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市场中的价值悖论[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赫赫 点击 :

艺术市场中的价值悖论 | 美术理论

当下的艺术市场,无论对艺术家来说还是对其他人来说,都处于一种令人不安的状况中。当代艺术或老式艺术品的天价看起来是病态的。任何异常都会造成不安和质疑。如果价格代表了内在价值,那么很难解释人们会花10万美元买一幅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或者花8万元买一幅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的作品,同样的价格曾经能够买一幅伦勃朗的画;最近,这个价格还能买到一幅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这使人联想到不真诚、投机,以及在艺术品购买中存在的“自我—兴趣、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之间的三方游戏。

此外,市场中充斥的贪得无厌的利益也影响到了博物馆、一般公众与艺术家。市场在对艺术的判断中从来不是清白的,但是,现在这种将艺术作为宝贵投机性商品的新意识败坏了人们对艺术的所有认识。有关价格的知识很可能再一次通过艺术渗入到人们的一般艺术观念中。这也使艺术家敏锐地意识到销售价格可以作为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除了越来越依赖投机性市场外,艺术还变成了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对象。艺术文献采用一种新的陈词滥调来博取公众的注意力。出现了一种新的、令人厌恶的艺术宣传美学。

艺术市场中的价值悖论 | 美术理论

画商和博物馆的展览目录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充斥着艺术家的生平传记,以及狡猾的选择和充满暗示性的名目——展览清单、藏家、评论、文章以及专著,艺术家的档案就像一则广告,而且比那些老式的通常由一位友好的诗人或评论家所写的展览前言要重要得多。还有内附彩页的昂贵手册可供出售。

这在艺术家群体中引发了敌意,这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这些竞争又引发出声势更加浩大的宣传,艺术家之间那种老式的亲密无间以及波希米亚式的愉快的丧失,以及对那些成功者的猛烈反对——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罗斯科(Rothko)都曾被攻击过。

据说少数几位艺术家的成功造成了对下一代艺术家的忽视,其中也包括那些跟这一成功群体同时代的画家。这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吗?立体主义者以及马蒂斯的成功对二流立体主义者和野兽派的市场产生影响了吗?

在19世纪的时候,沙龙(The Salon)作为艺术家与公众签订合约的主要平台变得越来越大:获奖人将得到政府的资助、委托、购买、肖像定制、订单,以及在官方学校的教职。评委会掌握着那些只能在沙龙展出作品的许多艺术家的生杀大权。只有极少数画商买卖当代的绘画。然而,与评委会体系所做的斗争并未解决问题。艺术家们在展览地之外另立新的沙龙,但是他们的经济状况依然如故。不断增长的财富(尤其是在美国),导致了画商数量的巨大增长。沙龙随着艺术展览这一自由事业的增加而逐渐被边缘化,某些艺术家由于市场对他们的巨大需求而逐渐从对画商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就像17世纪一样。

今天艺术购买中涉及的大部分兴趣具有某种赌博的性质;它对那些熟悉股票市场投机以及观望新的投资领域的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是这样一种活动,其中,商业行为变成了作为文化—提升以及文化—象征符号的社会声望的主要来源,而且与此同时,这为其藏家带来更多的财富;它们还构成了某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在这里,艺术以一种自由事业的形式加入了作为一种自由事业的市场。相比于作为商人而言,作为一名收藏家要更自由。商业中对价值的判断来自可销售性以及需求;在艺术中,他还要观察人们想要什么;作为一位有想象力的商人,他要敏锐地预测商机。如果哪位商人能够足够聪明地在1947—1952年间购入波洛克(Pollock)、德·库宁(de Kooning)和罗斯科(Rothko)的作品,那么,他要么是位有些艺术天赋的非凡人物,要么就是通过身边的艺术家和评论家而格外消息灵通。

令人不安的不是这些人会通过艺术(品)价格的上涨而获利,而是这一看法对人们的艺术态度所产生的无处不在的影响。艺术品史无前例地变得更像商品;人们与艺术的关系染上了所有商业企业中都会产生的疾病。

在艺术中,我们察觉到一种商品心理学所带来的严峻后果,以及今天整个社会的获利趋向。这在艺术中造成的影响,不能与经济整体的本质以及其对文化造成的影响区分开来。

人们对绘画和雕塑(相对于诗歌)的巨大兴趣,恰恰是因为它们那作为艺术的独特品质能够产生昂贵的、罕见的以及投机性的商品。

相关文章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谢荣仁[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谢荣仁[图文]

    艺术简介谢荣仁,艺名谢雍,号碧海楼主、绿叶草堂、可悦诗风楼,1958年生于厦门。厦门书画院专职书画家(退休)、中国民盟会员、中国民进会员、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中国书协会员、福建省书协理事、厦门市书协副主席(现顾问)、福建省美协会员、厦门市美协理事、厦门市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全国大型书展、画展并有作品获奖。其中重要作品入选1992年中国书协举办的...

    123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图文]
    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图文]

    文/黄祥杰刘海粟的山水画,前后风格变化非常大。前期主要受石涛和沈周的影响,笔线像沈周,构图、用墨则更接近石涛。那时期,他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色彩的探索而更注重水墨的运用,早年作品中,设色作品并不多见,仅有的几件,也以用色清淡的浅绛山水为主。大部分作品都类似写生稿,用细密的线条勾勒,用淡淡的墨色渲染,单纯而明快。从1950年代末开始,刘海粟开始了没骨青绿山水的探索,缤纷的色彩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而他...

    14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17投资理财机遇多艺术收藏坚持抓精品[图文]
    2017投资理财机遇多艺术收藏坚持抓精品[图文]

    罗聘1775年作《潇湘图》,北京保利2016秋拍会获价977.5万元鸡年春节之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投资理财市场,也是如此。猴年的市场中,除了大宗商品一枝独秀,股票、基金走势、银行理财产品、艺术品收益率均不尽如人意,黄金与债券去年年末走跌被打回了“原点”。但专业人士提示投资者,所谓的“低点”正是机会所在,A股市场面临系统性的“慢牛”反弹机会,且符合价值投资的“审美标准”;收藏品市场则坚持...

    17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俏色玉雕拍卖场上不落的神话[图文]
    俏色玉雕拍卖场上不落的神话[图文]

    初见张克山,帅气中透露着艺术家的气质。他少年早发,精进不辍,已有诸多业界荣誉,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国家“艺术品鉴定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玉雕大师。在百花奖、神工奖、玉龙奖、良渚杯、子冈杯、陆子冈杯等诸多国内业界大奖中屡次殊荣。这位80后玉雕大师,无疑是苏州玉雕年轻一代玉雕大师中的佼佼者。和田玉籽料地藏王菩萨挂件在张克山的工作室里,一面画板、一排书刊、...

    194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家、画家叶向礼的收藏之路[图文]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家、画家叶向礼的收藏之路[图文]

    珠山八友是中国瓷版画艺术集大成者、瓷艺泰斗。清朝末年,御窑流落到民间的瓷艺大师,在景德镇多年的瓷艺创作,彼此的艺术成就获得了瓷艺界的公认,彼此之间缔结友谊,研习瓷艺。景德镇瓷艺大师“珠山八友”艺术雅集性质的社团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高手聚集一起,脱离了“组织”的他们,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因有着共同的志趣,在绘画上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正所谓情投意合。“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

    7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著名画家龙清廉作品欣赏
    著名画家龙清廉作品欣赏

    龙清廉,笔名阿龙,号弥澳迦龙,苗族。1938年生,湘西古丈人。1959年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当代名家,后入蒋兆和画室专修人物画。1965年毕业分配到新疆工作。先后在新疆博物馆、新疆展览馆从事陈列展览设计和美术创作。1980年调入新疆画院从事专职美术创作和研究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画人物、亦画山水花卉,风...

    185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他的油画真切地反应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及特点[图文]
    他的油画真切地反应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及特点[图文]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作品除了艺术价值外,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景象,他用画笔记录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生动、完美地体现了当时的原貌。《费尔南多马戏团的杂技演员》‘Acrobats at the Cirque Fernando (Francisca and Angelina Wartenberg), 以下简称《杂技演员》’中的...

    150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墨之语画家詹亦然笔下的水墨葡萄[图文]
    墨之语画家詹亦然笔下的水墨葡萄[图文]

    詹亦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重庆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研究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重庆创作委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主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美术考级行政管理工作。擅长水墨葡萄,水墨人物。詹亦然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创造了他笔下葡萄的质感、光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师法自然,从生活中汲...

    16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朱建红[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朱建红[图文]

    【艺术简历】朱建红,字齐红,男,1964年生,山东省德州市人。中外名人,重彩国画画家,石齐画院画家,石齐画院书法家。自幼喜爱书法、绘画,1987年毕业于山东艺术院校,1990年考入山东济南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毕业后从事包装、装潢设计工作,任总设计师,总经理。曾任山东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德州分院院长,曾任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德州分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收藏作品一幅(清幽),同年...

    87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陆攻战纹铜壶,诞生于战国时期,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的。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水陆攻战纹铜壶是25件“受采访”国宝中的一员,他的亮相将为全国观众展现巴蜀图语的神奇。这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反映了...

    190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傅抱石:中国画精神和民族国家同荣枯共生死[图文]
    傅抱石:中国画精神和民族国家同荣枯共生死[图文]

    刘仑 取暖抗战爆发后艺术家纷纷投身救亡运动,著名画家傅抱石曾言——抗战爆发后,全国处于大动荡的局势,各地爱国艺术家怀着满腔激情,投身于救亡斗争中,用各种美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前线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揭露侵略者的残暴罪行,鼓励和激励民众投入抗战的洪流中,中国美术界走向了波澜壮阔的局面,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文化传奇。抗战时期形成了 大板块多中心艺术格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人的抗战...

    3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巴黎到纽约 如何看艺术市场中心的变化[图文]
    从巴黎到纽约 如何看艺术市场中心的变化[图文]

    西方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等种种因素,艺术市场的中心随之发生转移,从开始的意大利到法国,再到如今的美国。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什么样的契机所导致?而新的艺术市场中心又具备了哪些必要的条件?今天就从我们熟悉的巴黎和纽约这两座城切入,看看这背后的变迁原委吧!巴黎的兴衰19世纪的欧洲是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段,而在这当中,作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法国学院派的崛起,为...

    7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肖像画:像还是不像 这是一个问题[图文]
    肖像画:像还是不像 这是一个问题[图文]

    庞贝壁画面包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府祭祖,先写腊月开始布置祠堂:“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这里的“神主”是木制的祖先牌位,要供于祠堂里的;而“影像”是纸质的祖先肖像,要挂在正堂上的。除夕傍晚一切布置妥当,祠堂“里边灯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些神主,却看不真”。正堂上“影前锦帐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

    9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六:《草书的线条》[图文]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六:《草书的线条》[图文]

    草书线条的变化十分丰富,临帖时,应当用心体会,揣摩原帖如何运笔,以便将这方面的技法学到手。现以黄庭坚的草书横披《寄贺兰铦》和草书长卷《李白忆旧游诗》为例,来谈谈草书线条的各种变化和临写方法。《寄贺兰铦》写的是杜甫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十个字,点画线条的变化较《自叙帖》更为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线条粗细的变化(一)笔画少的字,字形小的字,线条往往粗重;笔画多或字形大的字,线条往往变细。这种...

    113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赏[图文]
    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赏[图文]

    鱼纹尊河南刘芳商丘市睢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高31厘米,腹围80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6厘米,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罐直口圆唇,丰肩弧腹,足胫外倾,圈足。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主题纹饰为鱼纹。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文:“河南归德府文庙祭器,康熙辛未仲春巡抚江南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都...

    7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