胸部被挤压在下面,十分写实。她的身体比例也十分夸张,上身偏小巧,下半身高高隆起,到小腿及脚部又变得细瘦。整个作品给人一种生动而深度睡眠休息的印象。
“最胖的睡美人”
在人类的史前时期,欧洲和亚洲的艺术品最常见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洞穴岩画,一类是便携式偶像。洞穴岩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阐释,而这类被后人称为“维纳斯”的便携式女性雕像,是从某地最先起源还是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起源,共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在交流中形成的,还是由某地为核心为不断扩散辐射的?这些恐怕都还需要做更细致的分析,才会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19世纪晚期的希腊还沉浸在民族国家独立的欢乐气氛中,在雅典卫城山脚下的跳蚤市场上,人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古物摊铺出售一些奇怪的白色大理石小雕像,40多公分高,人物形象简洁,线条流畅,表面光滑,或坐或立,基本样式统一。考古学家注意到了这些雕像的重要性,并从摊主们那里了解到它们来自基克拉底群岛上的古墓,因此设立了到基克拉底群岛考古的项目。这些大理石小雕像,迄今为止推测总计有1400多尊,流散在世界各地。它们造型别致,具有现代雕刻艺术的气质。女性雕像的共同特点是有着七弦竖琴型的头部,但是没有眼睛、耳朵和嘴,较长的鼻子呈半圆锥体形。身体没有太多细节,只有一些凹刻的线条可以区分双臂、双腿、脊椎等部位。利用平滑的轮廓和凹线来表达身体结构的细节。
基克拉底古墓发掘项目开展后,吸引来另一位希腊考古学者赫里斯多。这位古典考古学家由于对迈锡尼王宫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而闻名遐迩,他在全面调查研究了基克拉底古墓群后,为这个新发现的文明命名为“基克拉底文明”。由于该海区的有利地理位置,基克拉底群岛一度控制爱琴海贸易的海上霸权。而活跃的商贸活动也为该地区居民带来巨大财富,从大量墓葬群的分布情况分析,该文明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早期城市居住区,甚至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以女性为主的基克拉底文化雕像显然延续了新石器时代的传统。
威冷道夫的维纳斯
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高原和地中海西岸的黎凡特地区,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考古遗址,也是女性雕像的重要出土地。恰塔尔霍尤克是安那托利亚高原上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早期遗址,时代距今约9000年至8000年,那时这里已经形成聚落,已经开始种植原始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等动物。安那托利亚从附近两座火山上采集黑曜石制成匕首和镜子,并用黑曜石来换取贝壳和燧石等货物。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的梅拉特教授一直在那里进行调查发掘。两次发掘的房屋中均发现了丰富的室内墙画、浮雕以及雕像。人像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女像,首足皆成尖锥形,嵌在墙壁的裂缝中。一种为石像或陶像,既有女性,也有男性。女性丰胸鼓腹,似有孕在身,裸体或少量着衣,或坐或站立或斜身而坐或呈生产状,有的抱着小动物,也有的抱着小孩。梅拉特发现了写进教科书的那件最有名的女像,一个肥胖的妇人坐在一个扶手饰有猫头的椅子上。
1956年,考古人员在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镇附近的墓地发掘出土了两尊著名的黏土雕像,分别被命名为“思想者”和“坐着的女人”。有研究者认为,这两件雕像应该是墓主人陪葬品中的一部分,很可能代表的是一对夫妻的形象。“思想者”双腿弯曲着坐在一个较矮的坐具上,双手托着下巴,肘部搁在双膝上,好像正陷入沉思之中。单就艺术特点来讲,“思想者”是新石器时代艺术独一无二的代表作,也是最早表现人类“思想”态度的作品之一。
亚洲同样存在很多的女神像。
以位于贝加尔湖西部伊尔库茨克地区的马尔他(Malta)遗址命名的西伯利亚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可以早到23000年前,它的典型遗物就是由猛犸象牙制作的女神像。猛犸象群是冰河时期欧亚草原的原居民最喜捕猎的对象,在迁徙于欧亚大草原时已灭绝。这些女性雕像也是圆形、高度风格化,细节更是难以辨别,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相似性。除女神像外,在马尔他遗址还出土了很多小型的鸟类雕塑,许多鸟类雕塑及女神像下部有小孔,也许是用来悬挂玉器的。
再来看看南亚。1974年,法国考古队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现了玛哈伽(Mehrgarh)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现如今玛哈伽被定义为南亚留有农耕和放牧生活痕迹的最古老的遗址之一,展现了人类从最早的定居、种植作物、再到发展出成熟的哈拉帕文明的全过程。在这里发现的南亚最古老的陶瓦人像中,同样有类似的女神,丰满的乳房和宽大的臀部暗示其与生育力、创造力有关。凸起的双目、高挺的鼻梁之外,繁复的发型也引人注目,精致的盘发或缀满头饰的披发代表了当时流行的风格。虽然无法给这类雕像一个明确的名字,但无疑它是新石器时代“维纳斯雕像”风格的延续,是“具有某种宗教意义的女性雕像”,广泛流行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700年之间的南亚。
法国国家博物馆的维纳斯
很长时间以来,学者倾向于认为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男性制造并使用着大部分的石器和骨器,食物的主要部分来自于男人的狩猎活动,其次来源于妇女的采集活动。而美国女考古学家马丽加·金芭塔丝,根据这些考古发现的女性雕像提出了“女神宗教”和“女神文明”的理论。她认为在人类文字和文明出现以前曾经长久地存在着史前女神崇拜符号和图像。她的遗著《活着的女神》集中研讨了欧洲史前时期的女神、男神形象以及史前宗教,阐释了史前欧洲文化中的女神崇拜以及对今天的影响。
西方一些考古学者对女神理论一直在进行反思,对于人类的史前时代是否的确普遍存在着女神崇拜,或者说考古发现的女像是否一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都有不同的观点。一般我们更多地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雕像,不过显然也不能完全忽视其背后重要的社会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