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图文]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风风 点击 : 1459 次

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正在进行中,上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举办第二届活动。疫情之下,2020年的艺术品市场到底受多大影响?由于一个年度词汇“不确定性”,我们不妨分时间段来分析一下影响有多大。

2020年三四月间,全球所有的春季拍卖被一再推迟举办,疫情面前,艺术需求只能被搁置。

2020年6月底,纽约苏富比首次试水线上艺术品拍卖,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在中国,早在2020年春节过后,上海嘉禾与艺典中国两家已经持续开始艺术品网络拍卖了。

7月11日,由多个春季拍卖会组成的香港拍卖周达到高潮。当晚,佳士得举办全球首场联合夜拍“0NE”,通过网络直播,人们像看电影一样观赏着伦敦、巴黎、纽约和香港四城市的拍场同步厮杀。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美术趣闻

图说: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正在进行中 网络图

8月份,北京才开始启动艺术品夏季拍卖,而10月份,秋拍就开始了。

2020年艺术品春拍、夏拍、秋拍,差不多被压缩在一个季度里进行,堪称史无前例。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多个拍卖会和相关活动被取消,2020年上半年市场几乎空白,全年市场下滑已成定局,唯一的变数,就是全年这最后几个月里,其中“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非常令人期待。

一切都在重回正轨,而网络甚至能让我们更便捷地参与到艺术品投资、消费和围观中来。有三件拍品,非常值得说一说。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美术趣闻

《春天来了》

2020年8月中旬,周春芽早期重要作品《春天来了》拍出8625万元,创其个人拍卖成交纪录。更值得给予掌声的,是周春芽《春天来了》与曾梵志代表作《面具》之间的比较,《面具》于两天后在另一拍场以1.61亿元成交。周春芽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在文化反思中不断寻找艺术落脚点,他几十年来不断回归中国文化母体的艺术轨迹具有时代意义。而曾梵志《面具》所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轮西方资本爆炒后,普遍进入漫漫下跌途中,如果再找不到强有力的接盘侠,将面临更加尴尬的局面。因此,《春天来了》的8000万元比《面具》的1.6亿更值得鼓掌。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美术趣闻

《胡适留学日记》

第二件,是一套18本《胡适留学日记》,在10月份华艺国际首季拍卖会“亚东遗珍”专场上拍出了1.3915亿元,创中国名人手稿拍卖世界纪录。同场的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十页手稿也以2147万元落槌,平均每页达到200多万元。名人手稿此前的拍卖纪录只有1000多万元,此番超10倍刷新纪录,也刷新了世人对名人手稿的认识。名人手稿集历史、文化、艺术、名人等多重价值于一身,优秀的名人手稿价值应该与优秀的艺术品等量齐观。这次“亚东遗珍”专场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很多东西,包括早已湮没的亚东图书馆。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美术趣闻

《十面灵璧图卷》

第三件,就是前几天以5.129亿元打破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世界纪录的明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画家像全息记录一样,画了一块赏石的十个面。由于奇石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于是画就成了孤品,留存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最奇特的是画卷的核心人物、奇石的拥有者米万钟。米万钟请来吴彬为奇石留影,他自己为十面灵璧题诗十首之外,还不远千里请到董其昌等多位同代文化名人为之题跋。通过一块奇石,将那个时代的审美生活、文化人和文化遗产紧密联系起来,成就了一个文化公共事件。《十面灵璧图卷》饱含着历史文化信息,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尊崇,文化自信得以激发强大的今天,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这样的创纪录意义尤为深远。

总体而言,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正在消弭,文化含量高的拍品尤其受市场青睐,容易出彩。

相关文章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石染[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石染[图文]

    王石染说石染唐德智大凡中国人要干点什么事前,总喜欢摆个谱,俗称端架子,搁在北方叫扮相,拿到南方叫作样,往高处说叫举行仪式,往低里讲装腔作势。小到路边卖个狗皮膏药,高到登堂入室呤诗作画,多半如此。拿卖狗皮膏药来说,你得会吆喝,最好是打上赤膊光上膀子来几路拳术,招来一群路人甲乙丙丁,赏个喝彩,这样膏药才好卖,卖个价钱好。江湖行走,你不会这个套路还真就不行,再比如画画,你是不是大師不要紧,开笔之前...

    9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舒勇画兔的“艺术哲学”[图文]
    舒勇画兔的“艺术哲学”[图文]

    舒勇《“兔”飞猛进》主题系列国画作品之一中国生肖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近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舒勇创作了牛年《犇腾》、虎年《五虎(福)大将》等以生肖为主题的系列国画作品,受到大众青睐。在2023癸卯兔年来临之际,他又挥毫泼墨,推出了一批《“兔”飞猛进》主题系列国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批作品不仅立意高远、紧跟时代,而且笔法精妙、意趣横生,体现了画家对“家”与“国”、...

    127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拍场之上 毛笔表现几何[图文]
    拍场之上 毛笔表现几何[图文]

    毛笔作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首,是文人的实用之物。可以说,今人所能看到的历代文人遗存下来的所有书法、绘画作品,无一都离不开毛笔的功劳。明万历青花龙纹笔,成交价33.6万元,北京保利2008秋季拍卖会明万历黑漆描金龙凤纹笔,成交价46.2万元,中国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毛笔,主要包括笔头和笔杆(也称笔管)两部分。我国有着悠久的制毛笔的历史。相传秦大将蒙恬始制毛笔,西晋崔豹《古今注》载,秦笔“以柘...

    193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金猴”破版[图文]
    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金猴”破版[图文]

    一号专业破版人员展示刚刚破版成功的“猴票”昨日下午,广州邮政在天河城一楼中庭举办第一轮十二生肖邮票破版活动,价值200万的第一轮十二生肖大版邮票在“金猴”邮票雕刻者姜伟杰等嘉宾以及现场邮迷的共同见证下,由6名专业破版人员直接现场破版成单枚邮票。同时,广州邮政精心打造的全国首创、高端定制藏品——《第一轮生肖邮票全同位册》也正式面世。一册尽录第一轮12套生肖邮票、邮票位置及数量均由邮迷亲自选定、...

    11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图文]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图文]

    郭庆祥(右)早年经常和画家吴冠中在一起探讨艺术创作。从上世纪80年代末算起,万达从事艺术品收藏至今快三十年了。这么多年来,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也一点点成长了起来,收藏的艺术品也从国内扩展到了国际,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一套收藏经验。万达已建立专家智库 严格规范收藏艺术品记得在刚进入艺术品市场时,迷信过一些国内至今也很知名的所谓“鉴赏专家”“市场专家”,在他们的“点拨”和“指导”下,我们也...

    4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施大畏:商业炒作脱离了画家的真实水平,炒过了头,会贻笑大方。[图文]
    施大畏:商业炒作脱离了画家的真实水平,炒过了头,会贻笑大方。[图文]

    施大畏,1950年生,浙江吴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华艺术宫馆长、上海国画院执行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近年来,不少媒体对书画等作品拍卖情况非常关注。施大畏对收藏品变炒作的现象感到痛心,“现在网上传播最多的是,谁的画拍卖到几千万,谁的画价钱又掉下来...

    3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奇石挑选“精”中求精[图文]
    奇石挑选“精”中求精[图文]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对奇石产生了兴趣,已有不少爱好者加入了奇石收藏队伍。奇石散发出一种自然的美感,许多文人雅士都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其实,赏石文化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奇石收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二十多年前的数十、数百元到如今动辄上万、上百万元,这样的“石头”新闻时有耳闻,也牵动着每位奇石爱好者的神经。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石种有灵璧石、戈壁石、太湖石、大化石等,它们的市场认可...

    14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红木行业洗牌练就内功[图文]
    红木行业洗牌练就内功[图文]

    红木行业尽管出现寒潮,但标杆企业能引领红木行业健康发展。红木综述从2013年到2014年,红木行业经历了材料价格大涨、红木需求暴增、进口材料减少、需求减少、产品少人问津的大起大落过程。标杆红木企业,不仅需要在行业快速发展时迎头赶上,也需要在行业跌落时屹立不倒,并通过自身的探索,为行业发展献计建议,追求健康持续的发展。红木行业现寒潮红木难做,是今年众多红木企业的心声。原料价格和红木家具价格,在...

    16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揭开江湖画家的面纱:如何界定[图文]
    揭开江湖画家的面纱:如何界定[图文]

    近年来,江湖画家以艺术表演、跨界办展、头衔包装等形式的炒作,严重干扰了艺术的创作及市场,而在艺术市场逐渐归于理性的背景下,业界人士针对江湖画家乱象的犀利言论日渐成为一股合力,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与垃圾、美丽与丑陋、市场与炒作等现象的讨论。江湖画家究竟指向怎样的人群?折射出艺术圈何种不良生态?丑态“江湖”多年来,艺术展览伴随着市场的升温也呈现出火热之势,经常光顾展场的艺术爱好者也早已从展览中感...

    18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上海一年300多场艺术特展背后的秘密[图文]
    上海一年300多场艺术特展背后的秘密[图文]

    “董其昌特展”展出作品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随着大陆艺术特展市场的强势崛起,中国台湾地区的市场面对大陆市场的竞争,极大地被国际市场边缘化。例如,20多年前欧洲的展览来亚洲办巡回展时,会选择的城市是东京、首尔跟台北,但是现在台北已经被上海取代,未来有可能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就能形成大陆巡展的一个闭环。”在23日的第二届长三角文创特展主题论坛上,一位资深艺术特展观察者在发言...

    152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古居新生地 慧眼识真珠——冯骥才先生探访蚌埠古民居博览园的纪实与启示[图文]
    古居新生地 慧眼识真珠——冯骥才先生探访蚌埠古民居博览园的纪实与启示[图文]

    7月17日,冯骥才考察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仔细查看了老物件沈凯酷暑、暴雨、闷热、潮湿……入伏后,处于中国大地南北交界处的“珍珠之地”蚌埠,气候变化十分难以适应。而当冯骥才先生一行于7月17日、18日步入龙子湖畔的“湖上升明月”(暂定名)古民居博览园时,薄雾上的云层透出屡屡阳光,湖面上徐徐清风扑面,竟似有春天的气息,沁入正在营造中的古民居建筑群中。慧眼识真珠73岁的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艺...

    99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潘如华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潘如华

    潘如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导师山水工作室。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丝路新语》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卢禹舜先生点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潘如华是一位年轻画家,在他身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种艺术传统的延续性,难能可贵。通过潘如华的作品,我们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出他“儒道相济”的山水情怀。(节选)《汖通古今》系列《水墨...

    65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析民营美术馆的属性[图文]
    浅析民营美术馆的属性[图文]

    在美术馆发展的历史中,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情况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美术馆活力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在中国,与公立美术馆不同,民营美术馆既需要更为健康、专业、有序的发展,也有着多重性质与收藏属性。民营美术馆发展的三个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营美术馆进入大众视野,它们都由民间资本投资运营,与官办美术馆相对应。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与民间画廊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它们是艺术机构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

    86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庚子春,惟敛步于品六居,朝夕枕于笔墨。闲静之馀,尤感吾之诗书画印,叠堆累累,流散亦广,亦无章序。遂萌生集册成卷之意,或可赠朋予友,或可拢于书架,适时翻阅,聊以欣慰。此回收集作品计诗稿二册与书画印痕一册,各得其卷。诗稿则分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数章,各成一卷。山水丹青、纸墨书法、刀笔印痕,各选取数十件为一卷。凡此种种,多为近年创作所得,自不与五年前专集所列重复。吾自幼好涂鸦,对笔墨...

    11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在森美术馆读盐田千春[图文]
    在森美术馆读盐田千春[图文]

    “通过展览,我将与我的灵魂相对话,将其展现、裸露在这个世界上。”纠缠不清的丝线,淹没了整个屋顶,淹没了极具象征意味的小船,也一点点将观者的思绪搅动……即使不知道盐田千春在准备展览的时候癌症复发,带着对死亡的恐惧与治疗的痛苦创作了这些作品,走进森美术馆,看到“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展览:颤抖的灵魂”,足够震撼人心。这场展览虽已经在10月底结束,但其带来的震撼却在延续:展览海报在东...

    9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